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博饭家常事-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把黄豆泡上。

银花一上炕,连答何传礼一句话的功夫都没有,就微微打起了小鼾。

一般来说,一个不打鼾的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只有累极才会打鼾。

“乖宝今天很棒,娘非常累,乖宝自己跟小弟弟打个招呼,跟爹玩一会儿就睡觉好不好?”何家骏搂着何传礼轻声说道。

最开始,何家骏还死讲究“抱孙不抱子”、“严父慈母”的教条,很快就在银花有意无意的影响下深刻明白了“仓廪足而后知礼仪”。

何传礼应了一声,轻轻贴着银花肚子停了一会儿,满足的睡下了。

“已经开始了啊!”

何老头与何老娘一进院子就看到厨房里透出晕黄的火光。

“爹,娘,你们来啦。”银花打了个招呼,抹去额头上的汗珠。

这时候鸡鸣刚过,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多。

银花前世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点豆腐,不过往往都是一家点了,往各家各户送一点儿,因此一家一年到头不过开几回盘,但时常都有豆腐吃。

何老头一来就把石磨接了去,何老娘帮忙倒豆子,何家骏烧火,银花才腾出空来准备点。

锅里豆浆将要沸未沸的时候,银花把用白开水兑的醋用铁勺一点儿一点儿倒下去,另一只手用一双长竹筷从下面顺时针慢慢顺时针搅拌,一会儿就开始有豆花出现。

“好了,停火,停火!”

何家骏把还燃着的木柴都拿出来塞在灶下柴灰里,又把熟练的把灶里的余烬捂灭。

“娘,我来!”银花捶着后腰走到石磨旁说道。

“你们俩歇着,只看着能出豆腐就好。”何老娘快速说道。

银花也不推,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揉后腰。

大概半小时后,豆花上面出现了一层水,银花仔细的把那层酸浆都舀出来,这个比醋好用。

“来,准备滤水了!”

何家骏应了一声,洗干净手,跟银花把早就准备好的干净棉布挂在梁下,把锅里的豆花都倒进去,等水过得差不多了,把干豆花包好用平底大盘子压在上面……

磨不大,第一次银花也没打算做多少,除了第一锅不成形外,后面两锅都还不错,银花先把热腾腾的豆腐切成一块块小方块早饭都顾不得吃就出了门。

豆腐趁着热卖才是最真的。

“哟,银花妹子还会磨豆腐呢!”

“以前可没听说……”

“这可好,偶尔想换换口味可方便了!”

银花一律只笑,半句话不透露。

“一个铜板一块豆腐,拿硬豆、粮食、鸡蛋换都行!”

“菜要不要?”刘大娘打着哈欠问道。

“家里不缺这个哩!”银花强撑着笑脸说道,“大娘,您这要瞧得上我这东西,今儿第一天开张,送您一块尝尝都成!”

“哎哟,我还不知道你嘴这田哩。”刘大娘笑骂了一句,进屋拿了三个鸡蛋出来,“这个你拿回去自己个儿吃,瞧你这瘦的,单见个大肚子。”

银花应了,因大田村十天半个月才有豆腐郎推着车转过来一趟,豆腐还算稀罕物什,银花只出去转了半个村子就卖完了一盘豆腐。

“以后每天都出一盘,大家尝了要是还成,想吃的到早上到我家去换。”银花拎着几个布袋子扯着嗓子跟还围在一起的村里人说道。

大家纷纷应了。

除了刘大娘拿了三个鸡蛋,因刚收了粮食,其他人都是粮食或硬豆,银花自己带了一个碗,粮食都一碗半、硬豆两碗换一块豆腐。

何老娘已经在家帮忙把早饭烧好了。

银花白日里忙一天,凌晨就起来做豆腐,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就着咸菜喝了一碗豆花就放了碗筷。

何老娘帮忙把粮食换回来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放好,各类粮食都倒到几个小坛子里。

“这豆谁给的?”何老娘高声问道。

“怎么了,娘?人太多记不得了!”银花有气无力的说道。

“黑心肠的家伙,豆儿晒都没晒!”何老娘骂了一句,把豆子倒在筛子里,放在院子里晒着。

“没事儿,今儿晚上就泡上直接用了。”银花说道。

“花儿,我们间一天磨一次!”何家骏说道。

“不用,我跟大家伙都打过招呼了。”

“好,那我不读书了,学堂也散了!”

