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的印度伞兵部队在春蓬府一线的防线被迅速撕成了破布。但是与第13集团军辉煌的胜利相比,几乎刚刚进入战斗状态的第52山地步兵旅却只能在二线看着友军大展拳脚。
“地面战才刚刚打响,阿三在整个东南亚还有不下10万陆军呢!咱们有的是机会!”面对战士们热切请战的愿望,第52山地步兵旅的各级军事主管和政委们只能以“眼光要长远”来宽慰几乎在后方待到抓狂的战士们,的确春蓬府战役仅仅是打通了克拉克地峡,在槟榔屿和马来半岛之上还有众多的硬仗在等待着远道而来的中国陆军。
但是事实却总是那么的无情,在春蓬府一线的硝烟散尽之后。已经感觉休整完毕的第52山地步兵旅却得到了战区司令部令人难以接受的消息。第52山地步兵旅在接下来的地面战中将驻守克拉克地峡一线,负责保卫部队不断延伸的后方补给线。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一支越境远征,不断面对野战和攻坚压力的集团军来说,后勤补给的重要性绝对足以提升到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程度。在需要达成连续高强度突击的情况之下,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不可能不断抽出一线部队来巩固补给线,战区司令部让第52山地步兵旅来担任这一任务,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并不能说是一招随心所欲的闲棋。
但是对于一行以来都自认为擅长山地作战的第52山地步兵旅突然被转而承担了原本应该由二线部队甚至武警来完成的使命,广大官兵的情绪难免有些过激。“我们是革命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一路之上,第13集团军高歌猛进,各部队打的可以说是畅快淋漓,而第52山地步兵旅则跟着后面,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修桥补路之上。可以说是日子过的无比乏味。
唯一不多的几次实战机会出现在泰国南部宋卡、也拉、北大年和陶公四府。印度的入侵,令泰南四府当地聚居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活跃频繁,一度到了摧毁泰国政府机关、割据城镇的地步。虽然随着克拉克地峡战斗的结束,泰国政府开始努力重新掌握对这四府的控制权,但是面对已经形成了气候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单纯依靠泰国军警的力量,要想迅速恢复当地秩序并不容易。
虽然战区司令部要求第13集团军协助泰国方面的行动恢复,但正急于一举吃掉正处于战略收缩状态下的印度陆军第4师的第13集团军军长李光汉少将来说,要停下坦克的履带,去绥靖地方显然并不符合他的脾胃。在以重型武器为先导,摧毁了一系列伊斯兰极端组织可能阻挡前进的据点之后,第13集团军打出了一条通路的横穿泰南四府,而在其身后却还留下众多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盘踞的城镇。
这些城镇尽管规模不大,但却早已被伊斯兰极端组织修筑成了易守难攻的要塞。在泰国陆军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第52山地步兵旅应邀出手,在经过了多年城镇反恐训练,又憋了一肚子邪火的中国山地步兵面前,这些试图负隅顽抗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在连续多次几乎只能用钢刀切豆腐的攻坚行动之后,泰国南部四府的穆斯林中迅速开始流传一个恐怖的传言—泰国政府请来了中国陆军驻扎在新疆的特种部队。这些军队长期以来都在与“东突”分裂组织作战的一线,对伊斯兰极端组织下手狠辣无情。继续抵抗恐怕只能是玉石俱焚。一时之间,泰南四府降旗四处,泰国政府甚至都有些怀疑,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些一向以来热衷于闹事的穆斯林突然变的如此驯服起来。
尽管在泰南四府打出了军威,但是就如足球场上前锋才是永远的英雄,担任后卫的第52山地步兵旅即便化解了再多的危机,往往也只能被淹没在第13集团军斩将夺旗的辉煌胜利之中。在成功的恢复了泰南四府的治安之后。第52山地步兵旅的战地生活重新归于无聊和沉寂。当第13集团军和印度陆军的装甲部队在槟榔屿以北展开激烈的对攻之时,第52山地步兵旅曾一再请战,甚至私自组建了一个反坦克营试图赶往战场分一杯羹。但是在大包大揽的第13集团军面前第52山地步兵旅似乎总是晚了一步。
其实没有仗打的憋屈倒还在其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第52步兵山地旅被印度伞兵部队包围,多亏第13集团军主力部队赶到才解围的谣言开始在整个战区里传播开来。每次通过第52山地步兵旅所驻守的兵站,隶属于第13集团军的部队总会带着调侃的语气说:“兄弟们辛苦了,以后打的不好没关系。后面还有我们第13集团军。”这样的玩笑在以男人为主的军队之中其实并不算过分。但是此刻却如同一柄柄钢针扎的每一个第52步兵山地旅战士的心中。一开始战士之间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久而久之,第52山地步兵旅的官兵们开始对于这一切保持了沉默,但这并不代表麻木,而是因为全旅上下都清楚拳头不能堵住别人的嘴,这样的耻辱只能用行动来洗刷。
但是在渡海远征安达曼群岛的“冰山再现”行动开始之前,第52山地步兵旅却意外接到了调防回国的命令。这一纸命令传达下来,第52步兵山地旅各级官兵无不顿足捶胸,因为他们已经从各条渠道听到了中印两国已经在秘密议和的消息,安达曼群岛很可能将成为中国远征军的最后一站。在北返的火车之上,官兵们丝毫没有回家的快乐。有的只是长吁短叹的惆怅。
“请将不如激将!现在的火候刚刚好!”但是列车却没有在成都逗留太久,便直接开赴了拉萨。摇晃的火车之上,印度洋战区的副司令、成都军区司令员张陵中将却以外的出现在茫然不知所措的第52山地步兵旅旅指挥部。“我们打的不好,作为旅长我需要检讨。”面对着自己的老上级。旅长廖中庭大校首先总结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
