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罄渲邪ǖ谌豕娑ǖ模绻鹿τ谧髡阶刺獯罄α⒓匆云淙苛α吭鹿Kχ髡乓獯罄衷谟σ勒盏诙豕娑ǖ氖孪却枭蹋乇鹗且勒盏谝惶跛蟮牡拊妓绞孪热〉昧陆饫葱惺隆K仪幸竽骼锬嵯衷谟σ约岫ā⒆既泛兔靼孜尬蟮拇氪切葱鸥L乩眨峋鑫ひ獯罄萏踉加ο硎艿娜ɡ陀氲鹿耆降鹊牡匚弧!耙獯罄煨洌缃袼牵ㄏL乩盏模┟擞眩τ腥ㄒ蟮鹿枰桓鲈碌钠谙蘩刺剿魍ü饨煌揪督饩龅笪侍獾陌旆ā!�
最后,意大利驻柏林大使又有了一位他的大使馆内的参赞和一位罗马的外交部长也赞同他的观点了。齐亚诺一回到罗马就向墨索里尼倾诉他内心的感受。他对德国人感到厌烦。“他们正在把我们拉进一桩我们不需要的、而且会危及政权的冒险事业中去。”意大利人民对于进攻波兰会感到震惊;考虑到德国的做法,法西斯政府完全可以毫不受拘束地宣布,意大利将不介入这场冲突。墨索里尼开始时倾向于同意这一观点,但接着而来的想法就不那么赞同了。一方面,他对纳粹对待意大利的做法深为不满,他愈来愈感到西方大国一定会出来干预,他也承认意大利还没有达到能参战的状态;但是在另一方面,他感到面子和自尊心迫使他必须同德国并肩前进,他也舍不得放弃他可以分到手的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这些赃物。假如意大利同德国闹翻之后不久德国就取得花费不大的辉煌胜利,那怎么办呢?他甚至害怕希特勒可能会从波兰挥戈南下来惩罚一个背叛的同盟者,他命令巴多里奥提出加强边防以防备德国的计划。
齐亚诺坚持想使墨索里尼反对德国。他设法打动墨索里尼的虚荣心,他提出德国首先背叛同盟的证据,他要斯塔拉切和警察厅长报告反德情绪的强烈程度。他得到法西斯党的“老警卫队”,特别是格朗迪和博塔伊的部分支持,同这些人他本来并无好感。而一向同他关系很好的斯塔拉切和阿尔菲耶里却赞同与德国携手前进。帕里亚尼将军也是如此,他在汇报陆军的实力方面硬是向墨索里尼撒谎。国王对军队或舆论并不抱有什么幻想,他希望保持武装中立,建议意大利应静待事态的发展,因为在六个月内它的地位将会变得坚强有利。
这时,随着时间的过去,墨索里尼仍然下不了决心。打给德国的电报,一个接一个地拟好后又扔掉了。8月16…17日他试图开展一项绝妙计划,它将保证使他体面地脱身,如果西方大国参战的话,或者保证使他有同南斯拉夫算帐的一天,如果西方大国让波兰自己去听天由命。但是,到17日,忠于德国的考虑再次占了优势,他不能不答应给予全面支持了。8月16日他已经令阿托利科返回萨尔茨堡,再去会见里宾特洛甫。阿托利科和马季斯特拉蒂18日带给里宾特洛甫的口信特别提到,德国已决定全力以赴对波兰作战,它深信战争将保持局部化,因此意大利当不至于被卷入。口信接着说,意大利不同意战争能够保持局部化,它在双方已同意的日期以前不可能准备好打一场欧洲之战;它相信,德国不必诉诸武力就可从波兰方面得到满足。象里宾特洛甫固执自己的意见一样,阿托利科也坚决要德国接受意大利的观点。事实上,这时双方都在直率地讲话;里宾特洛甫据说甚至还指责过阿托利科被德国的敌人所影响。那天深夜,里宾特洛甫打电话告诉阿托利科说,德国已经作出了决定。
