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瑾瑜说着掏出自己的手绢,轻轻挥舞着。
澹台彦恒没动,他一直望着那船只,直到消失在眼前,这才打马回府。
夏瑾瑜双手累得很,她点了点乐乐的头,道:“都看不见了,还不快进去,让嬷嬷拿热水洗洗手去。”
乐乐乖乖地跑去内舱,龚仕杰站在一边,道:“你也进去吧。”
夏瑾瑜甩了甩手,道:“其实这世子爷对乐乐还是很不错。他能让我把乐乐带回大齐,我挺感激的。最开始,我怕他拿权势压我,要把乐乐抢回去,我可能一辈子都见不着孩子,那段时间我真是整宿整宿地失眠,世子爷虽然不是什么好人,还是很讲理的。”
夏瑾瑜说完,抬眼见龚仕杰只是含笑地看着她,眼里满满都是她的影子,夏瑾瑜不由面孔有些微微发热,她道:“昨日,世子爷找你说什么了?”
龚仕杰静静地看着她,嘴角的笑意放得越发大了,他道:“这是,男人间的约定!”
夏瑾瑜一副雷劈过的表情看着他,瘪瘪嘴道:“你不愿说,那就不说吧。”
龚仕杰很认真地看着她,道:“三娘……”
夏瑾瑜嗯了一声,笑道:“做什么突然这么严肃了。”
龚仕杰双手握住栏杆,身子微微往前倾,道:“三娘,我的心意,你应该是明白的。这次回去,我就来府上提亲。”
夏瑾瑜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她笑道:“你这是在……求婚?”
龚仕杰爽朗一笑,“对!”
夏瑾瑜也双手抓住栏杆,扭头看着他,道:“你且家去谴了媒人再说。”
龚仕杰笑出声来,道:“那你是答应了?”
夏瑾瑜慢慢道:“龚大哥,我是愿意的。但是,龚老夫人恐怕不会愿意让我过门。你夹在我们中间,会很难做。”
龚仕杰道:“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相信我。”
夏瑾瑜嗯了一声,又道:“在外奔波了几年,这次到京城,我想去看看娘亲和哥哥们。”
“我陪你。”
作者有话要说:打滚,卖萌,新文求关注;
就戳一下吧,对手指。。。。么么哒
正文 第64章
众人一路舟车劳累;到了京城,都很疲惫。乐乐早已经没有先前的乐呵劲儿,耷拉着脑袋;懒洋洋地牵着夏瑾瑜的手。
临近了;夏瑾瑜看着这熟悉又有很是陌生的地方,一时间有些近乡情怯。天色不算早了,龚仕杰提议先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拜见长辈。
一夜无话,第二天,夏瑾瑜早早醒来;欢喜给她梳洗打扮好;汪嬷嬷走进房门,见小郎还在睡觉;不由道:“这段日子,紧赶慢赶地,小郎君还这么小,也真是难为他了。”
夏瑾瑜笑道:“让他再多睡一会儿,嬷嬷,东西可都收拾好了?”
汪嬷嬷点头,道:“三娘放心,全都弄好了。”
夏瑾瑜道:“这就好,想不到几年后,我又一次回到这里。这么些年,也不知道娘亲和哥哥们过得好不好。”
汪嬷嬷也有些伤感,道:“一去这么多年,所幸没有辜负夫人,三娘和小郎君都好。”
几人又让小二把早饭摆在屋子里,过了小半个时辰,夏瑾瑜叫醒乐乐,一家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的草草吃了几口便罢。
下了楼来,几人便围坐在桌前等着去打探消息的龚仕杰一行人。澹台彦恒给的几个护卫,正规规矩矩地站在几人身后,冷漠地瞧着其他人。
周围的客人瞧着几人凶狠的模样,哪里还敢再看,一时间屋子里连句话也不曾有。
过了一会儿,便见龚仕杰进来,他对夏瑾瑜道:“三娘,我们走吧。”
夏瑾瑜笑眯眯地看着他,问道:“金老三去哪儿了?”
