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五经合集-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第十一
  本篇评论孔子的学生较多,尤其是对颜渊和子路。最后一章 是《论语》中独特而重要的一个长篇,除思想内容外,还很抓 学价值。全篇原文共 26章,本书选 11章。
  修身宜早不宜迟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①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②也。如用 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野人:在野的人,指没有贵族身分的一般士人。先修礼乐后做官,所 以说“先进”。②君子:指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可以先世袭做官后修养礼 乐,所以说“后进”。
  【译文】
  孔子说:“先修养好礼乐后做官的,是一般的士人;先有了官位后修养礼乐的,是贵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修养好礼乐的人。
  ”
  【读解】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实际上 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
  孔子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先学习,提高修养然后再去做官.而不太赞成“仕而优则学”,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进修学习。
  以我们令天的情形作不尽恰当的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 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凭后才参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 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 造修学习拿大专文凭。
  当地.这里的比拟的确是不尽恰当外,因为孔子注重的是修养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文凭的问题。只 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 也是有所挂钩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干部制度把文凭作为提升的 一道硬杠子,是不是也与圣人的思想有一点渊源关系呢?
  ………………………………………………
  人各有所长
  【原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①,冉伯牛②,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③:子游,子夏。
  【注释】
  ①闵子骞:孔子的学生,姓闵,名损,字子骞。②冉伯牛:孔子的 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③文学:这甲的“文学”泛指古代文献。
  【译文】
  道德修养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 我,子贡。宜于从政的: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 夏。
  【读解】   
  这十个人即孔门弟子中著名的“四科十哲”,是《论语》中经 常见到的人物。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也是一样,总是各有所长。就像制我们 今天的同班同学,各有特点,各有爱好,毕业后有的从政,有的 经商,有的搞科研,有的做文人,进入社会这个茫茫人海后,“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无论做教师的也好,做领导人的也好,都要善于发现 每个学生、每个属下的特点和所长,加以培养和任用,扬长避短, 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 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或许孔子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才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 二贤人的罢。
  ………………………………………………
  鬼神生死之间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日:“敢①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敢:谦词,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译文】
  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 侍奉鬼呢?” 子路又问:“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孔子回答说:“生还没 弄清楚,怎么能搞得清死呢?”
  【读解】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子路所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问题。
  在《雍也》篇里,当孔子回答樊迟关于什么是明智的问题时, 已主动以鬼神的问题为例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 报敬而远之的态度。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现在,子路还来不明智地提出这个问题,所以孔子反问他说: “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侍奉鬼呢?”
  问题是,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不“明智”的人,一问不成,又 生一问:“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还是一个“鬼”问题,所 以孔子又一个反问把他推开:“生还没弄清楚,怎么能搞得清死 呢?”
  那可真是问得蹊跷,答得巧妙。
  其实,孔子也不完全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子路的问题推开 在一边。在孔子看来,鬼神的问题,生死的问题,都是探索宇宙 奥秘、生命本质的大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也 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搞得清楚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不 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对 自己搞不清楚的问题,既不要盲从迷信,也不要简单否定,最好 是报一种“问疑”的态度,敬而远之。这种态度实际上是现实而 理性的态度,也是最明智、最科学的态度。
  ………………………………………………
  饶饶者易缺
  【原文】
  闵子侍侧,圁圁如也;子路,行行①如也;冉有、子贡,侃侃 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②。”
  【注释】
  行(hang)行:刚强的样子。②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指不能尽 享天年,死于非命。然,语气词,相当于“焉”。
  【译文】
  闽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和颜悦色而正直的样子;子路很刚 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孔子非常高兴。但又 说:“像仲由那样,恐怕难享天年吧。”
  【读解】   
  古语说:“峣峣者易缺。”太洁白了容易受到玷 污,太高峻了容易缺损,大刚强了,则容易夭折。孔子知人论事, 具有先见之明。后来的事实证明,子路的确不幸被孔子所言中,死 于卫国的内乱之中。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担任 卫国大夫孔俚的家臣,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本在城外,但他抱着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信念,身入危城,与暴徒血战而死。据说 孔子听到卫国内乱,曾伤心地说:“子路要丧命了!”不久,果然 传来了子路壮烈牺牲的消息。
  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行动,刚强者往往不会委白求全,所 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孔子深 知子路的性格刚强易折,所以对他发生了叹惋。
  孔子对他的学生真是了如指掌啊!
