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局长,我——有一点不明白。”卞一鸣道。
“卞一鸣,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谢永国为什么要和我们说阿旺从不不吃生人扔的食物呢?我们都知道,这应该是本案的玄机,谢永国为什么要跟我们说这个呢?如果这个案子和他有关,那么,按常理判断,他是不应该跟我们说这件事情的。”
“是啊!他还拿谢德荣家的狗做实验。”王萍道。
“对头,谢永国扔的食物,谢德荣家的狗没有吃,它只吃谢德荣扔的食物。”谭科长话中有话。
刘长松听出来了:“谢永国毕竟不是谢德荣家的近邻。他和谢德荣家的狗的关系与他和阿旺的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阿旺对谢永国夫妻俩是不会心存戒备的。”
“是啊!这里面还有不少值得推敲的东西,不管怎么样,在暂无头绪的情况下,我们先在这根藤上摸摸看。”郑峰说话留了一些余地。
“今天晚上,大家谈得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开动脑筋,只要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李云帆道。
同志们谈到这里的时候,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点一刻。
刘长松走出堂屋,朝左邻右舍看了看,谢杨两家早就熄灯睡觉了。
“谢家两家都睡下了,我们要不要现在就去找他们聊聊。”刘长松返回堂屋道。
“睡觉,明天早上,吃过早饭以后,我们先到周家营找招娣了解情况,然后再找谢永国和杨大顺了解情况。”
大家简单的洗洗,然后钻进了被窝。
郑峰和李云帆暂无睡意。
今天晚上,卞一鸣言语不多,他似乎有自己的想法。这使郑峰赶到非常诧异,大家都知道,卞一鸣有一个特点,他不说话——或者说话很少的时候,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第七十六章 两个院门
三月八号早晨,卞一鸣五点钟就醒了,他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然后轻轻打开缝纫铺的门,另外三个人还没有醒。
此时,天已经麻麻亮了。
卞一鸣走到院子中间,抬头看了看谢家的正屋和东西两边院墙。
接着,卞一鸣又到狗窝跟前看了看。
狗窝的位置在院子的西南角上,狗窝距离院门大概有四五米的样子。
狗窝仍在,但阿旺已经不在了。
卞一鸣站在狗窝跟前,再次看了看谢家的院墙。
东西两边的院墙一般高,上面长满了枯黄的杂草,在枯黄的杂草中间,夹杂着一些青草,春天就要到了,草开始渐渐发绿。
“卞一鸣,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刘长松也从缝纫铺里面走了出来,他一边系裤带,一边朝卞一鸣走来。
“习惯了,我每天早晨都是这时候醒。”
“你是不是在想什么事情啊?”刘长松低声道,同时从大衣口袋里面摸着一包香烟,抽出两支,然后又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打火机,将两个人的烟点着了。
卞一鸣走到院子的西北角,大家还记得这里有一个通向水塘的小门吗?
卞一鸣和刘长松走到小门跟前。
小门只有一扇,门闩插着,门闩上没有用来固定门闩的插销,这种门和普通的锁一样,防君子不妨小人,如果谁想从外面将门打开的话,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现在,这种门只有在农村才能见到了,如今,不仅门具有了防盗系统,连窗户都有了防盗栏。
卞一鸣移开门闩。
门闩上有些潮湿,前两天刚下过雨。
门闩上比较光滑,这说明门闩一直在用,在同志们住进谢家之前,这里曾经养过几头牛——牛是在同志们来的那一天牵到生产队的社场去的。牛是要喝水的,小门的后面就是水塘。虽然牛已经被转移到社场去了,但空气中还是能闻到草料和牛粪的味道。
卞一鸣拉开门,在距离小门两三米的地方,是一片树林,在靠近正屋的地基下面,有两排树桩,在上一部作品《火后魔影》中,高建国家的屋子后面也有一个树林,但高建国家屋后的树林和正屋挨的太近,凶手薛丽华就是利用这一点多次上演了狐仙寻仇的闹剧。谢家财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家屋后的树木和正屋,包括院墙之间保持这一定的距离。卞一鸣又看了看旁边两户人家的屋后,树距离正屋的屋檐只有一米多远。
凶手要想进入谢家,只有两个路径,一是翻阅院墙,二是前后两个院门,比较而言,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谢家有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个院门,凶手会选择那一道门呢?这正是卞一鸣正在考虑的问题。
两个人走出树林,眼前是一个很大的水塘,水塘边长着齐腿肚高的芦苇,水塘里面歪七斜八地立着——或者躺着一些枯黄的荷叶。
“卞一鸣,你到底在琢磨什么呢?”刘长松跟在卞一鸣的后面。在他看来,卞一鸣一定是在想什么问题。
“老刘,你想一想,凶手会从那一道门进入谢家呢?”
第七十七章 所见略同
“卞一鸣,你想的真细啊!这有什么讲究吗?”
“案发之前,谢家财家的狗是不是散养的呢?”
“散养怎么样,不散养又怎么样呢?”
“我还没有来得及往深处想。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是散养。”
“你确定吗?”
“我能确定,我只是不明白阿旺阿旺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窝里面。”
“人在不舒服的时候,回往床上躺,狗在不舒服的时候,一般会趴到自己的窝里面去。”说话的是李云帆。他站在两个人的身后,两个人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李局长,您什么时候站在我们后面的呢?”刘长松道。
“我刚出来不久,我看小门开着,就跟出来了。卞一鸣,你又在琢磨些什么呢?”