8月19日12时30分,里宾特洛甫再次告诉阿托利科说,德国已经作出决定,这事也已通知齐亚诺。同波兰的战争将保持局部化。如果它变为全面战争,它仍将是短期的。如果战争拖长,由于可以从东欧和俄国得到供应品,轴心国也能够坚持下去。8月20日,当阿托利科带了希特勒的这一重弹德国老调的答复回到罗马时,墨索里尼要他带着意大利同意介入的承诺立即返任。至于齐亚诺,他在前一天已飞往阿尔巴尼亚,以便当他确实是在他最近取得胜利的现场时把阿农齐亚塔勋章授与他。这次访问是在他去萨尔茨堡前三天就已安排好了的。由于在罗马没有人知道他确实在哪里,同地拉那的电话联系又发生故障,所以在把他叫回来之前时间已过了好几小时。但是他终于在8月20日傍晚回到了罗马。墨索里尼于是宣称,现在“要对德国人毁约是太晚了”。全世界的报纸会指责意大利怯弱,说它没有准备好,说它在“战争幽灵”前退缩下来了。然而,8月20日下午7时,墨索里尼、齐亚诺和阿托利科一起草拟了一份给德国政府的照会,并附有当天早些时候收到的哈利法克斯的一份照会的副本和德国进攻波兰将会促成一场全面战争的其他证据。这份意大利照会草稿再次建议召开一次会议。8月21日,经过激烈争论之后墨索里尼终于同意:齐亚诺应要求同里宾特洛甫再会晤一次。并草拟了两份由齐亚诺随身带去的文件:一份是按年月次序排列的意德两国政府关于一场未来战争问题的往来文件和其他资料清单;另外一份是责备德国政府不守信义的备忘录。它还说,如果德国遭到波兰及其盟国进攻,意大利将站在德国一边进行干顶,但意大利经受不住一场欧洲战争,因而当然不会主动向法英两国开战。同一天,墨索里尼还草拟了一封给希特勒的信,信中提出四点声明,即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意大利才提供军事援助:如果德国只同波兰一国作战(希特勒已说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不需要援助);或者如果由于波兰及其盟国进攻德国因而引起一场全面故争,或者曾试图进行谈判,但由于德国以外的其他方面的不妥协,致使谈判破裂。但是,如果德国进攻波兰,随后法英两国对德国进行反击,则意大利将保守中立。然而实际结果是,这些文件都没有向德国提出过。8月21日企图同里宾特洛甫进行接触的尝试到下午4时还未获得成功,当时他推托等稍后再给予答复。到下午10时,他打来电话说,他即将去莫斯科签署一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墨索里尼和齐亚诺随即撤回了他们要求会晤的建议。意大利在8月最后十天中扮演的角色将在本书另一部分论述。
十六年来法西斯政府在地方行政和学校教育方面一贯严厉地使用其权力,以强迫波尔萨诺和特兰托两省的二十五万讲德语的居民意大利化。一方面,政府曾作出很少一些让步:例如,一百六十三名蒂罗尔人1935年9月从拘留中和警察监视下获得释放,1934…1935年在学校课时外作了教授儿童德语的安排。在另一方面,根据1939年与教皇达成的宗教事务协议,国家所享有的新权力使得教士们在宗教事务方面保护他们的教徒的语言权利更加困难了;而1930年被任命为布里岑主教的杰伊斯莱尔主教大人,比起他的前任拉弗尔主教大人和教廷临时特派员穆特斯克内尔大人来,似乎也就更加不准备去尝试这样做了。
同时,意大利人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利害关系也更加密切了。他们把当地的水力发电能量从1919年的三万六千九百千瓦增加到1942年的四十八万三千三百七十千瓦,生产出十七亿五千万千瓦小时的电力,为全意大利发电量的十分之一。为战争打断了的进一步发展的计划还打算再增产五亿千瓦小时。许多电力输送到了意大利的其他地区,但将近半数是用于本省自己的新兴工业。蒙特卡蒂尼联合企业在梅腊诺附近的西尼戈生产氮和其他化学品;根据1934年9月28日的一项行政命令,还在波尔萨诺工业区建立了一座大型铝厂。波尔萨诺的各家工厂也制造汽车、飞机零件和特种钢。这些计划以及范围广泛的军用和民用市政工程侵占了蒂罗尔的农田和葡萄园,并把数以千计的意大利人引进了这个地区,因此,1939年波尔萨诺居民中的意大利人已较蒂罗尔人为多。对地主更为严重的威胁来自1936年为使意大利人得到土地而成立的“三威尼西亚地区国家农业复兴公司”,和1937年为了加强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力而颁布的一项行政命令。
