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恼鸷场�
最后,我想谈谈该片中的同性恋问题。蝶衣与小楼的恋情,虽然朦胧,但确实是一种同性之间的恋情。那么,这种恋情何以发生呢?该片做出了解释,原因是这样的。蝶衣是个男孩,扮演的却是个女人的角色。渐渐地,他就变成了女人的性格。而小楼呢,一开始仗义勇敢,而且与蝶衣共同扮演夫妇。所以,二人日久生情。笔者倒是对此存疑。一个人是否能通过唱京戏变成一个同性恋者?
据说,导演陈凯歌对此也是存疑的。所以,他问过我国一些老一辈的京剧演员。那些京剧演员否定了陈导的观点,唱女性角色的京剧演员是不会成为同性恋的。'潘绥铭讲座'不过,陈导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把蝶衣成为同性恋的原因说成是唱戏造成的。因此,作为文学作品,陈导提供了一种解读的视角,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我们应当清楚,他的这种解读,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总之,《霸王别姬》内涵丰富,可用多种视角加以解读。即使是个别地方存在问题,也不会给它带来致命的伤害。
当然,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一些其他同志文学精品,比如白先勇的《孽子》,崔子恩的《桃色嘴唇》,童戈的《追逐斜阳》,王小波的《东宫西宫》等等。这些人本身就是作家,前三位都是同性恋者,后一位做过同性恋调查,都对这个群体有很多了解。所以,写起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不过,限于篇幅,笔者不可能对它们一一解读,而且有些作品我都没看过,只是有所耳闻,所以不能在这里乱写。不过,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与《北京故事》、《霸王别姬》相比,要小很多。所以,笔者选择影响力大的作品去解读。因为影响力大的作品已经成为同性恋者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们因此具有了社会学价值。
有关同志文学、影视的话题,就写到这。
①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②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③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④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⑤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⑥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⑦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⑧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⑨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⑩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⑾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⑿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⒀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⒁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⒂“张北川访谈录”,《南方周末》,2002年4月
()好看的txt电子书
⒃湖南卫视《有话好说》,2000年12月20日
⒄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⒅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⒆“高中学生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击墙自残”,《南京晨报》,2005年2月28号
⒇网友自述
(21)网友自述
(22)“女同性恋者:21岁 我知道需要的不是男人”,《大河报》,2004年9月
(23)“同性恋、爱滋病和真正的勇士”,《中国青年报》,2002年8月
(24)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25)来源,中同新闻网
(26)来源,中同新闻网
(27)参见《同性恋亚文化》
(28)参见《同性恋亚文化》,贝尔的研究发现,同性恋者在童年期存在性别认同错误
(29)来源,广州同志网
(30)潘绥铭讲座:“性文化与性存在(Sexuality)理念”,复旦大学(2004年)
(31)周丹讲座:“同性恋与法”,复旦大学艾滋病健康社会科学、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2004年)
虐恋世界
(一)有关虐恋
虐恋一词是从西方引进的。虐恋,西方称之为sadomasochism(简称SM)。它是由中国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首先翻译过来的。李银河对这种译法表示强烈赞同。她说:“这个译法不仅简洁,而且表达出一层特殊的含义:这种倾向与人类的恋爱行为有关,而不仅仅是施虐与受虐活动。”①
李银河对虐恋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李银河又说到,有受虐倾向的人是一个只有令他不快乐才能令他快乐的人。同理,我们可以推断,有施虐倾向的人是一个只有令别人不快乐才能令他快乐的人。后一句话是笔者说的。
1998年,李银河出版专著《虐恋亚文化》。它是国内第一部有关虐恋问题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社会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它仍是国内唯一一部有关虐恋问题的专著。因此,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可以说,它是想要了解虐恋问题的中国人的必读书目。它的出版也在社会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影响。笔者曾在网上的某个论坛上看到网友讨论李银河书中虐恋问题。此外,2002年的时候,有人在光明日报上还专门针对这本书发表过书评,称“该书的出版对国人性观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②
