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大口径火炮和弹药仍足以将印度军队在整个上午收复马鞍岭的企图化为泡影。
    上千名印度陆军的尸体遍布在马鞍岭周围的丘陵上,在他们倒下之前应该不止一次的抱怨过马鞍岭防御体系的设计者,正是他们挥舞着电锔将利于步兵攻击的丛林砍了个干净,为这座山体要塞扫清了所有的射界。印度陆军从下午开始冒着海面上东盟舰队的炮火将滩头阵地的火炮集中起来,用来压制马鞍岭方向中国人的炮击,但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又一次失败的行动。
    马鞍岭的岩层根本不畏惧这些野战火炮的威力,相反坑道内的重炮可以轻易的将印度陆军一个又一个的炮兵阵地摧毁。印度陆军又一次在马鞍岭下撤了下来,原本留给中国人的“伤心岭”看来只能留给印度人自己伤心了。而在中国—东盟联军第三两栖登陆舰队第二天夜间的行动之上,又用一个营的缅甸轻步兵通过直升机群被运上了马鞍岭。印度陆军虽然试图通过防空火力阻击对方的增兵,但是这些防空炮火一旦开火,就会立即遭到马鞍岭方向重炮的打击。印度人不得不面对明天黎明更为艰难的攻坚。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开始之前,印度陆军惊异的发现在马鞍岭方向上的中国—东盟军队竟然脱离的坑道工事摆出对攻的架势。而在一线与印度陆军正面冲突的也不再是身着海洋迷彩服、手持95式自动步枪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印度陆军从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个个身着绿色军服、手持类似于俄制AK…47自动步枪的身影。“缅甸的山猴子来了?”印度军队的指挥官不禁有些得意。
    印度陆军对中国人有与生俱来的恐惧,这一点在大多数印度军队中都是无可置疑。但是对于一向被西方宣传为“暴政前哨”的缅甸军队,印度陆军却有着莫名的自豪感。一个连国内治安都无法有效控制的军政府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这或许就是印度军队对缅甸军队心理优势的缘来吧!
    但是战幕一经拉开,印度陆军就体会到了对手的恐怖。这些早已在国内熟悉了战地、丛林作战的士兵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枪法和诡异的战术。往往不等印度军队反应过来,对方已经出现在侧翼两百米距离之内,随后是雨点般的手雷、精准的点射,不等印度军队稳住阵脚,对方已经挺着刺刀冲到了近前。
    印度军队被逐出前线之后数百米之后,才回味过来这些战法竟是如此的熟悉。一时间中国士兵着缅甸军服参战的谣言开始在战线上四处传播。实际上这种说法竟有其根据,又不完全正确。参战的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缅甸军队。但这些士兵的身上却都或多或少的流淌着中国的血液。
    在那些火热的文革年代,无数怀揣着“解放全人类”理想的中国知识青年在“政治边防”抵达了中缅边境。在当时缅甸北部的缅共和政府军的冲突之中,这些以格瓦拉为偶像的热血青年,又不少翻越国境自愿的加入到缅共游击队的洪流之中。他们甚至一度成为缅共的主力军参与了攻打腊戌的战役。这些青年中有些回到了祖国,有些则永远留在异国。
    而其中的佼佼者,则更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大都当上已经了缅共高级军官,2002年泰缅两国发生边界军事冲突,缅甸军队一度败落,多数争议地段落入泰国之手。据说缅甸政府一度向缅共求援,请那些昔日红卫兵小将帮忙。两个旅联手在泰缅边界采取敌驻我饶、指北打南、分割包围等游击战加运动战的战法,深入泰国境内切断泰军后援,选择有利的时机,在不利于泰军机械化作战的地段,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不到三个星期就把失地全数夺回。因为缅政府是按夺回的土地面积向游击队付费的,所以当缅军新任边防司令前去接防时,红卫兵旅长拿着泰国地图问:你还要我拿下哪一块,曼谷你要不要?
    当然这些故事太过传奇,往往不足为信。但是长期驻守在缅甸北部木谷县的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却是缅甸众多军队中绝对的异类。这支部队的成员主要来自缅甸东北部的中缅边境地区,这里的居民世代与中国为邻。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变迁,都有中原移民由此进入缅甸定居。而近代以来除了支持缅共的知青之外、退入缅甸的国民党军队余部也多在此定居。
    这些中华儿女的后裔保留着祖先的种种优点。在中缅边境上他们不仅建立5万多平方公里的三个繁荣的经济特区,更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缅甸政府达成和解协议之后,以自己的财力和军事力量支撑着缅甸政府对这个国家北部的统治。而他们组建的第101轻型步兵师则正是这些华夏儿女溶入缅甸的证明。这支缅甸军队中训练有素的机动力量,一度被作为缅甸政府手中的救火队。而此次配合中国…东盟联军对安达曼群岛的战斗,第101轻型步兵师更是担任着负弩前驱的先锋。
    在被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击退之后,印度军队的信心彻底崩溃了。当第三波次的垂直空降部队抵达马鞍岭之后,印度陆军开始出现正建制的缴械投降。北安达曼群岛可以说是安达曼群岛之中最先陷落,仅仅抵抗了四个昼夜,战斗就大致结束。而刘舒畅此刻走下这决定战局的马鞍岭时,一个陌生的缅甸军官出现在她的面前。
    
   
第四十五章:硝烟近散(四)


    
