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两宗自杀案,令人感叹《狮子山下》﹡的精神似乎已随歌者与填词者而逝。
一向对《狮子山下》所代表的观念有保留,若干、上进、挣钱,潜移默化成为港人不懂退的一元人生观,但肯挨,总比轻易放弃好。励志歌其实不该是只会唱好的精神鸦片,现实的因缘,并非你肯挨便保证有锦绣前程,更高的励志歌,该让人看懂能进能退,为锦绣与成就立下不止于衣食住行水平的定义
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现实,失败,得学懂接受,当下,再来,或改变人生观,转移追求目标。
死者为大,本不宜置一辞,但三母子为失业欠债而烧炭,为什么不申请综合援助救济金?孝敬母亲,不出国而去海洋公园观鱼,是否能体会身无一物的鱼儿,天生天养的道理?不能支持第一城七千元租金,长期失业,未能等及公屋,总可以暂时搬到分租的板间房,议员在此事上又怪到政府头上,对收数手法管制不严,正如三母女遗书怪追数公司害死他们。
但欠下的百万之数,高于贫穷线的必需消费,刷卡是要还的,情与义不可能在放债人牌照号码上找到。议员要政府膨胀到什么程度,换来的选票也不足以治好人民对生命的珍惜。贫确然难挨,安贫乐道的情操至少要有道路可以让人脱贫。
但如果以为所谓成功不用挨,却又误会了乌托邦与幸福是必然的,那就是愚痴。另一名会计因得不到多年老板的信任,因为遭误会而以死明志,换来清白,以及其丈夫一生的伤口。如果死者能在死线上听到一首让人破执的歌,回头看,可能有机会明白,人不是受这样的冤枉就是被别人误会,既自信清白,便足够了,毁誉于我们的洁净何有哉?人言可畏,清者不一定自清,读无关痛痒。
受了多年儒家的观念影响,是时候读老庄了。死让自身轻于鸿毛,在没有烟硝的福地,没可能重于泰山。
即使是乔峰,也没有非死不可的理由。当初在汉辽两难中自杀,以为可以保住和平,可以免辽人犯宋,倘若乔峰在金庸笔下有知,发现宋之亡,亡于内部,而非辽兵,不晓得有否后悔。最讽刺的是宋亡以前,金先把辽灭了,蒙古再吞金灭宋。正如很多为失恋而痛不欲生的人,多年后得遇前度,我想,都会惊觉自己当年何以为此人痴得左右脑失调。
往事纵不如烟,但时间会把当年的大事缩小,变成哭笑不得的小插曲。不想说蝼蚁尚且偷生了,不如直接残忍地说:“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可能比较科学而务实。
﹡《狮子山下》,罗文演唱,黄霑填词,是传唱全港的励志歌曲。
去你的传奇
蝼蚁尚且偷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退一步海阔天空,时间会治疗所有伤口,明天会更好,好了,够了没有,有效与否?因为耳熟能详。至理名言早已失效,如果我们都只懂拿这些接近政府公益广告的讯息,来挽救打算自毁的人,无益是不合格的社工,高估了自己的谈判员。
如果你的朋友站在天台上为失恋而寻死,危机之中大抵也只能把大量褪色的金句脱口而出吧,难道还有时间滔滔不绝,说什么痛苦的来源是把自己放得太大,一时的打击回头看只是人生的小插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失恋是迎接真命天子的预备动作,悲伤是学懂快乐的课程,过程也是一种结果?是的,黑色的幽默结果是可能会让寻死的人听得耐人寻味,冷静下来消化爱一个人的收获,失去一个人的得着。更大机会引发的反应却是别唠叨,你们都不明白我。
是的,子非鱼,焉知鱼之苦。太多人认为所爱的人独一无二,忘记了只有亲生父母才是天下无双,太多人觉得自己的苦难与别不同,不足为外人道。太少人尝试耐心看蚂蚁,在人类视力中缩小了的生物,整齐地排着队蠕动,每只蚂蚁有什么不一样。
人们都不明白你,那你为免把自己的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种种必然的痛苦看得太传奇了。去你的传奇!
电影《寻找周杰伦》中,有一个有趣的场面,伤心女子过关,问关员,你试过失恋吗?那关员似笑非笑,答道:你问问后面排着队的人,谁没有失恋过?
