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居一品-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柔可没自大到太夫人是看出她穿越女的气质,气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随着学识,地位,见闻,谈话,衣着才能体现出来。现在不过十一二岁的庶女,哪有气质可言。

太夫人瞧出丁柔的紧张来,轻笑般的握住丁柔拿着雨花石的手,“一块石头而已,喜欢了,我让人再多给你送几块去。”小姑娘脸颊迅速的红了,就连耳垂都粉红色的,可爱得紧,干净清秀的眉眼,透着一丝的尴尬,又可怜得紧。

夫人越发喜欢了,乘坐软轿路过时,看见一小姑娘拿着雨花石对着日头,仿佛好奇的研究雨花石的纹路,口里还念念有词,太夫人便将上香后的异状逐淡忘了些。软

轿过去后,她记起是皇家书局里同管事谈笑的小人儿,清亮的眸子太夫人还记得,转念一想,亲家太太来府里看望长媳丁怡,她不就是丁家六小姐丁柔?

闻月来打听,果然是丁柔,太夫人唇角愉悦的微扬,丁柔呐呐的道:“不用麻烦了,我有一块便好。”这般表现和符合丁柔此时的年纪,在这些太太,太夫人面前,

丁柔尽量的掩藏起成熟世故,她们看了太多的人,稍有不一样便能发现端倪,丁柔可不想因‘独特成熟’被送道庙里去,什么年龄就得做什么事儿,改变也得循序渐

太夫人方要说话,丁敏柔柔文雅的声音响起,“六妹妹。。。你看这花。。”丁柔抬眸,丁敏脸上一惊,随后绽开了温润恭顺的笑容,似一株好看的白兰花,清雅高洁,曲了膝盖:“太夫人安。”

丁柔退开,丁敏新换过衣衫,钗环首饰,衣物都是侯府的,彰显兰陵侯府的富贵,看了看自己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裙,丁柔什么都好,但在针线上,实在是拿不出手,不是柳姨娘帮着绣了个扣子,衣裙更素些。

“三小姐丁敏。”太夫人露出一丝欣赏的笑意,但比方才疏远了些,“几日不见,三小姐出落得越发好了。”

丁敏迎上太夫人,道:“太夫人过奖了,姐妹中我不过是中人之姿。”

自谦恭谨的少女,很得上了年岁的太夫人们喜欢,丁敏笑容无懈可击,“前些日子,母亲让我绣了佛经,说是供到庙里去,有几处不甚明了,母亲说起太夫人精通佛经,佛理懂得也多,礼佛诚心,不似我光知道绣了却不知佛理,母亲常赞您是慈祥的人儿。”

太夫人微显得惊讶,“珈蓝寺里供奉的心经是你绣的?”

丁敏憨厚的笑笑,“勉强入眼,许是被无为大师选中了。”

前生的丁柔就因一部绣出的供奉在珈蓝寺的心经得了兰陵侯府太夫人另眼相看,没侯府太夫人点头,丁柔是嫁不进来的。记得前生她劝丁柔送去大佛寺,那里香火鼎盛,求佛祖保佑也能灵验些,熬得眼睛通红的丁柔却笑着摇头,‘三姐姐不懂,我求得不是佛祖庇佑,是一份善缘。’

蓝寺大半的香火银子都是兰陵侯府捐献的,虽然也接外客,但兰陵侯府是他们最大的施主。重生的丁敏自从拿起绣针那日,便不停的绣心经,一遍一遍,绣了不知多

少,终于绣得比前生丁柔还好,借着大太太去珈蓝寺的机会,将心经留下,果然如她所料,被主持选中供奉在佛前,让太夫人看见了。

“这话我不爱听,好就是好。”

太夫人有几分佩服能将心经绣得如此好的丁敏,弯出更多的笑容,“亲家太太是个有福气的,花骨朵一般懂事的女儿们承欢膝下,哎,不似我那丫头,骄纵惯了,让她能拿绣针比划两下都难。”

“婉柔姐姐书画威名京城,就凭她那一手画,就够我们姐妹学上很久了。”

婉柔?丁柔来兰陵侯府前了解过,赵婉柔是太夫人最小的女儿,今年十五了却还没定亲,兰陵侯府唯一的嫡女尊贵非常,看太夫人眉梢的宠溺,她是疼宠女儿的,可十五岁还没定亲,太夫人在等什么?或者说在等谁?

