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春会意,也跟着道:“新水叔,嬷嬷都是为了素姐姐好,素姐姐死的不明不白的,总不能叫她这样冤葬了呀,不能便宜了那个李玉强”
刘番氏嬷孙两个如此踩压老张家,身为老张家的主事人张赵氏, 站在路的另一旁,却一声不吭,这还是她第一回对刘潘氏的挑衅置之不理。她心里有她的盘算,闹吧,闹的越凶越好,闹成这样,我看看他蓝三哥儿除了安英,还能娶谁去
跟在蓝氏身边的乐云气乎乎的朝大春道:“你哪回见着素姐姐,不是扯她头饰,就是扔她泥巴的欺负她 ,倒是什么时候变的这么亲了,还叫姐姐了?你即不满那个李玉强,你咋不去找李玉强捶他一顿,跑这儿来闹什么闹?这不是成心不叫素姐姐上路吗?”
刘大春语塞,气鼓鼓的瞪着乐云。
乐清朝他一回瞪:“姐姐说的对,没事儿瞎挑拨,没安得什么好心”
大春嘴笨,被说的词穷, 紧紧的捏着小拳头。
乐清害怕的一捂头:“哎呀,你还要打人呀?”
“刘婶子,你家大春这是做啥?”乡亲里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当着这么多人,咋还要打人哩?那要是背着人,还要咋个嚣张?”
“就是啊,平日里横行霸道的也就罢了,今儿这种日子,咋能跳出来寻人家的晦气呢,刘婶子,拦死人路,可是要损阴德的。”
“我家儿子前几天还叫大春给揍了,今儿又朝人家张家小姐妹挥拳头,刘婶子,你这孙子可要好好管管呀,再这样下去,小孩子们打不过他,大人们可要不让了,谁家的娃娃不是放在心尖尖上的,哪能叫人这样欺负?”
“就是的,我家娃娃这几日都不敢出门了呢,这也太负人了。刘婶子,今儿即然说起来了,你可要好好管管你家大春。再这样下去,我们可要不客气了呀,还有,将来可没人给他说媳妇呀,要打光棍的呀。”
说着说着,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刘大春,气的大春和刘潘氏两人直哆嗦,可又不好再说别的,这么多人呢, 任他们两张嘴再厉害,哪能说得过人家?还是乖乖的闭嘴的好。
这时, 一直没开口的新水说话了:“谁家都有儿女,谁都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儿不好受。乡亲们,以前我张新水若是有得罪的地方,你们就大人大量,饶过我今日这一回,叫我好好的将素素送走了,回来你们爱咋说咋说,行不行?刘婶子,你看行不行?”
刘潘氏气的一瞪眼:“你问我做什么,我又没寻你的晦气。”
“大春,你看行不行?”新水又问大春。
大春被吓了一跳,往后缩缩脖子:“行,行……”话刚出口,叫刘潘氏狠狠的在他背上来了一下,吓的他一个哆嗦,又缩缩脖子,引来周围一片鄙夷的目光。
新水转过身去,不愿再多说。
文陵挺了挺腰板,面向人群:“乡亲们,我知你们心头的疑惑,为了素素,文陵愿意两年之内不再提亲事,如此,希望能平息那些空穴来风的谣言。”然后,转过身,扶着新水,出殡队伍继续往前去了。
两年,两年之后,文陵就二十了,正式跨入大龄未婚青年的行列,到时候再议亲,再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婚前仪式,到他结婚,起码就要二十一了。二十一,别人的娃娃已经满地跑了,文陵愿意为素素拖上两年,可见他对素素坦荡荡的心,路两旁围观的人群, 出现一片啧啧的称赞声和婉惜声。多好的男人,素素真个是没福气呀……
新水感激的望一眼文陵, 跟着队伍往前走去。
