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氏接过休书,一脸嘲讽的看着老太太笑。
“贱人,你还不走。”
老太太骂道。
“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哭!”
林氏丢下一句话,别有深意的瞧了眼玉蝴蝶和童招金,狂笑着离开了童家老宅。
童老头的伤好得差不多,童知德一家和童知信一家便不来老宅照顾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童枝儿的铺子已经走上了正轨,每天来铺子里的人很多,有了资金之后,她便将村子里的花生一一给收购了,然后再在铺子里面卖。
童知信和方翠微都会来铺子里面帮忙。
童知德也给自己找了一份给人帮工的活计。好多挣些银子。
日子慢慢悠悠的过,如此过来差不多有一个月。
没几天后,老宅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童招金和王小姐拐着老太太出的聘礼跑了。
那是老太太全部的积蓄,因为上次被林氏默了三百两之后。她便是将希望给放在了与王家结亲上面,拿剩下的银子给童招金置办了聘礼,请了媒婆给两人主持婚礼,然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让童招金和王小姐带着聘礼风风光光的回了王家。老太太原本指着,如此王小姐可以带回跟多的嫁妆回来。谁想,这一等,直到天黑了却是不见人。
老太太急了,拔腿便上往邻县王家跑。
没料到去了王家,王家的人说。他们府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三小姐。
损失了那么多的银子,老太太当然不肯罢休,当即便是在王家门口闹了起来。
对于闹事的人,王家家丁向来就不是心慈手软的,拿了家伙便是招呼了老太太一顿。直接将老太太给丢了出去。
银子被人给坑了,也找不到童招金和所谓王小姐的人,老太太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骗了。
她一路上呜呜咽咽的哭着回来,将童招金给骂的狗血喷头。
被赶出了童家的林氏可是一直都注意着童家老宅的动向,老太太此番模样,她自然是要来嘲笑讽刺一番的。
于是。整个村里人都是知道了。
“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啊。”
方翠微瞠目结舌的道,孙子骗奶奶的银子,童招金也还真是干得出来。
罗氏也摇头叹了口气,林氏坏,林氏生的童招金也坏。
童知德和童知信都没有说话。
童家老宅的事情。在村子里传了好几天,闹得沸沸扬扬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大约是又有了新的八卦取代。
童知信一家人感慨了两天,便也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煮花生和茶水都卖得不错,再加上资金也丰厚了,童枝儿打算给家里头置办一辆马车。
县里太远了,一早一晚的搭马车去县里,折合了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还是自己有一辆马车方便些,不仅日常代步,出远门也方便。
童枝儿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童知信和方翠微等人都同意了。
这天中午,几人从店里出来,便是去了卖马车的地方。
童知信挑的是一辆用梧桐树做的马车,价格中等,质量和做工都可以,同主人讲了价,是二百两银子。
马车旁边就是马市,挑马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幸好碰到了张管事。张管事知道了他们要买马之后,便给挑了一匹黑色的骏马,花费是三百两银子。
童知信对此表示了感谢,牵着黑马到了卖马车的老板那里,看着他将马车和马布置好,暗暗地记在心里头,让一家人上了马车,扬起鞭子,小心翼翼的架起马车来。
张管事不愧是挑的一匹好马,黑马很是温顺,指哪走哪,而且速度也不慢。
有了马车之后,童知信一家人来回便是十分的方便。
因为童招银也在县里,童枝儿便将铺子开得晚一些,等童招银下了工,让他一道上马车回家。
“童四哥回来了。”
马车进到村子里的时候,不时有人对童知信打招呼。
因为他们家收购村子里花生的缘故,大家都对童知信有一份感激之心。今年的花生卖的早,赚的银子比去年小贩来收的时候多了几十两银子,他们心里头对童知信一家自然是感激的。
“爹,你们回来了。”
听到声音,童朵儿从屋里头走出来,笑着看童枝儿等人。
屋里头,方翠微已经做好了饭菜。
一家人吃过了饭,童枝儿便告诉大家,她想去青州进货回来卖。
“再过三四个月便要过年了,咱们进些干货回来,放的久一些。而且现在买也便宜一些。”最要紧的是,青州富庶,她早就想去看看了。
童知信和方翠微点了点头,童珠儿和童招福都有些兴奋。
不过。童朵儿确实有些失望。没办法,她定了亲,不适宜抛头露面的。
童枝儿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问道:“大姐,你有什么想要的,到时候我们给你带回来。”
童朵儿摇了摇头,“办货要紧,我没什么要带的。”
方翠微留在铺子里,童知德帮着照看,罗氏与童朵儿一道在家。童知信、童枝儿、童珠儿和童招福四人驾着马车往青州出发。
大概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们到了青州。
高高的长着青色苔藓的城墙,大大的“青州”二字挂在城楼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亮亮的光。
城内人很多。童知信等人从马车上下来,交了银子,将马车停在有专人看着的地方。
“哇,二姐,青州好大。”
童珠儿感叹。
童招福的眼睛也亮亮的,“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出来,永远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有多大。以前我以为县里就是很了不起的地方了,此刻到了青州我才发现自己的视界有多渺小。”
童枝儿听他这么说,心里头高兴,她最怕童招福接受会被读死书的先生们教成一个书呆子。接口道:“阿福,往后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出来历练历练。”
“嗯。”童招福点了点头。
“咱们快进去吧。”童知信道。
三姐弟手拉着手,紧紧的跟在童知信身后进去了。
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童枝儿的视线放在了一个馒头摊前。
“走走走。叫花子,别挡着我做生意。”
不很不耐烦的声音,然而,这没什么特别的,吸引童枝儿目光的是站在馒头摊前的一道修长的身影。
凌乱的,隔了三米远都能闻到异味的头发和衣裳,那人的脊背却是挺得笔直。
“我不是乞丐。”
傲气而冰冷的声音。
“你穿成这样还不是乞丐?能拿出钱来吗?一个馒头两文钱……没钱,那就给我滚开。”馒头摊老板讥讽。
季谷子瞧了眼一脸不能耐的馒头摊老板。
“瞪什么瞪,我就是不给你们这些乞丐,怎么样!”
