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运诹硪煌返呐费粲窠廾读硕丁
……
这天晚上,张青史做了个很奇怪的梦,他梦到了《英雄本色》的镜头,而且他还成了里面的发哥,拿着枪蹦一个准一个,当梦到结局的时候猛地被那把刺进身体的刀给惊醒了,用手抹了把脸,回想梦境,有点哭笑不得又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会突然梦到这部古老的电影,似乎距今最近的一次梦到《英雄本色》时还是个小年轻,难道他突然又焕发青春了?还是在这里的生活太烦闷,所以需要用这种梦境发泄一下?
抬眼时,张青史再次吓了一跳,张康和欧阳玉正站在床边满脸奇怪的看着他:“呃,你们……怎么了?”
“没什么,爹,枪是什么啊?”张康可爱的问。
“啊!?”
“爹,你做梦时,问我们还有没有……枪,还说子弹快没了。爹,枪是什么啊?”张康努力重复着张青史曾经说过的梦话。
“这个……啊哈哈……是啊,枪是什么啊?好奇怪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哈哈……真是好奇怪啊……”张青史干笑着,顾左右而言他。
俩人虽然觉得奇怪,但毕竟还是小孩子,容易糊弄,没一会后也就不再追究这个问题了,双双跑出去玩昨天没玩够的游戏。
而留在茅屋内的张青史悄悄擦了一把汗,真是,以后可不能做这种奇怪的梦了……
……
……
****************************
PS:泪,真的好忙,这个月完本《洁癖少爷》,自己都不抱希望……只有七天了……
第六十六章 真的成先生了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李文才第二次登门拜访的时候,张青史不得不把两个孩子送回私塾,临行前张青史很热情的招呼欧阳玉以后常来玩。
……
一切恢复了正常轨迹,唯一不同的是所有人都长了一岁,张康今年九岁,张青史二十八岁,欧阳玉十一岁……
新的一年里张青史的计划蓝图里终于有了创建事业的影子,不过做什么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又什么都很难做。
张青史还没时间想好,一件在张青史平静的生活里算是重大的事件发生了。
……
“什么?你要回夏都?”张青史惊愕的瞪大眼睛,举到嘴边的茶盏就这么停住了,样子说不出的傻。
“没错,有要事,必须赶回去。”李文才微锁眉头,斟酌着说。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毕竟是在这个世界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张青史对李文才的离开颇为不舍,李文才走了,不就没人陪他喝茶闲吹了。
“这个……少则三五载,多则……恐怕……”李文才为难道,这番话说的艰难。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这次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而且现在皇子们斗争激烈,恐怕短期内都不会有结果。
“这么久?”张青史以为李文才只要走几个月,就跟他以前出差一样,可是没想到居然是以年计算,甚至可能永远都不回来。
“是啊,贤弟以为我会去多久?”李文才疑惑的问。
“啊呵呵,没啊,我只是没想到你会去这么久。”张青史干笑着。
“京都路途遥远,不知再次归来时,贤弟你还在不在这里。”
“在,啊不,短期内应该还在,如果如你所说的三年五载后,我也说不准。”张青史耸耸肩道,虽然这里的日子平静而安详,但他总不能永远缩在这里,就算他自己没问题,小康也需要出去见见世面。
“是啊,世事无常,几年后,怕一切都物是人非了。”李文才抚着胡须,目光幽深,长吁短叹道。
张青史见了李文才如此模样,不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问:“你不是已经退隐了吗,怎么又重出江湖了?”
“人生在世上,很多事情都由不得自己。”
“行了,我懂,不过你走了,私塾怎么办,还有我儿子,我到哪给他找这么好的先生?”张青史想到这里,不由苦了脸。
“呵呵,贤弟无需忧心,为兄已经想好了。”李文才笑的胸有成竹。
“你想好了?”不知道为什么,张青史觉得李文才的笑有猫腻。
“我眼前的不正是最好的人选吗?”
“眼前?”张青史眨眨眼,转头四处看了下,确定没发现第三个人,再次正视李文才:“你不会说我吧?”
“没错,贤弟大才,足以接替为兄的位置,还望贤弟不要推脱。”李文才一拱手,很有诚意的说。
张青史的嘴角抽了抽:“李兄,如果不是太了解你的为人,我一定以为你在开玩笑。”先生,私塾先生,这个差事可不是好接的,要知道私塾内不仅要教术数,其他的比如什么琴棋书画的一样不能少,他可不想进去误人子弟。
“我即日启程,实在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也只能麻烦贤弟了,还望贤弟能帮我看顾一下私塾。”李文才拱着手,身子还是没抬起来,张青史怎能见得李文才一把年纪了还行如此大礼,更别说李文才平时是那么有风骨的一个人。
“好了好了,我去就是,不过教的不好你可不能怪我,还有,你要找的私塾先生什么时候才能找到?”
“这个……”李文才为难了,其实他刚才说让张青史帮自己看顾一段时间根本就是推托之词,他也从没想过找任何人来接他的班,只想把私塾丢给张青史了,可没想到他会问的这么仔细,无奈之下只能临时思索起合适的人选:“……李某有一老友,现也退隐在家,我会带信给他,让他过来接替你。”
“多长时间?”
“至少半载。”
我就知道,这里交通也太不方便了吧,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等等,你说即日,今天就走?”
“没错,小徒正在备车,待和贤弟交代妥当后即启程。”李文才这话说的很顺溜,同时还不忘提醒:“小徒欧阳玉就留在贤弟身边吧,此行不方便带他一同去。”
今早张青史把小康送到私塾,还没进门就被李文才拖走了,然后就是上述情形。
张青史很想呻吟:“你的学生们知道你要走了吗?”