    “你好,美丽而又高雅的战地记者—刘舒畅小姐,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面对着对方多少有些肉麻的打招呼方式,刘舒畅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仔细打量着眼前身着缅甸陆军少将军装的男子,黝黑的皮肤告诉刘舒畅这是一个来自热带雨林的异族军人,但是流利的汉语和轮廓刚毅的五官,却又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一度令刘舒畅对眼前这位男子有些捉摸不透。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的师长,我的名字是吴瓦廖。我的母亲是伟大的掸族人,不过我的父亲是来自于更为伟大的中国。”虽然对着这个一上来就大谈家世的缅甸军官没什么好感,但不可否认他的中文和汉族的血统为刘舒畅和他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掸族的确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勐卯王国,曾统治大半个缅甸、泰国、老挝、印度的阿萨姆、曼尼普尔等地区。”而就在刘舒畅与吴瓦廖相遇的同时,在中国—东盟联军的旗舰—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浙江”号的指挥中心内,刚刚返回战区司令部的林太平正饶有趣味的向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讲解着缅甸的历史。
    “缅甸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缅族、孟族、掸族三族之间征战的历史。缅族所建立的蒲甘王朝于公元1044年第一次统一整个缅甸。但是在蒙古大军的打击下,这个王朝最终灭亡了。其后,孟族在南部建立起白古王朝,定都仰光附近的白古;掸族在北部建立阿瓦王朝,定都曼德勒附近的阿瓦,开始长期的南北对峙局面。不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了十五世纪末,缅族重新在两国之间崛起,建立东吁王朝,并先后灭掉两国,于1555年第二次统一缅甸。东吁王朝统治并不稳固,在世仇暹罗打击以及孟族反叛下,衰落下去了,首都阿瓦后来又被孟族人攻占,东吁王朝宣告灭亡。直到1753年,缅族首领壅籍牙南征北伐,第三次实现了缅甸的统一,最终建立了壅籍牙王朝。也就是贡榜王朝。”林太平一边品位着自己手中的香茗,一边如说书人般评说着缅甸历史上的跌宕起伏。
    “等一下!这些遥远的历史又与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有什么关系?”胡维风中将对这些复杂的历史显然不感兴趣,他很难相信今天林太平与自己所要谈的只是这些遥远的王朝。“请司令稍安勿燥,听我把这个故事说下去。“
    从中古到近代,缅甸与暹罗的攻势,1760年,缅王壅籍牙在围攻暹罗大城时病亡。其长子继位后孟驳继兄登上王位后,缅甸又向北收服掸族土司,向东攻击南掌,向南攻击暹罗,终于于17673月攻陷大城,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暹罗大城王朝灭亡。这是贡榜王朝武功最盛时期。不过胜极必衰,贡榜王朝随后因为北部对掸族土司的军事行动,而招惹来清朝乾隆帝的大规模反击。虽然最终贡榜王朝借助地形和气候的帮助与强大的清帝国远征军打成平手,但是却也永远错过了并吞暹罗的最好时机。
    而缅甸当时的强大甚至使得已经在印度东部吞并了孟加拉行省的的英国开始忧心。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最终缅甸的强悍步兵无法抵抗英国的坚船利炮,贡榜王朝最终在1886年的第三次英缅战争轰然倒塌。缅甸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林太平徐徐道来,如数家珍。而他更是全然无视胡维风厌倦和抗议的表情最后才将话题引到目前缅甸的局势上。
    “虽然缅、孟、掸三族之中,孟族已经日渐消亡难以再与缅、掸两族争雄了,但是现在的缅甸却依旧是三足鼎立的局势。掌握着中央政权和庞大军队的缅族军政府、‘缅甸国父’昂山将军之女—昂山素季所领导的缅甸反对党—民盟以及以掸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武装到目前保持着缅甸危险的平衡关系。”林太平意味深长的说道。
    “在总参早就听说你是‘西南通’,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这一切与战区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有什么关系,目前印度陆军爱安达曼岛上只剩下布莱尔港这一个最后的堡垒了,只要再有一到两天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拔除这个最后的钉子,届时一切将在印度洋上落下帷幕。”胡维风中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他得到的情报来看,由这场漫长的战争而造成的笼罩在整个印度洋之上的硝烟即将散去。
    “不,我的司令员同志,战争还将继续。而且缅甸即将会成为我们的新战场。好了,我们还是来谈谈吴瓦廖少将吧!”虽然在某些人的眼中,胡维风已经成为了“十三翼将”的领军人物。但是显然在很多决策的问题上,林太平更接近于这个集团的权力中心。
    在缅甸军政府、民盟和少数民族这三股力量之中,军政府无疑占据着绝对优势。昂山素季的民盟虽然来势汹汹,但是这个接受了太多西方思维的女人缺乏角逐亚洲政坛的雄心和魄力。而民盟背后的美国人虽然不断要求缅甸军人加快民主化进程,但面对缅甸背后的中国,华盛顿并不敢把缅甸军政府逼上绝路,也不想在缅甸事务中陷得太深。而以掸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的利益不尽相同,难以形成合力。所以缅甸军政府看似四面楚歌,但实际上却是不断的此消彼长之中,坐稳了权力的宝座。
    不过就如大多数东南亚政权一样,一旦内部丛生的矛盾被一一摆平之后,那些高傲的政客们就会开始考虑在强大的邻国之间周旋以获取更大的利益,甚至恢复自己往昔的辉煌,缅甸也不例外。就在缅甸国内的局势日趋缓和之际,缅甸军政府也开始尝试着在中印之间玩起了待价而贾的把戏。
    自缅甸军政府执政10多年来,受所谓“民主国家”不与军政府交往的传统外交理念束缚,印度历届政府对发展印缅关系不甚积极,导致印缅两国之间虽然拥有着1643公里边境线,却几乎没有任何高层往来,双边关系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