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冰巧笑嘻嘻的打破沉寂,说道:“瞧小郡主说的。莫说越王爷对你的宠已传遍大江南北,只说那些身在贫穷家的孩子,又有哪一个不羡慕郡主所拥有的呢?如果奴婢有一个当王爷的爹,这些绫罗绸缎啊,无论是进贡的也好还是别人送的也罢,只要能够保暖,就暖着心呢。”
“她是……”
看着杨曼青疑惑的眼神,我急忙回道:“冰巧。”
“冰巧的嘴真甜。观音婢,莫若将冰巧予我如何?”
久不作声的李世民说道:“冰巧是我家的丫头。是我娘心疼观音婢无人照顾,命^她服侍观音婢的。如果你要冰巧,观音婢做不得主,得问过我母亲。”
杨曼青闻言略有失望,但看着李世民轻挑的眼角间流露出熟悉的讥讽,她还是展颜一笑,“说着玩的罢了,我怎么忍心‘抢’观音婢的丫头呢?诶,听闻你们掉进江中了,又被渔民救了,不如说给我听听?”
我装嫩,说得不全。李世民似乎也不怎么热情,故此也说得极少。倒是冰巧见场合有些僵冷,是以变着法子讲了些我和李世民的遭遇,惹得杨曼青即是惊又是羡的‘啧啧’称赞,直说‘亏了、亏了,早知有此奇遇,那个时候不该和父王归京,该和你们结伴而行’的话。
------题外话------
o(∩_∩)o……我回来了,留言均已回复,亲爱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谢谢仨逗号的花花!
041章 镜重圆2
在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之际,我的眼光被一位美得出奇的女子所吸引。那女子一直站在离初翠亭不远的廊桥上,30左右的年纪,身穿淡蓝杭绸外袄,显得雪嫩的肌肤更是娇柔三分。凤目含愁,颦添出一股说不出的风韵。
“你喜欢那个丫头吗?”
我忘了这个杨曼青不是原来那个痴傻儿了,她的警觉度和鉴赏能力不可小觑,闻言我装模作样的说道:“很美。”
杨曼青略挑着眉,看了那丫头一眼,“她是我父王的舞姬,和红拂一般,很得我父王的宠爱。”
从来来往往、忙进忙出的女婢、女仆可以看得出来,这越王府中除却金堆玉砌外还美女如云。只是红拂……我想见却见不到。
“之桃,过来。”
听着杨曼青的声音,那一直站在廊桥上的女子吃了一惊,急忙调整情绪,几个转折之下,袅袅绕绕已是来到了初翠亭。
“这位是长孙姑娘,她对你极感兴趣。你就跳一支舞以报长孙姑娘的知遇之恩吧。”
知遇之恩?原来这里的等级制度是这般的严格。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只要一个眼神的停留就可以说是对这些平民百姓的知遇之恩。
“是。”
之桃敛衽作福,樱唇轻启,伴着柔柔的嗓音,水袖轻轻的伸展开,虽然她穿着厚重的棉袄,但一点也不觉得臃肿……带着眉间的愁韵,香风四起间,似灌愁海的仙子遗落人间!
“她是南陈后宫的宫女。父王扫平南陈的时候在宫中发现了她,见她美貌,又舞艺超群,是以将她带了回。和其余那些被卖、被杀的宫女比起来,她的命可就好得多了。你们是不知我父王对她有多宠,前些时还带她去仁寿宫了……红拂都没这个机会。”
仁寿宫?那个用尸骨堆砌而成的宫殿?不去也罢。
“她和其她舞姬不一样,不似那些舞姬总是刻意的讨好我父王。可我父王偏偏喜欢她眉间的那股愁态,是以对她格外的宠。可她却不懂得珍惜,从来不对着父王笑。父王还曾开口,只要她笑了就纳她为侧妃,可叹她宁肯当舞姬……诶,好了好了,之桃,别跳出一身汗冻着了。若冻病了,父王不会饶我,下去吧。”
之桃收住舞姿,轻轻颔首退出了初翠亭。
“什么时候有空,我带你们去仁寿宫。告诉你们,仁寿宫比我这越王府又要富丽十倍有余。”
听着杨曼青得意的说辞。我知道她是为能够受到隋文帝之邀参观仁寿宫感到自豪,可我倒觉得,如果不是富丽十倍的话,你越王府不就是‘功高震主’了么?
