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人马回援南京。两人也都预感到攻占盛京的消息八成是真的,否则多铎不会给自己下达这样一份调兵的命令。
觉罗巴哈纳是满州的固山额真,对满清当然是忠心耿耿,因此接到了多铎的告急之后,也立刻开始照办,马上调集人马,准备返回南京。而金声桓只是觉罗巴哈纳的副将,就算心里另有想法,也只能听命从事。
但这时他们两人合兵也不足六万人马,想回援南京还有嫌有些不足,因为觉罗巴哈纳可是十分清楚,商家军是惯于围城打援的,从福建到南京距离千里,正好给了商家军在半路伏击清军的机会。而且在公文里多铎也说明,还调了尚可喜部回援南京。尚可喜现在广东驻守,手下有六七万大军,实力可是十分雄厚的,因此两人也觉定等尚可喜出兵之后,合兵一起去回援南京。这样人马多一些,也安全一些,于是两人一面准备,一面又写信给尚可喜,催他尽快快出兵,自己在江西等着。
第127章 收复南京的后续战斗(上)
尚可喜收到觉罗巴哈纳的信之后,也颇有左右为难,因为他也收到商毅发布的消息和多铎的调令。正在琢磨,这些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就在前不久,清军的形势还是一片大好,大有一举扫平南方,统一天下之势,现在怎么就突然一下要放弃广东、江西、福建三省,回援南京了呢?变得实在太快了一点,而现在的局势会朝那一边发展呢?尚可喜确实有些看不清楚。
现在尚可喜刚刚占领了广东,总算是为自己找到了一块落脚之地,而且还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因为广东的对外贸易也十分发达,由其是广州,可以说是海关税收日进斗金。而放在手里还没有捂热就放弃了,尚可喜当然舍不得。但如果不出兵救援南京,那可就又一次获罪于清廷了,万一清廷真的统一了天下,那么接下来肯定要对付自已,如果出兵,清廷要是守不住南京,自己岂不是两头落空了吗?
尚可喜也急得团团乱转,但这时吴三桂和耿仲明又不在附近,也找不到一个人商量一下。而觉罗巴哈纳又来信催自己出兵,想拖也拖不了。不过尚可喜到是急中生智,到想出来一个办法来,他让儿子尚之孝带一万人马,加入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的队伍,推说自己的人马分布在广东各地,一时难以调齐,因此让儿子带一万人马,随他们先行,等自己聚齐了人马之后,立刻赶上来。
这样一来,如果清廷守住了南京,自己也算是派出兵了,还是有儿子亲自带队,也说得过去,而且自己也会立刻带兵赶去;万一南京失守,自己也就只派出了一万人马,损失不大。同时尚可喜也再三告戒儿子,头脑放灵活一点,一见事情不妙,就立刻退回来,先把自己的命保住要紧,人马都可以不管。
就这样尚之孝带领着一万人马,来到了江西,与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合兵。
虽然只来了一万人马,和觉罗巴哈纳预想的相差甚远,但尚可喜所说的理由,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尚可喜毕竟兵多地广,人马聚集起来需要时间,派儿子领军来,也算是够意思了,而现在也不能再等下去了,反正尚可喜也说了,他会随后赶来,因此觉罗巴哈纳也决定,立刻出发,赶去救援南京。
三人合兵,大约有近六万多人马,从江西抚州出发,直奔南京而来。
————————————而这时商毅也打算开始调兵遣将,进行收复南京的后续战斗。
尽管收复南京,是商毅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关建性胜利,但并不是把南京夺回来,就算万事大告了。就南京本身而言,政治意义大于其地理战略价值。商毅收复了南京,并不等于大局己定,而仅仅是搬开了一块挡在浙江前的大石块,赢得了足够的扩张空间,而现在商毅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增加。
现在商毅拥有的地区为浙江全省、南直隶一部份,即后世江苏省的东南部份,山东省约一半的地区,台湾的大半地区,和福建的建宁府。总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接近一千万。但因为现在被南京挡住,无法再向外扩张。
因此在收复了南京以后,必须以南京为核心,分别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展,取得足够的地区和人口,才能使商毅获得发展的空间。
现在商毅的目标是湖广、南直隶、江西这三个省的全境,也是后世的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五个省。再加上现有的浙江省,全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地区。
这一带地区历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浙江、安徽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业发达地区,而且兼有河运和海运之利,无论是内部的商业流通还是海外贸易,都十分发达。
从资源方面来说湖北、湖南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宋代以降,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湖北的煤矿和铁矿,江西铜矿、锡矿都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出口的三大产品,丝绸、茶叶、瓷器的产地几乎都在这里,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战略价值说,这一带地区外于淮河和五夷山脉之间,正是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接通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构成黄金水道,北接中原,南抵两广,东临大海、西制四川,起着横惯东西,直通南北的重要作用,而且像湖北襄阳,江苏徐州,都是南北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这一带地区的弱点就在于,除了东面临海之外,其他三面几乎都受敌,而且边境线及长,相邻的省份多达八个之多,可以说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
