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子图义,小人谋利。听了林尚沃这话,朴宗庆不由得提高了声音问:“那么,你所说的义与利又有什么不同?”
“信义,是以对方为出发点,因而绝对不会有不义;而利益,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只会产生不义与怨恨。”
“那么你又是谁?来我家走动的两个人,你既不姓利又不姓害,那你究竟是什么?”
林尚沃明明白白地回答:“小人既不姓利,也不姓害,而是另有一姓。”
“那你姓什么?”
“小人姓义。”
听林尚沃说自己既不姓利也不姓害而是姓“义”,朴宗庆不由得又把林尚沃重新打量了一番。经过前面的一番诘问与对答,朴宗庆已经看出林尚沃绝不是那种从穷乡僻壤来的鸡毛蒜皮的小买卖人,而听了这“姓义”的答复,朴宗庆更加明白,林尚沃绝非凡人。
朴宗庆打开文契匣的盖子,从里面掏出一张纸,展开看了看。那是林尚沃作为赙仪进献给朴宗庆的银票。
“前些日子,家父不幸弃世,本人收到了这张银票。等看了来客清单,才知道送银票的是你。”
“是的,大人,这银票正是小人所献。”
“那么,”朴宗庆欲言又止,很认真地问林尚沃,“你送来的这张银票,是一张空白银票。也就是说,上面没有写上支付银两的数目。所谓空白银票,就是持票人可以任意填写数目,就算他在上面写上1000万两,出票人也有义务照付,难道不是这样吗?”
林尚沃最后具体开出数目的那张银票,面额是一万两。白银万两,这并不是什么小数目,但还是被朴钟一一口否决。朴钟一还对他说:“要得到更大的商权,就得借重更大的权势的力量。而要借重更大的权势的力量,就得有谁也没有尝过的蜂蜜。”
空白银票的秘密
作者:崔仁浩
那天夜里,林尚沃辗转反侧,思索再三,终于做出一项重大决定。
空白银票。
他决定开一张空白银票,那是一种出票人给予收票人的完全任意权利,金额、给银地点、期限,一切都可由接受这张银票的人自己任意决定。从这种意义上讲,林尚沃大概能算得上我国商人中出具空白银票的第一人。
收到空白银票的人,可以随意在上面填写自己想要的金额,他可以填上区区一两,也可以填上千万两。不管他开出多大的数目,林尚沃都有义务如数给付。
当时,林尚沃觉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假如我开千两,就有千两的回报;开万两,有万两的回报。不管我开出一个什么数目,只要我写得出,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做,终不过是一笔交易。但如果我献上一张没有数目的空白银票,我就能够得到对方的真心,这就不再是交易,而是友情。”
林尚沃的想法果然奏效。朴宗庆这位天下第一权臣,正是被这张空白银票打动了心。
一张空白银票,赤裸裸地表现着一个人的无边欲壑,也终于打动了这位天下第一权臣的心。
“是什么缘故让你给我开出这样一张空白银票?”
那一刻,朴宗庆突然双眼精光暴射。那须髭,那脸相,完全是一副虎相,盯视着林尚沃,好像要把林尚沃扑倒。
但林尚沃毫不畏惧,娓娓道来:“最开始,小人并没有想到要给大人献上一张这样的银票。可对这银票的数额琢磨来琢磨去,无论如何也定不下来。说实话,第一次我写了1000两,然后第二次填了5000两,最后开了一万两,仍是不得不把那银票撕掉。”
“为什么?”
“理由是这样的。”林尚沃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小人觉得,填千两会从大人这里得到千两的关心,填5000两就得到5000两的关心,填万两就得到万两的关心。所以,小人就明白了,无论小人填多大的数目,也只能得到与那数目相应的关心。于是,小人最终想出来的就是空白银票。”
“那么,”朴宗庆问,“你想得到什么?”
“小人想从大人这里得到的,不是大人的关心,而是大人的真心。大人,人的好奇心与关心虽然用金钱可以买得到,但真心是任何金钱都不能买到的。”
“那么,”朴宗庆把空白银票扔到林尚沃面前,“把你想在银票的空白处写的东西写出来看看。”
林尚沃毫不犹豫地提起了毛笔,一口气在银票的空白处写下了两个字。等银票上的字迹晾干了,林尚沃双手把银票递给朴宗庆。朴宗庆接过去,看了看林尚沃写在上面的字:“赤心”。所谓赤心,也可称为“丹心”,就是没有一丝虚与委蛇的真心与忠心。朴宗庆把林尚沃刚刚写过的银票放回文契匣,重新盖上盖子,说道:“现在你的心就属于我了。不管我什么时候出示这张银票,你可得把你的心掏给我喽。”
“我会的,大人。”
朴宗庆和林尚沃一直喝到深夜大醉。两个人简直是意气相投。终林尚沃之一生,这是他所思谋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政经勾结,而这仅有的一次却充满着信义之美。
政经勾结,这条经济用语所指的是那种黑色的幕后交易,那种本应保持距离的政治与经济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密切结合的情景。但严格地讲,这惟一的一次,林尚沃也没有动用政经勾结惯用的那些不道德手段。因为他并没有在银票上填写具体的金额,并不是接受黑色交易的回报,而只是打动了朴宗庆的心。
酒足饭饱,就要撤席的时候,朴宗庆悄悄地问:“差点忘了,我不是对你许过什么吗?”
“许过什么?”
“怎么?这么快就忘掉了?我不是曾经出过一道谜语,让人猜每天出入崇礼门的人有多少吗?我还说过,谁猜到了这个谜语,我必有重赏?”
“是的。”
“猜中谜语的只有你一个人,我不是得按照我许下的诺言给你施赏吗?”
