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则,刘睿对梁村旅游业的未来是抱有极大的信心,拥有各种优势条件的粮站在经过改造之后,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后就可以创造巨大的利润。刘睿并不希望看到,粮站将来变成了一个吸金怪物,但是梁村的村民只能获得可怜的收入,这样巨大的反差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粮站废弃在那里,没有人去关注,因为它不能创造收入;一旦它变成了一个休闲农庄,并且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难免村民们会有不太好的想法。思前想后,刘睿才决定说服村委会和族老们,用粮站的设施以及地皮作为股份,对外招商。
这样一来,粮站的一切就变成了和村民息息相关,无分彼此!
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的刘睿很清楚,外乡人要想很快地溶入农村,拥有共同的利益自然是最快的方式。乡下的农民都是一种领土意识很强烈的群体,他们在骨子里面害怕改变,害怕外来的冲击。若是外来的人员用一种很强势的姿态进入农村,村里人虽然不会很强烈地反对,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一点点的不爽就会逐渐地累积,最后会让外乡人觉得在这里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只有在第一时间就把整个村子拉上利益的战车,这样村民们才会把这些合作者看成是自己人,让外来者在村子里面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不得不说,在梁村生活了十八年的刘睿,对于农村的观察相当细致,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断站在各方的角度上思考,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作为土生土长的梁村人,刘睿自然希望自己的发展能够和梁村捆绑起来,只有村子发展了,自己的致富才算是有意义的。若是自己发了大财,但是村子里依旧是贫穷落后的模样,恐怕刘睿也是有点心难安。
再说了,刘家世代居住在梁村,历来都是很注重名声的,刘睿可不敢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不过,至于将来公开招标的情况,就不是刘睿所能控制的,刘睿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第174章 粮站现状
经过刘睿的解释,王华国和张振光终于是明白了刘睿的用意,连声叫好。
居然两个村委会的头头都已经同意了,梁村上下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大家忙着筹划对外宣传,邀请相关的客商前来梁村参加公开招标的活动。
对于这两个年老成精的村支书来说,一开始或许他们的思维并不是很开放,有很多事情想不到。但是。一旦有人提醒之后,他们丰富的阅历以及人脉关系就马上发挥了作用。
刘睿甚至都没有想到,两位村支书手上还有不少有钱人的资源,一旦决定之后,就开始挨个通知了。看到王华国和张振光手上的电话是一个接一个,刘睿倒是有点感慨这两个老头拥有极高的工作效率。
对此,刘睿明白投资者的增加肯定会让竞争更加激烈,自己和曾莹等人要想拿下粮站的经营权,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不过,刘睿并不后悔,毕竟梁村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很可观,没有必要在投资上太过小气。
刘睿总是能够记住父亲的一句话:“吃亏是福!”
有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似乎有点吃亏,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会令人满意的。
“还是你小子脑瓜活泛,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把粮站租赁出去收租金那就有点太过死板了!”走出村委会的王华国对刘睿是大加赞许,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这都是余老师描绘的前景提醒了我,既然村子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租赁粮站那点死钱也就有点微乎其微了!”刘睿有点不好意思,说道:“若是能够以村里的资源作为股份和外地的客商进行合作,那样才是源头活水。”
“以后你还得给大爷多出出主意,别整天光顾着你的小家庭!”王华国看刘睿是越看越满意,只可惜刘睿现在的心思都集中在酒坊上,没有时间也不愿意接受村里的事务,很是让王华国感到遗憾。
“呵呵!”傻笑两声,刘睿说道:“不是有王军哥帮您嘛?他现在干得也很好!”
看到刘睿痞怠的样子,王华国有点无可奈何,知道刘睿志不在此,只能是摇摇头。不过呢,张振光倒是很得意,毕竟自己的外甥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酒坊和养猪场的运作上,很是让张振光感到惊喜。
虽说张振光是村支书,但是内心有点的小九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每个人除了要顾大家之外,还得照顾好小家。
梁村要开发旅游业对于村民的冲击比当初开办竹艺公司和种菜出售给城里的餐馆要强烈得多。当初出售蔬菜给城里的餐饮企业,大抵上都是村民们自发的活动,似乎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
至于开办竹艺公司,因为竹编产业并不大,再加上村民们并不是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响应者寥寥无几。若不是王华国和王军应对得力,再加上郭海兰的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几家的投资才开始有了成效。
不过,也只有身处其中的王华国等人,才清楚竹艺公司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收回成本指日可待。郭海兰公司的订单以及新开发的一些市场,已经开始让竹艺公司的村民们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大家的收入也是直线上升。
正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说的就是竹艺公司的情况!
