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鬼压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间可以说是最残酷的了,两年,两年是个什么概念,张康已经失踪两年时间了,这两年里,张青史从刚开始的自信满满,到后来的自我安慰,最后是现在的心灰意冷……
康运酒楼经过他两年来日以继夜的疯狂发展,如今已是夏国最大的酒楼之一,张青史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他的主要目的是敛财,而不是树敌,因此虽然酒楼的名气很大,却并不招摇,账目什么的都很干净,平时也常行些善事,任谁来查,康运酒楼都是不跟任何势力挂钩的老实商家。
但张青史的最终目的还是敛财,虽然明面上正经经商,但是暗地里的灰色收入却不少,能赚钱的赌博**行业都涉及了,一年下来,在方方面面处收敛到的钱财已经非常可观了。
收敛到的钱财,张青史都用来发展行威镖局,行威镖局如今也不是当初那个小镖局了,它这两年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势力却在迅速发展着,有着张青史财力支持的行威镖局陆续在各地收纳有资质的孤儿,培训后打入各个江湖势力,为他收集信息。行威镖局,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门派。陈氏玉器已经送来了,这是陈氏当家送来的请帖,请您明日赴宴。”老余在翻阅账本的张青史身边轻声说。
张青史覆上账本,接过老余手上的请帖看了遍后随手放在一边,问道:“玉器呢。拿进来看看。”
老余低声应是,很快就捧来了一个黑沉木箱,把木箱轻轻置于桌上,用怀里地钥匙打开箱上的锁,侧身请张青史过目。
张青史掀开木箱,箱子内由黑色的丝绸衬底,一套全部由白玉打制而成的酒具置于其上,尊贵而晶莹。这套酒具由一个酒壶,四个小杯组成。旁边还放着两双同样质地的筷子,张青史见之一挑眉。
老余见状连忙说:“这是陈当家见老爷购下的石料还剩下些,就雕成了一双筷子。”
那块石料是他好不容易在陈氏那收购来的,如此珍贵而上等的材质,陈氏本不想出手,最后还是因着两家的交情半做人情地卖给了他,价钱自然不菲,不过此等玉材可遇不可求,能买下来就很幸运了。 买下后的玉材张青史还是交由了陈氏代为雕琢打磨,等了几个月。今日成品总算送来了。
“哦,那明日我可要亲自谢过陈当家这番好意。”张青史拿起一只白玉酒杯,抚摩着缠绕在杯脚上雕刻精美的两条龙纹,举起玉杯,被打磨到极薄的杯壁几近透明,泛着温润的光……
张青史满意的把玉杯放回箱内,对老余道:“老余,过几日就找机会把玉器送入宫里吧,记得捎上酒窖里那罐极品的玉鸾酒。”
“是,老爷。”
“嗯。没事就出去吧,明个我去陈府赴宴,你准备准备。”张青史再次坐下,看着老余重新锁起箱子,捧着箱子走出门去。
老余走后,张青史继续坐于俺前翻看着账本。渐渐的。屋内光线暗了下来,有人轻轻的进来点上灯,又有人在桌上摆上了酒菜,后又悄然无声的退了出去,一切都在寂静无声中进行,张青史更是没有一点动静,如果不是他偶尔还会翻动一下账本,这还真会让人误以为是尊雕像呢。
不知过了多久。总之屋外已经已经全黑了。桌上地菜也早凉了,张青史才终于看完了账本。放下账本。活动活动了肩颈部,张青史早已经累到极致,也没有心思去换人把饭菜热一热,草草的吃了小碗已经凉透的饭菜,就一头倒在床上睡去。
张青史猛地坐起身,大口的喘着气,半天后才平复下心情,苦笑着擦掉额上的冷汗。人倒霉起来真是喝凉水也塞牙缝,他居然会遇到传说中的鬼压床。
