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想着,青桑便不再找了,转而问赫炎道:“将军可知祁勇是何人?”
赫炎一愣,问道:“小姐和他生活三年,反倒来问我?”
青桑笑了笑,说道:“皇上既然掌握着我的行踪,又怎会不对我身边的人进行调查,想来将军一定查过祁勇、悦儿的背景吧。”
赫炎听了,也笑了,说道:“小姐还是同以前一样聪慧,确实,圣上让我查过。只是这两人身上的线索太少,我只查到他们来到葛村的时间,以及大致是从哪个方向迁到此处的,其他的倒没查出什么。刚开始,圣上对这两人也是诸多不放心,后来听了隐卫的回报,才渐渐放心,让你在此住着。”
青桑听后,有些失望,原以为能知道祁勇和悦儿的身世,如此,她也能想方设法将孩子送还。虽然她很舍不得纯玉,但是她却不想纯玉从小就深陷那深宫大院、龙潭虎穴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另有算计(上)
“赫将军,不知此次回去会住在何处?”青桑心想着回去后总不会立即让她进宫,也许还有别的时机离开。
赫炎淡淡说道:“小姐去了就知道了。”
青桑见赫炎不肯直面告知,便有些担心,又问道:“敢问皇上准备如何安置纯玉?”
赫炎朝屋内看了一眼,轻声说道:“小姐可先将她安置在蒲府。”
青桑听后,长叹一声,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确实,青桑心中清楚,这纯玉是不可能被带进宫的,若是安顿在蒲府,她也放心些。
想及此,青桑便又恳请道:“赫将军,不管如何,纯玉都乃祁勇的亲儿,此次离去,我需留书一封,不然祁勇回来不见,定会着急。”
赫炎听了青桑的话,皱了皱眉,但随即点点头,同意了。
青桑取出笔纸,简单地写了将纯玉寄养在京城尚书令蒲继年家中,要祁勇回来后去寻。
写完了这封信,青桑见纯玉还在睡着,便提议做些早饭,吃了后再下山。
原以为赫炎急于回去不会答应,却没想赫炎竟点点头,说道:“那也好。”
青桑只得生起火,做起了早饭。
好在青桑这几年家务活做得多了,手脚还算利落,一会子的功夫,早饭便已做好。
赫炎也不客气,端起碗就着小菜喝起了粥。喝完粥后,青桑收拾妥当,屋内传来了小纯玉的叫声。
听到小纯玉醒来后叫她,青桑赶紧进屋为小纯玉梳洗,之后喂她喝了一些粥,三人便上路了。在青桑带着纯玉走出门时,赫炎飞速将青桑留在屋内桌上的书信塞进了怀中。
一路上。赫炎抱着纯玉,只顾赶路,极少说话。到了镇上,雇了马车,三人上车出发去了京城。
青桑的心随着马车的颠簸越发坎坷起来,总是忍不住问赫炎京城的情况,得知父母亲人都健康安好,青桑的心情稍稍好了些。过了一会,青桑又问起了水栗,赫炎先是不语。然后无奈说道:“她终是不肯见我。”
青桑抬眼了看了看赫炎失望的样子,只好跟着悲叹一声,不知说什么才好。
一路颠簸。三人终于到了京城。
青桑悄悄掀开车帘的一角,朝外看去,京城繁华依如往昔,只是这繁华的背后青桑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不对劲。
“姨,这是哪里。好热闹呀。”纯玉伸长脖子朝外看,看到了她从小到大都未见过的热闹景象,顿时兴奋起来,大声嚷嚷着问青桑。
青桑慌忙抱住纯玉,搂着她说:“这里是京城。”
玉儿仰起脑袋,说道:“姨。京城的东西比镇上的多。”
青桑笑了,刮了刮她的小鼻子,说道:“那是自然。京城比镇上好玩多了。”
“哦,太好了,姨,我们什么时候能下车?”纯玉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下车去玩了。
青桑朝赫炎看了一眼,见他目光涣散。似乎并没有在听她和纯玉的话,知他不想搭理自己。便对纯玉道:“玉儿最乖了,我们先要找到住的地方,等住的地方找好了,我们再出去玩。”
“好哦。”小纯玉听话的偎依在青桑怀里,没有坚持,眼睛却还是忍不住往外看。
青桑搂着小纯玉,心里头却难过异常,她知道她和纯玉在一起的时日不多了。