虐恋问题在李银河的性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笔者关注虐恋问题的重要原因。以往,李银河通常用“好奇心”作为自己研究的理由。然而,当她进行虐恋研究时,还强调了其他的理由。李银河说:“我曾在另一项研究中引福柯之言,证明好奇心可以成为研究的理由。但这还不够。虐恋现象不仅是神秘、有趣的社会现象,而且在当今世界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它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还会继续加重。这不仅是因为有更多的人参与虐恋活动,如福柯所言,“这种现象是一种比过去更为普遍的实践”,也不仅因为虐恋的形象在大众传媒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因为虐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性倾向,对于理解人类的性本质与性活动,对于理解和建立亲密而强烈的人际关系,对于理解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对于理解一般人性及人的肉体和精神状况,都颇具启发性。”③这说明,好奇心是李银河进行研究一个重要条件,但只是其中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她还会考虑这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不过,《虐恋亚文化》与她的另外两部性学专著(《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相比,它的影响力要小得多。首先,它的发行量不比另外两本多,而且也没有作为一本完整作品被上传到网络,虽然有个别网站登载过该书的部分内容。第二,书中的观点也没有引起媒体特别广泛的关注。我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这样的。虐恋现象在中国社会表现得还不明显,参与虐恋的人群可能还不够庞大,没有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等等。但可以预见,虐恋活动的比重,会在未来加重。那时侯,进行虐恋活动的人们有可能想起早年的先驱者李银河,把她当成神一样的人物进行追捧。于是,李银河就很有可能成为另一群国民的“国母”。这群国民由一群奇特的人构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虐恋。
笔者仔细阅读了李的《虐恋亚文化》一书,发现了西方的虐恋文化有其独特性。比如虐恋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的是鞭打和捆绑;虐恋活动往往需要道具;虐恋者还有他们的俱乐部等等。而这些现象在中国社会都是几乎不存在的。不过,笔者同时也发现,中国社会虽然罕有西方式的虐恋活动。但是,与此相类似的活动在中国却是十分常见的。比如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叫“打情骂俏”。这种活动实际上就和西方的虐恋活动有几分相似。笔者以为,理解虐恋活动不能过于狭隘。与虐恋活动性质相同的活动,都应该归属到虐恋活动中去。
笔者身在上海,上海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所以,在进行本章写作时,我曾做过这样的打算。现在,中国一些性用品商店里,已经开始出售一些虐恋工具。这说明西方式的虐恋活动已经进入中国。我想,或许上海会出现一些专门为虐恋者提供服务的酒吧或。如果有,笔者想在那实地考察几个礼拜,把中国上海市酒吧中的虐恋亚文化描述一下。于是,笔者向一位对上海各类酒吧都比较熟悉的朋友请教这个问题,问他上海有没有专门的虐恋酒吧。不过,他的回答令我失望。他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上海有虐恋酒吧。笔者又试着在网上搜索上海的虐恋酒吧,但仍是毫无收获。可以这样认为,虐恋活动在中国还十分不活跃。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潘绥铭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他在1998年的时候,就在报纸上说过,中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虐恋问题的的本土化研究。笔者不得不佩服性学家潘绥铭的预言。④
李的《虐恋亚文化》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虐恋现象及其意义。不足之处在于,该书没有研究中国文化中的虐恋现象。如笔者上文所说,如果把虐恋活动限定于西方式的虐恋活动,那么中国。不过,要是把虐恋活动做广义理解,那么中国社会的虐恋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于是,笔者就改换了另外一种写法。我先把李银河所归纳的虐恋特征介绍出来,然后对其加以评论。接着,我准备选取几个重要而典型的虐恋个案加以介绍,一来是为了使读者对虐恋有所了解;二来是从这些个案总结虐恋有什么意义。再接着,笔者将对中国社会中与虐恋相似的活动进行述评。从这些活动中,我们能看到感受到,虐恋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生活美学,它能创造丰富多采的人际关系,使人们获得各种难得的体验。福柯曾鼓励人们,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而这点,在虐恋活动中完全可以实现。最后,笔者从理性角度分析了虐恋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虐恋特征
在虐恋亚文化中,虐恋者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从关系的时间长短看,既有短期的临时伴侣,也有长期伴侣,有些甚至是夫妇关系;既有几十年的关系,也有几个月几天的关系。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对有些人来说,虐恋的角色是"全天候"或"专职"的生活方式,譬如一些男女"主人"和他们的男女"奴隶"的关系就是这样;对另一些人来说,虐恋只是"临时工作"式的或"兼职"式的,周末相聚或假期共同出去度假。从虐恋的角色扮演来看,有的像父与子的关系;有的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有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的是典狱长与囚徒的关系;有的是军官与士兵的关系等等。关于角色互换问题,既有施虐受虐角色始终固定不变的关系,也有施虐受虐角色互换的关系。从性别来看,则可以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男性施虐女性受虐;第二类是女性施虐男性受虐;第三类是男男关系;第四类是女女关系。
尽管虐恋关系之间差异如此之大,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虐恋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特征是,参与者是自愿的。这就是真正的暴力及其施暴者、受害者与虐恋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虐恋就像Se情领域的阴和阳,相互的关注和尊重是最重要的。在相互自愿和尊重这些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自愿。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自愿是虐恋的核心概念,如果一个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