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下台元首-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的可靠情报,19日晚,诺列加就呆在司令部大楼。种种迹象分析,他不会离开办公室。这一世界头号情报机构的准确情报,不仅使美国官兵坚信不移,就连布什总统自己也确信无疑。
  然而,奇迹确确实实发生了。
  1时许,当美国军队把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团团包围时,大楼内外一片寂静,几乎鸦雀无声。美军营长感到异常惊诧。他怎么也不相信,这座位于巴拿马运河东岸的军事指挥中心竟会无人把守。更何况参谋部、反游击战专业化精锐团、军事情报局、反骚乱部队总部都设在这里。诺列加的办公室和临时卧室也自然设在大楼里。
  莫不是巴军还在蒙头大睡?
  美军营长正在迷惑不解、深感纳闷时,“哒哒哒”一梭子接一梭子的高射炮弹直射美军飞机。一架来回盘旋的直升机来不及躲藏,已起火坠地。
  顿时,美军的迫击炮、坦克炮一齐开火,子弹、炮弹、导弹雨点般的倾泻下来。仅仅有100多人的守楼巴军在美军绝对优势的逼迫下,边打边撤退了。
  美军营长率先冲进了国防司令部大楼。他们在挨门挨室地搜查,厕所,仓库、沙发背后、桌子底下,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藏身隐体的空隙。整整两个小时,除了搜到诺列加的一件公文包之外,其它一无所获。
  美军营长火了。他对着浓烟滚滚的天空在谩骂:“情报局,你们他妈的都是饭桶!”一气之下,美军营长断然下令,烧毁了价值几千万美元的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浓浓的烟柱、闪亮的火光刺破黑暗,刺破云层,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弥漫、飘散几乎在同一时刻,美军另两支分队迅速切断了诺列加空中和海上的退路。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唱—帕蒂拉机场被炸毁。一架诺列加专用的美制“利尔杰特”运输机中弹后,燃起浓浓烈火。诺列加多年苦心经营的专用船只,连同守护士兵,在一阵密集的枪声中船毁人亡。被炸碎的尸体和船板伴着河水漂泊而去。
  然而,诺列加本人去向不明。
  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布什总统仅仅5分钟收到4路大军的报告:“无诺列加踪影!”
  “没有发现诺列加!”
  “诺列加不在国防军司令部办公大楼!”
  “没有发现诺列加的尸体!”
  一贯对自己的情报深信不疑的总统,怎么也想不到诺列加会不翼而飞。此时此刻,布什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整个入侵方案和战前多次重要会议,竟忽视了抓不住诺列加怎么办的对策。他和所有美国高级军事指挥官一样,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而忘了对手是一个“铁腕人物”。
  谁也没料到,就在美国人用刺刀和子弹向巴拿马人、巴拿马的土地索要诺列加的时候,胆大包天的诺列加自己露面了。
  20日晚8时,夜刚刚降下帷幕。广播中传来诺列加短促而刚劲的声音:“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将军还活着,他将同你们一道捍卫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为它流尽最后一滴血。请不要后退一步!胜利属于巴拿马人民!”
  惊醒的美军迅速向电台扑去,但看到的只是一堆废铁。
  因为,诺列加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历史足以证实他的军事谋略。
  1954年诺列加毕业于巴拿马国民大学,井获得科学学士学位。随后,诺列加又步入秘鲁乔里略斯军事学院。1962年,在国民警卫队开始了戎马生涯。了解内情者知道,10年期间,他有过三次大的晋升:1970年升为中校;1982年升为少将参谋长;1983年一跃而为国防军总司令。一位颇有名望的军事家这样评价说:“诺列加既是军事专家,又擅长反间谍活动,既是排除地雷的内行,也是对心理战研究有素的军中强人。”
  无论评价客观与否,这次,诺列加与美军的周旋足以证明了这一切。
  “20日凌晨1时武装入侵巴拿马。”这个被美军称为“H时行动”的绝密计划在美国入侵官兵还未曾知晓前48小时,诺列加已了如指掌。虽说,美国国务院有人曾打电话旁敲侧击地提醒过诺列加,但更重要的是诺列加从19日每隔10分钟,有一架美军巨型运输机降落运河区美军霍华德基地的反常迹象中断定:入侵就在20日深夜。尽管五角大楼再三掩饰:“这是一场军事演习!”但仍未骗过诺列加。
  聪明过人的诺列加,权衡自己的兵力,拟定出一套作废小而奏效大的军事计划。他心里很清楚,200万人口的“巴掌”之国,正规国防军仅有5200人,连准军事部队“尊严民兵营”算在内,也不过1  人而已。再加上那屈指可数的28辆装甲车、39架飞机和12艘舰艇。在强大的美军面前,无疑是一场老虎吞噬山雀的战争。“用小规模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与侵略者周旋。”诺列加暗暗决定。
  12月19日,诺列加下达紧急密令:除留小部分兵力守卫重要军事目标外,所有正规军换便服,潜出巴拿马城。这是美国人做梦也未曾想到的军事行动。结果异常奏效。
  就在里奥哈托镇美军初战告捷、得意忘形地高喊:“巴军投降了!”“巴军逃跑了!”时,神出鬼没的诺列加已率领百名武装人员冲进了美军驻巴拿马的南方司令部大楼。一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袭击,彻底捣毁了这座“老巢”。
  几乎同时,巴军在科隆市、巴拿马城郊区全面向立足未稳的美车发起攻击,使美军伤亡惨重,感到无力抵抗。
  美军入侵军司令部向五角大楼发出紧急救援的呼唤。白宫内一片惊愕。布什总统的心情更为沉重。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美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威望,也决定着他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输和赢至关重要!