车子继续往前,过了好一会,青桑似乎觉得车子出了京城,便掀起帘子往外一瞧。
外面已是一片片田地和山林了。看来车子已经驶出了京城。
“我们这是去哪?”青桑原以为赫炎会将她安顿在京城某处不为人知的宅子里,这会子却出了京城,心中不知为何,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害怕。
赫炎收回了涣散的目光,定睛看了看青桑,说道:“小姐暂时需居在普济寺。”
青桑有些失神,这普济寺是她和棠皓、棠珣、符熙还有棠丰正式相识之地,当年之事似乎还在眼前,而如今却是死得死,分得分。
赫炎见青桑没有异议,不再多说。三人一路无语,不知过了多久,车子终于停了。
赫炎率先下了车,然后回身抱下小纯玉,青桑也随即下了马车。青桑以前来过,所以知道这里并不是普济寺的正门,看来赫炎很是小心,也是怕人发现青桑。三人随着一个小和尚朝后山的竹林走去,这片竹林正是当初青桑寻擎宇不见,而偶遇棠皓、棠珣、符熙、棠丰之处。想当年他们意气风发,在这里习武畅谈,却不曾想最后会是如此的结局。
青桑一边在心中感慨,一边紧跟着小和尚、赫炎。一路快步而走,几人便上了山,随后在一小竹屋门前停下。
“施主请在此处歇息,里面茶水铺盖一应俱全,施主可自行取用。”小和尚推开竹屋的门说道。
赫炎谢过小和尚,便抱着纯玉,领着青桑进门了。
“小姐先在此处住几日,待一切安顿好了,赫炎再来接小姐。”赫炎道。
青桑举目环视,这竹屋清雅简约,幽静异常,是个静心避人的好地方。青桑连连点头,说道:“此处甚好,多谢将军了。”
赫炎放下纯玉,与二人告别,便先离去了。
竹屋里粮食充足,坏境也很不错。青桑带着纯玉在此处过着与人隔绝的日子。
五日后,青桑正给纯玉讲着故事,就见赫炎走进院中,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和尚。青桑仔细一看,认出是昙照大师。
青桑带着纯玉给昙照大师施了礼,几人在院中坐下,青桑端来了茶水,三人便围坐在院中聊了起来。小纯玉则在一边玩耍。
“当年瘟疫之事,多谢大师的提醒。”青桑思及那年太子棠皓死后之事,还是心有余悸。
昙照微笑道:“一切都是天意,小姐不必挂心。”
青桑还是笑着说了声谢谢,随即说道:“这几日住在此处。叨扰大师了。”
昙照说道:“小姐不必客气,这竹屋幽静简陋,倒担心怠慢了小姐。”
青桑赶紧说道:“不会,不会,这里环境清幽,设施齐全,是个清心养人的好住处。”
昙照便又客套了一番。
赫炎在旁听了一会,见他们二人客套的差不多了,便说道:“小姐,今日请昙照大师过来是想为小姐诊治一番。”
“诊治?”青桑笑笑。“我没病啊。”
昙照“阿弥陀佛”一声,道:“当日小姐到此处,老衲未在寺内。听闻敝徒说及小姐面相,心知小姐身子有不足,所以特来给小姐瞧瞧。”
青桑敬佩道:“大师果然是高人,连爱徒也是目能诊病,佩服佩服。”
昙照笑而不语。示意青桑伸过手来,为她诊了诊脉。
几人都沉默不语,山间顿时只有飞鸟落叶之声。
过了一会,昙照说道:“小姐身子并没有病症,却是伤了根本。若是一开始便好生调养,许能固本。但小姐似乎这些年简餐陋食。外物的滋补并未跟上,现在只能是喝些汤药,尽力培基了。到底能恢复多少,只能看天意了。”
青桑听后,心里明白自己在北戎的几次受伤已让自己的身体千疮百孔了。至少已经不是一个大夫如此说了,但是现在的青桑却不以为意,除了纯玉。她似乎真得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
昙照看了青桑一眼,锐利的目光似乎看透了青桑的心思。只听他说道:“小姐日后需放宽心思,尽心调养才是。”
青桑一惊,说道:“多谢大师了,青桑自当从命。”
昙照听了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当真如此才好。”那语气似是知道青桑口是心非。
青桑又是一惊,心想着这昙照大师在外声名甚高,自不会是讹传。这样想着,便对昙照说道:“久闻大师擅长观象之术,不知可否为纯玉一看?”
