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韶宁和循声望去,见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了一身颇为讲究的长衫,看起来身份不低,此时孤身一人站在茶馆之中,看起来背影有些萧瑟,偏偏他自己毫无所觉,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也不管身边的人爱不爱听。
就在韶宁和打量那人之际,伶舟已经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年轻人。
此人姓周,名长风,隶属廷尉,是个专管查案的廷尉正。听说这周长风平日里行事有些乖张,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但本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什么冤案错案到了他的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于是乎,作为他上司的顾子修,对他是又爱又恨,没少在人前埋怨自己这个不着边际的下属。
别人对周长风不喜,韶宁和倒是对他十分感兴趣,接口道:“古人有‘茶三酒四’之说,饮茶当以三人同桌为佳,我这儿只有两人对饮,不知兄台是否有意加入?”
周长风看了韶宁和一眼,也不拘泥,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刚一落座,便看着韶宁和道:“公子应当不是本地人吧?”
韶宁和一怔:“你是如何知道的?”
“听你口音,不像是纯正的繁京人氏。”周长风说着,视线落在韶宁和的腰带上,伸手撩起他腰间佩饰,“这佩结的打法,应是文锡郡的产物吧?”
韶宁和大感惊奇:“看来公子非但耳目敏锐,阅历也不浅呐。”
周长风也不谦虚,瞥了一眼他杯中茶水,露出惋惜的神色:“这茶馆的老板是个门外汉,龙井这般喝法,真是暴殄天物。”
韶宁和已经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虚心请教:“公子有何高见?”
“龙井茶叶十分柔嫩,不宜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否则会将茶叶滚坏,引出苦涩之味,影响口感。”周长风说着,伸手取了一只干净的杯子,将沸水注满,在手中晃了晃,再将水倒入另一只杯子,“这样过一遍,水温就差不多了。”
韶宁和提醒道:“你这一杯……忘记放茶叶了。”
“你有所不知,这龙井的冲泡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我最喜欢上投法,可演示给你看。”
周长风说着,跟茶馆小二讨了一小包龙井茶叶,专挑那些绿黄色扁平细嫩的茶叶,轻轻投入杯水中,只见那些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开身体、姿态轻盈地上下沉浮,恍惚间给人一种欣赏优美舞姿的怡然错觉。
韶宁和正看得出神,周长风已将这杯茶递到了他面前:“现在你尝一尝这龙井的口感,是否比之前的清香入味?”
韶宁和细饮了一口,感觉馨香入喉,回味无穷。他将杯子递到伶舟面前,示意他也尝一尝,然而转头对周长风道:“观公子茶艺,真是色香味俱全,在下佩服!”
周长风拱手道:“今日你我有缘,我才以茶赠友。在下周长风,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韶宁和笑着回礼:“在下韶宁和。不知周兄在何处高就?”
“我在廷尉供职。”周长风说着,抽出腰牌在韶宁和面前过了一眼,只见那腰牌边缘刻着象征廷尉的花纹,中央一个“正”字。
“原来是廷尉正大人,”韶宁和忙站起身道,“失敬,失敬!”
