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凰城要塞-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辉径穑朔艿厮担骸拔乙罢业亩υ床痪褪钦庋穆穑俊
  哈立德?霍夫曼在从政之前原本是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首席专家,有高级工程师的技术背景。重造鹦鹉螺号,动力推进问题是他必须首先解决的。感谢上苍的指引,目标已十分明确,奥妙就在蓝鲸号上。他一连几天呆在蓝鲸号上,仔细察看潜艇的每一个构造细节,分析它们的性能和彼此间的联系,寻找它们的动能之源和能量传递途径,並将潜艇的结构布局一一标示在一张草图上。最后他找到潜艇腹部,有四个不大的铁盒子被牢牢固定在中间的龙骨上。走近这些铁盒子,还能够感觉到它内部在微微振动,是蓝鲸号的动力源!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机械制造经验,他立即就有了明确的判断。这些铁盒子都只有大约三米来高,长宽不过五米,像一个个标准集装箱,一线摆放在舰船的底部。哈立德?霍夫曼对这些像巨型面包一样的东西束手无策。因为它们仿佛是整体浇注的一样,没有焊接的缝隙,也没有固定的螺钉。不仅是这些,整艘潜艇都是如此,就像自然生长的一样,浑然天成。
  面对着这样的太空神器,哈立德?霍夫曼感慨万分。这是怎样的制作啊!我们人类的知识真是太贫乏了,大千世界之中隐藏有多少神奇奥秘,我们至今仍浑然不知!就说面前的这些动力源吧,它曾推动蓝鲸号这么大的航天器在浩瀚太空往返穿梭,其能量之大真是无法估量的。更为可贵的是,虽然历经几千年之久,它的能量並不衰减。
  站在这一排铁盒子的面前,哈立德?霍夫曼陷入了沉思。显然这四个像集装箱一样的铁盒子是一种动能装置。正是它们的运行在给蓝鲸号提供强大的能量。那么这种动能装置是使用什么作原料呢?在宇宙之中有什么原料能提供恒久不衰的能量呢?
  有渊博物理学理论知识的哈立德?霍夫曼突然想起了牛顿的困惑。牛顿在发现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之后,一直觉得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困扰着自己。比如两个物体不管距离有多远,都会产生引力。这个引力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时,居然不花费时间。那么这个引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呢?假如果真有这种传递引力的物资的话,那么这种物质的运动速度应该比光速都要快得多。另外,万有引力为什么与质量成正比呢?质量为什么产生引力而不产生斥力呢?如果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宇宙终究会因为互相吸引而坍塌下去。这怎么可能呢?再有,万有引力为什么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呢?大家知道光的幅照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光是向外幅射的,难道万有引力也是一种向外幅射的引力场吗?还有,在宇宙中引力常数是恒定的,这个常数到底是宇宙中哪些因素决定的呢?牛顿尽其后半生的精力研究这些问题但终未能如愿。正是这些困扰他多年的问题,使他心力交瘁,以致到了晚年患上了精神疾病。最后他说:“我只是根据万有引力来说明天体现象和海潮现象。但是我至今还不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出引力的根源。可能是上帝设计了这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並且给予了第一次推力,使它们运动了起来吧。”
  一连数天,哈立德?霍夫曼就这样在这些发电装置旁徘徊。他一会儿爬在上面细心倾听,一会儿又拿起工具测量它们内部的振动范围,寻找振动源。哈立德?霍夫曼意识到,自己是当今世界上最接近太空飞船的人。而这个天外神器似乎也很有灵性,它在不断向四周扩散着奇异的智能磁波,拨动着人类的思维神经。禀赋聪慧的哈立德?霍夫曼仿佛受到了灵感的召唤,创造性思维神经元充分开启了。他将尼摩和艾伦?文森特叫到机房,指着面前的机器说:“这是一台磁能发电机,它的心赃应该是一根大约长2m、直径60Cm的磁性能量棒。这种能量棒正负电势差极不平衡,因而能推动发电机的转子运动做工,也就是发电。由于这种能量棒在电子流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从周围磁场里不断得到新的电子流的补充,因此它的电势差始终存在,这就是它能保持恒久不衰的能量的机理了。”
  尼摩对大海是很熟悉的,但对哈立德?霍夫曼说的这一套他却将信将疑。他甚至觉得一个担任过国务总督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理智正直的政客,在机械制造上能有多深的造诣呢?什么磁能发电,什么能量棒,你又没有拆开看看,怎能知道?于是问道:“哈立德?霍夫曼先生,这些也太玄乎了,你怎么能断定蓝鲸号用的是磁能发电呢?”