“老板,给我来两个馒头。”
一道细柔的女声传来,馒头摊老板抬头,笑眯眯的打量着童枝儿,立刻包了两个馒头给她。
“姑娘,给————”
童枝儿接过,从荷包里掏出四文钱。
“给……”
童枝儿将热乎乎的馒头递给季谷子。
季谷子邹了邹眉,转身便走。
“等一下,”童枝儿快步上前,拦住他,“嗯,你有没有兴趣做我家铺子的账房先生?”
季谷子深深地看着她,半响又低头瞧着她手里的馒头。
“这个是预付的工钱。”
季谷子又抬起头看她,那眼神写着“你叫铺子一个月就四文钱的工钱?”
童枝儿的脸有些红,“一个月工钱一两银子,来吗?”
季谷子没有说话,不过,他慢慢地接过了童枝儿手里头的馒头。
这是,接受了?
“嗯,我们现在有事情要办,你在……”童枝儿看了看,指着一个酒楼道,“你在那里等着,我们办完了事就回来。”
季谷子点了点头,抱着馒头往酒楼那边去,找了个角落蹲着。
第145章 季谷子
熙熙攘攘的街道,茶香、胭脂香、酒香交错。
童珠儿将自己的一角拽的邹巴巴的,一步三回头的瞧着在对面酒楼前吃馒头的季谷子。
童枝儿注意到她的神情,笑着道:“怎么了?你是不是也饿了?”
童珠儿摇了摇头。
“二姐,你真要他到咱们家的铺子当账房啊?”
想了半天,童珠儿还是将心头的疑惑问了出来。
话落,童知信和童招福也好奇的等童枝儿的回答。
“嗯。”
童知信皱了皱眉,“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算账,枝儿,还是给他另外一份活干吧。”
“爹,等回去了,咱们将一本账本给他看不就知道了。”
童知信点了点头,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一伙人往卖干货的铺子里走。
青州不愧是大城,卖干货的铺子有好几家。童知信一伙人通过比对价格、成色和卖相之后,决定在一家比较划算的铺子买了干果、干蔬、调味料、果脯等干货。有木耳、紫菜、红枣、桂皮、辣椒、茴香、胡椒、枸杞、桂圆等。
从干货铺子里出来,童知信左右手便抱了好大一堆东西。
天色尚早,几人便打算逛逛再回车上。
这一逛,倒是叫童枝儿发现了好东西。
“爹,咱们家的地等明年三月份种花生的时候才会用上吧?”
童知信点了点头。
童枝儿原先就发现了,她所在的地方,他们村子包括周围的村子都是种的花生,大约是干旱少雨,没法种水稻的原因。
不过,幸好花生的价格要比稻米的高,大家卖了花生之后,去县里买一家人够吃的米,日子也能过得下去。然而。田地只种一季的花生,着实是有些浪费了。
童枝儿发现麦子的时候,心里头大大的激动了一把。
“爹,咱们买些麦子回去。在地里种着吧。”
童枝儿对童知信提议。
童知信有些为难,“枝儿,咱们村子没种过小麦,也不知道能不能种的活?”
“爹,买一些种子咱们回去试试吧,要是种的活,岂不是一件好事?”童枝儿继续说。
童知信被她说服了,他也想试试能不能种小麦。如果可以,村子里那些地少的人家,就能够多一份吃食了。
“老板。这小麦可以做种吗?多少钱一斤啊?”
说服了童知信,童枝儿走到小麦摊子前问。
“我这小麦没磨成粉,自己买回去了磨或者是做种子都是可以的,姑娘要多少?”
童枝儿不知道一亩地要多少小麦种子才行,不过。眼前就有个询问的人。
“一亩地七到八斤小麦种子就成了。”小麦老板笑着说。
自家有一百五十亩地,可村子的气候能不能种小麦还是个未知数,童枝儿也不想浪费太多的银子,问明了一斤小麦多少钱后,便买了十亩地的小麦种。
又在别的摊子上给方翠微买了一套首饰,给童朵儿买了几盒胭脂,还有童招福买了一些在县里没有的书。几人便是打算回去了。
童枝儿本来还想给童珠儿买几本画册,以便她对着画册联系的,只可惜书店里面没有。
童知信、童珠儿和童招福将东西给放到马车上,童枝儿则去之前约定的酒楼前接季谷子。
季谷子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远远瞧着被人群包围的他,童枝儿心里头就有这么一种感觉。
“哎呀,小伙子。你的字写得真好。”
一位大娘收了信,对季谷子感激道。
季谷子淡淡的点了点头,面上没什么表情,可他眼底的兴奋却是泄露了他真正的情绪。
“我府上缺一个先生,你来我府上吧。”
一个鼻孔朝天的中年男子。指着季谷子的鼻子道。
季谷子没理他,起身整理桌上摆着的东西。
他这番态度,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