“韶兄见外了,以茶会友,不分尊卑。”周长风也跟着站起身来,却是要走的模样,“看这雨,似乎是要停了,我还有事要办,告辞了。”
韶宁和十分欣赏此人干脆爽利的行事做派,目送他下了楼,又目送他渐渐走远。
伶舟在一旁看得有些吃味,酸溜溜地道:“少爷,人家周公子已经走远了,你再瞧也瞧不出什么花儿来。”
他话音未落,便听韶宁和忽然发出“哎呀”一声惊呼。
伶舟忙转头循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那周长风走至街角,不知为何突然一脚踏入泥坑之中,溅了自己一身泥浆,引得周围路人频频回首发笑。
伶舟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忽听“啪”的一声,韶宁和拿着折扇往他脑门上轻轻一拍,同时投给他一个宠溺又无奈的责备眼神,伶舟立即假模假样地把笑意憋了回去。
第二十二章
这日傍晚,韶宁和与伶舟一同回到家中,又恢复了以往有说有笑的模样,这让万木大大松了一口气。
吃过晚饭之后,韶宁和照例将伶舟召入书房中谈诗论画,万木一边在院子里洗碗,一边不时抬头看了看书房的方向,一脸欣慰地想,一家三口就该这样过啊,这场面多温馨啊,以后也别再闹矛盾了,一直这样相处,多好呢。
于是他一感动,就多煮了两碗蜂蜜水,硬逼着韶宁和与伶舟每人睡前多喝一碗。
韶宁和毫无异议地全部灌了下去,然后便转身回房里睡觉去了。
伶舟一脸苦相地看着两大碗蜂蜜水,眨巴着眼睛跟万木求情:“我……我带回房里慢慢喝成么?”
万木心想反正也不是药得趁热喝,便爽快答应了。
伶舟捧着两只碗回了房里,关门的时候发现插销有些异样。他不动声色地关好门,将两碗蜂蜜水放在桌上,然后道:“我不是说了么,没有要紧事,尽量不要见面。”
黑衣人鸣鹤从暗处走了出来,单膝下跪道:“大人,属下有要事请示,只能冒昧求见。”
“说吧。”
“太尉殷峰的孙女殷红素今早出门时遇刺,好在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但殷峰一口咬定是闻大人幕后指使,现已告进宫里去了。属下担心,闻大人会有危险。”
“此事不必太担心,闻守绎会安然度过此劫的。”伶舟发现不论过去多久,他以另一种身份提及“闻守绎”这个名字,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鸣鹤抬头看了伶舟一眼,问道:“大人可知凶手是谁?”
“我不知道。不过我怀疑,这很有可能只是殷峰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鸣鹤吃了一惊:“自导自演?拿他孙女的安危做赌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伶舟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殷峰原是军旅出身,他的儿子、儿媳,甚至他的孙女,哪个不会点防身的本领?听说殷红素性格骄纵、脾气火爆,以前就曾有过她将自家仆从打成残废的传闻,如此泼辣的一个女子出门在外,歹徒敢不敢近身都还难说。”
鸣鹤面色不忿:“如果真是如此,不如……”
他话未说完,便被伶舟打断道:“鸣鹤,我说过了,此事你无需插手。不过……”他沉吟片刻,又道,“关于两年后的那场谋杀,我列了一份嫌疑人名单,殷峰也在其中。你可以暗中监视一下殷峰,看他是否有什么可疑动作。”
“是,”鸣鹤道,“属下告退。”
“等等。”伶舟唤住了他,然后将桌上一碗蜂蜜水递到他面前,淡淡道,“走之前,先帮我解决掉一碗吧。”
第二日,闻守绎便接到了来自宫里的旨意,说太后召见。
已经对殷红素遇刺事件有所耳闻的闻守绎,并未表现出丝毫慌乱神色,他镇定自若地换上官服,便往宫里去了。
引路太监将闻守绎带到了御花园,指了指假山旁的那个赏花庭,便自退了。
闻守绎远远望去,只见亭中太后与成帝相对而坐,母子俩有说有笑,和乐融融,只是一旁站着一名神色肃穆的官员,略煞风景。
那官员虽是背对着闻守绎,但闻守绎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殷峰。女儿尚未正式进宫,这亲家关系便已定下了么?