正一边念叨一边帮忙蒸甘薯的何老娘、带着何传礼在院子里收拾甘薯的何老头、清理准备下种的菜籽的银花都静了下来。

……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春衫

……

“你说啥子哩?”何老娘把一簸箕切好的熟甘薯条重重的放在石板上。

何家骏鼻翼微微扇动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院子里气氛就紧张起来。

“好,间一天磨一次,只你再不许说这样的话,有这样的念头都不行!”银花摸着肚子站起来笑着说道。

“嗯。”

何家骏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们小两口这是不准备过日子啦,说不干就不干……”何老娘腰一叉,张口就要数落。

“娘,我们心里都有数,他爹是怕我累出个好歹来,我们叫他爹不好受,怎么还读的进书!”银花赶紧劝道。

何老娘犹自气鼓鼓的,一边快手快脚的干活,嘴里一边嘀嘀咕咕。

“趁着还凉快,三儿,你去看会儿书啊!”何老头催促道。

何家骏摇摇头,“死读书也没用,等过会子学生过来,也还是看书。”

说着搬了小板凳过去开始帮忙收拾甘薯。

一家人忙的火热,何二嫂扶着何二伯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

“哎呀,老二家的,不叫老二好好歇着,折腾啥子!”何老娘远远的看见了,跳起来叫道。

“娘,我躺久了也咯的慌,出来换口气。”何老二躺了一个多月,药已经喝的差不多了,只把身子虚了下去,家里人也不敢叫他劳作,只盼着养的久些能更好。

何二嫂一个人屋里屋外忙了一季,又照顾着个病人,这一个多月跟过了几年一样,原本还泛着光泽的脸迅速蜡黄了下去,人看上去老了好几岁。

何老娘把人一接过去,何二嫂就一屁股坐到石板上,手里不停的拿晒的半干的红薯干往嘴里喂。

甘薯本来就是甜的,银花做了留着自己人吃的就没再放糖,这也是银花耍的一个小心眼,晒红薯干里搁点儿糖,让口味更受欢迎些,只要吃一次就明白了,不过做的就是那些想省事的镇上殷实人家生意,而村里人一则不会费钱去买来尝,二来也舍不得往里面放糖,估摸着这点儿小生意至少今年还能做上几回。

“他爹想吃红薯稀饭,我来跟弟妹要一点哩。”何二嫂吃够了才开口。

若论倚重,两老当然是靠着大儿子大孙子,但若说喜爱,必定是会读书的小儿子了。

何老娘从何二嫂开始吃红薯干就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会儿更是挑起了半边眉毛。

“二嫂你自己拿。”银花用嘴努了努院子里还没收拾完的一小堆红薯,赶紧说道。

何二嫂就自己去从已经开始干枯的红薯藤上拽,专挑了大的好的拿。

“你煮个稀饭还要用金子不成!”何老娘把簸箕重重的放在地上说道,又快手快脚的从已经收拾到一起的一堆红薯里面挑了几个歪的、小的放在一个小篓子里,“喏,拿去!阿鱼他们几个呢?又把娃子扔家里了?”

