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静结合拼图剪画
除了外出玩耍,我们也给孩子买了许多动手动脑的玩具,如积木、拼图、拼插玩具等,培养孩子静下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情
许多家长特别害怕给孩子用剪刀,怕刀尖刺伤孩子,怕刀刃划伤孩子。其实,只要处置得当,小剪刀还是可以很安全的。用剪刀学剪画,可锻炼孩子的耐心,专注精神,手与脑的协调运转能力,使孩子手巧心灵,胆大心细,可以说,好处多多
南南并非只喜欢运动,其实,该静的时候南南也能静下来,看电视时专心看电视,看书时安心看书,心无旁骛。我们觉得,这是因为她通过运动,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
除了外出玩耍,我们也给她买了不少玩具,大多是动手动脑的,基本没有电动的,因为她不喜欢。记得她两个姑妈、姑父和爷爷来京时,都给她带来过一些电动玩具,如会摇头的大熊猫、遥控汽车、会眨眼睛的塑料娃娃等,我们也曾给她买过一些能转、能响的玩具,但她玩两天就没兴趣了。相反,我们给她买的积木、拼插玩具、拼图等,她很喜欢,回家后经常玩。后来我们就主要买这样一些玩具,这样的玩具也便宜。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木、拼插拼图玩具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拼图,从四张到六张到十几张,甚至几十张,有的非常复杂,大人没有耐心,拼不出来的,她能很快拼出来。她能很专心地坐半天耐心地拼,而且拼得很快很好。这样的一些玩具,渐渐锻炼了她判断、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有时还可创造,如拼插玩具。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12)
与外出游玩一样,南南不喜欢玩电动玩具,又使我们省了不少钱。相比之下,电动玩具比这些拼插玩具贵许多。但对南南来说,没什么用。而省钱的玩具,则锻炼了她的手和脑。又是两全齐美。
此外,这里值得提一下剪图。据说,小孩常用剪刀有利于锻炼手的协调能力,也就有利于锻炼大脑。南南两三岁时,爷爷从四川给她寄来了一本剪画的书,上面画着各种各样好玩的动物卡通形象,比较疏朗。这是专供孩子剪下来的。不要担心孩子用剪刀有危险。我们给她买了一把圆角的小剪刀,让她在画上剪。一开始,她根本不会用剪刀,剪得一塌糊涂。的确,这么小的孩子哪会用剪刀呀!我们鼓励她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地,她会用剪刀了,剪得也越来越准确了。算下来,南南剪了好几大本剪图的书。
我们觉得,常用剪刀,使孩子养成精细的习惯,也培养了她的专注精神。因为,要剪好一条线,必须全神贯注,必须全情投入,不能马马虎虎。这也使她能坐得住,避免心浮气躁。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反过来,手巧也会促进心灵,锻炼脑子。现在,书店可买到许多种剪图的书,比我们当时强多了。
发挥亲情优势,避免隔代教养(1)
一些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孩子生下来后就全权交给远在外地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养育,即使在同一个城市,最多一周去看一两次。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好。
祖辈对孙辈往往格外疼爱而娇宠之,久而久之养成许多不好习惯
祖辈总体来说知识陈旧或根本没有文化,对孙辈的启蒙十分不利
父要母尽量经常与孩子沟通,每天最好两小时以上。这是与孩子亲情沟通的最佳时机,也是给孩子启蒙的良机。
(1)、养不教父之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如果条件许可,孩子上幼儿园最好不要上全托,也不要全权交给老人或小保姆抚养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并非只管他(她)有吃有喝就行,更主要的是要负起教育的责任。而这个教育并非喝斥、打骂,而应该与他沟通。有的父母把自己的父母接过来帮忙照管孩子,或请保姆帮忙,虽然省了自己许多事,但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太大好处。根据我们的经验,从南南成长的过程来看,孩子还是自己带容易教育好。
首先,如果是老一辈或保姆带,对孩子的启蒙没有多大好处,除非老人或保姆有很高知识水平。而老人往往知识陈旧,保姆通常不会尽心,而且多数保姆知识水平不高。其次,老人对孙辈往往溺爱有加,怕孩子累了,心疼了,因此有时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例子:父母想教儿女学点东西,而老人往往说,小乖乖累了,该休息了,明天再学吧。别把眼睛看坏了。还反过来责怪儿女不心疼孙子。或者一会儿问他冷不冷(热不热),一会儿问他渴不渴(饿不饿),一会儿又让吃水果,让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
一般说来,老人对孩子照顾多,教育少。“隔代亲”使老人对孙辈疼爱有加,百依百顺,溺爱现象非常普遍。在生活上给孩子包办代替,每天给他们穿、脱衣服,系鞋带,做好了饭还要喂到嘴里,上了学还得帮着削铅笔、整理书包甚至背书包等。如果某一天孩子上学忘了带某样东西,老人不是提醒孩子下次记着带上,而是埋怨自己老糊涂,忘了帮孩子检查。在这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依赖性很强,离开了大人,什么都不敢做主。
而且,老人常由于疼爱孩子而过于保护孩子,甚至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让孩子多出门。这样的孩子从小缺少和同伴的交往,终日在家中圈着,长大后容易性格胆小,懦弱、羞涩、孤僻,甚至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症。
