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继民的第二旅正整编时,人员补充和枪械都排在了第一旅之后,等马成的第一旅编成开始紧急训练时,他的第二旅才开始陆续补充新兵,等到第二旅开拔后,路上又连续遇上好几个死活不投降的小县城,弄的李继民不得不拔掉这些钉子后才能继续沿江北上,这么耽误几次后就使得第二旅的进军速度变慢许多。
直到十一月五号才到达南平附近,这时候不但第一旅已经攻下了福鼎,就连落后第二旅出发的第三旅都已经到达泉州外围了。
虽然进军速度极慢,但是李继明一路上却是没有慌,而是一路极为谨慎。
十一月五号下午,前锋回报说是和小股清军接敌,李继民马上意识到战事即将过到来,立即下令所属第三团加紧步伐进军,然后不过两个小时后,李继民就接到前方回报,说是敌军已经投降了!
听到投降这个消息李继民并没有感到意外,敌军是四十标的第一营,所部才六百多人不说而且四十标的协统林肇民都当了福建国民军副司令了,他们会投降并不奇怪,至于说为什么之前不投降,那就得问他们自己了。
对于投降的中低级军官,李继民按照之前陈敬云的吩咐,愿意为国民军效力的一律按照原军衔留用,不愿意的则送到福州,经过帅选之后再给自由,普通士兵就宽容的多,愿意参军的直接招收,不愿意的发一银元遣散。
投降士兵的选择基本都差不多,那就是加入国民军,这年头当兵在那里不是当,都一样拿响,再说了不当兵那一家老小谁来养啊!要知道这年头新军最次的也有八块的月响,和平时期扣除食宿费用后也有五六块,战争时期领全响后收入至少是普通劳动阶层的两倍以上,用在现在的话说就是白领阶层,不是什么人想当就能当上的。
整编过程李继民根据马成在连江时的经验,把投降的清军士兵组建了四个步兵连,然后替换出第二旅的四个步兵连另外组建一个新步兵营,给陈敬云发报后,陈敬云指示将新组建的步兵营和三十八标第一营组建第九团,庄先河任团长,归属李继民统辖,另升李继民为上校,李连阳为中校!
随后李继民电报参谋部,请求给予下一步战略指示!
接到李继民的电报后,陈敬云对着福建地图沉思了足足半个小时,随后召开司令部会议!
“根据目前的态势,北部地区我们已经掌控了主动权,下一步不管是继续北上邵武还是东进建宁,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冯勤自从担任参谋部总长后,整个人越发显得精神起来,肩膀上的上校军衔肩章也显得鲜艳无比。
现在军务部林文英等人闲得慌,就把军服、肩章、军衔重新设计了一遍,军衔前文已经说过,肩章如下:军官肩章以黄色为基调,将官依次是一颗到三颗五角星;校官则是中间加了一道白杠,依次为一到三颗五角星;尉官则是中间有两道白杠,依次为一到三颗五角星;准尉是一道白杠不配五角星;士官以及士兵的肩章以红色为基调,士兵依次一到三颗星,士官加一道黄杠,依次为一到三颗星(史为北洋1912军衔肩章);
军服的式样没什么变化,就是把军服的颜色给改成了棕绿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别清军,另外在野战以及巷战中也能有效隐蔽。
军务部那边现在还在继续设计,说是要准备把军服的样式改成具有革命姓质的军服,陈敬云对此也不反对,由得他们去闹了。
而此刻,冯勤就是身穿棕绿色军官常服,肩上别着一杠三星的上校军衔,手中拿着指挥棒在墙上的大幅军事地图上指着。
“而根据外部电报消息,江西已经光复,因此短期内我们将不会面临来自江西的清军,不过邵武府还有原四十标的一个营,许崇智起义前就已经失去了联系,虽然我们数次给邵武府发去了电报,但是均无回应,目前情况不明。南平东部的建宁府有巡防营徐镜清的一千五百人,目前也没有可靠消息传来!”
当即,下方的军官参谋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有的说要立即进军邵武府,有的说要进军建宁,也有的说兵分两路,陈敬云也不打扰他们,直接静静听着他们的意见。
半晌后陈敬云才摆了摆手,让众人停了下来:“诸位的意见都是中肯的,现在南平重镇已经南下,下一步第二旅肯定是要继续进军的,至于方向嘛就定在建宁府!邵武府那边也派部队去查看探明情况!南平本身也要留下相当部队驻守。”
说罢后,他也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直接道:“冯参谋长,你记一记,命令李继民率第九团、第三团休整三天后进军建宁,第四团驻守南平肃清周围清军余孽,嗯,再派些人去邵武府摸摸情况。”
“命令马成调回部队驻防连江、福安等地,肃清福宁府和福州府北部的土匪清军余孽,同时让他派个营去温州那里看看情况,有机会就拿下来;再把驻守连江的那个营抽调回福州!”陈敬云一边说着,脑海中已经浮现了一整张福建的地图。
“陈奎!”陈敬云看了眼陈奎:“我把这个营编入第七团,这样你的第七团就有三个步兵营,也算是初步成军了!把部队拉到长乐巩固福州外围防御,先好好训练着等外购的军械回来后,再给你配齐山炮和机枪。”
陈奎听罢后虽然还板着脸,但是喜色却是掩饰不住:“是!陈奎绝不辜负都督厚望!”
这时候,一边的冯勤却是轻声问道:“都督,把第七团调到长乐的话,福州的防卫是不是弱了些!”
