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姜汤递给了少女,看着少女身上单薄的纱裙,柳于萧有些微怒,“这么冷的天气,还穿的这么少,也不怕冻着自己。”杨玉环暗暗撇了撇嘴,父亲自已也不比自已好多少。
喝下了姜汤,两人在位置上坐定,柳于萧挑起眉,“今日这么高兴,是和谁一起出去游玩了?”
======================================
作者有话要说:分啊,亲们………………
、第五十三章 (上)(下)
第五十三章 (上)皇家长子
对于柳于萧的疑问,杨玉环微微一愣便反应过来,她心里很清楚,自从半年前自已那次倔强的任性之后,父亲便愈发的紧张了起来,自已今日那般光明正大的与那人共进了千醉居,父亲不知道才奇怪了。
却见少女微微一笑,白皙的玉面上不由飞过一抹霞红,俨如朝霞映雪,“那人也算是不错,颇有些君子风度。”
也算是不错,颇有些君子风度,一句话在柳于萧的心中打了转,直冲大脑,结合女儿那略带羞涩的模样,柳于萧本来还有些纠结的心思却也是基本落地,看来女儿应该是动了心的,否则绝对不会是这副模样。
当然,对于这个结论柳于萧的心思是很复杂,毕竟女儿的终生大事也关系到他六年后的生死安危,可是要让他为了自己的安危强迫女儿他又是完全做不到,罢了罢了,女儿若真是有了心赏人,那人若也算是个好归宿,他柳于萧就认了。
至于“贵妃任务?”
柳侯爷双目望天,人是活的,任务是死的,前路不可能是死路一片,一定还有办法。
而当前最主要的确定敢将心思打到自家宝贝女儿身上的到底是哪个混蛋。
“看来我家女儿春心动矣~~~”慢条斯理的拉长的音调,柳于萧盈盈一笑,说的少女本就泛红的面颊更是如同抹了胭脂一般,飞霞动人。
“父亲!!!!”猛的瞪大了眼睛,即便强悍如暴力女杨姑娘也不由的羞涩起来。
“好好好,父亲不笑你了,”柳于萧嘿嘿一笑,将话转到正题之上,“就是不知道这个狗胆包天将主意打到我晋阳侯府千金身上的是哪路神圣?”
“什么哪路神圣,父亲说话阴阳怪气的,”不满柳于萧的表达,少女瞪大了双眼,如小兽一般龇起贝牙,全无外人面前的端庄姿态,随即又似想到了什么,拔高的音调略略的低了下来,“其实也不是别人,正是庆王殿下。”
庆王?
听到这个柳于萧第一反应就是李隆基长子,后世改名为李琮的琰王李谭。
本来放下来的心猛然间又吊了起来,柳于萧松放的眉头微微的蹙起。
因为杨钊的关系,李隆基的儿子自己也算是基本了解,这个李潭也算是个人物,原名李嗣直,为唐玄宗李隆基长子,生母是刘华妃,景云元年(710年),祖父唐睿宗李旦为帝,封其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即位,李琮被改封为郯王,开元四年(716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727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
现在还是开元十四年,李谭正是改封庆王,改名李潭,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的时候。
只是这人怎么会和女儿凑到一块去了。
柳于萧眉头蹙的更深的,并非他多想,实在是这庆王的身份太过于敏感了,毕竟这长子也有登基的权利,秦朝扶苏,隋朝杨勇,唐初建成,自古的皇家长子均与皇位牵连,又有几个是得了好下场的,除了死没有别的路。更何况听说自已穿越的这李潭还是个军功卓越的货。他还记得半年前李亨来府上之时清楚的说过庆王因涉嫌私募军队而被李隆基关禁调查,这庆王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啊。
幽幽的目光瞟过一旁似是沉寂在自己思绪中的少女,柳于萧微扬的唇瓣渐渐的抿成一条直线,女儿即便再聪明又如何能与这些自小姐便在皇宫泥潭中打滚出来的猛人相比。
