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快找呀,还犹豫什么?”我着急的说道。
墨蓝盯着木偶看了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的拔掉一根银针,只见旁边躺在门板上的一个壮汉惨叫一声,昏了过去。
“不好,木偶身上的降气已经渗透到这些人身上了。”墨蓝紧张的说道。
墨蓝走到井边,四处搜索着,最后把目光盯在亭子边沿的一簇小草上,她把小草拔下,然后对我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这些草长在井边,常年吸收降气,已经生成“蛊灵”了,等会儿我摆下“七星旋日月”阵,用“乩麻灵” 以假象暂时迷惑一下木偶,看这些木偶会不会把阳气传到这些草上面。再借助这些草,把阳气传到人身上,因为小草没有受过咒,是天然的,所以比较好把握。“
说完墨蓝闭上双眼,盘腿而坐,眼观鼻,鼻观心,头顶悬,两手捏成佛印放在胸前,身前用黄沙围成九堆,把小草放在中间,周围摆放着小棺材,接着墨蓝把点燃了的一道符纸挨个点过沙堆。
过了一刻钟,只见沙堆中的小草逐渐全身由青绿色变的通红起来,我知道这是木偶所附着的巫灵已经把小草认为是聚灵的地方,在过阳。我转身看看躺在地上的人,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呼吸平稳起来,我心中一喜,知道墨蓝的方法成功了,转身去看墨蓝,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墨蓝脸上因为痛苦已经扭曲了,两手也开始颤抖起来。
这时小草上显示出两种颜色,一种是在顶端发出红亮的光芒,一种从根部变的青黑,两种颜色忽隐忽现,似乎在一夺高下,我知道这是木偶身上的巫灵已经发现受了迷惑,想挣脱出来,可是被阵势困住。再看地上躺着的这些人,也是一会儿痛的呼喊,一会儿迷糊。
大约过了三十分钟左右,突然摆在东南角的沙堆冒出一股黑烟,空气中传来一股焦臭的气味。墨蓝两指捏起一张符纸,在沙堆中掠过,然后咬破舌头,喷出一口血,喷在符纸上,用力按在冒烟的地方,顿时沙阵中烟雾弥漫,看不清人影,过了一会儿,只听烟雾中传来一阵婴儿般的惨呼,我心中一紧,虽然我知道这惨叫是巫灵发出的,但还是忍不住担心,跑过去,扑散烟雾,只见墨蓝已经昏到在阵中。我急忙招呼人把墨蓝抬下去,再看那些原本躺在地上的人,已经清醒过来。
墨蓝在家里足足躺了两天,才清醒过来,醒过来以后,就问我村里的情况,旁边的李老汉在旁边乐的合不拢嘴,直说现在村子里可太平了,一直没出过事,看来灾祸已经过去了。
我让墨蓝在床上继续休息着,墨蓝很听话,像个小孩子一样,一连几天,我都守侯在她身边,除了晚上出去一会儿。
一天晚上我回去,见墨蓝正坐在堂屋和李老汉说话,见我回来,眼睛一直盯着我不放,我下意识的看了看身上,才发现裤角上全是泥,正想掩饰,墨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李老汉知趣的走开了。
“去哪里了?”墨蓝一本正经的问我。
“没去哪,出去转转。”我装作随意的扑打了一下脚上的土。
墨蓝一把抓住我的领口,嗅了嗅,夸张的吸着鼻子说:“我怎么在你身上闻到一股千年老尸的味道。”说完“咯咯”的笑了起来。
我见被墨蓝识破,才不好意思的说出了经过。
原来那天我把墨蓝送回家,担心井里的余毒会继续祸害人,就带领村民把井水彻底放了出来,后来我趁晚上没人的时候跳到井下,因为我始终觉得前人造出这样一个陷阱,决不会是只为了害人这么简单。果然让我在井底发现了机关。但是我一直没敢动,因为我虽然熟悉倒斗,但是这个井被设置了诅咒,稍不留神就会中降。所以我一直没敢做进一步的探索。
