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王爷最近杀伐果决,以杀止愤,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只好屈服。
但也有那完全不服的,比如说,海清,他这人最正值不过,明知王爷是篡权夺政,哪里肯在这种人面前附首称臣?
不过,海清虽说正直但也非那种愣头子,在皇爷还没有称帝又没有证据之前,他是不会指责宁王的。
老丞相宣读完祭文后,清了清嗓子道:“皇上殡天,太子无德,不堪君王之位,
章节目录 903。混乱3
国不可一日无君,老臣恭请宁王继承楚室大统,荣登帝位。”
老丞相可是代表文人清流一派的,他在清流里有着很高的声誉,只要他承认了宁王的地位,那他的故旧门生,也会跟着老丞相的风而定。
“父王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竟然让老丞相也归顺了。”裴晓晴小声对宁王妃道。
宁王妃将她的手一扯,示意她不要出声,可下面窃窃私语的又岂止她一个。
周遭不少人,包括宗亲里也有好些个年轻人咬头结耳地在议论:“那天太子可是用心头血救了皇上,王爷给太子的罪名也太荒谬了些。”
“你不知道是欲加之罪么?王叔想称帝久矣,不然那天也不会那么巧,刚好楚云羲与太子一同重伤了。”
“也不知太子如今身在何处,王叔此举到底还是名不正,言不顺啊,怕是很多人都不服呢。”
“看着吧,王家的人还在西境没有回来,只要王太蔚率军前来勤王,相信王叔会很头痛的。”
“殿下手里应该不止西军吧,听说,靖北侯的北军可是在皇上手里的,应该也会支持太子吧。”
身后几人议论得正起劲时,只听得突然一声撕裂般的惨叫,大家不由都抬头看去,就见宁王身后的侍卫手中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裴晓晴方才也只顾着听后面的人议论,并没有看前头,不知那人是怎么死的,头一回见到如此凶残的场景,那人头仿佛还有活气,那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突然离开了本体。
裴晓晴眼一晕,差点就要倒下,好在紫桑紧紧和青槐紧紧地扶住了她,这才没有倒下。
而她的身后,则再一次传来一声惨叫,裴晓晴忍不住就回头,却看见方才还凑在一起说话的两个人,如今已经空了一个位子,剩下的那个人吓得缩成了一团,瑟瑟发抖地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再叫出声来。
原来,正在他与同伴聊得火热时,宁王侍卫以闪电般的速度将他的同伴从身边掳走,并砍下头来。
整个过程有如快放的镜头,都只在一眨眼之间就完成了,以至于听到那声惨叫后,回过神来这人才发现,被杀的竟然是自己的同伴。
整个场景顿时安静如让人几乎要窒息,一片枫树叶孤零零地落下的声音都清晰得可怕。
宁王爷淡淡地扫了一片在场的所有人,对老丞相道:“丞相,皇兄尸骨未寒,真凶还未捉拿,莫要再提此事,本王发誓要捉拿真凶,用他的血,祭皇兄在天之灵,至于由谁继承大统,容后再议。”
宁王刚用一记重手震慑了大家,又一派义正词严地推辞称帝,明明就很想坐上那把龙椅,却还要矫情地故作清高,裴晓晴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怪不得楚云曜那样虚伪,原来是有遗传的,宁王就比他还要虚伪嘛。
老丞相果然跪下道:“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皇上子嗣单薄,太子不知所踪,除了王爷,
章节目录 904。混乱4
没有更亲近的血脉可以继承大统,老臣率文武百官请求王爷,继承大宝,统领国事,为国操劳。”
老丞相话音未落,果然很多大臣也一并向王爷拜服,请求宁王登基为皇。
那些大臣们都跪下了,宗室中也有人跟着跪下,女眷们自然不敢再站着,也跟着跪下,再抬眸,就见整个场中,只有海清一人孤零零地立在原地,并没有跪下。
初春乍暖还寒的北风吹得人脸上生痛,阳光打在海清花白的头发上,如踱上了一层圣洁的银光。
海清一脸的正色,淡然地看着宁王。
如此特立独行,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却勇敢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不随波逐流,不埋没良心,怪不得海清被称为大周第一清官,果然品性高华。
“海大人,你在反对宁王爷么?”有拍马屁的小人哪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王爷也说了,皇上尸骨未寒,杀害皇上的真凶并没有找到,怎么能够谈继承大宝之事,此举有违人伦常理,恕海清难以苟同。”海清不卑不亢地说道。
宁王双眼微眯,眼中精光暴射,凌厉地看向海清。
海清坦然地对,毫不畏惧,那怕那颗血淋淋的人头还提在那侍卫手中,宣示着与宁王作对的下场。
裴晓晴紧张得手心都快浸出汗来,海清也是,太过倔强,这种时候强出头,会被宁王杀死的。
很多人也为少清捏把冷汗。
“王爷,这海清大胆包天,仗着自己在百姓中的声望,故意为难王爷,皇上殡天,王爷悲痛难忍,可大周外强国环嗣,内有乱贼,国家岂能群龙无首,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王爷请让臣来杀了此贼。”一名将军列众而出道。
裴晓晴抬眸一看,那人就是守在自家外面的年轻将军,心中不由大急,王爷不会真的杀了海清吧。
“刘将军,退下。”
原来那将军姓刘。裴晓晴不由多看了那将军两眼,他带着兵士在自家院外守了好几天,自己也求过他好几回,想出门走走,这厮像茅坑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半点也不肯松口,生生将她堵在院子里七天没出过门一步。
“王爷……”
刘将军还想再说,王爷一抬手,他只好退下。
“海大人犯了何罪?本王为何要杀害海大人?”宁王唇边勾起一抹微笑,走向海清道:“海大人果然不愧是大周第一清正廉明的好官,本王正是此意,各位大人快快请起,皇上丧事未完,太子下落不明,本王只想尽快稳定朝中局势,恢复朝政,清除叛乱,继承大统之事,容后再议。”宁王朗声道。
