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真要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占领濮阳之后迅速东进,趁着各地都在反叛曹操的有利时机,一举占领曹军回师的必经之地东平国,以亢父之险阻击曹操,迟滞曹军的行动,然后由陈宫联合张邈全力攻击鄄城,那将是另外一个结果。
  曹操庆幸吕布没有这样做,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曹操没有急着去救鄄城,而是直奔濮阳,与吕布交战。这是曹操与吕布第一次直接交手,曹操吃了败仗。不仅夏侯被射伤一只眼,成了“盲夏侯”,曹操自己也受了伤,差点丢了命,《献帝春秋》一书记述了这场战斗的细节。
  濮阳城有一个田姓大户愿意作曹军的内应,趁夜打开濮阳的东门放曹军入城。曹操亲自率军入城,进了城后他下令焚烧城门,以示不能取胜就不回来。
  如果此役全胜,曹操无疑又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破釜沉舟”的战场佳话。可惜,吕布没有给他这个机会,那个姓田的大户是吕布安排的反间计,曹军杀进濮阳城便遭到了埋伏。打巷战无疑对防守方更有利,攻击方对环境陌生,到处都有可能遭到暗算。曹军失利,曹操赶紧往城外突围,好不容易杀到城门口,却发现了很搞笑的事,这里倒没有吕布的重兵埋伏,但自己刚才放的火还在烧,大火挡住了去路。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带头冲进火中,结果被烧伤了左手,从马上掉了下来。危急之中,手下一个叫楼异的团长(司马)发现他,把曹操扶到马上。楼异,情况不详,史书中以后也没有再提到过他。更惊险的还在后面。曹操往外逃的时候遇上了吕布的人,他们把曹操拦住,却没有想到这个小个子会是大名鼎鼎的曹操,于是问他曹操在哪里。曹操随便一指,说:“那个骑黄马的就是。”吕布的人于是放下曹操去追骑黄马的,曹操才得以脱险。这个拦住曹操的人不是吕布本人,因为据吕布后来讲,他在洛阳的时候曾经见过曹操,应该能认出曹操来。
  《汉帝春秋》喜欢把历史当成小说写,颇多传奇性,这段记述就是一例。如此绘声绘色,细节、人物对话俱全,素材来源于何处呢?答案一个是吕布手下那个挡住曹操的人,另一个就是曹操本人。
  吕布手下的那个人不认识曹操很正常,那时候没有电视,名气再大的人没有见过面也不会知道长什么样,可当时不知道,后来怎么就能知道呢?可见来自于吕布手下的人可能性很小。
  如果来自于曹操本人的话,他说这件事可能是炫耀一下自己的英雄事迹,看我多么机智勇敢,不是反应快早就挂了。可是,曹操应该知道,这一仗都输成那样了哪里还值得炫耀?所以,如果不是曹操说漏了嘴,就是《献帝春秋》的作者道听途说得来的。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件事仅见于该书,一向喜欢记述类似情节的《英雄记》都没有记载。
  初战失利,曹军士气低落,曹操不顾有伤,亲自劳军,并下令营造攻城器具,继续攻城,但没有进展,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在濮阳城西四五十里靠近白马县一带,驻守着吕布的一支部队。曹操决定趁夜偷袭。战斗开始比较顺利,天亮前就将敌人消灭了,在打扫战场之际,吕布援军从北、东、南三面合围上来,吕布亲自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曹操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打这种仗更是吕布的长项。吕布志在必得,不肯罢手,曹军陷入苦战。尤其是吕布的骑兵,冲杀太猛,无法阻挡,让曹兵望而生畏。曹操临阵招募敢死队(陷陈)来破吕布的骑兵,典韦自告奋勇应征,他挑了几十个人,都穿上两重铠甲,拿着长矛撩戟。
  敌人骑兵又冲过来了,一边冲一边在马背上放箭,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命人蹲伏,看都不看两边的箭,告诉旁边的人说:“敌人离我们十步时,再告诉我。”
  不一会儿,手下人报告:“只有十步了!”
  典韦大喊:“五步再报告!”
  手下人大惧,高喊:“敌人到了!”