只是柳于萧左思右想,却怎么也想不到除了女儿的美色之外,自已这个晋阳侯府有什么让这个庆王殿下予以谋求的。
也许这庆王就算中了女儿这倾城的国色吧,头痛的闭上双眼,柳于萧只是暂时这般作想。
一双柔若无骨的手指轻轻的按上了他有些发疼的太阳穴,少女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手指微微转动间,那如潮而来的疼痛仿佛消退了许多。
“是女儿的事让父亲苦恼了吗?”杨玉环怯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很明显她也算出柳于萧的心情已经晴转多云了。
“作父亲为女儿烦恼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享受着女儿的贴心,柳于萧微扬起嘴角,笑着回答道。
“可是这庆王不妥?”杨玉环顿了顿,继续问道。
不妥?柳于萧一愣,随即苦笑,确是不妥,而且是大大的不妥啊。
柳于萧知道自已并非是杨钊那般天生为权势而活的人,能够在权势的泥潭中混的如鱼得水,实话说来,对于阴谋争斗,柳于萧是及其的排斥,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若是女儿真的不是成为杨贵妃,柳于萧反倒是希望女儿能够嫁的简单一些,不要与皇家贵族有所牵连,偏偏现在却是与那庆王凑到一块。
这时天已经黑压压的暗了下来,群星掩映在一层淡以的轻烟薄雾之中,柳梢明月尚未圆满,清光闪闪,冷辉四泻,如淡蓝色的流水月光,洒遍天空。
柳于萧当然不能直接告诉女儿他不希望女儿与那庆王有所牵连,毕竟看样子女儿就算不是真正喜欢上那庆王,但动了豆蔻之心却是肯定的,他不希望自已强行打压。
更何况庆王乃是当朝王爷,大皇子之身,在朝庭可说是权势滔天,自已一个小小晋阳侯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若不是有着杨钊的支持,这朝庭自己只怕也是难混。
柳于萧没有回答少女的问话,只是闭着眼眸,将所有的思绪掩藏在紧的双目之中,杨玉环也没有急着要答案,她只是静静的按摩着,等待着。
花厅中一片寂静,空气似乎凝固了,时间也停止了前进,直到良久之后,柳于萧才开口打破沉寂。“玉环,你与庆王殿下是如何相识的?”
“父亲,女儿是庆王到学府教授诗词才相识的。”不明白自家父亲为何会如此发问,但杨玉环还是老实的回答。
那庆王也懂诗词?柳于萧差点脱口而出。
随即反应过来才收了口,他不能因为这李谭有军功,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而就直接将对方归来武将一类。
呼——长长的吐了口气,不管如何柳于萧还是希望先肯定心中的疑问,“玉环,对于庆王殿下,你感觉如何?”
第五十三章(下)离去
听着柳于萧的问话,若是之前杨玉环可能会“扑哧”一声笑出声,因为就在半年之前,父亲就问过自已两次,而对象则是当朝的太子殿下。
想到李亨,少女脸上的淡红之色微微有些退去,清澈的瞳眸微微一暗,随即恢复了过来。
她微微一想,顿时玉面飞霞,低声回答,“这庆王却是与女儿往常所见的公子哥书生士子完全的不同,却是英武不凡。”
战场中归来之人能不英武么?能普通么?
柳于萧只觉的脑袋又开始痛了起来,他拉下了少女的手掌,示意她到一边坐下。
完全不同于李亨那次的敷衍,柳于萧可能完完全全的肯定,这丫头这次是肯定动了春心了。只是这对象……你妹的,杨贵妃果然不同于常人,招惹的都是些大人物。
想到自已那个世界这杨玉环先招惹是寿王李琩,青年脑袋上齐整整划下三条黑线。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做?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阻拦?他甚至不知道对于这件事自己该抱什么样的态度?