这一次,两个村委都有点大张旗鼓地行动,再加上研究院的协助,倒是让村民们对于这一次的开发有了一定的信心。其实,村民们的信心大多都来自于余善为等人,在大多数的乡下人眼中,这些大知识分子见多识广,提出的建议肯定不会错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一次梁村的旅游开发并不需要强制摊派,村民们自然是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至于村里面决定把村里的积蓄拿出来,改造村里的卫生条件以及道路状况,村民们更加是举双手赞同了。
虽然村民们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了一辈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村民们以前虽然有心改变自己的环境,但是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渺小,村民们只能无奈地承受这一切。
借着这个契机,村民们倒是想把村子里的环境好好地整改一下,毕竟生活在舒适的氛围之中,是每个人心里都愿意的事情。
这不,村委会刚刚开完会议,村民们就自发地行动了起来,开始清理自己房前屋后的垃圾,还有那些杂草灌木。平时不注意大家都觉得村子里都挺干净的,但是如今看来,确实还是有点脏了。大家赫然发现,大量的垃圾被清扫出来,在路边堆成了一座小山。
与此同时,其他的村干也在王华国的安排下,在村子里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公共厕所,并且给对村里的水沟之类进行相应的勘测,打算把那些臭气熏天的明沟都改成暗沟,并且进行重新的规划。
当然了,这些工程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成,不过呢,村民们的积极性倒是颇高的。
抛开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改造,离开村委会的刘睿骑着摩托车来到了粮站。站在粮站已经有些斑驳的大铁门前面,往事一幕幕地出现在刘睿的脑海,把他带回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小时候,刘睿也曾经跟着父母多次来到粮站卖粮食,对粮站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每年的夏收季节,粮站就会迎来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场面,十里八乡的村民用各种交通工具把自家的稻谷送到粮站。
以前的时候,农民除了需要给国家上交征粮之外,还要按照责任田的数量出售足够的商品粮给粮站,才算是完成一年的征购粮任务。因此,粮站的夏天不仅忙碌,而且还很火热。
每天清晨,在粮站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把大铁门打开的时候,通往粮站的路上就已经是摆满了各种车子。那时候,农业机械化普及的程度并不高,拥有手扶拖拉机的农户是寥寥无几,大部分的村民使用的还是牛马车。
村民们一边安抚手下的牲畜,一边伸着脖子往前看,焦急地等待粮站开门。夏天的南方太阳就如同是碳烤火炉一般,照在人的身上几乎可以把人晒脱皮,豆大的汗珠摔落在尘土中,转眼消失不见。
至于像刘睿这样的小娃娃,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正和伙伴们追逐打闹,洒落片片笑声。这个时候,似乎因为即将到手的收入,家长们也是变得耐心十足,看着在车子缝隙来回穿行的娃娃,脸上并没有多少生气的神情。
等到粮站开放之后,大家都是忙不迭地驱赶着自家的牛马,一窝蜂地冲进了粮站,然后来到已经打开门的仓库面前,开始排队称粮。
和现在卖粮食给私人贩子相对简单的情况相比,以前交征粮是相当费劲,粮站的工作人员的检验是相当严格,甚至有点苛刻。
他们拎着一把铁钎,巡视在粮食堆里面,往装满粮食的蛇皮袋之中一捅,抽出来就能看到其中的粮食。
一般来说,收购的粮食因为需要长时间储存的关系,不仅仅需要干净饱满,还要特别干燥。按照这个标准,粮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是把一些他们认为不合格的粮食让农户就地翻晒、扬尘,一直到达他们的要求为止。
被返工的农户自然是不敢有什么意见,只能是老老实实地赶着牛车到旁边的晒谷场翻晒,辛苦异常。这还罢了,若是碰上艳阳天下阵雨,那就更加是要人命,往往这个时候粮站都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场景。
当然了,一旦有人检查,自然就会有私情,那些粮站的工作人员也是看碟下菜,碰上一些家庭势力比较大的农户,他们也是不会那么严格的。
在刘睿的记忆之中,自家仰或是几个舅舅家里去卖粮食,从来不曾被刁难,往往都是一次性就通过了。因此,每一次出售征购粮对于刘家来说,都是一趟很轻松的旅程。
完成全年征购粮任务的刘家宏心情自然高兴,从粮站的出纳那儿接过花花绿绿的票子,也会顺手递给儿子女儿几张。那个时候,刘睿最喜欢带着弟弟妹妹在粮站的大榕树下,跟那些卖冰棒的小贩买上几根雪条,坐在阴凉处美美地吸着。
那种凉滋滋的甜蜜味道,至今仍然是让刘睿久久难忘。
不过,随着征购粮政策的取消,粮食市场的开放,粮站慢慢地就从以前炙手可热的状态变成了门可罗雀的清冷单位。没有农民来卖粮食,仓库里储存的粮食也都上缴到统一的储备粮库,粮站工人也就开始发不出工资,调离的调离,下岗的下岗。几年时间,粮站就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原先一派繁忙的景象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
若不是研究院的人员入住,再加上这一次开发旅游业粮站又派上了用场,粮站恐怕就会逐渐地在村民的心里消失。
看到刘睿起着摩托车来到门口,正在看门的老门卫李大爷从门卫室走出来,给刘睿开门。李大爷的原名刘睿也不清楚了,只知道他姓李,是村里的五保户。李大爷一生无儿无女,老伴早逝之后他就一个人生活,靠着给粮站看门的收入维生。
后来粮站倒闭,所有的员工都分流下岗,要不就有了新去处,就剩下李大爷是合同工,没有办法处理。后来,还是村里让李大爷继续留在粮站看门,维护粮站的一些设施,免得粮站在短时间之内破败下去。
对于梁村的很多村民来说,已经在粮站看大门数十年的李大爷就已经变成了粮站的象征之一。
和李大爷寒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