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
“大片”的投资保障,就在于等影评、口碑发出“这是烂片”的警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首映第一时间付钱当了冤大头,来不及反悔了。
要造成这种“首映行情”,“大片”也就有了“大片”特殊的秘诀。第一,“大片”要有“大场面”,场面大不大,不是以演员会不会演戏、演得好不好来判断的,而是依据演员可以吸引的媒体注意力来判定。大场面让电影未拍先轰动,可以不断炒作话题,制造“电影要来了”的先期效果。
能吸引媒体注意力的大明星,片酬一定很贵,片酬愈贵的大明星,连带也就愈有媒体报道的价值。既然花了那么多钱签下“大场面”,当然也就不能省宣传造势预算,最好是铺天盖地撒广告预算,上映前让可能的观众一个都逃不掉。
除了“大场面”,另外一种预热票房的方法,是选择本来就已经受欢迎的题材来拍,畅销小说是当然选择、畅销漫画会是更好的选择。要不然也可以拍之前畅销大片的续集,反正与其去寻找、去创造观众,不如直接对已有的、明确的消费群众下手。
再来,不只要激发这些群众想去看电影,还要让他们“迫不及待”要去看。如此才能将效果集聚在首映周末,以免夜长梦多,一开始没买票,后来就有了各种考虑不想去买票。从观众属性上去分析:什么样的人最是具备“迫不及待”的个性?啊,小孩!小孩最没有耐心等待,他们想要的恨不得立刻就得到,而且小孩之间的同侪影响力最强,同侪压力最大,集体行动的动机也最强大,别人都去看过了自己还没看,格外容易觉得落伍丢脸。
吸引小孩看的电影,不能有太复杂的内容,尤其是不能有冷场。炒热银幕场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无过于速度竞逐以及爆炸破坏。相反地,让银幕场子冷掉的,首推对话,尤其是任何一个角色连续讲超过三句话。
“不说话”的大片
接连不断的追逐、爆炸,愈写愈俭省的对白,还能创造出好莱坞大片的另一种优势 海外票房的优势。讲英语的电影卖到不讲英语的国家去,那些地方能欣赏细腻对白的观众必然更少,干吗折磨他们要一直盯着银幕下方的字幕才能享受电影呢?少讲话,话越少观众会越多。
还有,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像美国好莱坞那么大,也就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可以跟好莱坞比财大气粗。追逐、翻滚、爆破、灾难,这些银幕上的奇观,全都是钱和技术堆出来的。爱情片别的国家可以拍,亲情片、阴谋片、推理片、社会写实片,别的国家可以拍,只有追逐、翻滚、爆破、灾难不断的电影,谁都拍不赢好莱坞。
十几二十年来,这套大
'大片' 比简单更简单的大片逻辑(2)
片逻辑发展得愈来愈完整,运作得愈来愈熟练,也就决定了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得到什么样的电影,又必然看不到什么样的电影了。
没有了真正给成熟观众看的电影。没有了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思考的电影。没有了中等规模精致制拍的电影,要么是经费少得可怜,根本照顾不好细节的小众电影,不然就是经费大得吓人,特效与宣传远比剧本、导演重要的“大片”。
“大片”也就一看就是“大片”的样子,没有什么多样变化的空间。“大场面”的男明星,要么忙着开快车、开更快的飞机,不然是忙着将东西炸掉,再不然就是忙着逃躲避免被炸掉被压死或被淹死。“大场面”的女明星呢?她们做的事和男明星差不多,只是表情更惊恐、穿着与动作更诱人罢了!而不管男明星或女明星,话都很少,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终结者》第一集片中从头到尾的台词一共只有十四句,堪称典型中的典型!
大片逻辑,彻底改变了电影工业,改变了我们看到的电影。对一个在大片逻辑横扫之前,就开始看电影的人,现在的电影,尤其是那些主流“大片”,简直难看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花那么多钱拍出一幕幕重复的戏,一出出重复的电影,干吗!
不过谁知道呢?或许下一代看电影的人,除了这种“大片”,就再也不能想象有别种电影存在。那么,“大片”改变的,就包括了最基本的美学品味,同时也就改变了人从电影里可以寻求、可以获得的满足范围。由广而狭,一步步限缩狭窄下去。
'独家新闻' 跑出真正的独家新闻(1)
两位《华盛顿邮报》地方版的年轻记者,加上一位神秘的消息来源“深喉咙”,结果掀开了“水门案”,最终逼使那个时代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 美国总统尼克松不得不仓皇辞职下台。这是政治史上的关键事件,更是新闻史上的经典。“水门事件”示范了新闻记者作为“无冕之王”的巨大力量,以及“第四权”可以对其他三权发挥监督作用的极致。还有,示范了新闻记者的勇气、风骨与专业伦理。不只是最后将总统掀下台的结果长期让人津津乐道,在过程中记者的作为与选择,也反复被拿出来讨论。
虽然拥有“深喉咙”这样的超级网民,伍华德(Bob Woodward)跑新闻可一点都不轻松。“深喉咙”从来不主动提供消息、数据给伍华德。而是当伍华德和他的伙伴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找到了什么线索或取得了什么讯息时,就在家里窗口摆放一盆约定好的小盆栽,“深喉咙”开车路过看到了,会在那天深夜到约定好的停车场和伍华德见面。见面时,伍华德告诉“深喉咙”他手上握有的讯息,“深喉咙”凭借经验及内部数据告诉伍华德,哪些地方值得进一步探索,哪些数据根本一文不值。会面完,伍华德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挖新闻。
深喉咙的真实身份
可以想见有多少压力堆积到这两位年轻记者的身上。他们原本甚至不是跑国会、跑白宫的政治记者,光是《华盛顿邮报》内部就有多少人眼红,冷眼看他们,更不必说其他媒体也纷纷出动最资深、最强悍、最有人脉的记者来抢线竞争。他们都挺住了。更神奇的是,一直到尼克松下台,甚至一直到尼克松去世,除了他们两人和《华盛顿邮报》总编辑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深喉咙”的真实身份。甚至连《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西泽
琳?葛兰姆都不知道!保护消息来源保护得滴水不漏,一直到几年前,“深喉咙”自己主动曝光,世人才晓得原来他是当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副局长 难怪他知道那么多事!