这里举个例子。南南小的时候,我们带她去户外玩耍。看到邻居有个和南南差不多大的男孩,由奶奶带着,一不留神,自己往前跑时摔了一跤,奶奶跟在后面步履蹒跚,紧着追上去,嘴里不住地说:“宝贝儿,让你别跑你非要跑,这不又摔了!来,奶奶抱,再别乱跑了!痛不痛啊?”而我们南南,前面说到,她成天在外面疯跑,我们只是在旁边看着,别让汽车等撞了,主要是安全监管,并不管她什么事。她也老摔跤,我们及时鼓励她:没关系,自己爬起来,不疼。有时,我们看到她可能摔得很重,就心疼地问:“疼不疼?”,她都说不疼,爬起来该玩什么接着玩。也就是说,没有一点娇气。
跟着老人长大的孩子就是胆小。南南小学时有个男同学,一直跟着奶奶长大。每天上下学都是奶奶接送。奶奶还是小脚老太。有几次我们碰上她跟在孙子后面着急地跑,气喘吁吁地直嚷嚷:慢点,小心别摔着了!当时那孩子已七八岁,有一次与南南她们在住家附近的小公园一起玩时,因为要过一个几块大石头搭起的小桥,几个女孩都跳跳蹦蹦过去了,可这胖呼呼的小男孩却吓得不敢过。最后只好爬着过去。这事让南南回家讲得直好笑,并一直成为我们家的笑话。我们至今每次经过那个小桥,都会想起那个可怜的小男孩。
同样也是因为太疼爱孩子的缘故,老人特别看不得孩子受一点点伤害和委屈。有的孩子走路时常摔跤,或磕着碰着,本来这都是很正常的。但老人往往将之归因于地不平,或路上的东西如桌子椅子挡了孩子的道,使孩子从小产生一种错误的“外归因论”,缺乏抗挫折能力,长大后如果遇到困难和失败,都会归因于外界环境,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发挥亲情优势,避免隔代教养(2)
有的老人对孩子特别护短。有的男孩子在学校喜欢和别的孩子打架,或者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等,老人不仅不教育自己的孙子,甚至夸奖自己的孙子“有出息”,将来在社会上不被人欺负,不吃亏。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形成反社会的人格。
依赖老人和保姆带孩子,还会使父母养成惰性,不真正动心思教育孩子,时间长了,与孩子缺乏沟通,对话都困难,更谈不上教育了。由老人带大的孩子,往往与父母处不好关系,或者说没有父母和儿女间的那种亲情。我认识一个朋友,她的孩子虽然成绩一直不错,也考上北大了,但由于是从小跟着姥姥长大的,现在跟父母一直比较别扭,说话做事总是生分。而且现在偶尔回家,与父母一遇到矛盾,就马上打电话到姥姥那儿“告状”,获得同情。这位朋友说,这也是他们的教训,他们当时因为工作忙,本来不想要孩子,但姥姥承诺只要生了就管带。因此,孩子一生下来,就放在姥姥家,虽然同在北京,但他们每周顶多过去看两次,基本不管她的教育。姥姥一门心思养育这个外孙女,虽然养得不错,但孩子与父母没有感情。
因此,不论祖父母多么费心、尽心地带孩子,都不能完全取代父母的责任。教养孩子父母责无旁贷。有些父母为了省事,索性把孩子送回老家,等到孩子长大点再接回来,结果发现孩子处处不适应,由于长期依恋祖父母,而对父母反而没有感情。
心理学家告诫年轻父母,千万不要长期把孩子完全托付给祖辈,因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两三年是和父母建立依附关系最关键的时候,也是孩子启蒙的最佳时段。否则,孩子长大后,一方面和父母没有感情,另一方面早已错过了最佳的启蒙教育时间。
忙于工作的父母可以白天把孩子教给祖辈照看,但晚上、周末和节假日一定要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每天如果有两小时以上跟孩子在一起,对培养亲子关系、进行启蒙教育,都是有相当的好处的。
父母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需要配合什么样的教育。有的父母虽然也天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工作忙,往往很晚才回家,根本顾不上孩子,每天顶多逗孩子玩一会儿,这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有的只能每晚看看熟睡的孩子,这与孩子不在身边也差不多。
其实,我们当时也没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南南出生半年后,我的产假到期了,该上班了。以我们当时的条件,只有一间筒子楼里的住房,根本不具备请保姆的条件。因此我们决定把南南放在四川姥爷姥姥家,由保姆带,姥爷姥姥辅助。本来我们准备把南南放在姥爷姥姥家较长一些时间的,后来由于保姆找到了工作离开了,当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保姆,而姥爷姥姥尚未退休,我们就只有克服困难接回北京来了。回到北京,我们只好把她送进了幼儿园,每天接送。
南南从1岁三个月开始上幼儿园,当时觉得天天接送很麻烦,我一直盼望着满三岁后能够送全托。后来了解到全托的孩子早早睡觉,谈不上什么教育,加上三岁时南南已经开始认字(后文详述),因此我们又舍不得送全托了,特别是南南爸爸不舍得。爸爸也对教南南认字有了浓厚兴趣。他觉得看到女儿一天天成长特别高兴。因此,南南没上过全托。除了从半岁至一岁两个多月由姥爷、姥姥和保姆带了8个月外,之后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即使是那8个月,我也回去看过两次。
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加上我们看到、听到一些由老人和保姆带孩子的一些现象,我们才觉得,当初我们不得已把南南接回来自己带,虽然艰苦些,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希望年轻的父母,能够早有准备,有了条件再要孩子;宁可晚一些,宁肯自己吃点苦,也要自己亲自带孩子。古人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现在看来,的确精辟。早期的养育,可能会花去父母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比起后期花大钱择校、补课、学其他课程来,可以说是利大于弊,而且是百十倍的关系。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