“谢大人赏赐。”
朴宗庆问:“说说看,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彩头?”
朴宗庆也看穿了林尚沃的心理。如果说林尚沃是一匹名马,那么识得这匹名马的朴宗庆也就是一员名将。透过那张空白银票,他已经洞察了林尚沃那颗卓尔不凡的心。
林尚沃这才对朴宗庆开了口,坦率地告诉朴宗庆,过去人参买卖是自由的,可从现在开始朝廷就要公布实施交易权制度,让少数几个人垄断人参交易,而自己如果能拿到这个交易权当再好不过了。
人参交易权。
朝廷开始实施这种人参交易权制度,是缘于正祖末年一位备边使的上疏。那位备边使所上的条陈名字叫做“参包绝目”。
备边使是主管国家防务的衙门,经常派人到边关点验边塞的戒备情况。这些被派去检查的人回来后所汇报的内容,重点却是有关人参商人的问题。
迄今为止,人参主要是由来往中国的译官和湾商来买卖的,因而有不少人私自越境,边防也就自然变得形同虚设,而国家也减少了大量的税收。有鉴于此,备边使在上疏中建议:“以律令设交易权,使权出于朝廷而开贸易之路,行财货之管制。”
于是朝廷决定,将全国的人参流通网缩小到五个,由朝廷控制,让众多想做人参买卖的人们通过这五个窗口进行人参出口,而朝廷则通过这五个窗口及时、准确地收取税金。
那天晚上,林尚沃从朴宗庆这位天下第一权臣那里拿到了人参交易权。
这是林尚沃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权钱交易,但因为他并没有在空白银票上填写具体的贿赂金额,也就没有沾染上黑色幕后交易的污点。在这一点上,天下第一权臣朴宗庆也毫无二致。朴宗庆虽然把人参交易权许给了林尚沃,但并非以交易的方式,而是作为对林尚沃猜中自己所出的谜语履行自己本已做出的承诺来实现的。两个人之间,保持了一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的关系。
但无论如何,从此朴宗庆就成了林尚沃的后台人物,而林尚沃也像他在献给朴宗庆的空白银票上写下的“赤心”二字一样,终其一生对朴宗庆信义不改。林尚沃曾对朴宗庆说过自己姓“义”,正是这个“义”字,使朴宗庆在许久之后从林尚沃身上得到了命运性的回报。后来,在洪景来之乱发生后,朴宗庆立即成为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这时,他还受到了大司宪赵得永的弹劾。弹劾的内容是这样的:“朴宗庆以帝之姻亲作威作福,淫乱不堪,惟知贪赂,以一己之私怨而杀人,为恶多端。”为此,朴宗庆被贬为杨州牧使,政治生命就此完结,又不得赴任,只有黯然下野。
他的起死回生,是因为皇上忽然患了一种奇怪的急病。那是一种无名重病,在死亡的边缘几度徘徊的皇帝,吃了朴宗庆为他煎熬的汤药,居然很快得以康复。因为侍药有功,朴宗庆终于得以尽洗因洪景来之乱而蒙受的耻辱,官复原职,再度成为天下炙手可热的权臣。
正是林尚沃,在这个节骨眼上把珍稀的人参送给朴宗庆,使他得以救下了已临近死亡边缘的皇帝。就这样,林尚沃实践了自己的承诺,成为一个对朴宗庆信义不改的人,一个守住了空白银票上白纸黑字写着的“赤心”的义人。
1809年,纯祖九年。
以礼曹判书金鲁敬为陈奏使的使臣一行,离开汉阳,前往北京。
所谓陈奏使,不同于每年定期派往中国的使节,而是一种因临时有事情要通告才加派的不定期使节。
当时,朝廷每年都按定例向清朝派遣使臣,这种定期使臣,通常是冬至前后派遣,因而又称作冬至使。冬至使的使臣队伍,冬至前后起程,年底之前抵达北京,在北京逗留40天至60天不等,然后翌年二月出发,三月底四月初左右返回汉阳。这已成为常例。出使队伍的人员构成,因目的不同而异,但大都是在250人左右。当然,有时候也会超过500人。至于礼品,送给大清皇帝的是各种花色的布匹绸缎、花纹席和白棉纸,送给皇后的则是螺钿梳盒与各种花色的布匹绸缎和珠宝。有时,还会特别地加送20张水貂皮给皇帝。
除了这一年一度的使节,朝廷还经常会特派一些使节前往大清。譬如,有时候,有关王室或国家的重大事件被讹传到了中国朝廷,或是发生了一些问题有可能引起彼此间的误会,为了开释、订正,就有了派遣特使的必要。
特使队伍的规模大都大于作为定期使节的冬至使队伍,而且,由于所担负使命的重大性,陈奏使的官阶是冬至使远不能望其项背的。但因为不是定期使节,陈奏使这种差事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担当的,官员们纷纷借故绕开,避之犹恐不及。
这次前往北京的陈奏使也非例外。那年的《承政院日记》甚至记载着这样的内容:“拟派北京的陈奏使,已经有五人称病推托,希望别人能够代之远行。视重要的使节之行直同儿戏,为有国以来所未见。先后有沈相奎、郭尚佑、李相横、洪义信、金鲁音等上书请免,一一削职为民,最终钦定铨官金鲁敬出使中国。”
金鲁敬系朝鲜王朝后期文臣,早年曾经常作为冬至使兼谢恩副使出使北京。他还是一位声名素著的文章名家,从现存的《新罗敬顺王碑》即可窥其文采之一斑。但其最知名之处,乃是因为他的儿子金正喜。金正喜,号秋史,是李氏朝鲜时期无人能出其左右的大文豪。金鲁敬的文章底蕴,遗传给了他的儿子金正喜。而金正喜通过早年随出使队伍频访北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