他不杀海清,自是因为海清在民间的声望过高,是老百姓心中的清天大老爷,这可是收买人心的最佳机会,宁王又不是傻子,他想登基,哪是一个海清可以抵抗得了的,留他一命,反而能搏个好名声。
果然先前那些心怀不满之人见了,脸色要好看了些。
海清听了此言却并无感动之色,
章节目录 905。混乱5
海清听了此言却并无感动之色,而是将头上的乌纱帽一取,双手托起,几步走向皇上灵柩,掀开袍子,跪下恭敬地给皇上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将帽子端正地放在灵柩旁,默然地转身扬长而去。
此举不言而喻,他海清只做皇上的臣子,不做宁王治下的官员,他不认可宁王,如果宁王称帝,海清宁可辞官不做。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此举可谓硬生生在打宁王的脸。
宁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眸光如利刃一般射向海清,海清却浑然不觉,自顾自地往前走。
裴晓晴看着那背脊笔直,却又花白头发的身影,心中微酸,当初她抗婚时,海清可是没少帮过她,他这一走,只怕性命难保,宁王就算不明着杀他,只怕也会暗杀。
她心中一激,不顾一切地站起来道:“海大人留步。”
所有人愕然地看了过来,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年轻的女子会在如此紧张又压抑的时候站出来说话。
海清似乎没有听到,仍继续往前走,裴晓晴越众而出,朗声道:“人人都说海大人一心为民,乃大周最清正严明的好官,可小女子看来,海大人不过浪得虚名。”
此言一出,所有人皆震,有的人便冷冷地瞪裴晓晴,果然是宁王的儿媳,海清反对宁王登基,宁王不好当众杀了海清,怕有损名声,她这个作儿媳的就出言不逊,污蔑海清。
海清果然也顿住脚,回身坦荡地看向裴晓晴,不由怔了怔,没想到几百人的殿里,竟然是裴晓晴这个柔弱的女子出言留他。
“二少奶奶,下官与你也算略有交情,不知此言何意?”海清冷冷地说道。
“我只想问海大人,为何要为官?”裴晓晴深深地看向海清道。
“自然是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海清道。
“既是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那海大人官居三品,为何又要辞官?”裴晓晴又问道。
“佞臣当道,正统不继,海清不想二殿为臣,故尔辞官。”海清朗声道。
此言可是直指宁王乃佞臣,更表明他不承认宁王有继承权。
宁王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海大人此言差矣,皇上殡天,乃自然天法,不论是谁当皇帝,都不可能万寿无僵,总有殡天之时,人寿有限,这无法抗拒之事,而大人为官既是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为何非要看正殿之上是谁人为主呢,你究竟是一人之奴才,还是国之良臣,百姓父母官?不知大人可曾分清楚过这个区别?”裴晓晴声音清朗地大声问道。
此言可谓大胆之极,在这皇权至上,君主集权制思想统治的社会里,她竟然说当官只为国为民,不是为皇上效力,这种思想危险之极,包括很多宗室在内的人都愕然地看着裴晓晴。
“大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果然一位龙图阁大学士模样的人指着裴晓晴骂道。
海清却陷入了沉思中。
大家都看向宁王,不知宁王会如何处置裴晓晴的大胆妄为。
章节目录 906。身世解开1
宁王却若有所思地看向裴晓晴,一抬手,让那些吵嚷的人禁声。
裴晓晴心中稍慰,不管宁王是用何种手段得的天下,他如果能认同自己的这种看法,那他将来就会是个好皇帝,这个天下,谁做皇帝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能为百姓谋福址,那才是好皇帝。
海清终于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裴晓晴道:“从第一次见二奶奶起,下官就觉得二奶奶与众不同,不是寻常女子,胸襟宽广,见识远大,今日听君一习话,胜读十年书,令海清茅塞顿开,二奶奶说得对,下官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为的就是生于斯长于期的这方热土,辅育海清的老百姓,是海清狭隘了,海清留下。”
裴晓晴大喜,转头看向宁王,心情很有点紧张,若是宁王顾及颜面,不肯饶过海清的放肆……
“海大人,请穿戴好官帽,注意仪容。”宁王面无表情地对海清说道。
海清微怔了怔,对宁王一辑道:“下臣遵命。”
宁王微微一笑,目光向余下众官巡去,只见先头不少心怀不愤的官员看宁王的眼神倒有了些微的改变。
虽不赞同宁王弑凶夺位,但宁王能原谅海清,并认同裴晓晴为官的观点,倒让这些人对宁王的看法有所改变。
“本王很认可儿媳所言,莫说是朝中百官应该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便是本王这个王爷,身在其位,就应该为国为民谋福祉,不需只为某一人之天下而尽忠效力。”宁王语出惊人道。
大家都震惊地看着宁王爷,不为一人之天下而尽忠效力,也就是说,贤能者为王!
此话意思铺开来,可以理解成许多种,字面上的意思便是裴晓晴说的,为官者,应以国家百姓利益为已任。
而有野心的人听了则是,成王败寇,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能者居之。
而有比较了解宁王的人则明白,宁王是在说,希望大家不要只效中刚死的先皇,而是审时度势,识时务为好。
一时各人心怀异样,海清则眸光清亮地看向宁王爷,竟回身向宁王深深一拜道:“宁王能有如此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