墨蓝一听来了兴趣,提出要和我一起去看看,我看她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就收拾了一下东西,出门的时候我把我这两天抽空做的“吸斗”带上了。
我们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趁着眼下没事,我就说了出来。
“为什么这个井口会这么布置,而且怨气这么大,可是最早住在这村子里的人没事?”我说道。
“这最早根本就不是什么村子,我估计这是一片墓地,住在这里的,是守灵人。”墨蓝说道。
我把当初我在老寨子发现的风水位置处于阴阳相争的疑惑告诉了墨蓝。
“没错,布置这口井,再加上所处的位置,这里应该就是仡阴星冢。”墨蓝沉思了一会儿肯定的说。
“什么是仡阴星冢?”我不禁问道。
“布置仡阴星冢这局的,从古到今没有几个,因为设置这局主要对付的就是正道修行之人。一般来说正道修炼法术的人即使结怨也是生前的事情,很少死后追究,所以生前这人不是做了特别邪异的事情是不会设置这局的。”
“设置这种局首先是要第一带守墓的有了子女后,然后全部殉葬,紧接着,第二代有了第三代以后,第二带继续殉葬,依次类推,利用代代的怨气循环相接,可使任何法术很难浸入。从茅山术分离出来的邪术“亟下”术也只不过是利用殉葬的怨灵守墓,可是仡阴星冢却要用几代的怨灵来延续。”
“但是这仡阴星冢针主要对的是法术道士,看来死者生前绝非善类,甚至是不是正常人类都是个问题。如果后代不遵守这个古老的法则,就会出现现在的情况。”
听完墨蓝的一席话,我暗自庆幸,没有趁着墨蓝不在的时候私自进去墓穴,不然里面有什么事情还真是想不到。但是我又不禁有些奇怪,为什么墨蓝懂这么多呢?
“我姓墨,你能想到些什么……”墨蓝似乎清楚我心中的疑问,眼睛也不看我,仰起脸呆呆的望着前面说。
“姓墨,姓墨……”我思忖着,心里没有一点头绪,江湖中没有这样姓氏的倒斗破巫好手,难道不是一般大户人家的子女,五叔为了增加我的历识,经常给我说一些武林切口,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的年代了,很多武林帮派也没落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奉行着,尤其是到了敌我未明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的作用。忽然我心中一动,但是我不敢确信,毕竟眼前是一位娇滴滴的少女,和那件营生似乎差的太远了。但是眼前的一切,又使我不得不信。
“莫非你……你是墨子的后裔。”我试探着问道。
第一章 第八节 井底墓穴
“对,想不到你还有些见识。”墨蓝转过身,打量了一下我说道。
我不由得想起父亲去世前那一夜给我讲的那本<;<;玄羽冥>;>;,书上总纲说:勘分五行:金,帝勘,是说此类勘师专为帝皇勘尽天下龙穴凤池,古天杰之阴目,是说此类勘师唯当世异人,有阴眼,就是俗称的天目,因地下阴气重,所以称阴眼;木,墨以机之巧;指的是春秋战国的墨子,墨子通晓木机之巧,后世传人利用机巧,多在墓内设置机关,因此通墨木之巧,可走遍天下之墓穴。
父亲当年给我讲解的时候说这话虽然有点托大,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今天我才相信了,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点手艺,还是有用的。可是她怎么对巫术也那么精通,这一点我一直想不明白,有心要问,又担心她说我太八卦,所以就没再继续问下去。
我们趁着月色,来到老寨子里,走到井边,墨蓝点燃一张符纸,在空中划过几道,念了一会儿咒语,然后扔到井底,过了一会儿,墨蓝说:现在没事了,下面残余的秽气都驱散了。“
