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山距离焉耆都城仅有一百余里,三千人马经过一夜疾驰,夜半丑时即到达焉耆都城之下。郭孝恪令全体人员下马,然后令将战马圈入一块空地上,留下一千人看守马匹,并预作后援。
焉耆都城果然防守空虚,仅有少许人在城楼中值守,此时夜过大半,这些人皆在城楼中抵足而睡。栗婆准熟知这些人的习惯,早向郭孝恪说知此事,并将城楼位置一一绘出。郭孝恪带领两千人悄悄抵近城下,选出二百人让其设法泅过护城河,然后沿索登上城墙。他们的任务,即是解决这些值守之人。
事情非常顺利,这二百人身穿夜行衣,分成数拨泅过护城河。是时,冷风如刀,寒气袭人,待他们渡过护城河,浑身如冻僵也似。这帮人好歹皆是选出来的身强体壮之人,他们不事犹豫,悄悄将抓钩抛上城墙,然后沿索开始攀登。如此一使力,把浑身的寒气驱出去不少。他们爬上城墙,渐渐集于城楼周围,领头之人轻咳一声,其他人一拥而入,他们或挺刀直刺,或以刀柄击其头将其砸晕,很快将所有值守之人制服。
此时天色微明,这二百人将四周城门悄悄打开,放下护城河吊桥,使外面大军顺利进入。
入城唐兵有一大半人手中持有鼓角,他们一进入城门,立刻擂响手中之鼓,吹响口中号角。霎时间,就听焉耆都城四处响起鼓角声,人们大呼小叫,不知道有多少唐兵进入城来。
突骑支得知唐军入城,在宫中宿卫的护卫下,领人抵挡了一阵子。然此时的焉耆人心中已慌,又闻听鼓角之声相闻,觉得大势已去,难以组织起像样的抵抗。随郭孝恪前来的那些戴罪戍卒,觉得立功的时候到了,他们如狼似虎,逢人便砍,所经之处血流成河。待栗婆准引着郭孝恪逼近王宫,一举将突骑支等人擒拿,郭孝恪下令停止厮杀,此时的焉耆人已有一千余人掉了脑袋。
郭孝恪令人打扫战场,既而让栗婆准主持城中事务,让其贴出安民告示以安人心。郭孝恪带领栗婆准登上城楼,问道:“若皇上诏令下,果然册封你为焉耆之主,今后你会不会像突骑支这样,因外势所逼又叛大唐?”
栗婆准慨然答道:“如今大唐之势,天下诸国莫能与之抗,何谈外势?郭都护请放心,若皇上果然册封我,我即为大唐之臣,此生再无反复!”
“好,我信你之言。焉耆国地当要冲,西域各方势力定会在此激烈争夺。只要你心向大唐,我定会努力维护你周全。我午后即返,这里由你全权主持,城备之事不可再形同虚设了。”
栗婆准忽然露出惊慌的神色,哀求道:“郭都护缘何如此性急离开?听人说,那屈利啜闻知唐军来攻,已带领突厥人马来此驰援。若唐军一走,这里几乎成为一座空城,我实在难以抵挡。”
“我知道屈利啜前来,算着路程,他后日方到。你放心,我明为离开,实为诱敌之计。我带领人马到银山前驻扎,以为你之声援。你城中空虚,我可留下兵士五百帮你守城。此城为天险,只要城中粮草充足,外人来攻,非一月难开。若屈利啜来到,你只管凭城坚守,他终将无计可施。屈利啜见攻城无功,我适时来此诱之,他以为我兵少定会追击,这样,一场好戏就要开始了。”
郭孝恪让人押送突骑支及其妻子前往长安,让李世民来决定突骑支今后的命运。他领兵到了银山前,即驻足不走,在此专候屈利啜的到来。
二日后,屈利啜果然领兵来到焉耆都城下。他听说突骑支被解往长安,城中由栗婆准主持,顿时大怒,下令攻城。原来虚设的城防现在有人主持,又有五百唐兵助战,可谓坚如磐石。屈利啜猛攻一个下午,城中之人无损,其手下却被箭伤无数。是夜,下人来报,说在银山一带发现唐军踪迹,且为数不多。
屈利啜了解焉耆都城的布置,知道若猛攻短期难以奏效,他这时迁怒郭孝恪,认为都是他惹出的事端。当是时,屈利啜不了解郭孝恪整兵有方,还以为其手下仅有千余人马,遂决定追击郭孝恪,并由此绝了栗婆准的后援。他想得很好,认为打败郭孝恪之后,栗婆准自会开城投降。他觉得与郭孝恪一战稳操胜券,因为突厥骑兵最善于野战,攻城非其长项。
屈利啜说干就干,第二日一早让人将伤折之人送回王庭,自己带领其余铁骑旋风般杀奔银山。
