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钱氏自然是脸色铁青,板着张脸,看着伙计们将她打的络子一一装到另一个袋子里。
一个才五文钱?三百二十个合计起来还不到二两……
开什么玩笑……
她气的快要撞墙了。
自己没日没夜的打,结果是个不值钱的货。
再看看宋莲儿,那一串饰品,店家就给了她六两的订金。
是订金……而不是出货价……
这若是卖出去了,宋莲儿还能再收一笔银两,想到这宋钱氏就磨了磨牙,双手死死的抓着自己的衣物。
看着宋莲儿当着自个的面数银两,她心里就堵的要命。
孙老板瞥了眼脸色发黑的宋钱氏,然后,笑呵呵的盯着宋莲儿,轻声的说:“莲儿,你下次来的时候,打几个头饰过来,而且,我要你亲手打的。”
头饰??宋钱氏顿时瞪大了眼看着自家小姑子。
又有什么新花样不成?
不管怎么样,看着小姑子打络子收了那么多钱,她心里还是愿意从她那学点手艺来。
只是这宋莲儿把不赚钱的手艺教给她,太过份。
“行,只是交货的时间我希望可以延长些,一个月交两次你看可行,我家里头还有很多事要做,一天到晚也就晚上有一点时间。”宋莲儿说。
孙老板皱了皱眉头,道:“你若是觉得没时间,倒不如把你的手艺教给我。”
交给你?交给你我日后喝西背风去。
第171节:【一诺千金】打宋莲儿的主意
“过了农忙再说吧,我如今哪有这时间教你们这些手艺呢?”宋莲儿收拾起银两,背起罗筐,不想再与店家讨论这事。
孙老板看着宋莲儿与宋钱氏两人离开他的店铺,心里也明了,宋莲儿是怕把手艺传授给他后,断了她自个的后路。
这小人偶啊,他可是叫自个媳妇拆了好几个,想看看这宋莲儿到底是怎么打的,但每一次拆了之后,就再也打不回原样。
看着简单打起来却复杂,始终没有摸对路,话说一个络子就得给宋莲儿三十文钱。
他自己也才赚三十文,还得出材料费,合计起来,他赚的还比她少呢。
这人光会算自个的却忘了人家那头的人工费。
宋钱氏心底是气,但是孙老板说的话,她也不是不知道话里藏着的意思。
走前,拉着宋莲儿的胳膊道:“你真打算农忙过后,把手艺传授给他。”
“嗯。”宋莲儿点了点头,突然又皱眉头,她本想把打人偶的手法传授给店家,她日后就传打头饰同房间的装饰品。
但如今看到自家大嫂,她又觉得把这手艺传授给店家有些不妥,这不等于断了自家大嫂的赚钱路子。
看她大嫂那么笨,也做不了复杂的东西,便又摇头说:“我才没那么傻,把我的手艺传授给店家。”
“呵呵,那就好。”宋钱氏松了一口气,再摸了摸自个口袋,眉头又动了几下,脸立刻拉下:“我还跟传孝说要给他买肉吃,看来这点银两是不够了。”
“我买吧,今晚过来吃饭。”宋莲儿倪了眼走在她旁边的宋钱氏,又问:“你知道二嫂家在哪儿吗?”
“干啥?”宋钱氏问。
“去看看他们。”
“你去了还不得被她家的母夜叉赶出来,人家都觉得你不吉利,你还是少把自个的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宋钱氏说。
宋莲儿回头,被太阳晒的双眸眯起,看着她大嫂:“你不想赚钱了?”