丁敏夸赞赵婉柔的书画,太夫人笑容更多了些,也不乘坐软轿,让丁敏三姐妹陪着她回去,丁敏和丁姝左右伴着太夫人,丁柔落后一步,后面跟着丫头妈妈,浩浩荡

荡去后院太夫人住处,丁敏做足了功课,也顾不得藏拙了,让着丁姝,同太夫人说起佛经,长篇拗口的佛经脱口而出,丁柔默默的听着,瞥见神采奕奕的丁敏,心中

佩服,佛经可不是念几遍就能记住的,拗口难懂的很。

她不会是从重生后就开始背诵佛经了?太夫人含笑听着,眼里也闪过难言的惊喜,快到兰园时,太夫人突然抓住丁敏道:“这一篇。。。这一篇。。。你从何看来的?”

丁敏翘起嘴角,“一本破旧的佛经上只有残篇,后我找遍了佛书才在金刚经的字里行间推出剩下的几句。”‘

太夫人感慨连连,拍着丁敏的手道:”好,好,好,果然于佛有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进了屋里后,太夫人便命人准备笔墨,让丁敏将佛经默写下来,丁敏领命,丁姝悄声道:“以前没看出三姐姐读佛经,怎会。。。”

“许是不想人知道。”

柔眉头微蹙,这篇佛经怎么听着有点金大侠九阴真经的味道?是太祖帝后哪位的恶作剧?难道丁敏真是推断出的?还是她上辈子见过?这篇。。。对太夫人如此

重要?太夫人的目光一直看着丁敏,生怕她跑了似的,九阴真经蕴含的佛理不强,主要是道家的东西,难不成太夫人不仅信佛,还信道?

丁柔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其中必有缘故的。丁敏书写后将宣纸递给太夫人,丁柔能看出太夫人的惊喜,仿佛对待宝贝一般,眼底流露出得偿所愿,丁柔收回目光,老实的垂头,什么事儿都同她无关,也就不费那份心思。

“丁太太来拜望太夫人。”

太夫人先是将宣纸放好后,竟然起身相应,进门的大太太明显错愕了一瞬,兰陵侯太夫人虽然一向谦和,但却从没如此热诚过,错愕不过稍纵即逝,大太太含笑道:“当不得,当不得。”

同太夫人挽手坐在临窗的炕上,太夫人道:“如何当不得,不瞒你说府上的三小姐帮了我大忙了。”

大太太奇怪的瞥了丁敏一眼,随即笑道:“她能帮上什么?不添乱就算好的,她们姐妹有些拙笨,赶不上府里的小姐,每次带她们出门,我都是悬着心,生怕她们惹了笑话。”

“府上三小姐心经绣得好,又能从找出这章残卷,她若是拙笨了,我倒没见过机灵的,亲家太太过谦了,我看她们色色出色,都是求都求不到的好女儿。”

闻月端出托盘,上面放着几支珍贵的镯子,几支精致的宫花,”留给她们赏玩。”

“这怎么好使得?”大太太推辞,太夫人笑道:“如何使不得?咱们两府是姻亲之好,这点东西不打紧,亲家太太不肯收的便是瞧不起我喽。”

太夫人似玩笑的话,大太太笑着对丁敏三姐妹道:“还不来谢过太夫人?”

小丫头摆好蒲团,丁柔跪在最后的位置,向太夫人磕头道谢,正式拜见了兰陵侯府的太夫人。

“好,好。”太夫人堆满了笑,拉着大太太说话,言谈中对丁怡表现出关心,同时让大太太安心,她如何都不会亏待丁怡,大太太点头笑道:“满京城谁不晓得您将儿媳当成女儿般疼惜?我又有何不放心的?怡儿方才也说起,没您照料着,她还不见得会生多少的气。”

太夫人笑容敛了些,“她尽管安心养着。”

大太太笑了笑,得太夫人承诺,兰陵侯赵鸿飞会更为关爱怡儿,琥珀的事不会再出现了,如果不是往日琥珀太忠心可靠,丁怡也不会因有孕便被她给蒙过去。

说说笑笑间,日头偏西,太夫人欲留饭,大太太笑着推了,太夫人见大太太去意坚决,便让她常带女儿登门,大太太应下:“您就是不说,我也得常来的。”

太夫人送到门口,大太太,丁敏姐妹坐上软轿去二门上马车,离开兰陵侯府后,丁柔轻轻的叹了口气,“六妹妹?”