“我们随便出来走走。”卞一鸣是在琢磨一些问题,但在没有琢磨出结果的时候,他是不会随便发表意见的。
“你们刚才是不是提到狗散养的问题?”
“不错,卞一鸣刚才确实提到散养的问题。”
“卞一鸣,你有什么考虑?”
“如果是散养,凶手就可能从小门将食物扔给阿旺的。”
“你是不是想说。凶手可能是从小门进入谢家的?”
“既然院墙上没有凶手攀爬院墙的痕迹,那么。凶手进入谢家的路径就只有前门和后门了,凶手离开谢家的时候走的是前门,至于他们是怎么进入谢家的,我看走小门的可能性比较大。李局长,您有没有注意到前后两个门的有什么不同吗?”
“卞一鸣,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前门的封闭性非常好,凶手没有发生把食物扔进院子,小门就不一样了,小门的封闭性相对比较差,所以,我赞同你的想法,凶手极有可能是从小门将食物扔进院子的。”
李云帆和卞一鸣想到一起来了。
院子里面已经有了动静,同志们已经起床了。
简单的梳洗之后,郑峰、李云帆带卞一鸣、刘长松和张鹏到周家营去找招娣了解情况;其他人留在住处,至于谢永国和杨大顺,要等和招娣接触过以后再说。
六点钟左右,汽车停在张庙油坊的院子里面。郑峰一行之所以走这么早,是想在招娣上学之前赶到周家营,至于早饭,回来再吃不迟。
五个人走进周家院门的时候,周家人刚吃过早饭,招娣正在收拾书包,做着上学前的准备。
招娣第一个看到了郑峰:“叔叔,你们是不是找我有事啊?”
“不错,我们来找你有事。”
大娘将同志们领进堂屋,然后安排媳妇为同志们做早饭:“大莲,你给同志们下筒子面,一个碗里打三个鸡蛋。”
“大娘,我们是吃过早饭来的,您不要再忙了。”
“这么早就出门,一定饿着肚子,你们不要诳我老太婆。”
“大娘,我们确实吃过了,我们和招娣说几句话以后,赶回去还有事。”
郑峰不想给周家人增添麻烦,老人太过客气,郑峰费了老鼻子劲才让老人和招娣安安稳稳地坐在板凳上。
第七十八章 漏掉两人
“叔叔,您问吧!”招娣的怀里抱着书包。周家营离招娣读书的学校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
“招娣,你们家的大狼狗——阿旺,你还记得吗?”
“记得,我经常在睡觉的时候梦见它,出事之前,每次放学回家,它都会跑很远来接我。”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生人扔食物给阿旺,它吃不吃呢?”
“生人扔东西,没有爹和我发话,阿旺是不会吃的。”
“只有家里面的人喂它东西才会吃吗?”
“是的,我爹、我娘、我,还有舅舅、姨娘、姨夫他们喂它东西,它都会吃。”
“如果是你家的邻居谢永国扔东西给阿旺吃呢?”
“永国叔叔扔东西,阿旺也吃,阿旺跟永国叔叔很熟,永国叔叔经常拿东西给阿旺吃。只要永国到我家去,阿旺就会跟他疯一阵子。”
“如果是谢永国的老婆呢?”
“这我不知道,她从来不逗阿旺玩。她也从不扔东西给阿旺吃。”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男人天性喜欢狗。
“杨大顺有没有扔过东西给阿旺吃呢?”
“扔过,他和永国叔叔一样,也喜欢逗阿旺玩,也经常扔东西给阿旺吃。”
“在村子里面,阿旺还吃过哪些人扔的东西呢?”
“再没有了,在村子里面,阿旺只吃永国叔叔和大顺叔叔喂的东西。”
“招娣,你把扔东西给阿旺吃的人的名字一个不落地写给我们好吗?除了你爹娘和你,你全部写出来,一个都不要漏掉。”
“行。”
郑峰示意王萍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
王萍将纸和钢笔递到招娣的手上。
招娣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些人名。这些人民分别是:大舅谢金锁,二舅谢银锁,小姨夫曹宜黄,小姨周菊英,大姨周大英,玲玲,大虎,二虎。永国叔,大顺叔,小翠,墩子。
括号里面的名字是笔者添加的。
“招娣,这——大虎、二虎是谁?”
“是我大姨的两个儿子。小翠是永国叔叔的女儿。墩子是大顺叔叔的儿子。”
招娣当真一个没落,她小孩子都想到了。
“小翠今年有多大?”
“小翠比我小一岁。”
“墩子呢?”
“墩子比我大两岁。”
这也就是说,案发之时,小翠八岁,墩子十一岁。八岁和十一岁的孩子,应该知道一些事情了。
刘长松和张鹏同时意识到,当时的调查,他们漏掉了两个人,不管这两个人对案件的侦破工作有没有帮助,都应该列为调查对象。
李云帆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小翠和墩子的名字。
最后,招娣还提到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和阿旺有关:“阿旺是一条非常聪明的狗,只要是它认得的人,隔着院门和院墙,他都能闻出他们身上的味道,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大老远的——人还没有靠近咱家的院门,它就会叫个不停。”
我们都知道,不只是阿旺具有这样的能耐,一般的狗都有这样的能耐。狗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
第七十九章 哼哼之声
郑峰一行回到谢家集派出所的时候,时间是七点四十五分,其他人正在派出所的食堂等候他们。
吃过早饭以后,同志们兵分两路,前往谢家集小学和谢家集中学。经过两天的努力,同志们终于有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