闻守绎心中冷冷一笑,面上却十分恭谨,只见他低眉顺目地躬身入了赏花庭,直接跪在了太后面前:“臣闻守绎叩见太后。”然后略略转身,“叩见皇上。”
“平身。”太后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对身后一名小太监道:“给丞相搬张椅子来。”
那小太监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将椅子挪到了闻守绎身旁。
闻守绎略一犹豫,躬身道:“谢太后赐座。”
成帝在一旁道:“丞相,今日母后召你入宫,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问问关于太尉孙女殷红素遇刺的事情……”
他话说一半,见太后轻飘飘飞过来一道眼风,于是便断了下文。
闻守绎心里略微有了谱,想必皇上和太后私底下意见尚未达成一致,太后明显是向着殷峰的,但成帝则选择相信他。只不过成帝毕竟还年轻,亲政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帝王气势,在面对太后时,难免还是有些漏气。
太后打断了成帝的话,却又接过了他的话题:“闻守绎,哀家有话便直说了吧。关于殷红素遇刺之事,有传闻说是你幕后指使的,可有此事?”
闻守绎不着痕迹地看了殷峰一眼,只见殷峰垂手立在一旁,面色镇定,一言不发,仿佛太后所说的事情,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敢问太后,这谣言是从何处传出的?”
太后面色不虞:“怎么,你的意思是,哀家所说是捕风捉影了?”
“的确是捕风捉影。”闻守绎不怕死地顶了一句。
太后正要发作,却见闻守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面向太后长身而跪,面色肃然道:“太后容禀。”
太后一怔,板着脸道:“说。”
“太后快人快语,臣也不敢跟太后兜圈子。当初听闻太后欲选殷红素为皇后,臣便已明白太后之意。但明白其中深意的,却也并非只有臣一人,也许从那时起,朝中便有谣言传出,说闻守绎为保一己之位,必定会不择手段阻止殷红素入宫。
“但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后虽然选择了殷红素,却不是非她不可,就算杀了一个殷红素,还会有无数个王红素、李红素、张红素,天下女子何其多,只要是太后看中意的女子,都有可能成为皇后。所以在臣看来,灭杀之法根除不尽,此乃下下策。”
太后听了,微微眯起了双眼,盯着闻守绎道:“你既知哀家选殷红素为皇后的目的,心中可有怨言?”
“臣不敢有怨言,也不可能有怨言。臣一直从心底敬重太后,对于太后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一直是心服口服的。”
太后漫笑一声:“你倒是说说,你对哀家……怎么个心服口服法?”
“臣敬重太后虽身处高位,却一心为大曜着想,为皇上着想,为避免外戚干政,一直不曾对本族人许以高官,也不曾为自家人谋取厚利,这在历代后宫嫔妃之中,实属少见。”
太后听到此处,微微有些动容,脸上不屑的表情略略淡去。
“再者,平衡三公势力,是先帝在位时就一直强调的大原则,太后此举,正是沿袭了先帝治国精髓。臣蒙先帝错爱,有幸将自己微薄的学识传授于皇上,这对臣来说,已是最大的荣光。现在臣虽身处丞相之位,却丝毫不敢有居功怠慢之心,日日提醒自己,应为皇上、为大曜尽一份绵薄之力。
“但臣手中权势日渐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若太后与皇上想要收回,臣也毫无怨言,必定即刻交出官印,但求皇上心安、太后心安,小人无从进谗,恶人无处作梗,以换我大曜朝政安稳、太平。”
闻守绎说罢,从怀中取出官印,双手并举,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第二十三章
闻守绎此举,非但出乎成帝与太后的意料,就连站在一旁的殷峰,也忍不住朝他瞥了一眼。
成帝迅速看了看太后,赶在太后开口之前,怒斥道:“闻守绎,你这是什么意思,官印岂能儿戏,还不快收起来?!”
于是刚想张口说话的太后,只能默默将话咽了回去。
成帝又和颜悦色地对太后道:“母后,丞相所说,也不无道理。您看……”
太后知道这是成帝在给她台阶下,于是和缓了语气道:“闻守绎,平身吧。”
“谢太后。”闻守绎说着,缓缓站起身来,却不敢再落座。
太后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凶手会是谁?”
闻守绎微微迟疑了一下:“这个……臣不好说。”
成帝道:“既然母后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