丁柔笑着摇头:“无论何处,还是府里最舒服。”家才是最舒服的,丁府也不是家,她的家在何处呢?

“我也如此想,兰陵侯府。。。我不大喜欢。”丁姝同丁柔越发亲近,另一辆马车里,大太太问道:“敏儿,你从何处得残篇?”

ps唐雪熏

书名:大清小家

书号:2212352

简介:重生而来,且看我护儿,护女,护夫,过自己的小日子

第八十七章 贵人 T

大太太问得急,丁敏无法遮掩过去,因前生记得这边,她在兰陵侯府看出太夫人对丁柔得好,一时着急便打着送花的借口讨好太夫人,为了让太夫人记住她,忘记丁柔,丁敏才将说出,她并不知道有何要紧之处,呐呐的道:”是在府里一本书上看过的。”

“哪本?”大太太追问,面色凝重:“到底是哪本?”

丁敏很少见大太太这锋芒毕露,她又上哪去找那本残卷?“不记得了,母亲,我东看一句,西看一句,是拼凑出的。”丁敏委屈得想掉眼泪。大太太阖眼道:“你可知兰陵侯太夫人为何如此欢喜?”

“不知。”

“停车。”大太太直接叫停了马车,眼眸含着失望对丁敏道:“你下去,同姝儿柔儿挤一挤。”

丁敏脸刷得白了,半路下车,她完全哪还有脸面,丫头妈妈都知道她是惹了大太太不快,被赶下车的,丁敏泪盈盈的跪下,”母亲,女儿知错了。”

“下去。”大太太阖眼,甩开丁敏,“我想静一静。”

丁敏抹了眼泪,大太太不可能改变主意,踩着马凳下车。李妈妈在丁敏离开后,爬上了马车,陪着大太太坐着,马车向丁府驶去。李妈妈给大太太递上茶盏,“主子。”

大太太平平气,“丁敏这丫头,蠢不可及。”

李妈妈瞧出大太太动了真怒,也明白几分大小姐丁怡的盘算,不好不接话,小心翼翼的道:“奴婢看三小姐在大事上并不算太糊涂,有些拙也好用得上,太精明怕是。。。主子,三小姐还得再调教。”

大太太哼了一声,脸色稍霁,李妈妈心放下一半,“明着厚道拙笨,总比暗地里鬼心思知晓藏拙表里不一的好,您也跟着操心不是?您的话三小姐哪句不听?她肯听话,再调教几年,还不是任您搓揉?有个万一的话,也能用得上。”

“就你鬼道。”大太太不再绷着脸,“我是疼怡儿,可我更惦记着萧儿他们,丁家兴旺才是安身立命根本,丁敏。。。这个蠢丫头生生将一条通天大陆让给兰陵侯府。”

李妈妈拿着美人捶轻轻敲着大太太腿,“通天大路?”

“京城最难结交的勋贵是哪家?”

李妈妈脸一僵,手上的总做放慢了些,“主子说的是勋贵之首信阳王府?”

信阳王府是京城出了名的难以结交登门,以前老太妃遂儿子出征,奢华的王府一直空着,半年前信阳王老太妃领着孙子回京后,勋贵也好,朝臣也罢都想登门拜访,老太妃除了相熟几十年的老姐妹外,谁都不见。整日在王府的佛堂念经。信阳王齐恒并未娶王妃,信阳王府是老太妃操持,她说不见,谁敢强行登门?不怕皇帝吗?

在如今的大秦朝,皇上最信任的人不是皇后宠妃,不是阁臣战将,而是信阳王府的太妃。知道她不愿见外客,皇上甚至亲自下旨,不得打扰她清修。如今储君之位空宣,信阳王一家归京,私底下都嚷嚷动了,皇上并不单纯是为信阳王的婚事,更深一层怕是询问太妃的意见,立哪位皇子为储君,等到皇上殡天后,接掌帝位。

大太太重重的叹了口气,“好好的事儿被亲家太太占了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