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珍如海意-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珍这次明里是奉皇命而来,但私下里面他和林如海共同投效的皇子却也是有命令让贾珍传递给林如海。“江南这边已经稳妥,有我在这里,倒是不必担忧。
  
  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离开这里。”林如海开口说出心中的想法,这不仅仅是他不想和贾珍分开,更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他在江南已经呆上十年,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在皇子没有登基的时候这些是林如海的功绩,但等到皇子登基之后,这些功绩却是一把双刃剑,很可能让林如海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古人已经用种种先例来说明这个,熟读史书的林如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也到了时候离开江南,当年前世的林如海是病死在江南,他可不希望他也是这样的下场。林如海把心中的顾虑讲给了贾珍,得到贾珍的认同,林如海如果可以回京,对于贾珍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只是这个事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很有难度,需要好好思考一番才是。
  
  第二日林母看着前来请安的贾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林如海的学生贾珍,林母很是满意,尤其是在知道贾珍金榜题名考中了探花,没有糟蹋了林如海的声名,这一点更是让林母满意非常。贾珍是林如海的学生,未来仕途上自然会和自家儿子互为倚靠,这些年来儿子在江南做的很好,但到底江南不是京城,远离权力核心,朝廷的动荡也不能迅速了解,妥善应对,这是林母很为林如海担忧的事情。但有了在翰林院的当差的贾珍,这些就不再是困难。
  
  这些年来林母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林母,在江南这十年的时间,林母已经学会为林如海的仕途考虑,不再是之前那个只关心内宅的老太太。要知道林如海在江南是封疆大吏,每日都要应付上峰和下属的亲眷,而本应该出面招待的贾敏,又总是报病,林母无奈之下只能站出来为林如海处理这些女眷的事情。还好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被贾珍的母亲张氏领进了张氏之前的那个贵妇人的圈子,那个时候的经历让林母较快时间适应了江南官员女眷的交往,也是在这种你来我往的试探和较量中,林母懂的了许多之前不懂的事情。“
  
  老太太,老爷,姑娘那边的奶娘派人来说,姑娘的烧这次是退了。”“总算退了,老太太我也就放心了,玉儿这个丫头一向体弱,这些日子府上忙着媳妇的事情,倒是疏忽了玉儿。玉儿和媳母女连心,还好谢天谢地。”前几日贾敏过世的那一日,也许是母女心有感应,虽然黛玉才仅仅六个月,什么都不懂。但贾敏过世,黛玉却是大病了一场,这些日子林家不仅仅是要忙着贾敏的丧事,还要请郎中为黛玉调养,生怕黛玉就这么走了贾敏的后尘。
  
  还好黛玉的情况很快就控制住了,这些日子一日好过一日,今日烧也退了,林母和林如海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姑娘,这可是林黛玉,想到林黛玉,贾珍很自然联想到贾敏过世,林黛玉是否会去京城荣国府,今生贾敏比起前世走的时候要早上好几年,事情是否还会走到之前,出于对林如海的了解,贾珍很清楚林如海是不会同意林黛玉去荣国府,和贾宝玉扯上关系的。
  
  “玉儿这么小,我自然不会让她去那里,虽然有些对不起夫人,但也只能这样了。玉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会让女儿受任何的委屈,不说玉儿还在襁褓,就是玉儿在大一些,荣国府那个地方也不是玉儿一个小姑娘能去的。”
  
  虽然因为贾珍的事情,林如海对于宁国府改观,但那仅仅是宁国府,对于荣国府,林如海仍然没有任何的好印象,荣国府那些人是什么模样,林如海很清楚,他不愿意让自家女儿变成另一个样子,更何况林家有能力教导养育玉儿,又何必要麻烦一个外人。贾珍看着摇篮里面瘦弱的黛玉,虽然已经六个月却只有其他孩子三个月大小,苍白的脸上紧紧皱着眉头,看起来在睡梦中也不能平静。
  
  刚才和林如海谈过,贾珍已经知道这个小女婴的未来已经改变,她在也不用寄人篱下,也不会再和那个烂石头扯上关系。咚,咚两声,林如海和贾珍回头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少年紧张低下头,两个少年发现林如海和贾珍注意到他们,垂着头走了进去、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听丫鬟们说妹妹病好了,他们两个就准备偷偷来看看妹妹,没想到却是遇到了父亲,他们两个一时惊恐,想要悄悄离开,却是脚下一滑,踢到了东西,被父亲发现。
  
  “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听先生上课?”林如海看着垂着头进来的兄弟两人,脸色阴沉了下来。严父慈母,林如海对两个儿子要求一向严格,玉不琢不成器,他们两个是林家未来的希望,绝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放松,否则是要害了他们。也是这个原因,兄弟两个才会如痴惊慌失措,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先生那里也是做好了功课才出来的。但这些借口在看到林如海阴沉下来的脸,长了张嘴,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站在一旁的贾珍倒是没想到今日会看到林如海另一幕。虽然他也曾是林如海的学生,但对着贾珍这个学生的时候,林如海却不是如今这个样子。
  
  “先生,我想两位师弟定然是做好功课才来,他们也是关心妹妹才会这样,兄妹之间如此相亲相爱,着实让人羡慕,先生真是好福气。”面对着贾珍开口解围,兄弟两人抬头露出感激的眼神,今日早上听人说父亲的学生从京城来看父亲,估计就是眼前的这个,他就是当今的探花郎,和父亲一样金榜题名的探花郎,兄弟两人曾经听很多人讲过贾珍的故事,也在心中暗暗勾勒出贾珍的容貌气度,总算今日看到这位大师兄了。
  
