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为了活下来数万军民。

“当不得,当不得。”杨天连忙谦逊,亲自搀扶着长奚长儒进城。

除了达奚洪的五百人,玄龙军的将士都是第一次踏入这座城池,整个城池可以说是满目苍夷,许多房屋都被折成了废墟一片,街道两边全是白色,都是新建的灵堂。由于突厥人围城,商旅断绝,市面上也没有什么人影,相比击败突厥人,接下来普乐郡的重建恐怕更加艰难。

回到城中后,玄龙军开始统计战果,这次突厥人突然莫明其妙的逃走,白让玄龙军捡了一个大便宜,战果无疑惊人,除了在南门杀死杀伤二千。俘虏一千突厥人外,玄龙军在东门杀七百余突厥人,在北门到一路追击的路上,突厥人伏尸三千余具,玄龙军一番大战下来,靠着二千人擒杀了七千余突厥人。加上攻城时死亡的人数,二万突厥人只逃出四五千,即使突厥人现在发现了玄龙军的虚实,又能将逃走人全部集合,也无法再对普乐郡构成威胁了,唯一可虑就是平高郡七万突厥人的动向。

突厥人逃走的匆忙,这次丢下的物质也有不少,光是战马就有七千多匹,这些可都是突厥上好的战马,若是运回长安。一匹马就能卖上百贯。牛羊有数万头,其他武器甲杖也有不少。

这些全是战利品,按规矩七成要上缴朝庭,三成杨天可以自行处理,战马杨天不想隐瞒,反正玄龙军要多少物质,朝庭都能拨下来,犯不着留下一个把柄,这三成战马已有二千多匹。足够玄龙军一人换上一匹了。

数万头牛羊杨天却留了下来,转交给达奚长儒。让他把这些东西分给城中百姓。还将玄龙军多余的上千匹战马也留给达奚长儒,这些战马都是良驹,并不比突厥人的战马差。

朝庭的规矩是规矩,真正能执行没有几个,要知道光是交给朝庭五千余匹战马价值就达六七十万贯,加上牛羊和给达奚长儒的战马,这批东西价值恐怕在百万贯左右,玄龙军虽然不缺战马,可是完全可以私下倒卖,杨天年纪轻轻,竟然经得起如此诱惑而不贪一文,达奚长儒顿时对杨天肃然起敬。

杨天不贪是因为他不需要钱,能用百万贯钱财结好达奚长儒,杨天完全认为值得,何况数万匹牛羊分下去,大家都知道这是玄龙军战利品,对玄龙军顿时又多了一份感激。

这次玄龙军以少击多,虽然顺利的不可想象,却也有不小的伤亡,其中亡二百零五人,伤四百多人,让杨天欣慰的是因亲兵一直紧跟着他,只有十多人受伤,并没有折损。

伤亡最惨重的是史万岁带的那幢人马,史万岁带着部下连续在东门和北门两场大战,几乎人人带伤,亡的二百零五人中,仅史万岁五百人就有一百六十七人,可以说他的一幢人马已经伤筋动骨。

不过,没有史万岁带着这幢人马浴血奋战,可以说就没有这次的轻松胜利,事后杨天得知史万岁在东门和北门两战的经过,对史万岁顿时刮目相看,如此勇将,得之实在是幸事。

只有王述有点闷闷不乐,这一幢人马他是幢主,功劳多归于史万岁,他的亲兵在这战斗中也折损了不少。

处理完战利品之事,这一千多突厥俘虏杨天却为难起来,普乐郡的军民对这些俘虏非常仇视,只是杀又杀不得,放又放不得,押解回后方,更怕这些俘虏暴乱,何况平高郡还有七万突厥大军,一不小心,不但这些俘虏会被突厥人救回去,押解人也会全军覆灭。

杨天一咬牙,干脆先将这些俘虏用来做苦力,普乐郡现在急缺劳力,偏偏又有许多工程要做,城墙要修补,百姓的房屋要重建,有了这些苦力,应当会缓解一下普乐郡劳力的紧张,对于这些突厥人,只要不让他们死去,尽管下狠劲使用,至于以后突厥人会不会把他们赎回去,那是以后的事。

处罗俟拼命打马,玄龙军停止了追击还毫无所觉,直到他的战马再也跑不动才停了下来,一点人马,身后只剩下一千多人,等了一天,陆续有落后的突厥人跟了上来,最后收拾到两千余人,处罗俟不敢再向南边的方向而去,反而向北返回突厥大草原,只是派了几个信使向沙体略汇报,他在普乐郡城下遇到大周数万援军,经过一番苦战不敌,只得先期返回。

等到沙钵略接到处罗俟的报信时,已是七八天之后的事,听到数万周军在身后,沙钵略顿时大惊失色,虽然怀疑外罗俟的话有假,只得数名信使都信誓旦旦表示遭到周军数万人围攻,处罗俟才会大败。

沙钵略百思不得其解,这数万周军又是从哪里飞过去的,只是想到能击败处罗俟两万人马,沙体略又不得不信。

突厥人一月杀到长安城下的日期早已经过了,沙钵略害怕遭到周军夹击,又派使威胁大周朝庭快点将贡物和美女送过来之后,率军退出了平高郡。带着抢到的财物回到大周的边境,被突厥人攻占的城池顿时全部恢复,只是昔日繁华的城池被突厥人一抢,却是白骨盈野,惨不忍睹,要想恢复原先的规模,至少需要数年之后。