李文才摇头道:“还不知道,我也是昨晚才收到书信的。”
“那你就这么走了?”
“贤弟带为通知一声就是了。”李文才说的很理所当然。与此同时,欧阳玉走了进来:“师父,马车已经备好了。”
“嗯,贤弟,小徒和私塾,就拜托你了……”
……
“哒哒哒……”
马车渐行渐远,直至再也看不到,张青史轻叹口气,回过头来看了眼站在身后的欧阳玉,道:“小玉,我们进去,上课。”
……
……
*****************
祝大家牛气冲天,牛年大吉,扁担在牛年里一定学习牛的勤勤恳恳,每天认真耕,哦不,是码字O(∩_∩)O哈哈~
第六十七章 夫子第一天
张青史走进教室,一教室的小萝卜头全都刷的看向了他,呃,可不可以,他可不可以后悔……
“爹,你怎么来了?”张康疑惑的看着自家爹爹,难道有事找自己。
“咳”张青史清了清嗓子道:“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新夫子。”
“哗”轩然大波也不足以形容众萝卜头此时的惊讶,交头接耳的声音络绎不绝,真是比五百只鸭子还烦人。
“夫子怎么走了?”
“昨天还在这里的……”
“这个不是张康的爹吗……”
“他是我们的夫子……”
“作业怎么办?”
“我昨晚没写,夫子不在,真是太好了……”
“新夫子……”
我就知道,李文才尽把麻烦的差事留给自己,张青史头疼的抚着额,眼角瞄到讲桌上的戒尺,眼睛一亮,走上前去拿了起来,在桌上敲了一下,戒尺的威力果然不同凡响,在座的没有一个不曾经受过戒尺的照顾,一见到张青史拿起了戒尺,也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全都安静了下来。
“你们的李夫子出远门了,所以暂时由我代替,虽然我不喜欢打人,不过吗……”说着把戒尺在手掌上轻敲了两下,好家伙,这东西是什么木头做的,还真痛,尽管张青史只是没用什么力气的在手上轻敲了两下,但还是感到了一阵疼痛,当下立马停下了敲手的动作,改为敲木桌:“……如果你们有人太过调皮的话,我也不介意拿这个教训一下。”
充满威胁的话让小萝卜头们坐的更端正了,虽然这个笑眯眯的新夫子看起来很好相处,但是戒尺还拿在人家手上,没有人敢造次,而且这个世界极为尊师重道,就算只是新夫子,也绝对不会有学生欺负老师的现象发生。
“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夫子。相信大家应该也都认识我,没错,我就是张康的爹,不过我会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张康是我儿子就包庇他。小康,听清楚了吗?”张青史笑道,因为他每天上下学都会接送张康,所以这二三十个学生基本都认识他,有时也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
“是,爹。”张康乖巧的答道。
张青史听了张康的答案满意的笑了起来:“好了,你们谁是班长,站出来给我看看。”
“班长?”
“班长是什么?”
“不知道,有人叫班长吗?”
“……”
“咳,班长就是学生跟老,夫子之间的桥梁,帮助夫子了解学生状况,还有处理一些班级纠纷的职位,既然你们没有帮长,就由我指定一个,欧阳玉同学应该没问题吧?”
见着一屋子的小萝卜头都没有异议的点头,张青史也落的轻松道:“我们不耽误时间了,昨天李夫子给你们讲到哪里?”
“夫子,李夫子讲了诗经,讲到‘我龜既厭,不我告猶。址蚩锥啵怯貌患0l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郑怯貌坏糜诘馈0г諡楠q!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筑室于道郑怯貌粷⒂诔伞!币桓雒嫒菘⌒阄难诺男⊥⊥酒鹄椿卮鹫徘嗍返奈侍狻
“夫子,这是书。”欧阳玉见张青史没带书,就把自己的书翻到那一页送到张青史面前。
“多谢。”张庆是接过书道谢,随即冒汗,这个,上面满满的繁体字看得他眼花,其中晦涩难懂的言语更是让人想撞墙,虽然他在这个冬天有狠补一通繁体字,但是还没有那么精通好不好,一下子就来这种,是不是难度太大了?自己都不懂,要如何给他们讲解。
“咳,我们今天不讲这个,今天继续学习术数。”张青史轻咳一声掩起书,抬头却见张康正坐在下面翘着嘴角要笑不笑的看着他,死小孩,你老爹出丑你反倒幸灾乐祸啊。这里最明白张青史水平的恐怕就是每天跟他朝夕相处的张康了,张青史自然明白自己的小把戏是瞒不过儿子的眼睛,不过那笑,真是怎么看怎么欠扁,嗯,现在他可是夫子,晚上多布点作业,好让这小子明白何为礼貌。
“啊,术数……”
让张青史没想到的是,他一说学习术数学生们都发出了哀号声。
“怎么了?学习术数不好吗?”说话的时候张青史没有注意到自己手中的戒尺正习惯性的在桌上轻敲,因此这看在学子们眼中自然是无言的威胁,当下谁还敢提出不满,全部都点头如捣蒜。
“既然你们都答应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张青史笑眯眯道,他是理科生,搞数字自然比让他搞文字轻松些。
其实张青史哪知道,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重视术数,术数只要有不会算错银两的水平就够了,李文才对术数的痴迷是少数的另类,同时也是术数类的大师,因为李文才定的规矩,只有术数过关才能进入这里学习,所以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入学前临时补习了术数,真正对术数感兴趣的少之又少,这是大环境的问题,李文才虽然气愤他们的不长进,但也无可奈何,只能以非常严厉的方式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