听到“赚钱”二字,宋钱氏便笑呵呵的说:“当然想啦。”
“我估着我二哥现在大概在为要做啥而烦恼,不如就让二哥开间跟绣工坊一样的店来,专门卖咱们做的饰品,我们供货他售货,你若是知道二嫂家在哪儿,你就去把我二哥叫回家来,我同他商量商量生意上的事儿。”宋莲儿说。
宋钱氏不悦的说:“莲儿,说你傻吧,你又不傻,说你不傻,你跟傻姑一样,你这是在帮你二嫂赚钱懂不懂,她赚到了钱,倒回来还不会感激你。”
看着老二家的赚钱,宋钱氏心里哪好过,白花花的银两她家小姑子眼睛也不眨一下就给了老二。
如今还要为老二家的拿主意,她哪能再让宋莲儿那么好事,巴不得老二家的把生意做亏了,再灰溜溜的回农村来,看她弟妹日后还敢不敢在自个面前嚣张。
“大嫂,这不光是我二哥赚钱的事儿了,我二哥赚到了钱,我们出货的也就跟着赚,你若是不愿意告诉我她家在哪,我回去了问问娘,不求你。”宋莲儿扭头便转入了肉市。
第172节:【一诺千金】媳妇可真懂事
宋莲儿卖了两斤半瘦半肥的肉,拿给她大嫂,说:“我等会得去趟白家村,你把肉拿给娘。”
宋钱氏诶了一声,接过肉,放在自个的筐里。
宋莲儿又给家里的三个孩子卖了些小零食,跟水果,也让她大嫂带回去。
而她自个抱了一个大西瓜,准备拿到白家村分给那几人吃。
两人到了分叉路口就分了路。
到了白家村,没想到白驹然没关大门,似是在等着她来。
宋莲儿笑了笑,加快了步伐,一踏入大门,便见着四五个男子光着上身,每个人拿着自个的衣服擦汗。
“啊……”顿时,宋莲儿惊叫了一声,快速的转过身子,断断续续的说:“你……你们……你们,快把衣服穿了。”
然后,一屋子的男子赶紧将自个的衣服穿上。
栓子是唯一一个没有将衣服脱下来擦汗的,看着这些个人把宋莲儿吓的都不敢回过头来,便喝了声:“叫你们穿着衣服,偏要脱了,等会驹然哥回来,你们就等着被他老人家塞到田泥里去。”
黑顺子从水缺里打了一盆水,淋在自个头上,道:“嫂子,我们穿好了,你可以进来了。”
宋莲儿回头,脸已是通红,白义良同栓子赶忙走前,接下了宋莲儿背后背着的筐。
白义良看筐里头有西瓜,口水就往外留:“唉呀,嫂子买了西瓜。”
“去,这是嫂子买给驹然哥吃的。”栓子拍了一个白义良的脑袋。
白义良扁了扁嘴儿,哼了一声,便将西瓜抱起来。
宋莲儿笑了笑说:“不,这是带给你们吃的,先把西瓜放在水缸里泡半个时辰后再开了,这样吃,凉些。”
白义良按照宋莲儿的话,将西瓜放水缸里,看着那在水面上浮起来西瓜,他就想立刻将它劈开,一口气干掉它。
宋莲儿没在厅子里找到白驹然,便问栓子:“驹然呢?”
“他找我娘去了,好像跟我娘说田的事,我娘叫他把自个的田给卖了。”栓子道。
宋莲儿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说:“梅姑姑帮了我们那么多忙,却没跟我俩要一分一两,你回去就跟你娘说,让她先把田收着,怕日后我跟驹然要回来,若是卖了,日后回来就没田地了。”
其实她也是在为白杨氏找一个收下田地的理由,这样梅姑姑或许能要的安心点儿。
栓子嗯了一声。
就在这时,白驹然回来了。
进了厅子,见着自个媳妇,三两步走到她面前,关切的问:“莲儿,那么早回来,吃过午饭没。”
“还没,正准备回来做,你们也还没吃过吧,我这就去准备一下。”宋莲儿站起身,准备进厨房拿菜篮时,白驹然却又将她按回椅子上。
“不忙,他们几个都是吃了饭过来的,就咱俩,我会去准备,你在这坐坐吧。”
白驹然说完,栓子便叫他们几个先下田干活,那几个目光一致盯着水缸,依依不舍的走出了白驹然的屋子。
白驹然纳闷了,便走到水缸里瞧了眼,看着那又大又圆的西瓜,顿时心里乐滋滋。
媳妇可真懂事……
第173节:【一诺千金】吃饭也有学问
两个人,一人在厨房里煲粥炒菜,一人坐在厅子里打络子,谁也没有时间闲下手头的事,但两人却隔着一扇墙你一言我一言的聊天。
宋莲儿突然抬头,嘴角噙着一抹笑,说:“你猜猜大嫂那三百多个络子换了多少个银两?”