午时过后,突厥铁骑逼近银山,发现山脚下有数百唐兵正在那里牧马。突厥人大呼小叫,手舞闪亮的弯刀杀奔过去。那些唐兵眼望飞奔而来的突厥铁骑,脸露惊惶之色,慌不迭地上马逃命。许多唐兵将马鞍卸在地上,此时不及安上,只好骑在马的光背上狼狈逃窜。
屈利啜大喝道:“奋力冲上去,将他们全部就地斩杀!”突厥人闻听号令,挥鞭猛打马匹,与逃跑的唐兵越来越近。
逃跑的唐兵歪歪斜斜地骑在马背上,一些人竟然被马颠到地上。
拼命逃跑的唐军在前,突厥人在后,他们在银山中左拐右突,不觉已入一处狭窄的山谷之中。唐兵拐过一个山角隐然不见,过了山角的突厥人忽然大惊失色,他们皆勒紧马缰绳,使马儿直立起来,显然是看到了恐惧之物。
原来拐角之后迎面为一陡坡,坡下仅有一溜儿狭长之洞与外相通。陡坡上面站满了唐兵,他们皆张弓执弩,对准相继奔来的突厥兵。
屈利啜见前军不走,惊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不动了?”
话音未落,只听山涧里一声梆子响,前军顿时哀声一片,如飞蝗般的箭弩密集地射向谷底。
屈利啜到此时方才注意四周的山势,方悟唐军早就选好地势埋伏起来,张网以待。他观罢大惊,急忙大喝道:“快退,快退。”
说时迟,那时快,眼前的局势已经不容屈利啜来左右。就见山谷两侧也有唐兵现身,他们或掷下石块、檑木,或觑准人群发出长箭。谷底的突厥人遭此大难,顿时乱成一团。
由于谷内狭窄,突厥人在谷底难有腾挪之地,人马互相践踏,又伤折不少。及至他们退出谷外,检点出谷人马,发现伤亡之人已过半。
屈利啜经此惨败,再无心与郭孝恪交手,遂带领残兵败将返回西突厥王庭。
李世民这日召来李世,欲向其布置攻伐高丽之事。
话间一名太监手捧驿盒,叩道:“兵部送来加急文书,请皇上御览。”
李世民道:“快呈上来。”
李世民展开文书,快速阅读一遍,然后将之交给李世,说道:“好呀,郭孝恪果然有勇有谋。其以奇计击破焉耆,可谓兵不血刃,用此人来经营西域,可谓得人。”
李世笑道:“总观此战,郭孝恪不用内地一兵一卒,靠一军之力,大破一国,又力拒突厥,其若无上乘的胆识和谋略,断难成功。”
“不错,郭孝恪有勇有谋,朕定当赏赐。世兄,朕此时心悦此战完胜。经此一战,焉耆成为大唐属国,那肆叶护可汗不敢轻易犯边。如此,西境可以保持一段时期内的安定,朕可以放手来对付东方了。”
李世马上明白李世民要开始征讨高丽了,遂言道:“陛下,时辰已进入冬月。若想征讨高丽,明年开春为最佳时机。”
李世民叹道:“朕欲征高丽,不料朝中有许多人反对,独你支持此举。你说得对,明年开春,非征讨高丽不可。朕今日叫你来,即是商议此事。”
“陛下前令阎立德造船,如今船皆集于莱州;又令陈君宾为馈运使,其已将大半粮草运至营州。船、粮、器械已备,只需陛下选定兵马,克日奔赴辽东。臣等厉兵秣马,唯等陛下号令。”
李世民沉思一会儿,说道:“世兄,此次高丽之战,朕要亲征。”
李世民年轻之时,多次率兵出征,所战皆捷。然其当了皇帝,近二十年间每遇战事,多在京中部署,再未带过兵。他现在忽然提出要御驾亲征,确实为石破天惊的举动。李世原想征讨一小国,李世民至多派自己为帅,从未想过他要亲自出征,遂说道:“高丽小国,臣率十万兵即可讨之,勿需陛下亲征。”其心内想到,许是群臣多反对征高丽,惹得李世民动怒,且其多年未曾出外带兵,于是想过一把瘾,泄泄心中之忿。
李世民摇手道:“朕谋定多日,你无须再劝。朕想好了,此次出战,可采用水陆合势之法来夹攻高丽。朕授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六万及突厥、薛延陀、回纥之兵奔辽东,朕随你而行;再授李大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之兵四万,战舰五百艘,自莱州渡海趋平壤。其下将官,由你们各自挑选。这样两军合势并进,必克高丽矣。”
李世不再谏李世民亲征的事,问道:“臣奉旨。敢问陛下,臣等何日启程?”
