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四十五分,两辆汽车开进了公园的大门,在公园大门里面的林荫道上一共停着三辆汽车,第一辆汽车是孙局长的汽车。
李云帆和卞一鸣从第二辆汽车上走了下来,两个人腰有点弯,背有点驼,开玩笑,他们俩还没有吃饭呢?从第三辆汽车上走下来的三个人,是生面孔。第一个走下汽车的是地区公安局刑侦队的刘副队长刘小涛,另外两个人分别是地区刑侦队的刑警黄启明和乐子华。
第七十章 郑局长布置任务 树林中仔细寻觅
“72。12。8”已经不再是一起简单的失窃案了,它已经演变为两起失踪案,甚至是凶杀案。
刘副队长一行三人在地区第一医院扑空之后,跟随李云帆和卞一鸣到水涟县来了。
这正是郑峰所希望的。根据案情的发展,凶手很可能是一个团伙。作案的时候,他们抱成团,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旦有人暴露,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杀人灭口掐断所有的线索,显得非常果断、老辣和凶残 。
两路路人马回合在一起之后,大家在西院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明确了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下一个极端的工作重点有两个:
第一,围绕汪鹏程的社会关系寻找线索,平时,到底有哪些人和汪鹏程联系紧密。郑峰就不信这个邪,虽然大家没能从胡羽化的社会关系上找到“太子党”的影子,但这并等于说同志们在汪鹏程身上所做的努力也将前功尽弃。难度肯定很大,否则,汪鹏程失踪的不会这么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郑峰的性格。后退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而要想从汪鹏程的社会关系中找的线索,那就要和汪鹏程的家人进行接触,汪鹏程的老婆、父母和邻居应该是主要的调查对象。这项工作交由李云帆和孙局长负责,成员有童子强、蒲森林和王萍。
第二,继续寻找胡羽化,继续关注汪鹏程的去向。这项工作由郑峰和剩下的同志负责。在郑峰和李云帆看来,胡羽化失踪的范围肯定在滨湖,卞一鸣和童子强甚至断言,如果胡羽化确实遇害的话,那么,湖底水草下面一定是胡羽化的葬身之地。
会议结束之后,李云帆和孙局长等人前往汪鹏程家守候汪鹏程的老婆,当然也包括守候汪鹏程,只有在确定汪鹏程失踪的前提下,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展开。案情确实重大而紧急,但在这种情况下,刑侦工作者一定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忙乱之中往往容易出错。同志们已经在胡羽化和汪鹏程两个人的身上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说在胡羽化的身上所犯的错误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在汪鹏程身上所犯的错误就有点低级了。
在会上,郑峰和李云帆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汪鹏程在今天晚上还没有回来,而她的老婆又不能确定他到什么地方去了,那就可以确定汪鹏程是真失踪了。
李云帆一行走后,郑峰一行在西院西边和北边的树林里面和湖岸边进行了实地勘察,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可疑的脚印,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树林里面有一层非常厚的树叶。年师傅说,这些树叶从来没有清扫过,人走在几公分厚的树叶上,是不会留下脚印的,也许有人会问,即使地上有树叶,时间长了就会腐烂成泥,怎么会有这么厚呢?笔者一说,大家就明白了,树林里面,绝大部分是香樟树,这种树有一个特点,新叶子长出来以后,老叶子才往下落,一年四季,新叶天天长,旧叶天天落。前面的落下来的树叶还没有腐烂,后面的树叶又铺了一地。
第七十一章 水闸下六个涵洞 卞一鸣嗅觉灵敏
第二,湖岸边倒是有脚印而且有很多脚印,前面,笔者已经交代过了,经常有人到公园里面来钓鱼,钓鱼人在湖边一站最少半天,凶手留下来的脚印早就被他们踩的没影儿了。
之后,郑峰一行上了停在码头上的两条船。等大家坐好以后。年师傅和刘师傅将船向滨湖的北岸划去。
在滨湖的北岸有一个水闸,大家还记得大沙河吗?对,滨湖和大沙河是相连的 。大沙河由北向南从水涟县的东边蜿蜒而过,在县城的北边,大沙河有一条支流,连接滨湖的就是这条支流。
在水闸的两边有若干个涵洞,年师傅和刘师傅说,其实,滨湖是一个水库,在任何年份,不管老天爷下不下雨,都要保证滨湖的蓄水量,因为,整个县城的用水全靠滨湖里面的水。所谓水闸,其实就是一个泵站,当滨湖里面的水,低到一定的时候,水闸就开始工作,当滨湖的水位升高一定位置影响到县城安全的时候,泵站就开始向外排水。水闸两边的涵洞就是保证滨湖正常水位的,当沙河的水位开始上涨的时候,涵洞的门就会打开,让外面的水流进滨湖。
但在年师傅的记忆中,大概是涵洞的设计有问题,涵洞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年师傅在公园工作了几十年,只有他和刘师傅知道这些情况。其他人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
涵洞,是年师傅无意中说出来的。
“年师傅,您说的涵洞在什么地方?”卞一鸣问我们都知道,卞一鸣对一些东西是非常敏感的,只要你是和案子有关的东西,特别是和案子有关的环境,卞一鸣的嗅觉特别灵敏。
“在水下。”
“在水下?”
“对,我有很多年没有看见它们了,县城里面的人恐怕早把它们忘在脑后了。”
“涵洞在水下多深的地方?”
“有大半人深吧!到夏天,可能有一人深。”
“一共有几个涵洞?”
“一边三个,一共有六个。”
“涵洞有多大?”