龚仕杰回道:“他还有事情要忙,便告辞了。”
夏瑾瑜哦了一声,道:“这么长时间,真是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回头可得多谢谢他。”
路途中,龚仕杰简单说了一下打听的情况,才知道,母亲和哥哥们很久以前便搬离唐府,另置府邸。
行了小半刻钟,几人将马车停在一栋并不怎么起眼的民居前,屋外两头石狮坐镇,房门紧闭,红漆斑驳,一派萧条之色。
夏瑾瑜携了儿子往前走,轻轻扣响门扣,不多时,大门吱呀一声打开来,一老头探出头来,瞧着众人,问道:“你们是谁?”
夏瑾瑜道:“这位老伯,敢问府上唐老夫人可在?小女是夫人的亲人,特来拜见?”
那老头道:“这位小娘子,可有信物?”
夏瑾瑜听他说完,便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来,递上前道:“还烦请老伯递上去,夫人看毕便会明了。小女便在这儿稍等片刻。”
老头接过书信,将信将疑得道:“那小老儿便去试试看,小娘子且稍等。”
门又砰地一声关上,欢喜嘟嘴,道:“这人好生没理。”
夏瑾瑜道:“你也少说两句,老人家有疑虑也是对的。我又不曾告知他我是谁。就等等吧。”
夏瑾瑜说完 ,看着这院子,道:“这些年,也不知娘过的是何日子。”
话音刚落,便听见里头呼啦啦的声响传来,一会儿子功夫,大门便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后生,有些气喘嘘嘘得道:“小娘子,我家夫人有请……”
几人进了门,刚过了垂花门,穿过前廊,便见一老妇人在几个媳妇子的搀扶下往这边过来,夏瑾瑜瞧着她花白的头发,沧桑的面颊,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娘……”
夏瑾瑜也顾不得理解,大步奔跑过去,唐氏瞧着活生生的闺女站在自己跟前,忍不住大哭,双手抓住女儿,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三娘你还活着。”
母女二人少不得抱头痛苦一二,一个圆脸媳妇劝道:“母亲,小姑如今远道而来,我们且进屋去吧。”
唐氏死死抓住女儿的手,道:“瞧我,竟高兴昏了。”说完指着刚才说话的圆脸媳妇道:“这是你大嫂。”
那圆脸媳妇忙见礼,夏瑾瑜也回了一礼,又问道:“大哥都娶妻了,那二哥呢?”
唐氏道:“你二嫂前些天生了个小娘子,这会儿还没出月子呢。待会儿娘再带你去见你二嫂。”
夏瑾瑜笑着点了点头,又道:“娘,您还没见过您外孙呢。”说着朝汪嬷嬷牵着的乐乐招了招手,道:“乐乐,快来,见过外祖母。”
乐乐听话地走过去,规规矩矩地朝唐氏行了礼,又叫了声大舅母。唐氏忙欢喜地把乐乐上下打量,道:“这一晃眼,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这算日子,这孩子还没没到五岁吧,瞧瞧这个头长得这般高。”
夏瑾瑜道:“娘,我来扶您。乐乐,快来牵着外祖母。”
一行人进了屋子,唐氏搂着乐乐上下看,道:“长得不太像你。”
夏瑾瑜笑道:“这孩子长得像他爹。”
唐氏一双利目看向一起进房的那青年男子,唬着脸道:“是你?”
夏瑾瑜道:“娘,你说什么呢?”
唐氏恨恨道:“那个杀千刀的,若到我跟前,我非乱棍打出去不可。”
夏瑾瑜苦笑不得,道:“娘,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咱们就不要再提了。”
唐氏道:“老大媳妇儿,把俊儿带过来,也见见他姑姑。”
那圆脸媳妇忙人去叫奶娘,不多会儿子,便把孩子带进来。那小男孩儿不过两岁光景,走得很是稳妥,脑袋上梳了角儿,见着这么多人,也不怯场,很是规矩地跟祖母行了礼。
唐氏满意,指着夏瑾瑜道:“这是你亲姑姑。”
小男孩儿又奶声奶气地叫了声姑姑好,夏瑾瑜一下子站起身来,将他抱进怀里,道:“真乖。这眼睛鼻子长得真像大哥。”一边说着夏瑾瑜一边从怀里掏了个蓝色的荷包,道:“俊儿拿去玩儿吧。”
唐氏道:“让两个孩子下去玩耍,咱们再说说话。”
大方媳妇忙上前接过孩子,又去牵乐乐。夏瑾瑜道:“乐乐,好好跟弟弟玩儿。”
汪嬷嬷和欢喜也上来见了礼,唐氏看着她们两人,道:“这些年,真是多亏了你们两人的照顾。”
唐氏想跟女儿说些私房话,便打发他们下去。
唐氏道:“三娘,我瞧那孩子长相轮廓还真不像咱们,他爹莫不是外族人?”
