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此刻才知,刚才证道之人,竟是胡卢的斩尸化身,而鸿钧老祖竟将胡卢摆在与他齐平地地位之上,众人如何不惊,各自齐道领命,于是鸿钧老祖化清风而去。
老子这次省起此行地本来目的,遂向胡卢打个招呼,说道:“葫芦道友果然功参造化,出人意表,竟能令三尸化身独立证道,委实可喜可贺。”胡卢连忙谢过。依照惯例,老子之后,应是元始天尊说话,然而元始天尊虽碍于鸿钧之命,不干再寻胡卢地麻烦,但是即刻改弦易辙,向胡卢道贺,却又有些拉不下面皮。
胡卢始终是来自现代,颇通人情事故,自己今日已经大占上风,便不愿和元始天尊闹的太僵,心思一转,将浮屠宝盒取出,递给元始天尊,说道:“今日之事却是贫道颇为卤莽,得罪了道友!此宝原是道友之物,如今事了,理当物归原主,还望道友不计前嫌……他日若有用得着贫道的地方,贫道自给为道友大开方便之门。”元始天尊亦借势下台,失笑道:“说来学是道友豁达,贫道自愧不如;恭喜道友修为有成,早证混元。”
随后众人纷纷说了些场面话,倒是女娲娘娘反应平淡,根本就未和胡卢碰出任何火花,一时叫众人颇感失望。元始天尊终是心中有刺,乃道:“教中那些不成器的弟子还在一旁相候,贫道委实不便久留,就此告辞。”众人自然理解元始天尊地心情,当下也不挽留;接着老子和通天教主以及女娲娘娘,亦相继请辞告退。
眼见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了,胡卢乃将东海龙王唤来,吩咐道:“劳烦龙君备些房舍,贫道地这些位道友要在东海打扰数日,另请祖龙道友过来一聚,就说贫道和几位道友有要事相商;讨饶之处,还请见谅。”东海龙王敖广闻言大喜,连道“求之不得”;毕竟几位圣人一起“赏光”,他日说起,也倍儿有面子的事不是?
这却是胡卢之前邀请镇元大仙和西方二圣来东海一行,虽说大家心知肚明,但胡卢认为总须做个姿态,把谎圆过。随即镇元大仙、西方二圣和胡卢及其门下入住东海龙宫,诸般礼仪细节不一一叙述。
且说众人坐定,少时有祖龙一并前来,又是一番见礼叙旧;胡卢乃道:“以诸位地修为神通,夜观星像,日算天命,想必皆知商纣帝气已衰,西周圣主当兴。适值量劫将至,吾辈等自该顺天时、尊天数,各遣应劫的门人弟子入主西周,应万民众生之德,谋开国建朝之功,方可安然渡劫封神;想来诸位道友皆无异议。贫道此次请众位前来,乃是希望能与众位相互守望相住,免得门下到了阵前,遭他人所算,做了那替死之鬼。”
镇元大仙对此无可无不可,西方二圣却是大喜;准提道人寻思:“葫芦道人智计三界称冠,若真能达成联盟,自然是好处多多,于我西方亦有大利。”至于祖龙,更是求之不得,寻思:“能抱住圣人的粗腿,怎地也好过孤军作战;何况贫道以准圣之资,能入圣人联盟,本身就是一种认同和保障。”
即无异议,联盟自立;胡卢又道:“大势已定,贫道说下细节,并提醒众位一句:门人弟子到了阵前,自该奋勇,然而却不必争功。据贫道估算分析,阐教素秉天道顺势,想来亦会入主西歧,而截教却植根商纣太深,已然不能轻易脱身,毕竟上清圣人不可能叫门下自相残杀。因此,阐、截两教无疑站到了对立面,先天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贫道可以断言封神之劫,主角乃是阐、截之争。吾等门下上榜者甚寡,只须安守本份即可,委实没必要卷入两教争端。”
准提道人迟疑道:“若依道友之言,好处岂非尽归阐、截两教?我等欲取气运岂非无望!”胡卢笑道:“贫道曾闻,妖族化形之初,当有天劫。渡之,则化形得脱,修为猛进;未渡,则为命陨身丧,魂灭魄散;另有幸者,渡而未渡,舍肉身而存神魂,多为散修。如今上榜者,何其相似;以准提道友见识,自该明了上榜未死者,将会如何。”