我先下去,打亮手电,找到前几天发现的洞口,抹去上面的封泥,这是一个拱形的门券,亮处可看出砖砌的痕迹,我用钻子在上面刨开一个一尺见方的圆洞,然后把“吸斗”伸进去,另一端对准以前引水挖的通道。
这“吸斗”其实顶端就是一个像簸箕一样的开口,两边有护檐,中间是根中空的钢管,“吸斗”主要是为了对付墓穴内的防盗措施“滚沙沿灰”。
一般古代为了防盗,往往会在墓穴甬道的上端两侧垒上夹墙,里面放上流沙和石灰,石灰是用来防潮的,流沙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以柔克刚”,盜墓者如果采用打横井的办法进去,那么他刚打开洞,流沙就会涌出,盗墓的一直挖,流沙会一直流,直到盗墓者筋疲力尽为止。
所以我采用“吸斗”,就是如果里面有流沙,就会顺着“吸斗”从上端流走,不会影响后来人的进出。
果然没过一会儿,“吸斗”里就传来“扑簌”声,我知道流沙开始出来了,我用力在下面的砖墙上又开凿了一个大一点的洞,和上面的洞口错开一定距离,然后小心翼翼的含着手电筒,钻了进去,里面是一个一米五高的狭窄甬道,地道里阴森黝暗而又潮湿,我只觉得有阵阵阴渗渗的冷风扑面吹了过来。
我和墨蓝慢慢摸索着前行,根据地势我感觉的到,甬道是婉蜒往下的, 拐过一个弯后,眼前明亮起来,两边甬壁上砖砌两列放置长明灯的灯架,,地上是残破的陶器,釉瓷瓶、碗,上面粘满了灰尘,往前走了十几米,是一个“T”字形路口,左边走不到五米处已经是尽头了,被一堵砖墙封死了,右边是一个长廊。
我们上了几步台阶,走进了长廊,长廊的两边是石砌的围栏,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柱头,上面雕刻着张舞狰狞的奇兽,看的出,从构建这些地方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岁月了,石栏杆和周围的壁画已经显得破烂不堪了。
围栏和墙壁之间有半尺宽的距离,中间是一条水槽,水流不息,墙壁上镶着各式各样的贝壳,贝壳之间是五彩缤纷的游鱼,游鱼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半个身子凸在外面,贝壳的四周是彩绘的水草,水草画的惟妙惟肖,我本以为是真的,伸手一摸,才知道是画上去的,不由得我对古代工匠的高超手艺所叹服。
长廊每走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拐角,我们继续前行,走了很远,大致有两里多地, 墨蓝突然停住了。
“糟糕,我一时大意,我们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了。”墨蓝说。
“怎么会呢,我感觉我们是一直往前走的。”我说。
我知道有些时候古代人们为了迷惑盗墓的,会利用机关技巧布置一些回旋曲转的道路,让人在里面打转,可是根据刚才我走的经验我们是一直往前走的。
“不错,从感觉上是我们是往前走,但实际上,你看。”墨蓝踢了踢脚下的一团东西。
我借着火光,凑近一看,是一截布,上面压着一块石头,我抬起头看看墨蓝,她袖子上少了一截,上面挂了几缕丝线,看的出,是刚扯断不久的。而地上的这块布的颜色和花纹和墨蓝身上的袖子一样。
“这是我刚才截下的,担心回来的时候迷路才放这里的。”墨蓝说。
“刚才我们走了有多远。”墨蓝紧接着问道。
“大约有两里多地吧?”我挠挠头,估摸着说。
“不对,我们根本从一开始就没离开过原地。”墨蓝拉着我,疾步从原路退了回来,拐过了一个弯以后,用手里的电筒照亮前面,指着栏杆下的一处地方说:“你看。这是不是刚才我们出来的甬道?”
我顺着墨蓝指的手势一看,不禁浑身起了一阵寒战,那是一个灯火昏明的甬道,正是我们上来的那个洞口。
“刚才我们经过的时候,我看见那儿似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