胸口闷闷的,感觉有人压在身上,神智明明很清醒,手脚却怎么也动弹不得,甚至还能听到气息喷在耳边的声音。那真实的不像话的感觉,实在太邪门了。虽然张青史清楚地知道会出现鬼压床的情况,无非是仰卧,盖的被厚或手放在胸口上,日间精神过度紧张等原因引起的,但是第一次经历这传说中的情况,又是那么的真实,还是让张青史出了一身地冷汗。
看看窗外,太阳居然已经升起老高,他居然睡了这么长时间?张青史头疼地抚额,呼出一口气,看看自己身上汗湿的衣服,摇摇头起身,边除去衣裳边向浴池那走去,打算好好洗个澡后去参加陈当家的宴请,粗心的他自然不会留意到他的肩背部多出了几道深深浅浅的绯色痕迹……地方正有一黑衣人等在那里,从他烦躁的来回踱步声足以看出他地耐性并不那么好。
突然,黑衣人扭头转向一个方向,另一个黑衣人正飞速地赶来。
“喂,血瞳,你怎么这么慢,我还以为你任务失败了呢。”等待的黑衣人不满地冲刚奔来的黑衣人道。
那个名唤血瞳的黑衣人并不出声,只是用自己猩红的双眸冷冷的看了那黑衣人一眼。
黑衣人接到血瞳的目光,立时顿住了牢骚声,有些胆寒的避开目光。
“走。”甩下一个字,血瞳飞快的向着一个方向奔去。
“喂,你等等我。”黑衣人连忙跟上,同时在心里咒骂;天啊,我血刃怎么跟这个家伙在一组啊,速度慢不说还态度恶劣,真是见鬼了,雪舞到底看上他哪点……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寿宴
对于吃饭,张青史现在完全是当成例行公事,没有一点乐趣可言,虽然康运酒楼大厨做出的东西已经算是夏国难得的美味了,但是跟秀儿和小康的手艺比起来就差多了。
而且那种幸福温暖的感觉,是从陌生人的菜中吃不出来的。
自张青史开始全力扩展后,常驻之地也就从阳城改到了夏都,这里是政治经济中心,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在这里常驻是个明智的决定。而且在夏都,也方便照顾秀儿。
“老爷,马车备好了。”
张青史抬眼看了眼老余,轻点了点头,略略收拾了下桌上重要的东西,起身走出书房。
外面阳光正好,张青史一时不适应的眯了眯眼,但步子却没有丝毫停顿。
坐上马车,老余捧进来一个精致的小红木箱,红木箱上雕刻着精美的寿桃仙鹤等形象,正中的地方醒目的用阳雕手法刻着一个大大的寿字。
没错,今天是李文才的七十大寿,张青史这就是给他祝寿去的。深知李文才脾性的他当然不会送些没有意义的东西,那红木箱里的东西可是他费了大工夫搜罗来的,有些残缺的地方还是他脑细胞不知死了几万粒才修补起来的,不知道李文才看到箱子里的东西,会不会乐晕?张青史想到李文才老小孩的表情,脸上不由露出了丝笑意,但是这笑意也仅是出现了一瞬间。 很快就隐匿无踪。
“老爷,到了。”充当车夫的老余在帘外低声道。
“嗯。”张青史掀开帘子下车,此行祝寿张青史只带了老余一人,打算低调入场,可是当他看到侯在门口接客的人时,就知道自己地打算恐怕要落空了。
七十岁的寿辰可不是件小事,七十古来稀,即使是平民百姓家里,也要大庆一番。更别提李文才是朝廷命官,当朝太傅。来祝寿的人络绎不绝,朝上的同僚不管往日是亲是疏,是敌是友,大多是都来了,就是不亲自来祝寿,也会让家人来代为拜寿。而李文才又是当朝大儒,门生更是不知凡几,张青史看着壮观的拜寿人群,第一次觉得皇帝赐给李文才那么大府邸非常明智。
“柳大人。请,请……”
“吴大人,家父正在内恭候呢,请……”
“乾大人……”
在门口忙的晕头转向的正是李文才的长子,李志文。 说来可笑,张青史比那李志文小了几岁,但是托跟李文才称兄道弟的福,得以跟李文才同辈,比他大了几岁地李志文还得叫他一声叔叔。
虽然忙着接待来祝寿的大人们,但是李志文不愧是政客出生。眼观六路,很快就注意到了刚出马车的张青史,距离有些远时似乎有些犹豫,不太确定,但当张青史走近时,认出了张青史的李志文马上上前拜道:“小侄给叔叔请安。”
张青史僵住步伐。虽然此种情况不是第一次经历。但他还是无法习惯得了,更何况这还是大庭广众之下,真不知道这李志文是怎么拜下去的。