  典韦应声而起,他背着十几只戟,一边呼喊着,一边刺向敌骑,敌兵无不应声而倒。
  被典韦的英勇气概所激励,敢死队员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肉搏。敌军被打退,战场形势稍稍稳定下来。一直拖到天黑,曹军才趁着夜色解围。
  典韦此战成名。事后,曹操升典韦为都尉,正式成为曹军的高级军官。曹操让他率领亲兵数百人,每次布阵时,都安排他们防护在指挥部周围。
  在曹操回师以及与吕布相持于濮阳的这几个月里张邈在做什么?对此史书没有记载。张邈此刻应该还在陈留郡,他的弟弟、前广陵郡太守张超也来帮他,如果像陈宫说的那样,张邈此时手中握有近十万人马,他应该有所动作。
  曹军主力在濮阳前线陷入胶着状态。鄄城有荀把守,虽然曹操可以抽调一些人马来充实鄄城的防卫力量,但人数不会太多,因为负责鄄城防卫的夏侯都已经被抽走,并且在濮阳前线还受了伤,说明曹操此时力量有限。
  张邈如果举全力攻击鄄城,曹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极被动局面,在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况下,全线溃退应该是张邈马上能看到的事。
  但张邈的策略似乎只是观望。当初袁术进攻曹操,一口气打到了东郡,几乎横穿陈留郡全境,袁术进军得那么痛快,说明张邈早已闪在了一旁。现在,他又看着吕布和曹操相持于濮阳,事实证明,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思维方式很害人,不仅害别人,最后也会害到自己头上。这个时候是兴平元年(194年)四月份,天下大旱,又闹起了蝗灾,粮价暴涨,谷子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钱,较正常年景上涨了数千倍,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况。在长安的献帝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为难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结果饿死者无数。刘协怀疑有人从中克扣粮食,于是亲自坐在大锅前看着熬粥,其实根本原因是粮食太少,灾民太多,仍然无济于事。
  曹操和吕布同时陷入粮食危机。本年,兖州地区因自然灾害,夏粮严重减产,秋粮还未跟上,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曹操从濮阳撤军,双方暂时进入僵持状态。
  这次粮荒严重的程度超乎想象。《世语》一书记载了一件事,可以从侧面说明曹军粮食匮乏的程度。程昱是兖州本地人,眼看军中粮食不够吃了,他回到自己老家东阿县弄粮食,不是向老百姓买,因为有钱也没人肯卖。《世语》说程昱“略其本县”,“略”就是“掠”,就是抢,估计跟日本鬼子进村没有什么区别。但就是这样,把全县粮食全抢光,也仅够曹军三天的口粮。
  这些粮食分发到士兵手里,大家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一种恐怖的东西:人脯。脯是晒干的某种东西,人脯是什么,大家自己猜吧。
  粮食不够,就连军中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普通百姓更可想而知。这件事让程昱的个人形象大受影响,程昱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卫尉,以他的资历和贡献早就应该再升一级,进入三公行列,但由于这件事,程昱到死都没有成为三公,只是在死后由曹丕追赠他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头衔。
  这场粮食危机让曹操和吕布之间的激烈对抗暂时得以缓和,要想取得胜利,先得解决生存问题。
  【三、事业的低谷】
  兴平元年(194年)秋天到来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在这场饥荒中有无数的人饿死,要不是这年九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被饿死的老百姓还会更多。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这一年九月,“桑复生椹,可食”。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也叫桑实、鸟椹、桑果、桑子、椹子等,可以生吃,也可以晒干食用。中国很早便有养蚕的传统,中原、华北地区种植的桑树更多,桑木一身是宝,后世有一首民谣说:“人吃桑椹甜如蜜,蚕食桑叶吐黄纱;桑皮造纸文官用,桑木雕弓武将拉。”
  桑树一般春夏之季生桑椹,秋天桑椹又生出一茬来则十分罕见,因此救了很多人的命。在兖州,曹操和吕布一边嚼着桑椹一边想着下一步的打算。他们就像两个一流的拳击手,每个人都打了几百个回合,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现在需要的是休整。但他们也都明白,对手不会给他们放大假,让他们缓过劲来再打。
  曹操退军到鄄城,与这里负责守城的荀以及养伤的夏侯会合。荀向曹操报告了一件事:兖州州政府里很多办事人员的家人分布在各地,吕布、张邈等人突然叛乱,把他们的家眷抓了起来作为人质进行要挟,要他们离开曹操,荀感到这件事很棘手。
  曹操说孝行是人之常道,不能因为我曹某人让大家都背上不孝的罪名,凡是这种情况的,都让他们走吧。
  州政府秘书长(别驾)毕谌是东平国人,吕布占领东平国之后把毕谌的母亲、弟弟以及妻子儿女都抓了起来作为人质。毕谌临走前,曹操亲自找他谈话,对他前面做的工作表示感谢,让他放心而去。毕谌感激不已,向曹操叩首,并表示自己只是因为母亲的缘故而离开,心一直会在这里。说得很激动,曹操握住毕谌的胳膊,二人都流下了眼泪。
  曹操与荀、毛、戏志才等众谋士分析了形势,大家普遍觉得情况很严峻,因为迄今为止,曹军占据的仍然只有鄄城、范县、东阿三个据点,兖州的其他七十多个县大部分都掌握在张邈、吕布联军手中。
  当秋粮收完,对手的后勤保障将更优于自己,长期拉锯下去,将使自己更被动。由于有强大的后勤支持,他们可以动员更多的人参军,敌众我寡的局面会进一步突出。唯今之计是尽快发起进攻,决出胜负来。对手能等,我们不能等。
  曹操也明白,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必须速战速决,消灭吕布或者将其赶走。但就现在的实力对比而言,这一目标又不可能完成。曹操思来想去,也许只能向袁绍求援了。这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虽然此时他仍被视为袁绍集团的一部分,二人有多年的交情,一块儿诛杀过宦官、反对过董卓,一块儿从洛阳出逃,但在曹操的心里,天底下最不愿意求的人,就是袁绍。
  这是个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人,头上顶着祖上留下来的光环,仪表堂堂,谈吐雍容,随便站在哪里手一挥立即就有一大片人响应。在这些方面,曹操全部与他相反:出身不好,长得不俊,还常被人诋毁。
  但是没有办法,只有袁绍能帮自己,只有袁绍有实力帮自己!
  曹操写信派人送到邺县,向袁绍请求支援。袁绍的回信很快到了,奇怪的是,他在信里不谈如何出兵援助曹操的事,而是大谈兖州形势如何危险,不如把弟妹、侄子等人接到邺县来。
  这明显是趁火打劫,是给出的交换条件,就是让曹操把家眷送到邺县当人质。曹操顿时觉得一种屈辱感涌上心头。
  袁绍可能有点后悔当初让曹操轻而易举就把家眷接走了,没有人质在手里,虽然名义上是领导,但心里还是不踏实。袁绍可能就喜欢这样控制手下的人,多年以后当曹操的事业又一次陷入低谷时,他又提出过同样的要求。
  袁绍这个人性格很执着,想干一件事纵使失败了也念念不忘,一定要把事干成。另立新帝,一次不成,又来一次;想把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