当然不明白我所想。杨曼青只当我是羡慕她能进^仁寿宫游玩。继续得意的说道:“父王修好仁寿宫之时,陛下还责怪父王‘竭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隋结怨于天下’,还想重重的治父王。父王本是忠于陛下却不想触怒了龙颜?好在父王聪明,说了些‘念及陛下和娘娘年纪大了,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怎么能够还和开国之初那般苦着自己呢,如果一味的苦着自己,别的国家看到了只当我大隋还是原来那贫穷落后的北周’的话,陛下因此转变了看法,不但没有惩罚我父亲,反倒赐钱百万,赐绢三千段。”
看着杨曼青越来越得意的神态,我心中小惊。杨素虽治军严谨,但却是杀人如麻之辈,杨曼青如此崇拜杨素,以后莫不是要走杨素之路?若真如此,依她‘未卜先知’的能力……
看我脸上的神情郁郁,李世民只当我是累了。在和杨曼青简单的打过招呼后,他拖着我告辞而去。
因很长时间没回长安,再加上出来的机会也少,李世民没有急急的回家,而是带着我在长安街转了一圈,看天色近晚,这才送我回长孙府。
方方到家,大哥正焦急的出门,一下子撞到我和李世民身上。
大哥眼睛一亮,一手一个的扶住我们,“好了,好了,找到了。也真是怪了,陛下指明要见你和世民。李府、长孙府都找疯了,快快快,还不随我前往大兴宫。”
大兴宫?是要去见那个统一了大江南北,结束了南北朝300年动乱的伟大君主隋文帝吗?他掌权称帝、统一南北、灭西梁、灭南陈、平江南、北击突厥、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修订开皇律、领均田令、设置粮仓、改革货币、倡导节俭、建大兴城、复兴汉文化,开启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在21世纪西方人眼中,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同时,21世纪的西方人尊称隋为‘大隋帝国’。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我、李世民、大哥大气都不敢喘的跟在了前来引领我们入宫的宫人身后。
巍峨的城墙、神秘的宫殿,气象庄严、气势雄浑,在似烟非烟的仙境之中,我的心从忐忑到沸腾……我终于可以见到那个在中华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媲美的人物啊。
------题外话------
嘿嘿……隋文帝为什么要诏见观音婢?是隋庭的大刀要砍到观音婢的脖子上了吗?那么这次是谁救了观音婢?是小李同志吗?我得仔细斟酌斟酌这个谜团在什么时候浮出水面……
042章 镜重圆3
觉得走了一个世纪般漫长,直到太极宫门口,我们一行人在宫人的示意下驻足。
我的眼光不自觉的停留在那傲然伫立在太极宫门口的那个长身而立的青年身上。
好一个凤表龙姿、丰神俊秀的男儿。只能用‘东风染尽半壁胭脂色……缓带轻衫惊鸿若’的描写方能透出他气质的万一……
“太子殿下,陛下有交待,长孙姑娘和李少爷来后,直接觐见,无需通传。”
太子殿下?我震惊的再度看了那^青年一眼,原来他就是后世传言中那个暴戾骄横、奢侈无度的隋炀帝杨广?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杨广!
虽然我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一直有种这里是陌生国度的想法。为了增进自己的知识,这两年我缠着父亲讲了许多隋之前的历史我听,最为父亲津津乐道的当属杨广的故事。
想当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携手杨素统领51万大军南下伐陈、大胜而归,完成大江南北的统一。在那场世纪大战中,杨广所向披靡、对百姓却秋毫无犯,对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南陈人民广泛的赞扬,引用父亲的话说:“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接着,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叛变,杨广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以平定江南叛乱。他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学者整理典籍。他在江南花了数年时间拢络人心,缓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南北两地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可以说,隋文帝‘灭南陈、平江南’的功劳皆出自这个二儿子杨广。
更为难得的是杨广极敬重我父亲,随着我父亲参与了多次北击突厥的战争。父亲常常称赞杨广“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在我脑中翻书似的翻了这些许知识后,我发觉杨广的目光一直看着一个方向内庭!
随着杨广的眼光看过去,是一位美女……
只见那美女跪在病榻前,穿着曳地白色长裙,上绣紫色小碎花,金色镶边,耀目生辉。外罩一件紫色纱衣,绣金丝梅花。长发如墨如瀑垂下,鬓间仅只斜插梅花小巧簪。虽是极平淡的装束,但穿在这位美女的身上真可谓浮翠流丹。后来我知道,这位美女就是南陈的宁远公主如今的宣华夫人陈氏。
跪在宣华夫人身边的两位美女明显逊色了许多,但也各有着明艳动人和清丽脱俗的风采,后来我知道她们分别是隋文帝的容华夫人和弘政夫人。
在这个时代,‘相得一生一世’终究是个美丽的神话……独孤伽罗去世后,隋文帝广招天下美女,终于透支了他的身体。看着病榻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男子,我唯一感叹的是:至少……他守住了‘誓无异生之子’的承诺。
得到通传,我和李世民小心翼翼的走到病榻前跪下。
隋文帝双眼早已干涸,定定的看着我和李世民,然后看向杨广的方向,最后再度看向我和李世民,那眼中有遗憾、有杀气、有无奈,他哆嗦了半天最后喟然一叹,“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看着他枯瘦的手摆落在榻下,一时间让我想起21世纪人体解剖课……我有些紧张胆小的闭上眼,李世民急忙往我这里挪了挪,不着痕迹的握了握我的手。
知道旁边有给我勇气的人……我将眼睁开,但不敢再看向隋文帝的方向,只是飘忽的看向其它地方:他在驾崩前为什么要见我和李世民,又为何会留下那长长的一声叹息?
“陛下……驾崩!①”
随着宫人颤抖的声音传出,所有人伏地痛哭。我的耳畔渐渐传来宫人的声音:“先皇遗诏,太子广……即日登位!钦此!”
杨广跪着接了旨,中华历史上又一位具有争议的帝王涎生了。
只是……我飘忽间看到杨广在接旨的时候偷偷的将一个锦盒递到了那宣读遗诏的公公手中。
是找死么?敢接受天子贿赂?
但很快,我看见那名公公似有意、似无意的走到宣华夫人陈氏面前,不着痕迹的将杨广递给他的锦盒递到了她手中。宣华夫人起先是一愣,从惶恐到羞赧……低头接过那公公手中的锦盒,悄悄的塞到了自己的袖中。
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贿赂……看来历史上记载杨广在其父归天之日送同心结给自己继母一事是真的。如果我估计得不错,那锦盒中定然是同心结。
同心结啊,象征夫妻之爱……
就在我为那装有同心结的锦盒揣测之时,耳畔传来一个阴厉的声音,“长孙将军,即日起担任内衙宿卫,知门禁事,拜左领军将军。”
“微臣领旨。”
杨广和我父亲旧交甚密,在此敏感之时,父亲自然而然想助杨广一臂之力……从此,父亲再次踏入仕途。
①驾崩:隋文帝驾崩于公元604年7月,这里纯为故事安排写成604年12月。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