人生,果然是从不消停的啊。
柳于萧叹了口气,正想说话,却见外面三黄手中拿着一张纸条如一阵风一般的冲了进来,到达花厅之时却在青年侯爷冷眼刀锋下猛的刹住了脚步,恭敬的将手中的纸条递交了上去。
冷冷的撇了一眼站在花厅中恭敬到不能再恭敬的三黄同学,柳于萧接过纸条,顿时面色大变,猛的自位置上站起来就要往外冲,冲出没几步又似想到了什么,脚步猛的停顿了下来,却见他一步一步的走回到了位置,随后如丧失了全身力气一般的瘫坐在檀木雕花椅上。
眼见着柳于萧如此失落的模样,杨玉环眉头一皱,目光瞟向了紧攥在青年手中的纸条,轻声疑问,“父亲……”
轻轻的两个字如同两道惊雷一般直劈在青年的身上,惊的他霍然回神,柳于萧摇了摇头,似是要将什么东西甩掉一般,随即挥手示意厅中众人离开,包括女儿杨玉环。
杨玉环一怔,直觉告诉她一定发生了大事,但是父亲既然没有说明的欲望,她也就不再多疑,只是盈盈一礼,少女带着侍婢奴才离开了花厅。
一步一步的,柳于萧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满天如墨,眼睛里充满了惆怅,他静静的低下头,再次将手中的纸条一点一点的打开,里面刚劲有力的字迹也缓缓的映入眼帘。
修长的身躯微微的颤动着,柳于萧的面色有些微微的发白,这字迹是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字迹,这字迹天底下只有一人,柏玄,他的爱人。字如其人,锋芒毕露。
一个月。
纸条上的字很简单,其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柳于萧他离开了,一个月后见,当然也告诉了柳于萧他记得自己的承诺,一个月后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他。
是的,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意思,柳于萧却仿若至其中看到无比决然的气息,就仿若不成功便成仁一般的姿态。
青年的面色愈发的苍白,浑身的力气在一点一点的消退,直到再也支撑不住只能靠在窗楞之上。
柳于萧不明白柏玄为何不和自己当面告别,反而要借助纸条传信。
“难道事情已经紧急到了这样的地步,连最起码的告别都不能吗?或者说,你怕我胡搅蛮缠,不肯让你离开吗?”
柳于萧痴痴的望着手中的纸条,仿若看到男人那冷酷无比的面容,他喃喃的问着。
一阵秋风刮过,带动着花厅前的树木哗哗做响,却唯独没有回答的声音。
柳于萧长吐了口气,他有些愤懑,愤怒自己到了现在却是什么事却做不成,女儿的婚姻现下看来他无法做主,爱人的事情他更是一点都帮不上。
青年的心中从未有过的颓丧,他甚至觉的自己以前那些沾沾自喜是多么可笑的嘲讽。
呼——又是一口郁气自心口中长吐而出,慢慢的,柳于萧镇定了下来,他的手掌不自觉的抚摸在右臂之上,那里是契约时血龙印所在的地方,如今的这一处并无其他的感觉,想来柏玄自少是安全的吧。
面色微微缓和,柳于萧的心终于稍稍的落了下来,柏玄那里自己是完全帮不上,但女儿这里自己至少可以把把关,若那庆王真的不是什么好归宿的话,他柳于萧也自信并非没有反抗拒绝之力的。
瘫软的身躯终于恢复了力气,柳于萧走回到了主位之上,面色沉寂,良久之后,他自位上站起,心中却是做了决定。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秋日晴天,只见整片天空蔚蓝一片,几朵白云在浮动着,微微细风拂过,也带着秋日特有的清凉,让人忍不住就会心生畅快之感。
天刚刚亮,杨玉环便带着贴身侍婢小珏等候在侯府侧门前,为便于骑马,少女还特地穿了一条略显宽大的艳色秋裙,上身穿一件粉色短衫,头上梳一对双环望仙髻,发辫梳得很结实,又插一支双凤金钗,色彩亮丽,却是即显妩媚又不失飒爽英气。
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