  贾珍是继承父亲衣钵的大师兄,父亲虽然从来没有在他们两人面前提到这位师兄,但其他人却总是提及这些,尤其是祖母,经常给他们讲师兄的事情,也是这样,两兄弟即使没有见过贾珍,但贾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林如海瞪了一眼贾珍,给了贾珍面子,没有在追究今日的事情。
  
  这两个兄弟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他们两人,如今多了一个妹妹,两个人倒是欢喜不已,妹妹体弱多病,兄弟两人也跟着担忧,生怕妹妹会和母亲似的离开人世。他们口中的母亲就是黛玉的生母贾敏,对于这位母亲,在两兄弟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惨白的脸色,在院子中调养。
  
  作为儿子每日都要去给母亲请安,但为了母亲调养身子,两个人请安的日子也从原来一日两次到后来的三日一次。母亲怀有身孕的时候,他们兄弟也曾经恐惧担忧过,到底不是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知道他们都是庶出,生育他们的姨娘全都不在了,他们两兄弟都是养在祖母的身边。
  
  两兄弟仅仅相差四个月,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很好,府上这么多年又只有他们两人,从没有对她们提起庶出的身份,他们两个渐渐也就忘记了这些,直到贾敏再一次怀有身孕,才让这两兄弟多了一分危机感。




38

38、可卿贾珠 。。。 
 
 
  贾敏怀有身孕;这九个多月的时间两兄弟都是心存担忧;生怕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敏生产出现波澜。但很幸运的是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儿;她们也多了一个妹妹;看着襁褓之中的妹妹,两兄弟心中暗暗有了一个信念;他们要好好保护照顾他们的妹妹,妹妹是他们的福星;正是因为妹妹的出现,才让他们的生活重新恢复了平静。
  
  这些都是妹妹带来的,两兄弟自然要感激他们的妹妹;未来的日子里面,他们两个会好好照顾妹妹,听丫鬟们说妹妹的身子不是很好,前几日那场大病,很多人都说妹妹可能会和母亲一样就这么走了,他们两个担忧不已,这些日子里面一直都是提心吊胆,还好谢天谢地,妹妹的病情好转,他们两个也可以长出一口气,就打算趁着功课做好之后,去看看妹妹,但谁想得到却巧合的在这里碰到了父亲……
  
  林如海瞪了一眼贾珍,到底给了贾珍面子,没有再追究两兄弟,挥了挥手,让他们两个进去看看黛玉,对于兄妹三人能够相亲相爱,是林如海很愿意看到的,有这么两个兄长,将来玉儿的生活也会平稳很多。他这辈子能活到多久,林如海并不确定,将来如果他过早离开人世,玉儿就要完全依靠着两个兄长,即使玉儿出嫁,娘家也是玉儿必须依靠的势力,只有娘家可以为玉儿做主,为玉儿撑腰,玉儿在婆家的日子才会舒心。
  
  京城荣国府,贾母虽然心中早已经有了准备,但真的遇到了这一天,接到从江南送来的消息,贾母还是承受不住重病在床。这天贾母才刚刚好转,就让丫鬟把贾赦贾政夫妻叫了过来,她有些事情要和他们商议。敏儿临终最后的担忧就是她唯一的女儿黛玉,女儿希望她能把玉儿接到京城里面,接到宁国府,由她来亲自照顾。这个念头贾母却没有想到遭到贾赦贾政两兄弟集体的反对。如果仅仅是贾赦反对,贾母还能接受,大儿子和她一向不和,没有几件事情能够顺她的心思,但一向乖巧孝顺的小儿子也反对她的意思,贾母怎么能够接受。
  
  贾政没想到母亲竟然提到这个,如果妹妹的夫婿不是林如海,不是江南盐政,不是探花出身,也许贾政就会同意。妹妹的唯一女儿是他的外甥女,他也就这么一个外甥女而已,多了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真正让贾政拒绝这个原因在于林如海的身份,林如海是谈话出身,他的学生贾珍同样高中探花,这让贾政的心思一动,如果林如海不是远在江南,贾政早就会让贾珠拜师到林如海那里,贾珠勤奋聪慧,如果可以和林如海学习,自然可以金榜题名,他们贾家二房也要多了以为状元郎。
  
  毕竟贾珠的天分比起贾珍要强了太多太多,贾珍那么的资质都能高中探花,那那自家贾珠完全就是状元之才。有了这个目的,贾政自然不会让贾母惹恼了和林家的关系,接外甥女入京这是狠狠的打妹夫的脸面,贾政才不会同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母亲太疼爱妹妹,每次遇到妹妹的时候,就泛起了糊涂,今日这个事情倒是要看夫人的本事。贾政使了使颜色给王夫人,大房可以不顾及母亲的感受,他们二房却不可以,他们二房在荣国府一直都是依附着贾母,贾母的态度对于二房来说很是重要。
  
  “母亲,接玉儿来倒是好事,只是玉儿还在襁褓之中,从江南到京城又是长途跋涉,玉儿怎么受得了这种煎熬,要是玉儿除了什么事情,我们要如何和姑奶奶交代。依我看来到不如等到玉儿年纪再大一些,我们再接玉儿到京城。母亲你看如何?”
  
  王夫人提到黛玉的身子,这一点却是说到了贾母的心里,之前只想着要尽快完成敏儿的遗嘱,倒是忘了玉儿的身子,就像是老二媳妇说的那样,如果玉儿有个三长两短,她要如何和敏儿交代,将来有一天看到敏儿,贾母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对敏儿的质问。这件事情看来也只能先放了下去,等到玉儿再大一些在谈这些,贾母心中暗暗想道。
  
  解决了贾母的事情,贾政本想着和王夫人谈谈贾珠的事情,但谁想到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