“水门案”发生在四十年前,正因为“水门案”的成就、影响如此传奇,这四十年间有多少人想要当“伍华德第二”,希冀能碰到“深喉咙第二”,就连台湾都有一阵子大谈特谈过“深先生”、“深小姐”。不过政治上的发展,尤其是新闻媒体上的发展,显然让“水门案” 再现的机会,愈来愈渺茫了。将最高权力者拉下台的“水门案”,不但在当时是空前的,恐怕在未来也会是绝后的。
“想象一下如果 深喉咙 存在于今天,那会怎样?有线电视频道上每天都在猜他到底是谁。狗仔队会盯梢伍华德,会有很多篇关于他的报道。还有新闻幕后的故事,揭露新闻记者平常到底怎么和消息来源互动。顺带讨论新闻伦理的问题,对待消息来源的原则究竟应该怎样。新闻画面上会出现倒数计时钟,计算尼克松大概还有多久会下台,无数网站都在讨论深喉咙的身份,而且对伍华德和伯恩斯坦写的报道进行深入分析,检讨其语言用法。所有这一切,都在稀释独家新闻的浓度,更要命的是,都在模糊独家新闻真正要报道的故事。”
说这段话的,是美国广播网的政治组组长哈尔普林(Mark Halperin)。他很了解什么是今天的独家新闻,也更明白今天独家新闻碰到的问题。哈尔普林是个“信息狂”,每天夜以继日整理消化美国政治讯息,他负责编写的“每日笔记”,是新闻同业及政治领袖每天必读的材料,追读“每日笔记”,才不至于在政治消息上落伍。可是就连哈尔普林都跑不出独家新闻了,因为今天的新闻业者失去了“水门案”当年的那种职业原则与职业自尊。
那年头看到伍华德和伯恩斯坦的独家突破,同行们想的是如何加紧努力,抢在他们前面揭破“水门案”内幕,如果无法最早最深入报道这条关键新闻,那就是输了,只能认输。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不会认输,他们有各种招数让自己不输。
一种方式是借谈话节目提供评论,抢夺“话语权
'独家新闻' 跑出真正的独家新闻(2)
”。一种方式是针对别人的消息来源做报道,更狠的、更贱的方式,是干脆拿人家跑出新闻的记者当材料来做文章。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在这件事上插一脚,有自己的“角度”切入,切来切去,各种外围相关不相关的故事、说法满天飞,结果让本来的独家新闻也都失去了震撼力。大家都不输,都有戏唱,都不失面子,都能在“独家”当中插一脚,独家不再是独家,独家新闻也就再也不会强大到震倒一个总统了。新闻界用这种方式稀释新闻、模糊焦点,同时也就提供了政治人物们“翻云覆雨”(spin)的机会。
政治人物的反制招数
相较之下,当年最狡猾最滑头的尼克松,现在看起来天真得可怜,只能坐视“水门案”的火愈烧愈接近自己,干着急却无法可想。今天的政治人物好过多了,大可以配合新闻界的动作稀释,进而逃避被揭露的丑闻。反正没有人愿意投降接受别人的独家,所以A报纸有了不利你的独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制造一个耸动的内幕喂给B电视。B电视自然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替你压制A报纸。另外也可以联络相识的“名嘴”,利用评论意见,要么将新闻曲解向对你有利的方向,要么夸大影射、爆料其他新闻,掩盖对你不利的消息。至不济,政治人物还可以发动反攻,把记者挑出来放到镁光灯下,把他写的文章拿来分析反驳,想办法把敢对你不利的记者弄到又腥又臭。
“水门案”那种独家新闻消失不见了,从表面上看,新闻变得比以前热闹多了,然而热闹中也就少掉了专注焦点, 每件事只能得到一小部分注意,于是每件事也就都不会是可能引起全民公愤,爆发真正改革力量的“大事”了。“大新闻”消失的同时,也就带走这个社会的“大事”。放眼望去到处都只有吵吵闹闹的小事,这样的社会,算是变好还是变糟了呢?
第四辑 迈向聪明社会
琳?考克斯不是等闲之辈,她真的不是一般人。她十二岁开始专注于海泳。十四岁,她游过南加州外的加塔利纳海峡,花了十二小时又三十六分。接着,十五岁时,她就挑战长泳者的圣地 英吉利海峡。横渡英吉利海峡,至少要游二十五海里以上,看海潮状况和选择的方向而有不同。和加塔利纳海峡相比,英吉利海峡的海水冷多了。夏天时,英吉利海峡水温维持在摄氏十二度到十五度之间,比加塔利纳海峡低了四五度。然而,第一次参加英吉利海峡横渡大赛,琳?考克斯就以九小时五十七分的成绩,打破历来不管男女选手留下的纪录。那是1972年。1973年,一个成年男泳将,超越考克斯的纪录。不甘心、不服气的考克斯1974年再度参加英吉利海峡大赛,这回她将纪录推进到九小时三十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