阿鱼是何老二的大儿子,今年实岁也还不满六岁,还有一个就更小了。

何二嫂脸色也不好看,“各家的娃各家疼,您几时还管过一次。”

“哎,她这说的什么话!我没去给你们烧火做饭,还是给你们洗少了衣服啊?你们那菜园子我不去挥两锄头,你们还能有两片菜叶子吃……”何老娘被何二嫂不硬不软的顶了一句,一转身指着自己二儿子骂了起来。

“娘,娘,您说的是!您说的是……”何老二只管应着。

何二伯遭了这样一场意外,性子越发沉稳起来,事情也都看的明白,而何二嫂去一直对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积蓄成了空心怀怨怼,一有怨怼,就容易生些不好的念头,凡事也就总往坏的方面想。

何二嫂还要说话,被何老二狠狠的瞪了一眼,不甘心的闭了嘴。

如此闹了一场,两口子也不好再久留,拿了甘薯回去了。

何老娘还是愤愤的,兀自嘀咕了好一阵子。

老两口帮银花忙了一上午才端着一盘子银花用盐抹过的碎豆腐回去。

下午,何家俊把学生都放了后,扛着耙子去地里。

银花已经在地里忙了一阵子了。

把红薯藤和各种烂菜叶沤的肥料仔细的散在已经翻过一遍的地里,银花在这头忙,另一头还有几个小子在翻找落下的小红薯。

那几个小子何家俊认识,最大的那个才将将十岁,□□衫,带着三个弟弟妹妹独自过活,家里地都叫他们爹败光了,等他们爹意外栽到山沟里摔死,他们娘守了好几年,前几个月也卷了家里仅剩的一点儿值钱东西改嫁了。

最小的那个才三四岁,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满脸乌黑,在地里乱爬。

几人看到何家俊来了,忽然撒腿就跑。

“别跑,慢点儿!”银花喊道。

最小的那个跟不上,急的哇哇叫了起来,捡的几个小红薯也落了一地。

“你怕我?”何家俊冲着最大的那个温和的问道。

“对不起,先、先生,等以后我会、会补上束脩的!”为首的那个孩子慌张的说道。

现在何家俊每日中午在村头的树地下教孩子们算术和常用的字,这几兄妹本来不是大田村的人,不过只要得空,最大那个都会偷偷摸摸的躲在不远处听。

何家俊笑了起来,“好,那你以后到后面去听,等你备好了束脩再送过来。”

那孩子用力的点了点头,回头跟自己大妹妹交代了几句,叫她抱着几个小红薯领着两个弟弟回去,自己则卷起裤脚到地里,抢过银花手里的锄头就开始帮忙把肥料都翻到下面。

“不用,你带你弟弟妹妹们去别处看看。”

“让他帮帮忙,你去歇会儿。”何家俊把银花拦住,又扭头问抿着嘴干的认真的人有没有什么没学会的。

也就一亩多地,三人忙了一下午,第一遍肥就都施了下去。

银花实在吃不下粗磨的高粱或荞麦面,打算多施几道肥,把地整一整,今年冬种小麦,好自己磨白面吃,所以才早早的就开始翻地施肥。

若论产量,小麦与荞麦其实都差不多,差只差子在,荞麦好活好养,在什么样的地里都能种,就是年成不好也能收一点儿。

天气一天天凉下来,荷叶也露出了枯败之相。

银花跟何家俊一起挖了几条深沟把水尽量放了出去,选了荷叶最茂盛的地方开始挖莲藕。

“今年少挖两次,等明年就好了。”

莲藕长得不怎好,何老头与何老娘都来帮忙,银花解释了一句。

虽说村里孕妇也都不精贵,但何家俊坚持不许银花挺着大肚子下泥地劳作。

银花只得站在田埂上指挥。

这活儿都是第一次干,三人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挖了第一扇完整的莲藕出来。

今年一年并不顺当,虽然不少吃不少喝,但是五月何家俊被县衙抓走了一次,叫一家人都险些被吓死,接着何二伯又摔没了半条命,夏日还不止刮了一次妖风,地里收成普遍受了影响。

有经验的老人就开始叮嘱儿孙们不要记着卖粮食。

“今年老天爷不顺心哩。”

果然,等入冬了后,地上被冻住的日子提前了十多天,幸亏银花一向就是早早的就开始准备过冬的物什,不必再冒着风雪往县城跑,只是菜园子里的白菜和萝卜还没完全收好。

何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