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社交谋略与技巧-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要掌握几种常用的赞赏方法。针对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赞赏方法。
(1)肯定赞赏法。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无论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上他们都希望通过别人的赞赏来肯定自己。肯定赞赏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如成功地完成某件事,作品的发表,特殊的纪念日等便极具感染力,让被赞美者终生难忘。
深圳市某酒店经理就非常善于运用肯定赞赏法。在接待由不少国家一流艺术家组成的5 个艺本团体时,经理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世界上有两种富翁:一种是物质的富翁,一种是精神的富翁。诸位艺术家阁下是精神的富翁,你们拥有不能用金银珠宝来计算的精神财富。同是有良知的人们,不一定给物质的富翁鼓掌,但一定为造诣深厚的艺术家们鼓掌,这掌声就是你们的价值。我非常倾慕你们的富有,倾慕于你们的价值,假如来世我再投生,我愿走进你们的行列,做一名光荣的艺术家。。”全体艺术团员,为欢迎词报以长久的雷鸣般的掌声,团长激动地紧握经理的手,连声感谢这一番激动人心的鼓励,最后引用了诗句:“世界确有真情在,人海茫茫有知音。”
(2)目标赞赏法。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是人性深处一个基本的特性。当你真心赞赏一个人的时候,你实际上使他更具有价值,更有成功感。因赞赏,人们会加借努力;因赞赏,一些人确立了目标;因赞赏,更有人改变了人生的航向。目标赞赏法正是在于帮助人们树立一个目标,并鼓舞他们向着那一目标不懈地努力。
前面提到的银行家与乞丐的故事中,银行家就运用了目标赞赏法,为乞丐树立目标——做一个商人,使乞丐在他不断地赞赏中奋发起来,终于成为一个商人。
(3)反向赞赏法。反向赞赏法与上面两种方法最大的差异在于被赞赏者的行为本来是应当受到批评和指责的。但是,批评和挑剔是人们最难以接受的方式,而且,无论怎样的批评,对于激发人们的干劲都是非常有害的。反向赞赏法的要诀就在于找出对方行为中值得赞赏的地方,给予肯定,对其错误则表示理解,不予评价。
美国某大公司开发出“肯定强化计划”,寻找每个员工的优点,加以肯定。这一计划在各部门实施,尤其是在三个营业额最低的分公司实施。两年后,这三个分公司的营业额从最低水平一跃而为最高水平。这是反向赞赏法产生的效果。如果成天批评那三个分公司的员工,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也许它们现在还处在最低水平上呢。
总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渴望相互交往。在社会交际中,他们不仅希望爱和归属的需要能得到满足,他们还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赞赏。而且,他们尊重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持久的激励力量。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真诚地用语言、用态度来赞赏他人吧!
(三)找出人们的切实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法你可曾想过,人们倒底需要什么?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肯定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服务本身;而是购买其使用价值、其有用性。没有人会购买衣服本身,如果衣服不能保暖和装饰;也更不会有人购买化妆品本身,如果它不能带给人们年轻和美丽。
心理学上的“ERG 理论”把人的需要概括为三种不同层次的核心需要。
“E”即“生存”是人的低层次的核心需要。生存层次上的满足能够给人带来种种舒适感。“R”即(建立和保持)“关系”,是人的中层次的核心需要。
关系层次上的满足能够给人带来亲密感或亲切感。“G”即“成长”是人的高层次的核心需要,成长层次上的满足能让人产生自豪感或成功感。
从“ERG 理论”和前文提到过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你是否已经看到那些同你交往的人们究竟需要些什么,你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满足他人的需要,成功地说服他人。
在社交中,人们最核心最强烈的需要毫无疑问应当是关系层次上的需要。人们都想得到他人的承认,被他人接受,受他人尊敬。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想通过关系层次满足生存层次上的需要。但更多的人是想在满足关系层次上的需要后,满足自己成长层次上的需要。总之,关系层次上的需要或者说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社交活动中大多数人最切实的需要。
因此,满足需要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成功地打动别人,让人感受亲切、亲密。最初,你当然就得走进别人的世界中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爱好和向往,了解他的喜悦和烦恼。然后,你就应当证明你所说的话同他的需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证明这样的做法对他是多么地有利,多么地重要。最后,你要让他相信目前就有满足他需要的东西。这时你可能已经成功他说服了他。可见,说服总是在帮助人们满足他们需要时取得成功的。
(四)谈判与需要谈判作为一种特殊的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已经成了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和常用的手段。
美国谈判学会会长杰勒德·1·尼尔伯伦在他所著的谈判艺术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七种不同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2。安全和寻找保障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获得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认识和理解的需要;7。美的需要。
将谈判分为三个层次:
1。个人间2。组织间3。国家间将谈判方法分为六种:
1。谈判者顺从对方的需要;2。谈判者使对方服从其自身的需要:
3。谈判者同时服从对方和自己的需要;4。谈判者违背自己的需要;5。谈判者损害对方的需要;6。谈判者同时损害对方和自己的需要。
结合起来,提出了因人而异的126 种可能的谈判策略。