冷血地罗列一下自杀的原因,欠债,欠收入,绝症,抑郁病,都是实的,失恋?比眼泪更虚,把那失掉的人找回来缠着你就地求婚生子,可能吓得你梦中惊醒,悔不当初把失恋的快感美化。连屈原为表爱国忧民而投江身亡我都觉得都是愚忠的蠢行,何不将有用之身著书立说写些“说君难”之类有益后世?在观龙楼寻死的那位失恋者,连累了意图拉住他的朋友一同堕楼,他的闹剧制造了别人一家的悲剧。
无名氏的遗书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大概每个人都得在临死前,因为再没有可以失去的,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才活在当下,讲出最想讲的,最敢讲的。不过,我只能同意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因为再没有说谎的必要。
有很多本书都叫《名人遗书》,好看在这些人都是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人,一言一字都是在生命的火柴末端燃烧到最后,爆出来的烟火特别灿烂精彩有效。无名氏,也许亦意识到遗言特别受人主意,故也情真意切。所以,我们会常常听见:他临走前有没有什么遗言。
这不是不可怜的,一个人平常不见得受这么大的关注,要到死后才得到亲友,问最后一句话,问有何心愿未了。其实除了名人遗言值得出书,有可能的话,普罗大众的遗言也值得结集起来,将人之将死的心理状态分析研究,有几多放得开,有几多不甘心,有几多用最后一口气摆平家庭成员的不和,有几多着重把遗物分配。我听过一个患癌早逝的中学同学,留下:我很不甘心,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试过。
我还未死,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何妨玩一个游戏,一年模拟一段遗言,多年后幸存的话,回头看,一定有如在显微镜下观照自己最真的一面。
人的想法随成长而流转,从关注自己的名牌如何分配,着眼到对亲友的期望,看一看自己在活着的洗礼下有没有拥有更多,或是放低更多,不管有没有想得更多或更少,起码,可以从模拟临死的愿望,看到活着的方向,也可以不那么忌讳死亡。
生有涯
有次饭局,一小友送上一大堆书给倪匡,老顽童一看,把那些什么非洲猎豹的东西都弃在一旁,并大喝一声,我都快要死了,还要害我花时间知道这些来干嘛,不如看小说来得快快活活?
另一个场合,是小型颁奖典礼,因为他老人家比较老师,真的依大会告诉他的时间准时到场,大会场地又下又乱,颁奖前大会嘉宾又爱出风头恨不得把一生要说的话在台上说完,我比较聪明,迟很多才到,倪匡一见我如见救生圈,并不断发炮:我快要死了,还要我憋在这鬼地方多久,我与老婆见面的时间又少了两个小时。
倪匡常说,快要死了快要死了,他并没有不治之症,且快活无障碍得很,吃自助餐都吃得乐上半天,并没有浪费他的生命。
我最近也效法了他,“我快要死了”成了口头禅,我还有很多书未看,还打什么麻将。不是真的相信自己快死了,只是觉得时间永远无多。有朋友以为我开始想避世,我解释了很多次看书对我来说跟看电影耍雀一样是娱乐,只是我又像每个人一样确实不知何时去世,看书有助我用有涯的生命去让我的理想达标。你呢?你想在去到生命的海角时多看点猎豹纪录片还是周星驰?
我们都是傻孩子
新闻报道员哭着报新闻,还是第一次目睹。是内地的报道员,关于陈坚。
陈坚,二十六岁,在瓦砾下苦苦挣扎了七十多小时,在场记者用电话让他连线到电视新闻台,向他的妻子报平安,救援人员经过六小时的抢救,终于成功把他抬上单价,可就在下山途中,他却终于在待救时所了很多次坚强坚强后,一放松下来就返魂无术,在场记者哭着喊他的名字,摇他的肩膀,最后,给他做过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无效的上尉对记者凄然说,算了,你们已摇了他半个小时了。
事发后,这个被称为勇敢的灵魂,让我想一回就留一次眼泪。但是我没有依电视节目杏林在线的心理医生说:看得太多悲情的新闻,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可能会有后遗症,受不住就别看太多,可看看做做别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我反而以心试法,在Youtube上把这“令人划下眼泪的新闻”看了又看。
别误会我是沉溺自虐,我是希望用这对自己残忍的方法,鞥找到眼泪的起源及追寻到让眼泪蒸发后可以得到什么的过程。
灾后太多令人鼻酸的不幸画面,为什么陈坚的遭遇特别催泪?是因为报了终于不能达标的平安,遗憾一?因为他说过不想孩子还没有出生,连父亲啥样子都不晓得,遗憾二?因为觉得已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现在有啥子都不惧了。结果死神没刚过他,遗憾三?
在反复的心里折腾中,我发觉,最催泪的一句是那上尉轻抚着坚强失效失救的陈坚,感叹到:傻孩子,都撑了那么久了。
我尝试解读这句话,请恕我把自己看后可能引起不安的想法公开。
如果我们真相信能战胜死神到长生不老,谁又不是傻孩子?在瓦砾中都撑了那么久,一如一生人遗憾难免,心中也压着一堆石头,假如不懂放下,何尝不是在存活中撑,从地球史以亿年做单位的角度看,七十多小时与七十年一百年又有什么分别?我们比较少机会受天灾的威胁,但不能找到生命的终极的意义,何尝不是一个为生存而撑一辈子的傻孩子。
软硬兼“师”,坚强地挺住,或浸个温泉忘忧,只是聪明地堵住悲伤,为长远计,不让眼泪成灾,还得有知彼知己的智慧,坚强不只可以拿来抵抗悲伤,也可以是用来面对,接受,解拆悲伤,逃避跟悲哀见面,如何再见悲哀。
哀从何来,不妨自己残忍地拿来解剖,看一下笑话只能转移一时的视线,不是在传教,佛家是对苦分析得最科学最人性最详尽的宗教,佛经浩如烟海,不离灭苦二字。与其用比对法,用别人的不幸来明白自己身在福中,长远而言无奈又无效。有些苦,要决心忘记却更记得起的话,不如开刀把伤口翻开,拿出漏取出来的所谓无奈,就不会以别人的大伤口来掩埋自己的小伤口,没有感染过悲伤的侵袭,又何来免疫的能耐,没有柔性放下的手势,何来自在的觉悟。
后话:原来你非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