西方二圣闻听此言,不由各自一惊,继而相视一笑,暗自点头:“葫芦道友,果然见识过人,竟于如此乱局之中,尚能窥得此等机缘。”这却是众圣人太过重视如何渡劫,以至有所疏乎;镇元大仙早听胡卢说起过,是以并不惊异。
随后,众人又仔细协商了一下其它细节,主要是确认盟友地责任和义务。胡卢亦长舒了一口气,暗道终于将这谎圆了过去。由于联盟之议颇有所得,镇元大仙和西方二圣,反而有些疑心联盟之事才是胡卢的根本目的。镇元大仙所得相对固然较少,但能得以与西方二圣相互守望,已是级大的收获了,谋算之时地底气也足了起来。
“大事”已定,众人转而畅论道法之余,胡卢和镇元大仙亦得闲暇,来处理东海之争地后续琐事。玄元已然镇于东海,当于百年之后复归人形,关键之人只余哪吒;本来东海龙族根本没打算深究,然而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其子哪吒却妄杀治下之民。李靖虽然不忍,但是却不得不给臣民一个交待;镇元大仙和胡卢闻听此讯,如何能够坐视?
一来父子相残,本就是那人间惨事;二来哪吒虽然拜入阐教,但终归是李靖的儿子,镇元大仙自感门人稀少,却把哪吒,以及李靖地另外两子也都看成了自己人,自然不愿随意折损。镇元大仙虽是道德之仙,仁厚之辈,但也不觉得打杀一个凡人有什么大不了得,即刻传下法旨,嘱咐李靖便是重惩也可,却不可将其打杀。
胡卢也不忍李靖与哪吒如记忆中那般,父子反目成仇;乃令应龙至地府一行,求个人情,尽量将此事圆满解决。
第三卷 143回 李哪吒终脱厄运 姜子牙初入朝歌
且说当日李靖将哪吒捉回,押入府中,随后令左右退去,父子二人相对无语。半晌之后,李靖长叹一声,斥责道:“一直以来有你母亲宠着,为父也不好对你严加管教,而伤了夫妻之情,父子之谊;不意父之过,果然是养而不教,今日你这孽子竟终于闯下这等弥天大祸,得罪东海龙族尚自不肯罢休,复又将师门长辈引来,难道想掀起三界之争,毁天灭地不成吗?”
李靖之言并无苛责,哪吒心神早因前事便为之所摄,本有心狡辩一二,却也说不出口,半晌才据本心而答道:“父亲神勇盖世,即说孩儿错了,那就定是孩儿错了;然而,父亲说孩儿欲挑动三界之争,进而毁天灭地,孩儿委实未有此想。料想不过几条老泥鳅,复能有何本事;我阐教顺应天道,为天地正统,父亲此言,未免…………”
“你可是想说为父是在危言耸听,言过其实了么?”李靖不意以哪吒秉性,居然会附首认错,诧异之余,愈加痛惜,说道:“我还以为此事多是为父的养而不教之过,不意竟也有你那好师傅的疏懒,果然是师之惰而教而不严!小小年幼便拜入圣人门下固然是常人难有之福缘,可你竟如此的幼稚无知!
你只知师门神通,却不知天地之大,又有多少大神通者!天下的大能为者又何其之众?东海龙族即能称雄水域,岂无所持?据为父所知,龙族掌舵之人,与你师门那教众圣人,相差亦不过一步之遥。远得不说。单说那四海龙王,任何一个的修为也与为父不相仲伯,然则东海龙族更是秘宝无数,莫说是你。就算是为父、你师傅若是单独前往也势必灰头土脸。”
哪吒初闻隐秘,直惊的目瞪口呆,半晌无语。却听李靖犹嫌不够似的又道:“再说与你那兄弟玄元为难的之人,便是为父见了亦须称一声师叔。其师便是那鼎鼎大名地人皇帝师天工至人道德无量显圣真君,与为父师祖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圣人有八拜之交,素来亲如兄弟。吾族圣皇之一轩辕氏,你亦该有所耳闻;实话告予你知,轩辕黄帝的舅祖。就是莫言师叔,他更是人族有熊氏第一代的族长。以莫言师叔的身份,仅是斥责你几句,你竟敢有不满之处?何况万事难过一个理字,你无故打死巡海夜叉,更引人几打杀了东海太子。我也是为人父者,何尝不明白龙王心意!”
