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霍英东全传-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这些委员有无向霍震霆提出经济方面的要求呢?他说:“情况很复杂。比如一个非洲委员对我说:”实际一些!‘但我认为实际些不一定有用的。因为这些人可能吃几家茶饭,当面说支持,谁知背后怎样?因为他们投的是暗票,没人知道是否支持的。“
  除了背后的游说工作外,霍英东父子还积极参加一些声援北京申办奥运的公开活动,为北京造声势。
  邀请中国运动员夜游地中海
  经各方努力,到了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成数增加,不少人都认为北京会击败柏林、悉尼等对手,成功获得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1993年6月,霍英东作为贵宾应邀出席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为感谢霍先生的特殊贡献,萨马兰奇把在这次活动中使用的一支奥林匹克火炬赠给霍英东。
  霍英东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后赶到北京,把这支有纪念意义的奥林匹克火炬又转赠给北京市长。当时,他兴奋地对北京市负责人说:“萨马兰奇把这支奥林匹克火炬送给我们,这是北京成功的征兆!”
  两个多月后,9月16日,霍英东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前往摩洛哥蒙地卡罗,为北京申办奥运做最后的努力。
  当时,英国首相、澳洲总理亲自出马,为各自的申办城市造声势,进行最后的游说工作。中国出动的最高官员只是副总理级的李岚清。
  “为什么中国不派出更高的官员到蒙地卡罗?”我问。
  霍英东说:“江泽民总书记出面不一定很好。那时,我们每做一件事,比如找人、送礼,很小心,怕影响申办成功。”
  霍英东一直相信北京能够一举成功。
  19日晚上,在蒙地卡罗,霍英东父子招待香港和内地一些记者,以及申办代表团13位运动员,乘“勇敢的天鹅”号游艇,夜游地中海。在船上,霍英东兴致很高,畅谈北京申办奥运的形势。
  霍英东肯定地说:“我始终看好北京。直到现在,这个信念完全不变。这个信念是在公平竞争之下,有根据和科学的分析,等待揭晓之日,我便会详细向大家解释预测原因何在。”霍英东笑称:“我在随北京代表团乘坐专机来摩纳哥之前是有点儿压力,不过,我没有买好回香港的机票。”
  霍英东又说:“我希望捐出可供开幕的10万人场馆的诺言可以实现。我预感我已要捐出,是好先兆。”
  在航程中,霍英东一反以往严肃、不苟言谈的常态,谈笑风生,游艇上不断传出欢声笑语。
  第二天,霍英东又设晚宴,招待中国代表团中的运动员和一些记者,其中有邓亚萍、李宁、张山、伏明霞、陆莉、熊倪、黄志红、李小双、王义夫、许海峰这些世界顶尖级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与霍英东都很熟,所以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很活跃。
  霍英东对运动员从小训练的过程深感兴趣,频频问他们小时候怎样锻炼。当问到“乒乓球皇后”邓亚萍时,邓亚萍介绍说,她小时都是一个人拿着球拍,对着家里的天花板或墙壁练乒乓球。霍英东不解地问:“为何不在台上练?”邓亚萍快人快语,冲口而出:“我住的房子没有霍先生住得那么大嘛!”惹来一场笑声。
  有意思的是,当侍应生把炒饭端上桌后,大家都认为菜已上完,吃完炒饭,运动员和体育记者就陆续离场。这时,却又有几道菜陆续出场,霍英东连忙叫人把已经离开餐馆的运动员请回来,运动员去而复返,频频对霍英东说“对不起”,而霍英东也有些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这时,有一个记者爆出这样一句话:“我们这餐饭分上、下半场举行,很像踢足球中场休息。可能霍老板素来热爱足球,吃一顿饭也甚有踢足球的特色。”此话一出,又惹来满席欢笑。
  萨马兰奇夫妇两度宴请
  这边厢,霍英东等人轻轻松松、高高兴兴游地中海、吃饭,那边厢,各个代表团却短兵相接,做最后的决战。其实,霍英东与运动员、记者相聚,只是忙里偷闲。那几天,他仍然忙于向一些执委游说……
  “那几天,有没有跟萨马兰奇谈过?”我问。
  霍英东说:“有的。投票前一两天,一些国王、王子请萨马兰奇吃饭,他都没去。他也没有请各个代表团团长,包括马卓安、李岚清。但是,投票前一天,他却说要请我吃早餐。我有些尴尬,因为他只请我一个人,没有请李岚清他们,他们是代表团的负责人。我不知道怎样办,就问何振梁(当时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体委负责人之一),何振梁说:”没可能,我们9点钟开会,他怎么有时间和你吃早餐。可能是大家见见面,握握手而已。‘我还是依时赴会,和他一起吃早餐,后来何振梁也来作陪。“
  “你们谈了一些什么?”
  “谈了一个小时左右,我跟他讲的也是那套大道理,说支持北京,就是支持改革开放,支持世界发展与和平……我有些顾虑,他特别请我一个人,不知道别人会怎样看。”
  “他请你吃早餐,是出于私交,老朋聚会,还是传递什么信息?”
