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射雕同人]悠然过一生-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对潇湘院有了好感。
顺着横跨在水面上的长廊来到大门口,门口不如他臆测的那样,站了姑娘或龟公拉客,这儿大门紧闭,只有红灯高悬,映得两边的对联格外清晰。上联:红袖添香长相聚 下联:才子佳人两相会 本该是横批的地方,却是挂着一方刻着金粉描绘的潇湘院,三个大字的匾额。
黄裳好奇起来,方才大道上人来人往,红男绿女,谈笑风生,而这潇湘院给他的感觉完全不象大道上看到的,或他自己以为的青楼那样,车水马龙,人流穿息不绝,反而很安静,伸手轻扣大门,不一会儿,大门‘吱’的一声开了一道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年轻男子的脑袋来,上下打量了一下黄裳,这才将门大大的打开,不卑不亢的施了个礼,道:“这位公子,看着眼生,头回来吧?”
黄裳淡淡的点点头道:“路经贵地,慕名而来。”
“能得公子移步,实乃潇湘院的荣幸,公子里面请。”年轻男子做了个请的姿式,侧过身去将黄裳往里让。
黄裳顺势向内行去,心中在一次赞叹,此男子长得虽说平平,但观其谈吐,决对是读过书的,难怪这潇湘院能在本地稳居龙头,对一个下人都如此上心的培养,而且门口不留人拉客,反而让一个读过书的男子引路,本来就容易激起同为男子的客人的骄傲感。
那男子紧随黄裳之后,却又很有分寸的落后半步,不失热络的笑道:“公子当真是来得巧。”
“哦?怎么说?”
“今日是我们头牌,李红玉李姑娘当众献艺的日子,我们李姑娘每七天才当众献艺一次……”
看他有意卖关子,黄裳哪会不知道这是在要好处,心中暗笑,终于有点电视上见过的青楼的感觉了,扔给他五两银子,那男子面不改色,随手放入怀中,轻轻的说:“我们这里,和别家不同,楼里只有七位姑娘,这七位姑娘各有才艺,一人一天当众献艺,各位公子们喜欢哪位姑娘就会在哪天来捧场,不过他们都会提早一日差人过来选位子,象公子这样临时来的,就有点为难了。”
黄裳想不到原来是这样,难怪这里没有别处热闹,原来这儿就是象水浒传中李师师耽的‘十秀楼’那样,属于青楼中顶级的楼子,耽的是名妓,而没有普通女子,当即轻语道:“愿闻其详。”
在青楼中混的,早就练出了一身观人的本领,黄裳打一露面,年轻男子就已经看出,他是个稚儿,却不是个差钱的,为了笼住他成为潇湘院的长期客人,并向外地免费宣传潇湘院,他耐住性子做了详细的讲解。
听了他一番讲解,黄裳才知道青楼不全都是艳丽华俗,人声鼎沸的,里边不但建筑很讲究,对姑娘的培养,穿着打扮也都十分讲究,甚至很多高级青楼对姑娘的培养教育上,比大家闺秀还要好,这潇湘院就是如此。
这里七位姑娘全都是色艺双全,惊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能弹善舞,这头牌姑娘李红玉,最善长舞技,尤善剑舞。最后,黄裳花了一百两银子,才买到一个比较偏的位置。黄裳看了看四周,发觉自己坐这个座位,是新加的,微笑着坐了下来。
刚坐下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周围,就过来了一个年纪在十三、四岁左右,眉清目秀的少年,少年跟他道了声好,也不问他有什么须要,就直接上了一杯香茗,几盘点心,瓜子什么的,然后冲黄裳笑了笑道:“小的侍候爷,爷有什么吩咐,唤小的一声及可。”说着,将手中托盘往角落里的柜子里一放,就在黄裳侧后站着。看上去颇有点儿五星级大酒店服务员的架式。
黄裳拿了块桃酥放入口中,轻轻的咀嚼着,不由得暗道了声好,这酥香脆可口,甜而不腻,即使在此处什么都没打探到,就这点心,便没有白来。黄裳一边吃着一边打量四周。这大厅很高,高约数丈,顶上悬满了大红灯笼,在正中央搭了个台子,上面铺着腥红的地毯,大厅的四周挂着一些诗画,围着台子放了上百张小型长方桌,一桌刚够坐一到两个人,每桌的侧边都站着一个小厮,如今这些桌子全都坐满了。