  ………………………………………………
  不言则已,言必有中
  【原文】
  鲁人为长府①。闵子赛曰:“仍旧贯②,如之何?何必改作?”子 曰:“夫③人不言,言必有中④。”
  【注释】
  ①为长府:改建长府。长府,鲁国藏财货的地方。据《左传·昭公二十 五年记载。兽昭公曾经在长府抵抗季氏的进攻。②仍旧贯:依照原来 的样子。仍,因,依照;贯,事。③夫(fu):发语词,无义。④中 (Zhong):准。
  【译文】
  鲁国人改建长府。闵子赛说:“照老样子,怎么样?为什么一 定要改建呢?”孔子说:“这人不说则已,一说就切中了要害。”
  【读解】   
  据说因为公元前517年鲁昭公曾经以长府为防御抵抗过季 氏.所以当季氏把鲁昭公赶走后,便要改建长府,以消除其防御作用。闵子赛认为,关键不在于长府有无防御作用,而在于人是否正义有道,是否得民心。孔子很欣赏他的见识,所以称赞他不 言则已,“言必有中”。
  不说就不说,一说就切中要害。这是非常厉害的说话艺术。闵 子骞平时是“訚訚如也”,老老实实的,不多言多语,可这次却一 说就打中了要点,就像射箭一样,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真不简单。
  这种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有点像日本电影明星高 仓键塑造的那些形象,那可比那种唠唠叨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的人厉害多了。所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威信也就降低了,说上 十句抵不上人家一句,让人不得要领。
  其实,不言则已,言必有中也正是孔子一向倡导的“谨言”精 神。敏于事而慎于言,少说几句,增加每一句的分量。
  ………………………………………………
  谁能升堂入室?
  【原文】
  子曰:“由之瑟①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以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注释】
  ①瑟(Se):古代弦乐器,类似琴。这里是指子路弹瑟的技巧。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怎么配在我的门下呢?”孔子的学生们因 此瞧不起子路。孔子于是说:“仲由嘛也可以说是升堂了,只是 尚未入室罢了。”
  【读解】   
  人情看冷暖,世态趋炎凉。
  同学们听老师贬了子路一句,一下子便看不起他了。老师只 好再来一个说法。
  撇开这一点不论,我们来看老师给子路的说法:升堂矣,未 入于室也。
  堂是正厅。室是内室。过去的四合院房屋建筑,中间是天井. 进屋首先得入门,入门后登(升)入厅堂,然后才能进入内室。
  但这些在这里都是比喻的说法。入门,升堂,入室,表示的 是学习的几个阶段。入门指刚刚学会,倒通不通;升堂指已经有 所掌握,有所成就;入室则已经“到家”了,已得其奥妙。
  所以,子路实际上已到中等水平,如果按十级考核,起码也 该是五级了吧。就从严要求而言,孔子认为他还不配在自己的门下弹瑟,但也不至于差到让大家都看不起的程度,于是予以正名 给他评了个等级。
  就我们来说,当然不能满足于于路的水平,升堂了事,而应 该进一步做到八室。不论学什么,都成为真正到家的行家里手。
  升堂入室,才是追求。
  ………………………………………………
  过犹不及
  【原文】
  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①师:颛孙师,即子张。②商:子商,即子夏。
  【译文】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 样的。”
  【读解】   
  人们往往会像子贡一样,觉得做过头总比没做到要好一些,其 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有时候,过头了比没有够逐糟糕得多,危 害也大得多。别的不说吧,就说说最简单的饮食问题;一顿饭吃 少了一点,或者说根本就没吃饭、那不过是饿得快一点而已。可 是.如果是吃多了,就不那么简单了吧,轻则吃酵母片、多酶片, 重则拉肚子,进医院。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体验。更不用说政治 上的“左左派”给我们带来的大灾难了!
  当然,是好是做得恰到好处,不“左倾”也不右翼,不过分 也无不及,还是像我们已经举到过的大美人“东家之子”那样,再高一公分就太高了,再矮一公分又太矮了;脸上擦白粉就太白了, 搽胭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