“你上次不是说一个能换三十文钱吗,那大概有九两吧。”白驹然从厨房里出来,手里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粥,再进去将炒好的两盘菜也端了出来。
宋莲儿拿起筷子,棒过一大碗的粥,放在自个面前,吃了一口菜,笑着说:“还没二两呢。”
“啊……”白驹然惊讶的看着自个媳妇笑,赶忙放下粥,问:“你之前不是说……”
“是,那得要看什么货,大嫂做的那一批货太差了,一个只得了五文钱,我估计回去了,她又得在娘面前闹,所以,你赶快吃了早些出门,咱们早点儿回家去,今晚回去吃饭,我还买了肉。”宋莲儿为他夹了菜,放他碗里。
看他直盯着自个看,她便用脚踢了他一下。
白驹然夹住了她踢来的脚,低头,自顾自的吃,无论他媳妇怎么挣扎也挣不脱他的钳制。
宋莲儿咬了咬牙,索性就不再做无谓的挣扎。
白驹然先喝完了粥,看自个媳妇碗里还有大半碗,他就一直盯着自个媳妇,算是监督她。
宋莲儿放下了碗,瞥了眼他的空碗说:“吃饱了吗?”
“嗯。”白驹然点头。
“那早些把活儿干完了咱们好赶回去吃晚饭。”宋莲儿吃的有些慢,就是为了等白驹然吃完了出门后,她再将碗里的粥倒了拿回去喂鸡。
可看那人吃完了也不出门,她就急了。
“莲儿,你的午饭都还没吃完,吃啥的晚饭啊。”白驹然拿起剩下的一盘菜,全都夹在了自个媳妇碗里。
这人……怎么能逼着她吃下差不多有三碗量的粥……
这人……唉……
宋莲儿拿起了大半碗的粥,重重的放在他面前,道:“你昨儿夜里给我盛的饭,都快吃撑我了,这会又盛了那么多,我是人,不是咱家的猪啊。”
“呵呵呵……哈哈哈……”白驹然棒着肚子哈哈大笑,伸手捏了捏宋莲儿红通通的脸蛋儿,说:“莲儿,你若是长得跟咱猪一样,那我可乐了。”
“你还娶我。干啥。”干脆去娶母猪算了。
宋莲儿拍掉白驹然的手:“你可知吃饭也是有学问的?”
“学问??”白驹然不解了,一日三餐吃饱喝足哪来的学问可言。
宋莲儿放下了筷子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白驹然紧皱眉头看着自个媳妇,正等着她给自个解释解释,这是啥学问啊,在他看来吃饭,就是为了填饱肚子……
宋莲儿见他依旧看着自个,便将筷子递给他,语气里带着些许的撒娇:“帮我吃了吧,我饱了。”
“不是,你还没说为啥要……”
看着自个媳妇正瞪着他,他就没再问下去,接过她递来的筷子,将她碗里的菜都夹出来,再和菜汤。
第174节:【一诺千金】梅姑姑的奇怪
原以为他会替自个吃了那半碗粥,没想到,他却站起身,走入厨房拿了一个小孩子吃的勺子舀粥,打算以哄孩子的方式喂宋莲儿把剩下的粥给喝了。
她快疯了,这人……真的让她无奈死了。
“啊……张嘴。”果然如此!
白驹然舀了一勺粥,递送到她嘴边,看得宋莲儿又气又想笑,最后妥协了,她就自个动手,大口大口的把碗里的食物都吃完了。
下次一定要自个煮吃的自个盛饭,千万千万不能让男人踏入厨房。
下晌,白杨氏到白驹然家来,来时还担了两筐稻谷,宋莲儿正在屋里休息,听到外面有动静,便起身。
走出房间,见来人白杨氏正准备离开自个的家门,面带笑容的唤了声:“梅姑姑,你这是要去哪儿呢?”
白杨氏本已跨出了门槛,听到屋里有人,便回头看了看:“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