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亡诡记 作者:柳暮寒-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哥拍了拍手,笑道:“不宠古,不疑今,有想法,有见地”。说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我被他夸得有些心虚,我说这些话,只不过是我读的书的确有些多了,在很多的历史材料上,许多本应该相同的地方,却出现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就好比《汉书》和《三国志》这两本,对于大汉王朝的许多记载,都是自相矛盾,一贬一褒,说法各有千秋,你说你相信哪个?《汉书》是刘家人自己给自己歌功颂德,而《三国志》的陈寿,却是晋人,所以他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我说你刘家的坏话,你还会杀我头,怎么着!
中国的24史,像这样矛盾和出入,甚至可笑的记载,实在太多,我都不想一一枚举,所以我自读史开始,对于任何一本历史文献,我都是半信半疑的状态,即便是《史记》,在我看来,是最大的历史谎言。
言归正传,我被男哥虚飘飘的夸了一下,笑道:“男哥,你和我说这个干嘛?政”
男哥挥了挥手,说道:“那么你知道长生吗?”
我被他绕的晕头转向,怎么又回到了长生不死这个话题上来了,想长生不死的人我在历史上见过不少,可真正能不死的却是一个没有。我有些好笑,说道:“知道是知道,不过不知道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男哥示意我不要着急,道:“你既然听过老洪跟你说过长生的事情,那么你应该知道,长生不老药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我点了点头:“洪爷的意思是说,长生不老药其实是一具尸体,一具已经死掉却又复活过来的尸体,只不过还没有完全舒醒,后来始皇帝找来徐福,为他修建了你们这座岛,好让他安心的研究这具尸体,帮始皇帝找到长生不死之药”。
男哥笑了笑,慢道:“你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个岛并非是用来给徐福研究的,而是为了囚禁徐福。”
我一听,有些哑然,这是怎么回事,囚禁徐福?
男哥续道:“当年,始皇帝得到那具尸体,虽然很想得到长生之药,并且秘密将徐福派到了这个岛上,但是始皇帝根本不信任徐福,所以他派来这里的3万仙仆,其实很多都是他派来监视徐福的。徐福整整研究了五年,可是无果,始皇帝怀疑他已经找到了长生的秘密,只不过故意不告诉他,始皇帝等不及了,便把尸体拿了回来,重新找了一个叫卢生的方士继续研究,至于徐福,始皇帝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囚禁在这个岛上,逼着他说出长生秘密”。
我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里居然是囚禁徐福的地方,可后来呢?
男哥接着说道:“卢生比起那徐福,还要差劲,研究了2年,一点效果也没有,始皇帝大怒,便要杀了他,那小子也算机灵,带着一家老小躲到了一个深山里面,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的历史中,仿佛人间蒸发一样”。
我不明白男哥为什么和我说这样两个故事,我听得有些奇怪,问道:“这两件事情能说明什么问题?”
男哥笑笑,道:“关于长生不死,别说是始皇帝了,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更为可笑的是,明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乐于此道,是不是很可笑。几千年过去了,朝代换了几百个,皇帝死了几万个,甚至到了近代,皇帝的称呼都不用了,可是世上的人,对于长生的可笑的追逐,却从未停止过,可见人性是多么的卑劣。而且不仅是这些王侯将相,即便那些帮这些王侯将相寻找长生的人,对于长生的诱惑也是抵挡不了,我这样说,你能明白了吗?”
我登时一惊,你的意思是?
男哥笑道:“不错,当年始皇帝不同意再让徐福研究下去,只是有人告密,说徐福已经找到了长生的秘诀,只是他想一个人独吞,不想把长生奉献给大王。始皇帝大怒,带走了尸体,囚禁了徐福,逼他说出长生的秘密”。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笑道:“我猜那个告密的人就是卢生吧,这人也是个有名的方士,他也贪图长生的秘密,索性陷害徐福,将尸体要了回来,自己研究。不过我好奇的是,徐福是不是真的找到了长生的秘密?还有那个卢生,他研究了2年,也许他也得知了秘密,只不过他并没有告诉始皇帝”。
男哥点点头,笑道:“猜的不错,只不过不管卢生还是徐福,谁都不知道他们最终到底有没有找到长生的秘密,而事实却是,始皇帝死在第五次东寻的路上,千古一帝,就这样走了人生的尽头。而徐福在始皇帝死后,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从这个岛上消失了,关于长生的秘密,再也没人知道,只不过当年囚禁徐福的地牢却依旧保存至今”。
“地牢”。想到这里,我心念一动,难道说这里就是当年囚禁徐福的地牢?
男哥会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这里也是囚禁你父亲的地方,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这个岛的秘密?”