  “火速向巴拿马空运2000名士兵,”“抓住诺列加赏金100万美元。”美国政府又一次下达了新的命令。
  “100万美元?哈哈哈!”诺列加捧着一张重金通缉令大笑不已。他对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无能举动感到可笑。
  突然,诺列加的笑声嘎然而止。他紧锁双眉,陷入了沉思……。面对着100万美元的重金通缉令,诺列加在心灵深处默默地问自己:“退路在何方?”通向邻国的主要通道已被切断,友好国家的大使馆已被美军的枪口所监视。所有通讯中断,仅有的与国外联系的小型电台,也被美军电子侦察机控制,哪怕功率再小,仍逃不脱美军接收器的监视。绝望了吗?不!这位早年就研究过美军情报机构,当过10年情报局长,曾与以色列“摩萨德”老牌特务头子迈克尔·哈拉里形影不离的将军,并非平庸之辈,他自有绝招。诺列加扔掉了电台,抛开了保护他的大部队,只身一人与美军开始周旋。
  100万美元,像一块巨大的“肥肉”,不仅吸引着美军官兵,而且也诱惑了无数诺列加的反对者们。一时间,“发现诺列加”的电话、纸条、人员接踵而来。
  23日清晨,旭日刚刚跃出地平线。一位气喘吁吁的中年人向美军报告:在海滨美军基地附近的私人住宅发现了诺列加。
  美军快速包围了这座住宅,却发现这是一座被诺列加用来算命的房子。屋内凌乱地散落着巫婆用的黑吸管、黑面布、动物内脏和几盒兽血,烟灰缸里的烟蒂却在冒烟,只是不见一个人影。
  当天下午,又有一位妇女向美军打电话:诺列加躲在巴拿马与哥斯达黎加边界不远处的他以前的别墅里。
  等到美国兵赶到时,诺列加刚刚扔下的烟头仍未燃尽,细细的烟柱在空中划上一个个嘲笑的问号。
  整整4天过去了,诺列加仍未抓到。频频扑空的消息像一块巨大的阴影笼罩在美国五角大楼上空。世界在指责,多数国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美国总统布什坐卧不安。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两个半月前与诺列加较量而惨遭失败的一幕……。
  5。3 十月政变
  发生在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的一场拙劣政变,使美国白宫丢人现眼。人们由此猜疑布什政府是否能够担当大任。
  而政变对于诺列加来说,苍天保佑了他化险为夷。
  10月3日,清晨。天高气爽。安睡了一夜的巴拿马城又恢复了白日的繁忙。街面上,上班的人流匆匆,车水马龙。阳光下,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显得格外的安静和威严。
  和往常一样,诺列加准时步入国防军司令部上班。四、五个手插在口袋里的卫兵前后簇拥着他。稍懂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握着枪。
  突然,眼尖手快的卫兵发现办公室周围有全副武装的疑兵。他立即拦住诺列加。“有埋伏!”说着卫兵们迅速掏枪,用身体掩护着诺列加向后退去。然而,一切都晚了。
  埋伏在办公室附近的政变部队一拥而上,直向诺列加扑来。卫兵们迅速开枪射击,顿时国防司令部大楼内枪声大作。
  训练有素的卫兵边打边退,企图将诺列加送出司令部大楼。但哗变部队已将诺列加围了个水泄不通,万般无奈,诺列加只好命令卫兵停止还击,自己束手就擒。
  几乎同时,外面也进行着激烈的枪战。
  一队全副武装的巴拿马中层军官向诺列加的警卫部队发起了猛攻。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墙壁和玻璃上。
  “政变了!”“内部的军事政变!”
  惊慌失措的巴拿马居民们奔跑着、呼喊着。瞬间,政变的传言沸腾在整个巴拿马城。10分钟后,枪声嘎然而止。一切又恢复了死一样的宁静。一辆乳白色、印有红十字标记的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从交火区穿过,随即又引起一阵枪声大作。
  巴拿马城上空的空气凝固了!电话中断,商店关门,无数胆小怕事的居民,气喘吁吁地冲到学校、幼儿园,把刚刚送出的孩子又接回到家中。谁也弄不清这场政变将持续多久。
  然而,在距离首都不远的几个地方,一些无视枪弹的学生和反对党的狂热分子们,高喊着“自由万岁”的口号在示威游行。
  策划这场政变的头号人物是巴拿马国防军“乌拉卡营”营长莫瓦塞·希罗尔迪。而直接后台是巴拿马参谋部情报局长和一些高级军官。政变的总后台是美国政府。请看政变前后的一幕一幕。
  10月1日,星期日。巴拿马城,入夜。
  一辆小车偷偷摸摸地驶进了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军区司令部大院。车灯刚熄,希罗尔迪营长的妻子就匆匆地跳下车。在一个卫兵的引导下,她径直走进大楼。
  在办公室里,她在急切地向美军军官报告:“按贵国授意,我丈夫准备在2日发动一场推翻诺列加将军的政变。请求今晚与贵国情报官员面谈。”
  “可以。”美军官答应得非常痛快。
  会谈在美军情报局的会议厅秘密举行。
  希罗尔迪少校提出两点请求:一是请容许自己的妻子暂时躲避在美军基地;二是请美军出兵封锁美州大桥和阿马多公路,以助他一臂之力。
  事关重大,美情报官员表示:请示白宫后立即答复。
  华盛顿,10月2日,星期一。凌晨两点半,夜深人静。睡梦中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他睡眼朦胧地抓起听筒,里面传来上任第一天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的声音。他在报告希罗尔迪少校的政变要求。切尼听罢后,一骨碌从床上坐起,他脸上露出极度的兴奋。
  美国政府久久等待的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