“涵洞是由水泥管砌成的。去年邬小楼他们从码头游到水闸跟前,他们下去过,涵洞里面已经被淤泥堵得差不多了。”
“年师傅,这个邬小楼是什么人?”
“邬小楼是我们公园的职工。”
于是,郑峰决定到水闸跟前去看看他对卞一鸣和年师傅的对话非常感兴趣,如果水闸下面的涵洞早已经废弃不用,而且已经被人们遗忘,确实应该看一看。
湖中央没有什么水草,所以,船走的比较快。
湖中心的水很深,年师傅放下船篙,改用船桨。
十五分钟以后,年师傅将船停在了水闸下面的石阶旁。水闸前面的水草已经捞得差不多了,但水闸两边的水草没有动。
年师傅指着水草道:“涵洞就在水草下面。”
“年师傅,水闸前面的水草好像被人捞过了。”卞一鸣道。
“对啊!是我和老刘捞的,每年冬天都要捞一次。”
“年师傅,这是为什么?”
第七十二章 水闸下果有涵洞 郎师傅前来帮忙
“这种水草长得很快,如果现在不捞,等长严实了,那就麻烦了,一到夏天,这水闸就得启用。”
“年师傅,那这两边的水草为什么不捞呢?”
“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水闸两边的涵洞用不着,水草捞不捞都没有关系。”
年师傅知道郑峰到水闸来想做什么,他拿起船篙,将船撑到水闸的西边,把船停在距离闸坝两米左右的地方,然后将船篙插进水草中,同时将船篙与水面成四十五度左右的角,将船篙慢慢往前探 。
船篙先是在坝壁上摸索,当摸索到水下**十公分的时候,船篙突然下潜或者说突然加速前进了一米多。
“郑局长,这这下面就是一个涵洞。”
“年师傅,这附近有没有打渔的或者摸鱼的?”
“有啊!”
“在哪?”
“过了水闸,往北走半里地在河汊上,有一个姓郎的,他涨水的时候架网打渔,枯水的时候,下河摸鱼。”
“他有摸鱼的皮衣衣裤吗?”
“有啊!没有那玩意怎么摸鱼呢?”
“郑局长,我去一趟。”孙局长道。
“孙局长,我跟你走一趟吧!”年师傅道,“我认识郎师傅,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行,那就辛苦您了。”郑峰非常感激地望着年师傅。
年师傅和刘师傅将船慢慢靠边,然后跳下船,先固定好船,把同志们一一扶上石阶。然后将绳子拴在石阶上面的一棵冬青树上。
在郑峰来看,涵洞应该是藏尸体的好地方,如果涵洞还在发挥着过水的作用,那倒未必。
二十五分钟以后,有三个人朝水闸方向疾步走来,其中两个人是孙局长和年师傅,另一个人是生面孔,此人的肩膀上背着一样东西。走到跟前,才看清楚,那是一件黑色的皮衣皮裤。
此人叫郎生财,郑峰和郎生财见面之后,就安全问题和郎生财进行了探讨,在一米深的涵洞里面作业,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必须确保安全。
郎生财说,他在滨湖里面摸过鱼,但没有在涵洞附近摸过鱼,摸鱼人有摸鱼人的讲究,只要是有涵洞的地方,是绝对不去的,水下涵洞,里面的水压和其它地方不一样,再加上涵洞里面有吸力,所以,比较危险,再说,摸鱼人一般是不潜到水下去的,他们一般是用竹竿拍打水面,水下的鱼受到惊吓以后,会钻进淤泥尤其是河岸附近的水草和淤泥里面,摸鱼人只要将双手并排向前推,就能摸到鱼了。所以,摸鱼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把脖子以上的部分下潜的水下去的。
关于安全的问题,郎生财已经想到了,他带来了一根二十几米长的绳子,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绳子另一头由上面的人拿着或者拴在树上。
在年师傅的帮助下,郎生财穿上皮衣皮裤,系好手腕和脖子上的皮筋,最后在腰上系上绳子。
谭科长拎起食指粗的绳子,走到一棵冬青树跟前,将绳子的另一头系在树干上。
第七十三章 郎师傅潜入水中 水面上冒出气泡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郎师傅从年师傅的手中接过一瓶洋河大曲,这瓶洋河大曲是孙局长让年师傅去买的,孙局长还将二十块钱塞到郎生财的口袋里面,结果被郎生财数落了一通。孙局长只得将钱放回自己的口袋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闸上面站了很多人。
郑峰听到了几个人的对话。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他们是在找人 。”
“到水下去找人?莫不是死人?”
“嗨,这你都听不出来啊!”
“这下面怎么会有人呢?”
“水下面是几个涵洞。”
“难道人在涵洞里面?”
“这几个涵洞可长啰。”
“有多长?”
“闸坝有多宽,涵洞就有多长。”
郑峰和卞一鸣上了闸坝,闸的宽度有六七米的样子。
“涵洞不是要走水吗?里面能藏的住尸体吗?”
“这几个涵洞是废弃的涵洞,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废弃的涵洞?”
“对,从它建好,到现在都有没有发挥过作用。”
“敢情是一个死涵洞。”
“他们是县公安局的人吗?”
“哪一位是咱们县公安局的孙局长,这一位是地区公安局局长。”
“一定是一个大案子,要不然不会惊动地区公安局的人连地区公安局的局长都来了。”
“到底是什么案子?”
“他们好像是为百货公司那起手表被盗案来的。”
“手表被盗案怎么会和杀人案瓜葛在一起的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别问了,快看郎师傅已经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