  “他应该是没票的。但有无影响力?当然有。他一直是中国的朋友,中国恢复奥林匹克席位,他帮了不少忙。他对澳洲基本上是没感情的。我当时问他:”如果中国和其它城市得票相同时,作为主席,你怎样决定?‘他没有正面回答。“
  当天中午,萨马兰奇的太太又邀请霍英东赴午餐,但这次,对方要求霍英东转请两名中国代表团成员一起赴宴。
  “中国代表团在这里,她不亲自请,要我转请,我觉得不好意思。请谁呢?是请团长,还是其他人?我感到难为情,于是一个人赴宴。席间,我讲的还是那一套……”
  对于北京申办奥运,霍英东一直很看好,但到了投票的前两天,他感觉到有些不妙:“那时,各个有权投票的执委,突然间收到世界人权组织的信,信的内容主要是讲中国在人权方面的种种不是,这对中国极之不利。但我还是对北京胜出抱乐观的态度。”
  执委闭门投票前,霍英东参加了介绍北京的推荐会。会上,北京方面播放了江泽民的一段讲话,李岚清等人也先后讲话。会上,中国代表还提到霍英东,称:“北京若申办成功,香港的霍英东就捐赠一个10万座位的主会场……”
  接下来,各执委和各申办城市代表闭门开会。这时的霍英东,心情很复杂,焦虑、激动、不安……
  有人担心霍英东会因申办失败而自杀
  霍英东回忆说:“投票前几个小时,我在外面场所,那里有表决,我在那里一边看表演,一边等候消息。伍绍组等人代表北京和中国政府参加投票会议,我和他们事先私下约定:他们陪萨马兰奇进来宣布结果时,若他们的笑容轻松一些,表明有机会;若表情不好,就表明失败了。后来,见到他们的表情有些闷闷不乐,我就猜想,可能输了。”
  霍英东已预先在香港《文汇报》等报刊订好广告位,以期一宣布结果,几个小时之后香港报纸就出现大事庆祝北京申办成功的广告。投票前一两个小时,霍英东、北京申办团成员还与北京、香港方面电话联系,通告形势一片大好,北京会稳操胜券。而北京、香港方面得到这个信息,自然严阵以待,准备大事庆祝一番。而香港《文汇报》,更预先把霍英东庆祝北京成功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广告特刊印好。
  香港时间深夜3点钟左右,投票结果揭晓,北京仅以一票之差败给澳洲悉尼。
  却说香港《文汇报》方面,因为匆忙之下,未能把霍英东祝贺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广告从已经放好的报纸堆中全部取出来,结果,一大早,不少市民打开《文汇报》,赫然看到这份广告,禁不住哑然失笑。《文汇报》无意间开了霍英东一个玩笑。
  “宣布结果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我问霍英东。
  他说:“一宣布,我的确很失望。那时跟我去的人都担心我会自杀。”
  “对于北京输没有心理准备?”
  “基本上是认为赢的。体育运动,我一直相信有一个真理,就是如何使世界体育运动更加发扬光大,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而北京申办奥运,比任何一个城市申办的意义都要大。我不相信任何人可以左右北京胜出的结局……”
  “北京输了,是不是你们工作做不到家?”
  “工作怎么做?难道要拜他、跪他,还是送钱给他?有些事,过分不行的。比如最初,我的一个朋友租了一个游艇,请一些委员在蒙地卡罗游船河,我认为很威的,那条船与我们的南沙船差不多。但那只游艇还不是最威的,因为土耳其的那条船是三条烟囱的……大家千方百计出尽招数。”
  “那极关重要的一票是谁投的?”
  “没人知,我们也只是揣测。”
  “那一夜怎么度过?”
  “知道结果,我即刻搬出原来住的酒店。因为那间酒店住了一些熟人,我想大家一见面,一定会相对无言,很尴尬,干脆搬走。谁知道,澳洲悉尼第二天却在我们搬过去的酒店庆祝。看到别人庆祝,心里很难受,很不是滋味……”
  “之后,内地方面有无与你谈过,下届是否还申办?”
  “还没有。现在的情况较复杂……”
  不管怎么说,中国主办奥运会,始终是霍英东的一个心愿。虽然从蒙地卡罗铩羽而归,但霍英东仍然矢志不移。若北京正式表明再次申办奥运会,他仍然会尽自己所能,力促成事。
  “你个人有无希望北京再次申办?”
  “对此,我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不申办,一点机会都没有;申办,就有机会。没有一个城市是第一次申办就成功的,有些还是申办六七次才成功。申办成功,对经济影响很大……”
  第四十九章孤军作战议案几遭否决
  霍英东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在起草基本法的过程中,他的表现极为低调;惟因为他是59个委员中,对体育的情况最为熟悉的,因而在有关体育问题上他的表现较为积极,提出不少见解。
  首批当全国政协常委的港商
  尽管中国政府对香港的统战政策有时会有所调整,但霍英东始终都是中国政府的红人。
  内地实行开放、改革政策之后,尤其是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谈判后,中国政府改变了对香港的统战路线,扩大统战范围,逐渐加强对大财阀的联系工作,包玉刚、李嘉诚、邵逸夫等人从那时起就成了他们的新的重点统战对象。
  自1983年后,中共对香港大资本家的重视尤为明显。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人甚至提出,要保持香港社会制度的性质长期不变,就要维持资产阶级的利益,团结争取大资产阶级。而他自己所分工经常联系的统战对象,就全是华人资本家的顶尖人物霍英东、包玉刚、李嘉诚、邵逸夫、郭德胜、查济民等人。除霍英东以外,这些大资本家过去与中方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甚至与中方的见解不一,但由于他们财力雄厚,对内地经济起飞,对香港的稳定繁荣有利,故也成为中方的统战对象,包玉刚、李嘉诚、邵逸夫就属于此类。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大资本家过往与英国有较多接触,如包玉刚、李嘉诚;或与台湾方面有密切往来,如邵逸夫,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