“其实52旅的问题并不是你们一家的问题。大家都是老牌主力,谁身上没有足以等身的功勋。中国陆军天下第一的牌子,其实已经足以重的压死人了。偏偏我们大家一直以来都还背的乐此不疲。甚至还自己为自己加压,非要给自己安一个不败的金身。说句实话,52旅在春蓬府战役的表现可圈可点。放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甚至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你们打的不比老一辈差。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中国陆军如果还在延续壕沟围困、围点打援这样的传统打法,那么中国陆军的未来又在哪里呢?”面对着几乎自己失去了信心旅长廖中庭大校等指挥官,张陵中将首次道出了自己一直以来对第52山地步兵旅投闲置散的真正原因。“我不希望在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身上再延续我们老一辈的所谓光荣传统。你们需要有适合于自己、适合于这个时代的战法。”
“但是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我们52旅恐怕没有机会再翻身了吧!”在张陵中将关切的目光之中,廖中庭大校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呵呵!你多虑了。安达曼群岛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休止符而已,战争乐曲的演奏从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2旅根本就不曾错过任何战机,因为马来半岛的战斗本来就不属于你们。”在张陵中将的解释之下,似乎一切的谜底都已经揭开。原本长期以来一直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雪域高原为预设战场的中国山地步兵本身就缺乏针对东南亚的丘陵地带作战的经验和装备。中央军委其实并不是忽略了这一点,一切不过是热身而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第52山地步兵旅按照预定的剧本开始了自己的演出。在拉萨的军营里对外宣称是填补损失的2000名新兵开始热火朝天的训练。各部队停止了日常的演习和训练,开始对所有重型装备进行保养。一派刀枪入库景象的背后,掩护着一场横跨千里的大远征。在经过了再三挑选之后,在以第52山地步兵旅为基础以上,西藏军区集中了全部精锐,组建了“山南突击集群”。这些中国山地部队之中最为强悍的步兵将徒步从中国—尼泊尔边境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印度陆军的侧后。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北面同中国为邻,东、西、南三面与印度相连。所以,一些介绍尼泊尔的英文书籍总是形象地将其喻为夹在中印之间的“三明治”。
这个国家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巍巍喜马拉雅山挡住北方干冷的寒风,刚阻挡了来自亚洲中心的文明。从中国进入尼泊尔自古以来都是一条危途。山高谷深,云雾缭绕,高山终年积雪,只有夏季可以放牧。而相反与印度接壤的地域却是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是尼泊尔重要的经济区。所以不难想见,尼泊尔的当权者会在中印两大邻国之间如何取舍。长期以来尼泊尔在政治,经济上都严重依赖于印度。印度的文化与宗教对尼泊尔影响深刻,尼泊尔居民中约有85。6%信奉印度教。
在很长的时间内,新德里都视尼泊尔为藩属。如果不是这个国家人多地瘠,印度政府估计早就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一个邦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度在这个山地之国的影响开始逐渐被来自东方的大国所取代。而更为令印度政府感到忧心重重的是青藏铁路的修建。在一段时间试图在能源问题上克扣尼泊尔之后。尼泊尔外交大臣普拉丹正式向北京要求“希望能将由拉萨进一步延长至加德满都”,这一表态迅速引起了印度的猜忌。新德里意识到尼泊尔正在考虑将中国作为另外一个选择,以此来“制衡印度”。
一旦中尼实现方便的陆路交通,尼泊尔在经济、能源以及地理范畴上对印度的依赖性将不复存在,尼印关系也由此会发生全新的转折。
延伸青藏铁路当然有利于大幅促进尼泊尔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尼泊尔方便地从中国进口石油等产品。但是印度所看到的是,一旦青藏铁路修到加德满都,喜马拉雅山的天然屏障将不攻自破。中国陆军将可以在转瞬之间出现在恒河平原之上。
不过将青藏铁路延伸到加德满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青藏铁路的第一段延伸线拉萨到日喀则已在规划中,但从日喀则再往南延伸的铁路,还需要等相当长的时间,至于跨境铁路就更加遥远了。从技术上讲,必须要考虑到的是,通往尼泊尔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这无疑将是个巨大的挑战,技术上的难关并非不可攻克,但需要的投入将是巨大的。另外,跨境修路更是一件需要多方反复斟酌的复杂工程。可以想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延伸青藏铁路的方案并不会很快变成现实所以印度短时间之内,依旧认定中国陆军不可能取道尼泊尔。所谓的中尼铁路不过是加德满都要挟自己的手段而已!
第六十章:四战之地下
“这帮背信弃义的尼泊尔人,他们竟然开放边境让中国人在我们的后背插上这致命的一刀。”面对着此刻自己面前这完全意料之外的战场,印度陆军第17山地步兵师的师长苏斯曼少将的感觉只能用噩梦的形容—此刻在他的望远镜中数以百计的印度陆军士兵正沿高低起伏的山峦和梯田向着他们自己构筑的堡垒发起进攻。而更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此刻不时落在他们的冲击集群中,瞬间抽离士兵们的生命和勇气的炮弹也是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