自己也许以后不能亲自抚育纯玉了,但是若是能知道纯玉以后是否顺利安好,青桑觉得心里也会好过些。于是便冒失地问道。
昙照看了一眼正在捡石子玩的纯玉,说道:“此女面相如玉,性子纯善,将来必会大富大贵,生活安康。”
青桑听了,心中大喜,不管昙照说得有几分真,听在耳里总是合了青桑的心意。
青桑连连致谢,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昙照却脸有郁色,似乎更为担心青桑。但他没有多言,只是开了药方,留于青桑,要她保管着,以后不管去了何处都要据此抓药调养。
青桑再次言谢,仔细保管了这张药方。
昙照见此便起身告辞说道:“老衲先告退了,将军有话可与小姐说了。”
赫炎、青桑便起身相送。
昙照走后,青桑问:“赫将军有话与我说?”
赫炎坐下,喝了一大口茶,然后说道:“小姐请坐。”
青桑坐下,为赫炎添了茶,说道:“将军有话直说便是。”
赫炎抬眼看着青桑,说道:“也没什么话,只是想与小姐说,一切都已办妥,想请小姐换个去处。”
青桑倒不觉得意外,只是轻轻说道:“这么快。”随即将目光投向小纯玉,眼里满是不舍。
赫炎轻咳两声,似是下定了决心,盯着青桑说道:“赫炎与小姐也算有些交情,所以此事也不想瞒着小姐。”
青桑收回目光,笑笑,说道:“将军不必如此,可直告,皇上预备将青桑安顿在何处?”
赫炎盯着青桑的目光开始闪烁,好一会才说道:“今日赫炎前来,是想恳请小姐……请小姐嫁往息国!”
“什么?”青桑乍一听见,以为自己听错了。
赫炎深吸口气,说道:“请小姐即日嫁往息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有算计(下)
青桑听到赫炎的话,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赫炎脸色有些僵硬,他伸手捏了捏鼻尖,略低下头,看着青桑那随风微摆的翠绿色裙摆,忽然想起了水栗。
曾几何时,水栗穿着翠绿色的罗裙,粉色的短衫,在菱花池边飞奔着,咯咯咯的笑声让整个园子都充满了欢乐。自己这么做是对的,青桑当初在北戎不就想去息国吗?赫炎努力说服自己。
“蒲小姐,您应该知道圣上对您的恩德。现在圣上有难了,您应该救他。”赫炎的话让青桑陷入了更深的迷惑中。
“皇上怎么了?”青桑终于寻回了说话的能力,从不断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张口问道。
赫炎抬起头,略一思索,说道:“先皇在位时,经历了六皇子篡位之乱,天下逆贼已是蠢蠢欲动,圣上登基后,六皇子、李霆之余孽在外兴风作浪,挑起了松州、南州的一些前朝余孽起事,与临近我朝的大月国里应外合,想要造反。圣上登基不久,根基未稳,国中兵马又因连年与北戎交战,疲惫不堪,这两年刚有些喘息时间,实在难以应对这烽火四起的局面。何况临时征召兵马,应战能力远远不足,恐怕到时只会让百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