李靖将种种背景、各方关系仔细道来、一一说明,早把哪吒惊骇至麻木,哪吒此刻才真正了然到自己委实闯下了弥天大祸,不觉冷汗直流,湿透衣裳。岂料李靖话锋一转。叹道:“东海之事,为父凭借师门关系,豁了这张面皮,倒是可以替你摆平,以三家之间地交情,料想东海龙族会卖为父些情面,不再追究。”
=奇=如果说之前的哪吒,仅仅是由于授业恩师太乙真人的完美形象轰然破碎,在哪吒幼小的心灵当中。急需另寻一个崇拜、仰视的对像来代替,而父亲李靖却在那一刻分外威风,乃是一种天性上不由自主的必然选择。那么现在听了李靖的这一番话,虽然以哪吒的见识阅历,自然不可能真正完全理解种种关系里隐含地厉害关系,但却不妨碍哪吒得出简单的结论,纯粹的认为自己的父亲李靖即使别无所长,单凭这些关系网,亦是一个极其“牛B”的人物。这样想虽然与事实颇有出入,却是相差不远。单以李靖的修为而论。便远远非现在哪吒地可以臆测的!
=书=但哪吒终是暗松了一口气,寻思:“说的那么严重。把人家小心肝吓的扑通扑通乱跳,闹了半天却可以摆平。虽说父亲定然还是不会轻饶于我,或会惩戒我一番,但是有母亲在,少不得从中阻挠,最终不过是责罚一番,禁足几日;没什么大不了的。”思直此处不觉又漫不经心起来!
=网=然而,李靖却长叹一声,说道:“仙道之事上有可说,但你却又于日前妄自打杀凡人,如今人家苦主已经告上门来,民意汹涌,你道为父能坐视不理吗?有道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依大商律令,你当场行凶,理当问斩。为父不得不……你还有何话说?”
哪吒呆立当场,半晌方自抗声辩道:“孩儿拜入圣人门墙,已入仙道,凡间律法岂能约束于我?”李靖颇觉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凡间律法约束不得你,为父却约束得你;且随为父来,你自问本心,却看该不该将你问斩。”
随后父子二人各是妙法,出了府诋,借土遁,径直去那被打杀的匠人居处附近。^^隐身观看匠人家内亲友悲情地惨况,李靖说道:“你只知凡间律法约束不得你,更言你有一千七百杀孽,打杀一个凡人也就打杀了,便道那匠人言语真个冲撞了你,便当一个死罪吗?你可知此处有老少数余口,尚待抚养?你害一命,却是害多命,于心何忍?!”
哪吒虽然是骄纵惯了,但到底尚是赤子心性,并非不知善恶之人,当即默然不语,无以言对。李靖轻抚哪吒发髻,似有欣慰之感,似有悲痛之意,哽声言道:“你即已省悟,却也未叫为父失望,且去见你母亲最后一面吧……待阴魂入了地府,为父自会托人抚照于你,百年之后当重塑其身,重修大道,你我父子复有团聚之日。”
父子二人回到府中,哪吒自去拜见母亲殷氏,当即痛哭流涕,悲声说道:“孩儿无理打杀多人性命,实在罪不容恕,特来向母亲辞行,还望母亲保重身体,莫要再让父亲为难。”殷氏尚不明其故,大惊失色,忙问其情。哪吒毫不隐瞒,复把事情经过。己身罪孽述了一遍。殷氏夫人或者不解神仙之事,只听哪吒欲为一个匠人偿命,虽知抵偿对命乃在情理,但是护子心切。如何能肯?乃道:“我儿自管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