夏瑾瑜道:“乐乐他爹是大燕人,确实不是大齐人。”
唐氏道:“可恶,竟然是大燕人……这些年,你带着这异族血统的孩子,定是受了不少委屈吧。”
夏瑾瑜道:“娘,乐乐虽然有异族血统,但他很聪慧,女儿这些年有了他后,过得很快乐。娘您不用担心。”
唐氏道:“你也莫宽慰娘,我还不知道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过得会有多艰难?”
夏瑾瑜道:“这些年,确实也有很多不容易,但只要能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唐氏看着女儿,道:“三娘,你告诉娘,刚才那男人到底是谁?我瞧他看你的眼神很不一般。”
夏瑾瑜笑了笑,道:“他叫龚仕杰,这些年我和乐乐多亏他照拂。他对女儿有些情意,这次回来也是想带他来见见娘,我已经答应他了,等回了祁州,就让他来提亲。”
唐氏有些担忧,道:“三娘,那人能处心积虑呆在你身边这么久,你莫不要被给骗了。不若让你兄长们在同僚中给你相看一番?”
夏瑾瑜道:“娘,我自己心里有数儿呢。说起来,不知道哥哥们去了哪里?”
唐氏道:“今日休沐,你哥哥们随同聊出去玩耍了。我已吩咐人去叫,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夏瑾瑜道:“好不容易休沐,还不不要打扰哥哥们的好。女儿也不是马上就要走。”
唐氏道:“你可是他们的亲妹妹,他们赶不回来?”
夏瑾瑜闻言不由大笑,道:“娘,这么多年,您还是一点儿都没有变。”
唐氏道:“哪里没有变,娘呀,现在都老啰。能在有生之年看你平平安安,娘心里就安心了。早些年,我也让你两个哥哥出去寻过你的消息,找了一年,也没个信儿,我又担心哥俩的前程,便做主给他俩娶了媳妇,让他们安心科考。”
夏瑾瑜看着她,道:“这些年,都是女儿对不起您。当年也是女儿任性,只想着离开这个地方,都是我自私,连累了娘和哥哥们。”
正文 第65章
唐氏的手腕顿了顿;叹了口气,道:“也罢,你要回祁州我也不拦着你。娘在这里;以后你和姑爷再经产刚回来看娘。你要嫁人;娘希望你从这里出嫁,娘就只有你一个闺女,你两位兄长疼惜你,这些年咱家虽然落魄了,好歹你哥哥们也是京官,也能给你撑撑场面。这点;你可得依我。”
夏瑾瑜无可奈何地看着唐氏;道:“好好,我听娘亲的。”
唐氏有些复杂的看了看女儿;道:“闺女,有个事儿我思来想去还是想给你说一说。当年你妹妹代你出嫁,后来出了那事儿,便被魏家休了。魏八郎后来得知你并未死,这些年一直都还未曾娶,你哥哥们也劝过,只是这孩子,唉,也是倔强得紧。”
夏瑾瑜很是惊讶,她回想了半晌,这些多年过去,那人的面容都已经模糊,夏瑾瑜心下复杂,讪讪道:“我与他是断不可能的……”
谈到魏八郎,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凝重。唐氏道:“娘都听你的,原本我还有那么一点子念想,后来想想咱们家大不如前,魏家如日中天。他与你哥哥们交好,那是打小就有的情谊。先前我还看不明白,后来被你哥哥们说了一通,我才醒悟。”
夏瑾瑜道:“娘,这些年我不在你身边,没有尽到一丝一毫做女儿的孝心,实乃不孝。”
唐氏道:“切莫如此说。娘知道,当年你那般情况下偷偷离开,定是不愿意给咱家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