不过好在是南方的福建、两广、贵州等省现在分裂成为三四个小政权,一盘散沙,并不足为惧。而西边的四川也是吴三桂和张献忠激战正酣,一时也无睱西顾。北面的清廷虽然强大,但经过了两次南侵的惨败之后,清廷也巳经元气大伤,而且现在辽东一片大乱,至少在几年内,也无法再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此正是商毅可以放开手脚,大肆扩张的时候。
于是商毅连日都招集各军军长,招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最后制定出一个先南后北、抢西占东的顺序计划。
从现在这五省地区的局势来看,江南最西边的湖南省基本属于真空地带,商家军的人马一到,即可占取,而只有江西有金声桓和觉罗巴哈纳的清军,但这支清军并没有放在商毅的眼里,如果他们安守在江西,也许还会让商家军废一点力气,但居然主动向南京进攻过来,那可就不用客气了,正好可以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等击败了这支清军之后,就可以乘胜进军,收取整个江西省了。
而在江北的湖北、安征、江苏三省清军虽然也留驻了一定的兵力,但人数并不多,而且要防御的地区太广,因此战线拉得太长,正好给了商毅逐个击破的机会。同时现在商家军在湖北地区的基础犹在,第六军仍然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对于收取整个湖北地区,还是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因此在军事会议上,商毅也决定,首先杨武丞的第三军沿长江西进,立刻去抢占湖南地区,得下湖南地区之后,就地驻守,防止四川、贵州、广西三地;然后又调罗远斌的第二军全部过江,马上南进,迎击清军的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部,然后乘胜进军,进取江西省,并驻守浙南、江西一带。
商毅对这两路人马的要求是一定要占领湖南、江西全境,不得漏掉一块地方,如果有人敢来和商家军争抢地方,不管是谁的人马,都要毫不客气的给以迎头痛击,直管朝死里下手,打越重越疼越好,不过打击范围不要超过湖南、江西以外,把对手打跑就行了。
因为现在南方分布着桂王永历政权,唐王绍武政权、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部清军、尚可喜部清军等四股主要的势力,也都希望扩大自己的地盘,眼看着这几块大肥肉再眼前,谁不想咬两口。但商毅辛辛苦苦打败了清军,收复了南京,就绝不许别人来摘现成的果子,虽然一直以来,商毅对南明政权保持着表面上的恭敬,但在这个时候可一定不能手软,因此各部队在军事上不要有负担,担该翻脸就翻脸,该出手就出手,绝不手软,政治层面的事情由自己来兜着。
有了商毅这句话,罗远斌和杨武丞也大为放心,也高高兴兴接令,率军出击。
而在江北战场,首先也从湖北开始,由段鹏带领第七军渡江,到黄州府地区,与李定国的第六军余部汇合,首先攻取黄州府全境,然后进攻武昌,进而收复湖北全境。
第七军在收复南京的战役中担任预备军,但因为战事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果没有第七军出场的机会,虽然说也明白这是战斗的需要,但第七军上下多少也都有些情绪,由其军长段鹏,其实才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大孩子,看到其他部队都立下了各种战功,心里更是不舒服,因此商毅也把进攻湖北的任务交给他们。但是以李定国为主。
虽然打湖北的影响力比南京小,但第六军现在元气大伤了,主要还是看第七军的,因此段鹏也十分高兴的接过了这个任务,对于以李定国为主,段鹏并没有意见,一是李定国的资历确宾比他高,而且两人在江淮战役时就合作过,段鹏对李定国的能力还是十分敬服的。
其他各军都分派到了任务,第一军则分为两部份,一份留守江南,保卫南京和杭州,另一部份接替第二军,驻守江北的扬州,并牵制江淮的清军,等其他各路人马都获胜之后,再向江淮进军,夺取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北部地区。
第128章 收复南京的后续战斗(下)
这样安排的作战计划,其实也是对目前兵力的一次重新布置。
现在浙江湖北地区一共有五个军,各军的实力的排次是以第一军最强,第二军次之,第三军再次,第六、七军最差,而商毅打算,在未来的兵力分布是,以实力最强的第一军守北线的江淮地区,实力其次的第二军守南线,也就是保卫南京和杭州的南北两方。以第三、六、七军守卫西线的两湖地区。这样兵力强弱搭配,保证未来的每一个战区都有足够的兵力。
都分配完毕之后,各部队也纷纷出发,而就在这时,商毅也收到消息,在湖北战区被俘虏的商家军的官兵中,有一批人投降了清廷,其中两名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二十二旅的旅长李本深,被清军授于三等梅勒章京,十四团的团长赵岳,被清廷封为三等阿达哈哈番。而其他四十余人,也都各有封赏。虽然都是爵位,并没有实质性的官职,但也都算是不错了。
从时间上看,这些汉奸约都是在湖北战区最艰难的时候,最艰苦的战斗中被俘,在那个时候,也正是清军气势最盛,表面上形势一片大好的时侯,因此一些人对商家军的前途失去信心,而产生动摇投敌也不足为奇。事实上在另一时空里的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是在明、大顺、清三方之间摇摆不定,反复无常,事三朝四朝屡见不鲜,直到清廷稳定了局面之后,南明各政权逐渐灭亡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减少。
商毅虽然没有指望到自己手下的每一名将士在被俘之后,都能够宁死不倔,毕竟不是每个人在死亡面见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立场,但得知到这些人投降清廷之后,心里总还是有一些不愉快。
不过从总体来说,商毅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