本来福州城内有警卫团和第七团两部拱卫福州安全问题,至于陈卫华的第八团只搭起了架子,新兵虽然有了七八百人但是因为没有枪支所以只能是当摆设。
陈敬云却笑道:“无妨,城内还有一个警卫团两千多号人呢,再说长乐也不远,半天功夫第七团就赶过来了!”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冯勤也就不说话了!
这一番军事调动除了军事方面的考虑外,陈敬云考虑更多的则是军权以及政治问题,首先是南平那边,陈敬云把第九团和第三团凑在一起配属给李继民前往建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继民和他的嫡系部队第四团剥离开来,至于不派兵北上邵武府,是因为许崇智在那里,虽然现在还没有邵武府以及许崇智的消息,但是陈敬云打算先把邵武放一放,静观其变,不然贸然把部队派过去后很可能就被许崇智给吞并了,毕竟许崇智在同盟会内部的声望比陈敬云强得多,而在原第十镇的军职又比陈敬云高,正所谓不可不防。
而让马成肃清境内土匪自然是为了军政斧的声誉问题,而派小规模部队去温州试探情况,纯粹是看看有没有便宜可以捡,如果有机会的话陈敬云不介意把温州拿到手。把第七团放在长乐,主要是为了巩固福州外围安全。
当李继民接到了陈敬云的命令后,他人也不笨隐约也猜到了陈敬云的用意,不过他早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带着一旅数千人的他很明白,犯不着为了手中的那几百个嫡系手下而葬送大好前程,所以他很干脆的把第四团留下后,带着第九团和第三团在休整两天后就是前往建宁。


第三十七章 拥袁通电
时间进入十一月后,南北的气氛已经越来越紧张,南方各省相继响应革命,或以省或以地相继光复,清廷在南方的统治已经陷入彻底崩溃阶段,甚至很多清廷的地方大员也干脆把衙门的牌子一换也投身到了共和事业中。就连北方也不平静,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找到了一群支持革命的高级军官发动了滦州兵谏,急情况下清廷被迫答应了大部分条件。
可惜的是,吴禄贞这群革命党人虽然身处高级军官的位置,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洋军的众多军官都是北洋自身培养出来的,对北洋这个体系以及袁世凯个人的认同不是他所能想象的!吴禄贞等少数几个将领根本就无力掌控全局。
而北洋六镇可是袁世凯的命‘根‘子,哪里容得他吴禄贞乱来,结果刚安抚了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后,袁世凯就给吴禄贞的部下军官发去了电报,下令杀死吴禄贞。结果是很显然的,这些北洋体系出来的军官们毫不犹豫的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在七号凌晨就把数颗子弹送进了吴禄贞的身体里。其余的发动兵谏的军官们不是被杀就是被撤职!
袁世凯用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他对北洋军的强力掌控能力!陈敬云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对老袁佩服无比,这等手段,这等魄力,非枭雄不可为。
袁世凯用强力的手腕牢牢的掌控住北中国的时候,对南中国的局势却是无能为力,广西,贵州,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山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光复
外面的世界热闹纷呈,可是陈敬云并没有什么心情关注,他依旧一门心思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福建内部来,一方面是整理民政,财政,另外一方面则是时刻注意着建宁和漳州、泉州等方向的军事行动。
十一月九号,陈敬云刚吃完早饭,冯勤就带着满脸喜色走进了都督府,人还没到就已经喊道:“都督,袁方发来电报,昨夜第三旅夜袭泉州,目前已经攻克,曹春发部大部投降,小部分逃亡漳州!”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敬云也是笑出来,自从起义以来,国民军的军事行动就比较顺利,自从在城外和三十七标打了一场硬仗后,接下来基本就没怎么打过硬仗,多数清军不是一击即溃就是主动投诚,按照这样下去,福建全省光复有望。
运气继续眷顾着陈敬云,第二天盘踞漳州的巡防营范庆生和汀州的刘尉发报宣布归顺军政斧,陈敬云命第四团团长徐离善派人接受汀州,命令袁方派部队接管漳州府各地。如此,目前除了建宁府等北部地区还在徐镜清的掌控中外,其他的都已经统属在军政斧辖下。
同时,眼见南方各省共和已成定局,原本被枪逼着当都督的黎元洪发出了一道通电,邀请各省会议代表到湖北会议,准备筹建临时政斧。黄兴给袁世凯去了一封信建议他“同时以拿破伦、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伦、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朝食”。并保证,南北各省人民都“拱手听命”。
接到通电后,郑祖荫和林文英等人军政斧要员齐坐一堂,讨论着此事的得失。
“黎元洪此举无非就是为了名义,只要会议到湖北那边开,他的湖北军政斧就变成了正统!”郑祖荫说着。
“那我们是去还是不去?”洪子泰道:“按照道理说,湖北为首义之地,去湖北开会也是情理之中!”
林文英却道:“不可,现在是筹办临时政斧,但如果在武汉三镇开会的话,那么将来的首都就极有可能建在武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觉得还是在等等,等他们怎么说!”安华林的意见最为保守。
陈敬云赞同安华林的意见的,毕竟现在南方各省别看已经一片共和了,但是各省各派之间的争权夺利才刚刚开始,其中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之间的争夺才刚开始呢。
决定暂时搁置湖北那边的会议通电后,郑祖荫又说起了关于黄兴给袁世凯的那封信。
“黄兴他们这是要求和!”
林文英对此也十分不满:“就是,现在革命事业正如火如潮,怎么能求和,按照我说就该坚决打,打到燕京去!”
“如果说不用打也能把满清朝廷推翻岂不是更好,现在全国烽火遍地,,民众流离失所,早一曰停刀兵早一曰把力量投入到建设中来不是更好?”林长明心中对林文英这种只知道喊打喊杀的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