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前,我被越王府的一位姨娘推进了水池之中……”
不可能!
我震惊的低着头,不敢看杨曼青此时的神情。我知道杨曼青是起死复生的,^但对一个孩子而言,她不可能记得三年前的事。再说三年前她本是一个呆愣的傻儿,只是起死回生后方才变得聪慧异常……
“我活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父王对我的宠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那位姨娘卖进了妓院……”
莫须有?
听着杨曼青的话,我糊涂了。如今我还是在大隋么?‘莫须有’不是要出现在宋朝的岳飞时期?杨曼青为何说出超时空的话来?
“然后,我又买通家中的仆人,将那位姨娘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最后将她的肉都喂了狗……”
后面杨曼青还说了些什么,我只觉得两耳震得嗡嗡响听得不甚明白……心中只有一个概念:她不是杨曼青!
要么,她确实是一个未卜先知的异类借尸还魂附在了杨曼青的身上?
要么,她如同我一般,来自21世纪?
她如今这般将心中的话说给我听,无非欺我是小孩不懂。
如果她真是穿越而来的……在这陌生的环境中,遇到一个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将是多么的幸运……
想到这里,我有丝侥幸的抬头看杨曼青,只是她那过于炽烈灼热的笑,还有那不达眼底的阴晦令我突地心中一寒,嘴翕了翕没有作声。
“……而你……为什么那么好的命?”杨曼青说着话,突地伸手抓住我的肩膀,那眼神犹若黑夜的恶魔吃人般的看着我,语线因凄厉而颤抖,“你为什么姓长孙?为什么会是大唐的盛世牡丹?我不服,不服……老天终于给了我一次机会,我要好好的把握这次机会,我要夺了你的位子做他的盛世牡丹,我要风风光光的过完我的这一生。”
------题外话------
话说,我在长孙皇后吧请教了几个问题,那里真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啊,我自觉有些伪历史的感觉了,喜欢长孙皇后的朋友们不防到那里做做客哈……
030章 她是谁4
什么是大唐的盛世牡丹?什么是他的盛世牡丹?这次我真的糊涂了。任杨曼青摇着我的肩膀,眼中尽是她可怖的红唇闭闭合合。
估计看我的眉越蹩越深……她突地又妖冶的笑了起来,柔声之极的说道:“观音婢,不要怨我。要怨就怨命,谁让我出现在了你的这个时代。如今我告诉你这一切,就是不想你做一个糊涂鬼。下了地狱,你只管告诉阎罗,是我,是我杨曼青置你予死地的。”
死地!
这里四面环水!
我脑中灵光一闪,只觉得身子一颤,紧接着整个身子被一股无形的大力推入水中,很快的,水漫过我的身子、我的头……
瞬时间眼前一片黑暗……
21世纪我就溺过水,是怀真救的我……从此我落下惧黑^的毛病,总觉得那无尽的黑暗下有着什么噬人的怪兽在等着我!
我最怕水了,出于自救,我不停的拍打着水花,大呼着‘救命、救命’。
任我如何拍打着水面,似乎没有用,那无边的黑暗再度包裹了我,将我往那无尽的黑暗世界拽去。
挣扎太痛苦了!
如果我不挣扎,是不是代表着我可以重新再生回到21世纪?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很高兴、很开心,可以见到怀真、老院长,还有我那许多的难兄难妹……
可……不,我不是21世纪的人啊,我是大隋的人。在大隋,我有父母、有三个哥哥,大隋给了我家的感觉和家的味道……不,我不能走。不能离开爱我的母亲,不能离开宠我的父亲……我好不容易有一个家啊!
肺要炸了……肺要炸了……求生意识促使我双手奋力挥舞着,再度冒出水面。
我的耳中似乎听到了‘观音婢’的惊呼声,接着就是‘卟嗵’一声,又有人落在水中。
再一次被呛了几口水后……我感觉被人托起,耳畔传来熟悉的“观音婢、观音婢”声音。
是李家二郎。
我回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亭子中杨曼青那不可置信的脸,只听她惊呼道:“快来人啊,救命啊,观音婢落水了。世民,快,快把手递给我。”
李世民一声冷哼,并未将手交给杨曼青,而是托着我往对岸游去。
我觉得过了好久,他终于将我拖到了岸上,估计看我是受了惊吓一如痴呆,他直是拍打着我的脸,“观音婢,观音婢,你没事吧。”
早有许多仆人听到杨曼青的呼救声已是围了上来。母亲在宴会厅多时不见我,听李靖说及我在这里后亦是找来了,不想看到的是被李世民从池中救上来的湿漉漉的我,母亲吓得花容失色,“观音婢,观音婢,你怎么了?怎么掉水中去了?”
这个时候,杨曼青已是一路小跑着跑了过来,推开一众围着我的人,亦是紧张的蹲在我的面前,“观音婢,你没事吧。跟你说了不要皮,不要上围栏,你就是不听,这下可好,掉到水池中去了吧。”
明明是她推我入池,她居然说我是顽皮自己掉下去的?
我能反驳她么?