安英抬头瞥了一眼文陵,心里暗道,素素,你即便是死了,也是个有福的,文陵愿意为你守上两年,村里历来,哪里有过这样的事情? 你便可安心的一路走好吧, 保佑文陵再寻一个好女子,不要再为她而难肠,不要为她而伤心。
出殡队伍缓缓向前,刘潘氏带着大春和二春祖孙三个,怨恨的剜了一眼队伍中的蓝氏母女三人和安英文陵,悄悄的退出人群,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而人群则因文陵的那句话,由纷纷的议论猜测,演变为一片称赞和惋惜,随着出殡队伍渐行渐远,而渐渐散去了。
出殡之后,悲疼的新水夫妇,一直在家呆了几个月都未出门,田里麦收后该种的夏粮也都没去动,都是蓝氏跟安平和得顺几个趁着空儿给粗粗的种上了,能出几个粮算是几个,总不能空着田地,叫浪费了。
失去姐姐的悲痛,叫张宇也不去学堂了,反正他学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什么成果,现在又没了姐姐, 他就算考得了功名,也不可能弃父母而去,不如老老实实的在家陪着父母,等他们悲伤劲儿过去了,在家帮着他们种地干活儿。
因着文陵出殡那天说的话,张赵氏又歇了将安英嫁进蓝家的心思。 笑话,他小子愿意等上两年,她可不能叫她安英也跟着拖上两年,再两年,她安英都要十九了,真真是老姑娘一个了,万一到时候文陵不要她,那叫她再咋个活?
有了文陵的话,又没了有心人的故意蹿动,没多长时间,流言便平息了,文陵母亲并未立马搬回蓝家庄去,而是在安平家住了下来,她打算在女儿家住到上秋,再回家去收秋粮。这期间的田地管理工作,就由几个儿子和老头子去做吧,叫她老婆子在闺女家好好过几日生活。小儿子的婚事,闹腾的她实在心力憔悴,在这儿有闺女安慰着,还能好一些。
又因着这事,乐清好长时间都未出门,连万家都没去,在家跟乐云一起陪在母亲和姥娘身边,直到进入七月, 时候入了夏,才开始又去万家学字。
万修林跟魏亦奇已经比她多学了好多字,好在她有功底在,一部分字都是认得的,只需要学那些复杂不会的就行,而且学起来也快, 很快便跟上了进度。
第一百一十四章泻春光
第一百一十四章泻春光
张素的事情过后,乐清过了将近半个月,才到万家继续学字,只是这时候万修林跟魏亦奇都已经学了好多字,好在她有功底在,跟上进度也不难。只是新水家的事叫她心头总是蒙着一层淡淡的悲伤,一时半会儿的,总是笑不起来,三人之中, 她倒成了冰陀子,万修林跟魏亦奇都想着法儿的逗她笑。
而这时候,记恨在心的大春则带着二春和张立,在积极的准备着,打算要让叫他们在村里人面前丢了脸的张家小姐妹好好的吃上个大亏。
“乐清,这是大哥给你备的小点心,这是二哥给你备的凉开水, 这个是这些日子你没学到的字,我都记下来了,诺, 都给你。”万修林把东西往乐清面前推一推。
魏亦奇本身冷冰冰的,此时却要摆出一副笑脸来哄乐清,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你不是最想看看杨家老院儿里头是个什么样子么?明儿去我家玩吧,除了里长,你可是我家第一人客人。”说完,见乐清脸上丝毫不见笑意,有些挫败的望望万修林,见万修林朝他眨眼,又鼓了鼓勇气,继续道:“要不,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一个冰陀子走在路上,渴了,就把自己晒化了。”讲的时候,魏亦奇苦着一张小脸儿,他知道这故事讲的是他自己,可万修林说他讲这故事,乐清肯定会笑。可是她哪里笑了?一点反应都没有,倒是这个姓万的笑的一塌糊涂,该不是他故意糊弄自己吧?