李志文的性格深得李文才真传,古板严肃,而且似乎比他爹更不懂的转弯,任何事都一板一眼的,且极重礼教,知晓张青史与他父亲同辈后就一直以叔侄礼相待。半点也不曾逾越过。常让张青史有无所适从之感,无奈之下。也只好配合他,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子,虽然他别扭到要死。
几个本来该由李志文接待的客人看到他突然跑去非常恭敬地接待一个很眼生的人,不由都很奇怪,暗自猜测起来,来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跟官场朝廷有关系,生面孔还是比较少的,能让李太傅的长子这么恭敬对待的生面孔就更是少了。
正因为心里的疑惑,所以当李志文和那个生面孔走近的时候,大人们都不由伸长了耳朵,可是听到的对话,让他们立即石化……张青史和李志文已经走进门了,但是那声音却仿佛还残留在门前的各位大人们耳中……
“叔叔,您请,家父在正厅,小侄带您去。”
“嗯,走吧……”
是他们听错了?还是他们对李太傅一家不够了解,不知道李太傅还有个同辈地兄弟?
“七色云霞献寿锦,十分酒意溢华堂。”
“好,刘弟好才情,既然如此,师兄也就现丑了,老师,学生给您献上一联。”一中年男子笑着赞道,转身面向首席上的一老者,拱了拱手,胸有成竹的吟道:“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好。”男子的祝寿联一出,场中不少人顿时拍手称赞。
“师兄大才,小弟自愧不如,如今看来,还是得跟老师多学几年。”那位刘弟双方的面子都不落下,既捧了师兄,又奉了老师。
李文才抚须轻笑,点头表示对自己的得意门生很满意,看着满园桃李,满足之余又有点遗憾,唉,他地这些学生们聪明是聪明,学问什么都学了个十成十,可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但为何就没人愿意继承他地术数之法呢?不过他也知道此事不能强求,术数艰深枯燥,不感兴趣也在常理中。加之他也明白,术数在朝廷内并不受重视,学了也无益,还不如多花些功夫在诗词书画上面,好谋得个官位,或许得到哪位大臣的赏识,莫不能在官路上少走几个弯,而术数,显然不能助他们得到这些。
正惆怅间,李文才抬眼间突然瞧见自己的长子身后带了个眼熟的人,惆怅立时消失不见,心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张青史老远的就听到摆宴的院子里传来的吟诗作对声,暗自冒冷汗,这可是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古代的大型寿宴,希望不是每个人都要献诗,否则他就丢大发了。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劝婚
“贤弟,你可来了,哈哈。”李文才古板的脸上出现这种可以称之为爽朗的笑容,可让一干人受惊不浅。尤其是李文才的那些门生们,个个惊疑不定的看着张青史。
“来,志文,快带张贤弟到这来坐。”李文才一拍自己身边的位置,他那桌是主桌,能坐上去的人要不是李文才的同辈亲属,要不就是得罪不起的皇亲国戚,张青史今日出门还算早,目前重要的角色都还没来,主桌上空荡荡的,除了李文才就只有两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和一个眼神锐利的老太太,眼生的很,没见过,老太太身边还坐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估计是她的孙女。
李志文见张青史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