“明年三月,为总攻高丽之时。你把握时间,便宜行事吧。朕近日要颁布讨高丽之诏,还要对国内之事预作安排,军事由你全盘谋定。咳,朕之诏命一发,朝中之人又要有人来劝谏了。”
后数日,李世民颁布《亲征高丽手诏》,此诏由李世民亲手所拟,诏文中责盖苏文弑其君、专国政、侵新罗,为此要兴兵问罪。诏文中最后说:“略言必胜之道,盖有五焉:一曰以我大而击其小;二曰以我顺而讨其逆;三曰以我安而乘其乱;四曰以我逸而敌其劳;五曰以我悦而当其怨。何忧不克,何虑不摧,可布告元元,勿为疑惧耳!”李世民必胜之心理,跃然纸上。
此事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于是,群臣或上疏,或当面向李世民进谏,竭力阻止李世民征伐高丽之举。
褚遂良上疏反对李世民亲征,其疏中言道:“天下犹如一身,两京为心腹,州县为四肢,四夷为身外之物。高丽罪大,确实应该征讨,陛下可令数猛将率数万众,仗陛下之威灵,取之如反掌。现在太子新立,年纪尚轻,监国尚需磨炼;陛下若涉辽海之险,轻行远举,愚臣甚为忧心。”李世民读了数句,即弃而不看。
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马周、刘洎等大臣皆认为征讨高丽实为民力轻用之举,他们拿出隋炀帝的例子,让李世民引为鉴戒;通过颂扬贞观盛世,说明“抚民以静”的好处。李世民对这些谏言统统不听,反而斥道:“夫天有其时,人有其功。盖苏文凌上虐下,百姓延颈待救,此正是高丽可亡之时也。你们纷纭来谏,为何看不到此节?”
贞观年间以来,李世民倡导的诤谏之风,虽魏征逝去,此风依然未改,从此事上可见一斑。以李世民之智,他完全明白征讨高丽大违自己多年来的治国方针,奈何他心已至此,别人纵使再谏,也一意孤行。
李世民为了征辽成功,倒是下了不少工夫。已致仕在家的前宜州刺史郑元踌,曾经跟随隋炀帝征讨过高丽。李世民将其召入宫中,问询征讨高丽的方略。郑元踌详详细细将自己所知道的征高丽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恳切说道:“辽东道远,粮运艰难,冬日时严寒,且高丽多坚城,人们善守城,攻之难以迅速攻破。老臣以为对高丽应以安抚为主,不可轻易动兵。”
李世民这些日子早听烦了这些陈词滥调,斥道:“今日非隋可比,朕也不是隋炀帝。你瞧着吧,朕攻之三月,定克高丽。”李世民此时觉得,自己能成贞观盛世,又能办成隋炀帝不能办成的事,声望之隆可达极致。在那一时刻,其心中以为高丽已是囊中之物,心底油然升起得意之情。
后数日,李世民又召见李靖。待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