南蒂罗尔人在取得外界支持方面仍然处境很困难。特别是在1934年以后,要奥地利给予帮助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为日益依靠意大利的奥地利政府既没有这种力量,更同它的政策不相符合。至于德国的援助,希特勒早就讲明,不允许以仅仅二十五万德意志人的重新归复来危害他认为对解救整个德意志民族关系重大的与意大利的同盟。希特勒上台后,他容许反对南蒂罗尔的不公正状况的宣传继续下去,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公开支持这样做;他也没有放弃把国家社会主义输出到勃伦纳山口之外的活动。这在蒂罗尔人中间得到相当的成功,他们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不是奥地利人,而且在很久以前他们也同样地曾被泛德意志主义所吸引。但是,即使希特勒的信徒为数很多,他们的信仰却遭受过痛苦的考验。无论意大利同德国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总是受害者。1934…1935年的紧张局势带来了一阵意大利化的新浪潮。轴心的成立也没有能阻止意大利政府推行它的征地移民政策;而在另一方面,德国国内的同情南蒂罗尔人的宣传现在遭到了禁止。甚至维也纳和慕尼黑的阿尔卑斯山区博物馆里的目录,现在也都清除了领土收复主义的痕迹。
1938年兼并奥地利之后,现在要轮到蒂罗尔的希望增加了,即使是它意味着还要等待二十年。两个月后,当希特勒在前往罗马的途中,他受到了“象举行一次公民投票”那样的热烈欢迎,但是在他的归途中却没有了。1938年5月7日在罗马举行的国宴上他曾宣布,他和墨索里尼两人都希望能“承认那条上帝和历史已经为我们两个民族清楚地划定的天然边界。……因此,必须尊重那条阿尔卑斯山脉的边界……使之永远不受侵犯,这是我的不可改变的志愿,是我要赠给德意志人的遗物。”1938年9月26日他在柏林体育馆的演说里又回到了这个题目,当时他仍坚持必须首先考虑整个民族的利益,“不管个别人的遭遇可能是多么的悲惨”。
然而在1939年1月30日的演说中希特勒却故意不提南蒂罗尔问题,他所持的理由是,正如里宾特洛甫1月10日对阿托利科说的那样,“这只能引起骚乱,只能给人以牵涉到了一个尖锐的德意两国之间的问题的印象”。在1月10日这次会见中阿托利科交给里宾特洛甫一份齐亚诺送来的照会,照会要求德国政府着手准备一项计划来接收不愿留在当地做意大利公民的南蒂罗尔人。里宾特洛甫回答说,将南蒂罗尔人迁往德国的问题,必须等待将来作为整个问题来加以处理,因为安置他们的可能性有赖于“欧洲局势的未来发展”。但是德国政府愿意立刻接纳“相当大的数目”入境,如果这可以分阶段进行并且不公开出去。这次会晤之后四天,即1月14日,在瓦尔曼的主持下在德国外交部举行了一次会议,研究执行一项有限的重新安置计划的办法。德国驻米兰总领事贝内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他说,他认为在南蒂罗尔总计二十三万德意志人(讲德语的意大利籍蒂罗尔人)中最多不过两千人是愿意离开他们的家园的;但是为数约一万人的德国侨民的迁移工作,可以而且也应该以更大的规模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