黄裳见没有他想像的女子围上来,顿时松了口气,如果真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一堆女子霎时围上来,又是抱又是喂酒,他可受不了。其实他不知道其他的青楼却是像他所想的那样,在整个中原,也只有像潇湘院这样的几家大院子,是他现在看到的情景。正是因为不知道,后来黄裳差点为此出丑,这都是后话,此处暂时不谈。
这些客人不少都认识,此时无事,互相攀谈着,黄裳无有认识之人,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品尝着点心,喝着茶,颇为惬意。
忽然一阵悦耳的琴声传来,一队手拿各色乐器的美丽女子,从两边队形整齐的走出来,围着台子绕成一圈坐了下来,她们双手连动,动人的音符顿时飘散在大厅。在琴声中一个窈窕曼妙的身影,手舞长剑,缓缓地从轻纱蔓帐中舞了出来。那女子时而轻舒玉手,长剑展动,玉袖生风,展转腾挪,渐渐地舞上台子,身形如同形云流水,手中剑寒光闪泺,往来翻转,时而轻柔婉转,时而如急风骤雨,往来穿梭,飘忽若仙的舞姿令人惊叹,呼吸为之一顿。
黄裳是习武之人,又懂剑术,自然感受也就比一般人深得多,看着场中曼妙的身影,黄裳对剑法的领悟忽然有了一些感悟,这真是让他始料不及的。而且他看出,这位李姑娘虽然不曾认真习过武,却是有一定的武功底子的,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将剑舞练到如此地步。当下不勉有些可惜,这样的女子居然沦落青楼。
一舞罢,台下掌声响彻云宵,黄裳也在其中。
李红玉在台上俏生生的立定,黄裳这才看清她的容貌,顿时为之决倒,只见她内穿水兰色罗裙,外罩一袭白色坠地轻纱,一条白色织绵腰带轻轻系着,在腰带上悬挂着一方样子古朴的玉佩。她肤如凝脂,一头墨色的长发,仅用一只碧绿色的蝴蝶钗倌起。单论容貌,此女并不会比蓉儿和莫愁漂亮,可她却比二女多了一份成熟妩媚的韵味,正是这份韵味儿令她格外的吸引人。
她美目流转间,台下男子早就色受魂消,她轻启朱唇,悦耳的声音道:“红玉献丑了,今日规矩照旧,谁的才艺或是礼物能入小女之眼,就能与小女谈心谱曲。”
她说完,一个十四、五岁的红衣女子就走上了台子,朗声道:“请各位涌跃上台。”
她话音刚落,就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一看打扮就知道是位商贾。他满脸喜色的走上台,先对着李红玉施了一礼,然后才怀中取出一个木质的、花纹很漂亮的盒子,双手递给红衣女子,道:“此乃祖母绿项链,请红玉姑娘笑纳。”
作者有话要说:


、青楼行高兴返

红衣女子接过盒子,打开后递到李红玉面前,黄裳看得分明,那是一条碧绿如同湖水的项链,决对是千金难求。谁知李红玉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挥挥手,中年男子沮丧万分的从红衣女子手中拿回盒子回了台下。
跟着上台的也是一个中年男子,看气度应该是个做官的,他有些倨傲的走上台,从怀中摸出一只极为精致的盒子,递给红衣女子,打开一看,竞是一颗光亮闪耀的夜明珠,黄裳一个失神差点咬到舌头,心想:贪官,有这好东西,卖了拿去做点善事,不是更好。哪知李红玉仍然是一挥手打发了。
过了一会儿,大约上去了有二十几人后,上去了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他穿得很朴素,黄裳微微一笑,这人是今晚看到的上台去的最年轻的男人了。
那男子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递给红衣女子一张纸,红衣女子打开后,没有交给李红玉,反而是当众念了起来,原来这却是一首诗,看来这人没有献礼而是献艺的。
黄裳看到那李红玉这回明显高兴了一些,可是她还是将这男子很否了,男子很是失望的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黄裳是有目的而来,当然不能眼看着李红玉选到合心的,使自己失去一见她的机会,他事先不知道规矩,没有准备礼物,此时此景也唯有献艺一图了。他长身而起,从容的向台上走去,心里想着:这怎么那么象现代参加歌唱比赛啊。
黄裳不欲让人看出来他是江湖中人,遂改了称谓道:“小生献给姑娘的是一首乐曲。”
李红玉果然一下来了兴趣,一直没有什么反应的她,此时却含笑道:“哦?不知道公子所献曲子是…?”