其实乐清不是不爱笑, 她根本就没听见两个小萌太在说什么,她此时正神游在外。如果说张素的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打击最大的,不是新水夫妇,却是乐清。张素的死,对于新水夫妇来说, 是失去至亲的伤痛,而对于乐清来说,除了失去亲近的人的悲痛之外,还有对命运的可怕的猜测。
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自己来自未来,也就是说,现在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来自于过去,或者可以说是来自于某些回忆,所有的事情,该怎么发展,该怎么进行,都是已经定了型的。如果说自己的到来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打破了事情原本的方向,那么,张素的死要怎么说?
如果张素原本没死,是因自己的到来而死了的话,那么自己是害死她的原凶?
如果张素原本就是到了这时候要死的,那么也就是自己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事情的发展,一切还是照着原来的方向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不会因自己而发生任何改变。可是这样一来,自己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不论怎么挣扎,怎么努力,都逃脱不出命运的安排,那么她活着还是死了,也就没什么区别了,那么她还活着做什么?可是老天叫她重生,叫她穿越,怎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难道只是一场戏耍,一个游戏吗?
这些日子,她陷在这条死胡同里,怎么也走不出去,已经消瘦了不少。偏偏这事情又不能跟任何人讲,只能她自己扛着,越想陷的越深,个中痛苦, 简直生不如死。
“乐清乐清”耳边传来魏亦奇急急的声音, 乐清终于回过神,眼神里有了焦距,望向魏亦奇:“嗯?什么事?”
只见魏亦奇涨红着脸,双腿隐隐的夹着,急急的道:“你,你让一让呀”
“嗯?”乐清刚回神,脑袋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魏亦奇的脸更红了,窘迫的抬头剜一眼笑作一团的万修林,咬牙一闭眼:“我要如厕”
“哦”乐清忙让开身子,看着魏亦奇急急的冲出去的身影,不自觉的,她的嘴边带上了一丝笑意。
“啊哟笑了,笑了”万修林吐出一口气,朝外面吼道:“冰陀奇, 快回来吧,她笑了”喊了两声,见外面没反应,扭回脸来老气横秋的摇摇头:“这傻呆冰陀, 我叫他装一装就好了,竟然真 憋成这样子,哎哟,笑死我了。”
乐清的嘴角还带着笑,她笑眯眯的望着眼前笑出泪来的万修林和刚刚如厕回来,一脸羞赧的魏亦奇,眼前豁然开朗,管它命运怎么安排,如果不努力,一点希望也没有, 如果努力,起码还有几分希望,谁知道命运里头,人的生命是走到哪里的呢?起码,她家的生活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只要活的开心,这就够了。前世自己活的那么不快乐,没有亲情,没有友情,今世只要活的高兴快乐,就足够了,想的那么多干麻?
想到这, 乐清开心的笑起来,仿如阴霾的天空射出一束灿烂温暖的阳光,照在人的心上一样,她活动了一下手脚,指着纸上的字:“修田哥,这个怎么念?”
“来,乐清,不要急,我教你。”万修田见乐清笑了,也很高兴, 天可怜见,这几日弟弟为着逗她一笑,跟小亦奇可谓是想遍了所有的法子。
万木匠媳妇端上一盆春无花果来,没好气的搁在桌上,剜了乐清一眼,对修林强调道:“儿子,这是给你们吃的”
“来,给你个最大的。”万修林连瞧都没瞧气急败坏的娘亲,直接挑了个大的,放在乐清面前。
“修林你……”万木匠媳妇正要说话,被万修田轻声打断:“娘亲弟弟高兴,就由他去。”
万木匠媳妇跺跺脚,两个儿子一条心,她有啥办法?这是二儿子没在家,要是在家了,也跟他那两个兄弟站一条线上。哼,她倒不明白了,到底是这个娘亲呢,还是这个丫头片子亲呢,这几个小子怎么就搞不明白呢?
学完字,万修林送乐清跟魏亦奇从万家出来,由于乐清今儿高兴,万修林决定一直把她送到石桥那里,多跟她讲讲话,或许她从此就高兴起来了,不会再无缘无故的就乱发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