我笑了笑,说道:“你不会告诉我,这个岛上藏着徐福留下来的长生不老药吧?”男哥摇着头,笑道:“错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个岛不就是当年徐福秘密研究的实验室嘛”。
听到这话,我眉头一皱,对啊,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没想到。当年徐福研究长生不死药不就是在这里嘛,这里必然会留有当年徐福研究时所用的资料,器械,甚至一些很奇特的东西。这对于那些同样研究长生甚至寻找长生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原来这就是这个岛的秘密!
男哥见我一点就通,颇为得意的笑了笑,说道:“还有,你知道卢生最后逃到了哪里去了嘛?”
我心头一动,怎么卢生也有问题?:“他不是躲到了深山里面去了嘛?”
男哥点点头,说道:“不错,只是你知道他最终躲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嘛?”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男哥又道:“我再和你说一个故事吧”。我点点头,意思是说你讲。
男哥续道:“东晋的时候,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大诗人,名叫陶渊明,你知不知道”。
我咦了一声,怎么这也和陶渊明那老农民有关系了?说道:“这我知道,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不过男哥和我说这个人干嘛?
男哥续道:“你既然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你应该知道,他写的《桃花源记》,对不对”。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恩了一声,当做是回答了。
这时候男哥一下子站了起来,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他带着一家老小躲进了深山里,自此再也没有出来过。后来世上便开始流传起来传说,人们甚至忘了这个地方的主人是谁,但是他们却知道世上有这样一个梦幻般的的乌托邦,并且为之取了一个响亮而美妙的名字,叫世外桃源”。
我和姚歆听得具是一惊,根本说不出话来,这。。这。。世外桃源?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个地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切居然是真的?


、第203章 谜题继续(继续解密)

男哥并没有理会我的惊异,讪讪一笑,说道:“世上到底有没有世外桃源我不知道,但是你的父亲却深信不疑,他认为一定有那么一个地方,只不过是不是和传说的那般,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无人得知了。或许所谓的世外桃源不过是人们的传说而已,里面真实的场景无人知晓,也可能是个人间炼狱”。
等等,对啊,我怎么给忘了。黑色的笔记本,那本黑色的笔记本。关于陶渊明和世外桃源,我曾经在姜西寄给我的黑色笔记本上,看到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记录,看来那本笔记本还真是厉害,一早就知道我会有一天用到上面的内容。一开始我看到这段记录,也没发现有什么奇怪和不对的地方,只不过刚刚听到男哥意外的提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才恍然大悟。
我记得上面记载----陶渊明归稳十余年后,他到西岳华山游历,不料在此却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人间仙境。
具体的事件是,公元417年,他春游到西岳华山,住在玉泉院的全真观。一天他信步走进华山峪中,观赏华山春色。走至五里关,仰望“华山第一关”5个苍劲大字,他感慨万端。绕过大石远眺,满山遍野桃花盛开,他情不自禁连声称赞:“西岳桃花果然名不虚传,沙罗溪桃花与此相比差之远矣!”
正和《桃花源记》所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记载的一样膈。
他看得入了迷,一边观赏,一边前行,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个青松翠竹环绕的山谷之中,数十座茅屋农隐伏其中,他好生惊讶。不多一会儿,见一位服饰古雅,长髯如雪的老人依杖而立,笑迎问道:“先生从何而来?”渊明说明由来,并请指点迷津。
老翁“便要还家,没酒杀鸡作食”,左邻右舍闻之,纷纷携酒食果品前来问讯。众人席地围坐,依次欢饮,彬彬有礼多有古风雅意。他问老翁,为何居此山中。老翁答道:“赢政乱世,民不聊生,曾祖率宗亲来此绝境避之,现已十辈。”陶渊明问及汉魏晋之事,众皆不知,屈指算来已500余年。陶渊明感叹道:“真乃世外桃源!”
他回到全真观,展纸命笔,一气呵成流传至今的《桃花源记》政。
对于黑色笔记本上记载的这个故事,我不敢妄加猜测,和陶渊明写的原文,有很大的出入。首先,陶渊明所写发现世外桃源的人,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个渔夫。但在黑色笔记本上所记载的,发现桃花源的人是陶渊明本人,光这一点,就有天壤之别。
当然,也有可能是陶渊明自己发现了世外桃源,然后把自己拟做成一个渔夫,以一个渔夫的口吻,记述了桃花源的景象。这种习惯,在历朝历代都是文人墨客比较惯用的一种手段,至于为什么,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有些事不能明说,有些人也不能明着写在文章了。就拿陶渊明自己来说,他是一个当过官,又看过官场种种弊端和不堪,一气之下,才辞官退隐。
所以他写的文章大多是针砭时事,讽刺贵族的,但是他又不敢明着来,更加不敢说自己就是发现桃花源的那个人,以免遭人嫉恨和抱负,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妻儿老小一家,他即便再洒脱,他也不可能不管这些人。
毕竟你描写的桃花源是一个梦幻的乌托邦,一个安乐,祥和,公平,富足的世外仙境,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很有蛊惑人心,造谣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