  哈立德?霍夫曼听懂了尼摩的疑惑,其实他自己也仅仅是在作大胆的猜测,並无十足的把握。于是就向尼摩和艾伦?文森特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蓝鲸号是太空人使用的飞船,我们知道,太空人的文明水平比地球人要早一、两千万年,他们对能源的利用应该早已跨越了核能阶段。因此我判断面前的这台发电机,不可能使用核能,再说核能也是会衰减的。那么,它用什么作为动能的原料呢?这就又回到牛顿百思不得其解的那个力学问题上了,是谁让整个宇宙有序运动了起来呢?我觉得最先推动宇宙星系运动的不是上帝的手,而是核聚变。太空天体中巨量的物质热核聚变形成的宇宙磁场才是那双推动整个宇宙永无休止有序运转的看不见的手。
  尼摩依然不能明白哈立德?霍夫曼的高论,接着问道:“你说的这些道理同这台发电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直在旁边倾听哈立德?霍夫曼谈话的艾伦?文森特却像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立马打断尼摩的问话,说道:“关系大着呢!直接利用热核聚变,就得建造核电站。他们不直接利用热核聚变发电,而是在利用核聚变后形成的巨大磁场,直接利用磁场能量,这就是外星人比地球人高明的地方了。”
  听了艾伦?文森特的话,哈立德?霍夫曼连连点头,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他笑着对尼摩说:“在茫茫太空,热核聚变是一种永不停歇的自然现象,每一个天体自身都处在永不停歇的热核聚变状态中。它所产生的能量就是太空磁场,我们的地球也在这个磁场的控制之中。这就是说,地球人类所用的理想能源,不是煤炭、石油,不是水和风,也不是热核,而是地球磁场。我敢断言,揭开地磁能的奥秘,是解开人类能源困局的钥匙。”哈立德?霍夫曼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两位同伴,自言自语地说:“关键是有这样一种能量棒,它具有巨大的电势差,又能有效吸收周围磁场的游离电子。它在不断释放电子的同时,还能从周围的磁场中获取新的电子补充自己的损耗,以保持其电势差。这样,它的动能就永远不会衰竭了。”
  艾伦?文森特问道:“你想造一台永动机?”
  “不是永动机,而是永恒的能量转换。我们要向太空人学习,造一台磁能发电机,将宇宙间最丰富的磁能转化为电能,我们的新潜艇就会像蓝鲸号一样有一个强大的心。”
  “磁能向电能转换?好主意,好思路!”哈立德?霍夫曼的话使艾伦?文森特眼前一亮。他立刻想到,地球上的磁场不仅是取之不绝的强大动能资源,而且也是包罗万象的物质信息资源。如果人类能筛选和解读出地球磁场所携带的各种信号,並能将这些磁线信号转换为电子数字信号,那么人类就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蓝色家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了。我们的地球就会数字化,成为透明星球了。但艾伦?文森特只是生物工程和数字技术专家,对机械制造却不在行,听到哈立德?霍夫曼说要找到一种能量棒将磁能向电能转换,他却没有辙,有点焦虑地说:“这个能量棒是什么样子呢,到哪里去找这种能量棒的填充物呢?”
  这个时候尼摩却说出了一个重大发现,使得原本山穷水尽的讨论一下子变得柳暗花明了。
  原来,尼摩当年指挥鹦鹉螺号潜艇的时候,已经游遍了地球上的蓝色海洋。但是,由于当时的那艘潜艇下潜深度有限,他无法探测那些极深的海沟。如今不同了,他的四艘潜母和它的仔艇都可以沉到万米以下。尼摩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亲自驾驶潜艇,畅游万米以下的海沟,观赏奇异诡谲的海底风光。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印度洋的蒂阿曼蒂那海沟和爪哇海沟,他都饶有兴致地一一探测过。
  一般说来,海水在100米以下深处,就会因为阳光被阻挡而一片漆黑。但尼摩却欣喜地发现,在万米深的水下,竟然也有光线充足,生物繁衍的奇妙景象。尼摩说:“在大海的底部,有许多条深海裂隙。这些深海裂隙都在不断向外喷涌地层深处的炽热岩浆。炽热岩浆的红光照亮了海底,它的高温也暖和了周围的海床,因而造就了深海生态环境。在裂隙周围就有许多深海生物在生活。”
  艾伦?文森特说:“老海龟呀,你说的这些同能量棒有什么联系吗?”
  “当然有啦,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嘛!我正要讲这海底裂隙的形成呢。”尼摩很肯定地说:“有海底深沟就会有海底高山。这些海底山脉有些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挤压隆起的,有些则是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岩浆喷涌逐渐堆积起来的。许多海底火山的峡谷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海底裂隙,我们经常看到有岩浆从裂隙中喷涌而出的壮观情景。”他用征询的目光望着哈立德?霍夫曼,问道:“你说这些东西可不可以成为制作能量棒的原料?”
  “我想应该有用。”哈立德?霍夫曼说:“地壳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的热核聚变使得地心成为高温高压的重金属液态溶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这些处于液态熔浆性状的重金属所携带的电子会大量逸出成为自由电子。内部的高温高压又使得地壳上形成了许多缝隙,其中的大多数缝隙在海底。有些海底缝隙深入地下好几千米。海水浸入地壳深处,将地壳内部的高温熔岩吸收和溶解,使它们变成了一种粘稠状态的物质。有些高温粘稠物质就被地壳内部的压力给挤了出来,形成了海底热液矿,我们称之为重金属泥。这种重金属泥中就有聚集大量自由电子的高磁铁矿。在离我们澳洲西南侧1000多公里的蒂阿曼蒂那海沟就有这种铁矿,而且储量十分丰富。由于技术原因,我们一直无法开釆。”
  尼摩听哈立德?霍夫曼说有用,高兴地叫嚷道:“我马上去取些回来。”
  哈立德?霍夫曼说:“並不是所有的岩浆都可以成为能量棒的原料。那些从地下喷出的岩浆自由电子已经逸出,只能是一般的火山石。要采集仍在地壳深处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富含自由电子的重金属泥,难度是很大的。更难的是还要使这些重金属泥永远保持高温高压状态,保持它的电势差,这样它才具有恒久不衰的强磁性。”
  艾伦?文森特说:“我们设计制造一种火中取栗机械手,在最深的地球裂隙边取一些重金属泥试试吧。”
  就这样,经过哈立德?霍夫曼和艾伦?文森特的通力合作,他们将蓝鲸号仔艇蓝'1]改装成深海采集器。在它的机械手上安装了一个吸纳口。又制造了十几个双层真空金属桶。蓝'1]从15000米深的地层裂缝中采集了刚刚涌出的重金属泥,並在采集现场将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