如果我说是她故意谋杀,以杨素疼爱她的行径来看,为了维护她,他要判我个诬陷是轻而易举……再说人家现在是权倾朝野的王爷,为了维护爱女的尊严而捏死我这一介乡野村姑不就像捏死一只蚂蚁?更何况,依他‘杀光’的原则,因了这件事他还很有可能会牵怒到我全家。
如果我现在点头说她说的是事实,那显然……我在撒谎,以杨曼青两世的智慧,她势必还会找个什么时机再杀我灭口。
我唯一能够做的是以不变应万变,我唯一能够回答的是‘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对,只能这么回答。但在这样回答之前,我必须做一件事。
“观音婢,我的儿,你倒是说话啊。”
看着母亲焦急的神情,我没有做声,只是迷茫的闭上眼,倒在了母亲的怀中。
我生病了,生了很大的一场病,这场病来得快去得极慢,只是对于那一晚的记忆,我死活都记不起。即便是长捷法师亲自来替我拿脉下药,我亦是没有记起。
虽然我不记得是如何掉进水池中的,但好在我对其它所有事都记得,长捷法师说我是间歇性的失忆症,并不会影响我的以后。
听了长捷法师的话,父母方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也因了此,一向喜欢将我带在身边的父亲再也不带我去各种场合了,只是要我安心在家养病。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那些场合太容易和杨曼青相逢,如今,我不但要避着她,而且还要防着她。
可偏偏的,杨曼青似乎极‘喜欢’我,与我可谓一见投缘,我不去她那里,她倒总是往我山中的家里跑。而且,极喜欢拉着李建成、李世民、李雪主等人一起来看我,希望我能够快些好起来。
我看得出来,李氏兄弟姐妹是真担心,而杨曼青则是多有试探。在见我毫无破绽的‘失忆’之下,她总算是放下了一颗猜疑的心。
好在,日子过得快,转眼间,冼夫人的七七四十九天道场已然结束,而杨曼青必须随着她的父亲和长捷法师他们回长安。
031章 她是谁5
临别前夕,父亲携我们一家人到李府为长捷法师送行,恰逢窦氏泪水盈盈。
原来一如李渊所言,由于李元吉在窦氏肚子中呆的时间过长,他的身子一直不怎么好,药水不断,今元吉又生病,窦氏看着皱着眉、细细的哭着喝药的小儿子,能不心痛难忍?
“求法师,开个药方,替元吉将这病根去了罢。”
看着窦氏殷殷的神情,长捷法师看向李渊叹声说道:“唐公,将三公子交给老纳吧。”
闻言,李渊甚是惊讶,只当长捷法师听错了话,是以解释,“三子元霸生来就生龙活虎,多病的是四子元吉……”
“唐公,老纳要的就是三公子元霸。”
要?是要元霸入佛门?
李渊和窦氏同时吃了一惊,李渊尤为不舍,抱着元霸侧过一旁,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这个,法师……这……”
知道李渊不舍的原因,长捷法师笑道:“唐公误会了。老纳不是要将三公子渡至佛门。实在是三公子身上的杀气太重,老纳要用佛法来约束约束他。再则,也正因了三公子这与身俱来的杀气才导致四公子多病。”
“有这种事?”李渊不可置信的看着长捷法师。
“恕老纳直言。三公子的杀气还有可能影响到你们李府一门的命脉。是以不到十岁,他不得和你们李府的人团圆。唐公,你是要看着三公子克死四公子呢,还是要看着三公子的杀气克得你李府满门不安?老纳带走三公子,十年后定当还你,还保证了你李府的平安。”
原来如此……李渊急忙作揖说道:“那就有劳法师了。”
由始至终,长捷法师脸上一直带着淡然的笑意,见李渊同意了,他这才看向窦氏说道:“夫人,四公子和三公子虽是双生,但因他的出生晚了许多,也正因了这个时辰……他的八字和夫人的八字相克,夫人若想你们母子二人都平平安安的,最好是少和四公子腻在一处。”
“什么?”窦氏看着怀中已近半岁的李元吉,直是喃喃说道:“怎么可能?”
“夫人,你和三公子分开仅需十年。但和四公子比起来,却不得不分开一辈子……老纳言尽于此,如何斟酌全凭夫人。”语毕,长捷法师突地看向我,“观音婢,可有想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事?”
出其不意,一怔之下我急忙摇头,“观音婢不想想了,就当没有发生罢。反正我记得一切,记得所有的人。”我的话一语双关。
长捷法师和蔼可亲的摸了摸我的头,“好……好孩子,可堪大任。”
虽然不明白长捷法师话中的意思,我仍旧对他抱以最真挚无邪的笑。
眼见长捷法师和父亲、李渊有话要说,母亲拉着我陪着窦氏进屋子准备着李元霸上路该准备的一切衣物,窦氏的眼哭得极红,不时的抹着泪。
唉,好不容易生下的儿子,一个杀气太重要入佛门聆音十年,一个与她相克不能太过亲近……这个时候的窦氏直是抱着李元霸不停的吻着,“元霸、元霸,好好的长大,在佛门将那些杀气都洗掉啊,再回来陪为娘,陪你四弟。”
只当窦氏一如以往般的在和他亲腻,李元霸只是在那里傻笑着时不时的发出‘哦哦’的声音。
至于李元吉,本就心疼李元吉吃药太多而亲自哺乳的窦氏不得不停下亲自哺乳的计划,命李建成去请个奶娘来。
翌日,长捷法师抱着李元霸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杨曼青一一和李氏兄弟姐妹告别后,目光最后不舍的停留在李世民的身上,“我在长安等你。”
如果杨曼青不那么歹毒,如果她不是那么狠厉的推我入水,可惜……可惜……
“观音婢,有缘我们长安见,我带你游遍长安。”
由于想心事去了,没有听到李世民的回答,直到听到杨曼青的话我才悚然回神,看着她笑得灿烂的脸蛋,我也还以一笑,“好啊。”永不见的好,至少父亲决定在岭南归隐,岭南和长安,十万八千里。从此我们井水不犯河水罢。
可事实和我所祈愿出入太大,方方入秋,我们就收到长安来的消息:隋文帝病危。
^
隋文帝病危之际,想到了一众老臣,帮他建功立业的父亲也在其列。父亲和李渊都收到了隋文帝的诏书,命他们二人即刻返京。
因了诏书上所书是‘即刻’,父亲和李渊不敢耽搁,仁寿四年(604年)的秋天,我们两府的人马踏上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