四、理解他人“理解万岁”的口号在几年前很是盛行,国门的开放,经济体制的变革,影响着国人,时代的浪潮冲击着国人。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深层次的价值观念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由于变化带来的紧张感和不安感更是促使人们在社交中渴望理解。只有互相埋解,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交流;只有互相理解,才能消除紧张与不安;只有互相理解,才能始终保持畅快的心情,轻松地生活。
关于理解,《圣经·箴言》第三章十三节这样写道:
寻求智慧掌握理解的人是幸福的善于理解的人卖掉的是银子得到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理解比宝石还要宝贵你所渴望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与它媲美她的右手是长寿她的左手是财富和荣誉那是一条充满阳光之路那条路上撒满着和平的鲜花理解使追求她的人生命之树常青拥有她的人是幸福的上帝用智慧构成大地的基础以理解奠定大柱(一)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美国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曾这样写道:“就教育人和说服人而言,在历史上,有着超过常人的知识水平的托马斯·阿奎那是这样说的,如果想要把他人的思考方法变成你的思考方法,首先你要站在与他相同的立场上,和他手拉手,脚对脚地引导他,不能留有空间,不能大声喊叫他,不能骂他“混帐”,更不能命令他走到你身边。从对方的立场上起步进行工作。能够打动对方的方法,仅此而已。”
可见,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是社交中与人交往,理解他人,说服他人的最基本的途径。
对于80 年代走红,90 年代仍活跃于电影舞台上的沈丹萍想来大家不会陌生,对她的德国丈夫乌韦可能也有一些了解吧,乌韦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学系,他非常热爱艺术,在德国有很多画家、演员、艺术家的朋友。
而且,乌韦还拥有一幢2000 平米的大住宅,环境优美。但他们夫妻在德国仅呆了三十月又返回了中国,让那些总是梦想出国的人难以理解。他们为什么放弃优越条件回国呢?况且乌韦已经找到了一份报酬优厚的博物馆的工作。
他们回国的原因源于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对妻子的爱。当乌韦看到沈丹萍因为离开了中国观众,在德国找不到可以让她长期拍片的职业而痛苦时,他深刻理解了妻子,认识到“沈丹萍的事业在中国。为了她,我什么都可以舍弃”。
他们回国了,沈丹萍又活跃在银幕上,乌韦作为德国电视台的独立节目制片人,拍摄了不少反映中国文化人的影视片。在艺术领域里,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共同的世界。
善于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善于理解的人是幸福的。而那些不善于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不善于理解的人则是不幸的。
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这样名句的吉布林和他舅舅之间打了一场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官司。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准备在那儿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那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商量好已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出一个花园,他很生气,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山上乌云笼罩。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车撞在地上。于是吉布林告到了法院。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携妻永远离开了美丽的家。
而这一切,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尽管吉布林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这样的名句,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未能保持清醒,没有站在其舅舅巴里斯特的立场上来看待干草的事。
如果他能从理解他人的角度出发,想一想自己处在巴里斯特的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他也就不至于被迫永远离开自己的家园,而会在维尔蒙同他美丽的妻子,要好的朋友一起幸福地生活。
沈丹萍与乌韦的幸福,吉布林与巴里斯特的不幸,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理解他人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也适用于上下级之间、亲戚之间。
你何不试着经常从他人的观点上来思考,试着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经常问一问自己:“如果换作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反应。”这时,你在理解他人方面已经走出了可贵的一步,已经踏上了那条充满阳光之路,撒满鲜花之路。
(二)学会宽容戴尔·卡耐基在“使家庭生活更快乐的原则”中提到“爱和容忍对方”
的原则时,引述了享利·詹姆斯所说的一句话:“和别人相处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于他们寻求快乐的特别方式不要加以干涉,如果这些方式并没有强烈地妨碍到我们的话。”
事实上,不仅是在家庭生活中要学会彼此宽容,而且在社交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要学会彼此宽容。别人也是人,他们同你一样有快乐有悲伤,有幸福有郁闷。如果你总是迁怒别人,伤害别人,那么最终还会伤害自我,因为内心积压的愤怒会折磨死人。不会宽容的人不可能真正的生活。只有学会宽容,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你才能赢得友谊,你的生活才可能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请你读一读下面这封信,它饱含着来着异国的理解和宽容。
柯莱瑞家人致卢刚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