黄裳微微一笑,清雅的笑容让人立生好感,旁边的红衣女子竞不住脸上一红,黄裳不慌不忙的取下玉笛,横在唇边,一曲闭月-貂蝉弄影,那悠美动人的旋律飘荡在大厅中,笛声飘渺,悠扬空灵、如百鸟鸣叫,时而轻悦明快,如而婉转缠绵,人们沉醉在这美丽的乐章中,仿佛看见了一群美人翩然而至,轻语浅笑。一曲终了,众人仍然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里,李红玉终于动容,向黄裳轻轻道了个万福,回身下台向内行去。
红衣女子这才回过神来,轻笑着看了黄裳一眼道:“今日的幸运之门为这位公子打开了,公子,请!”
黄裳微微一点头,在一片妒嫉、艳羡的眼光中,随着红衣女子向后走去。跨过长长的楼梯,转了两道弯,才来到李红玉的绣阁。
李红玉的绣阁布置得并不华丽,反而十分的简单,这绣阁分为内外两间,内外之间是一道半圆形的拱门,拱门上垂落一副粉色珠帘,珠帘后是一副绣着江南山水的屏风,透过屏风隐约可见内里是一张绣塌。外间正中央是一张可供四人围坐的八仙桌,上铺绣着精美图案的台布,上面放着一组紫砂茶具,进门的角落凳着一盆盆栽,四周挂了一些字画,整个绣阁显得柔和、温馨、典雅又不失文化气息。
“公子请坐。”李红玉客气有礼的说着。
黄裳轻点头,从容落坐,收回打量的目光时,却无意间发现屏风绣塌上的枕头下面露出一张纸的角,若非他这种眼力,恐怕很难看见。心想:莫非是信?
“不知道公子怎么称呼?”
“不敢,小生姓陶,名唤冠英。”黄裳不欲泄漏行藏,用桃花岛的桃字,以谐音取了姓,为了怕别人叫假名的时候一时反应不过来,就拿陆冠英的名,作了假名,熟悉的名字反应总要快些。
“原来是陶公子。”
李红玉是青楼名妓,自然不会因为和客人不认识,而不知道说什么。黄裳的观查力极强,看出李红玉喜欢男子的才华更胜过外貌,于是投其所好。两人从各朝各代的音乐,说到各朝各代的名士,讲得好不热络。
过了一会儿,李红玉忽然脸色发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黄裳说:“陶公子请宽坐,红玉去去就来。”
黄裳不知道她做什么,礼貌的说:“李姑娘请自便。”
李红玉婀娜多姿的出了门,黄裳看了看内屋那张纸,又看了眼面前给他倒酒的红衣女子。眼珠一转,道:“今晚吃了不少酒,怕等会儿李姑娘面前失礼,劳烦姑娘准备点醒酒汤,可好?”递给红衣女子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红衣女子却不看银票面额,直接接了放入怀中,轻笑道:“奴婢这就吩咐人准备。”说着,转身出去了。
黄裳听她脚步走远后,飞快的走入内室,从枕头下拿起那张纸一看,果然是信,还是一封情信,这信上就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四言诗,落款名为张亭轩。
黄裳暗暗记住诗和落款上的人名,就听得外面传来脚步声,立刻将信原样放回枕头下,飞快的出来外间坐回原处,好象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进来的是李红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