第三十八章佳人远思

厥人走时拖着长长的车队,塞满了抢来的财物,随行千女子,周军却没有谁敢上前挑战,只能跟在身后,将突厥人送出境外。

突厥人一退出平高郡,后面安定郡的周军就将这座城池接管,只是却只得到一个废墟,突厥人临走时不但放了一把火,在走之前还将城墙也拆了,以报复攻城时死在这座城下的数千突厥人。

听到突厥人退走,杨天不由庆幸自己的运气,若是这七万突厥人再进攻普乐郡,普乐郡肯定没有能力抵挡,好在沙钵略听到普乐郡有数万大军后,特意绕行普乐郡,突厥人一退,玄龙军恢复了与朝庭的通道,杨天一方面派人向朝庭报捷,一方面派人赶着五千匹战马回京。

自从玄龙军出征后,长安城中的秩序已恢复正常,只是玄龙军出征后毫无消息返回,百姓心中还是不免有点忐忑,前线胜利的消息传来,顿时朝野振动。

这条消息却不免让人怀疑,随国公长子,年仅十四岁的骠骑大将军亲率二千人,挺进千里,战胜突厥二万大军,听起来更象神话,只是突厥人退出平高郡却是不假,许多人半信半疑起来,数天过后,等到杨天派人赶着五千匹战马进京后,这种怀疑才不消而散,人人都在谈论着随国公的长子,大周新的不世英才。

只是民间不免越传越玄,有说杨天二千人就杀败了突厥五万大军的,有说出败十万大军的,还有人传这次入侵的突厥人已全军覆没,京城的酒楼,茶馆每天都在谈论着杨天歼灭突厥人的事迹,真真假假。谁也不能辨,年轻人充满着对杨天崇拜,连带着这些天长安的酒楼,茶馆也生意大好。

大柱国元孝矩府内,元清儿正坐在花园,呆呆的看着远处的围墙,心中想像着杨天两次翻墙进入的情景,遗憾的两次她却没有看到,自从杨天率军出征后。元清儿就不免牵肠挂肚,尤其是久没有战报传到京城,虽然杏儿常安慰她没有战报是好事,那就表示姑爷没有和突厥人交战,平安无事。

只是元清儿却不能释怀,万一杨天碰到突厥人怎么办?他的兵力远比突厥人少,若是被围了怎么办?只是她是一个足不出户的少女,纵然心中再急也是无用,只能每天催着杏儿出去打听有无杨天的消息。她父亲每天回朝,都要被缠上一阵,拐弯抹角询问前线的战报。

元孝矩开始不明白女儿的心事,对于女儿在他每天刚下朝就相迎大感欣慰,女儿总算没有白养,知道疼父亲,等到知道女儿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后,才感叹女大不中留。

“普六茹勇,你现在到底怎样了?他们硬拼。”元清儿喃喃自语。恨不得杨天突然站在围墙上。

“小姐,小姐,有姑爷的消息了。”杏儿飞奔着跑进了花园。

元清儿腾的站了起来,顾不得杏儿姑爷,姑爷的叫:“杏儿,快说。是不是好消息?”

杏儿喘了一口气:“当然是好消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消息。”又俏皮吐了一下舌头:“小姐,我说了,赏什么给我?”

元清儿扬起手:“死丫头,三天不打你就上房揭瓦,还敢跟我讨价还价,再不说,瞧我不拧下你的舌头。”

杏儿忙将吐着的小香舌收起,将自己的嘴捂住,嗡声嗡气的道:“小姐。你要拧下我的舌头,那我想说也没得说了。”

元清儿急了,象杏儿扑了过去,伸手拧向杏儿的小嘴,杏儿连忙逃开:“唉哟,小姐,我不敢了,这就说还不行吗?”

见杏儿逃开,元清儿恨恨的道:“死丫头。那还不快说。”

杏儿知道适可而止,否则元清儿真个生气可没她好果子吃。连忙道:“小姐,外面都在盛传姑爷带着二千人,越过被突厥人占领的平高郡,与突厥数万大军交战在一起,结果把突厥人杀得血流成河,现在突厥人已经逃到边境去了。”

元清儿听到杨天与突厥数万大军交战时,吓得啊了一声,心都快要跳出来,听杏儿说完,才松了一口气:“死丫头,不先说完,差点吓死我了。”

杏儿白了自家小姐一眼,天良心,自己可是一口气说完,中间连停顿一下都没有,没想到自己还落得埋怨。

停了一下,元清儿又急忙问道:“那他怎样了,有没有受伤?”

“他?”杏儿故作不解:“小姐,哪个他啊?”

“死丫头,又皮痒了不是。”

杏儿见小姐又要张牙舞爪的过来拧她,连忙道:“小姐,这个我真不知道,街上只是在传姑爷大败突厥,突厥人不但退走了,而且还死了好几万,至于其他的,恐怕要等老爷回来再说了。”

元清儿顿时坐卧不安,在园中走来走去,喃喃自语道:“他真傻,怎么能冒险和突厥几万大军做战,难道不知别人会担心吗?若是受伤了怎么办?”

“不行,杏儿,你不是说大街上有很多人在议论吗,咱们也出府去听听?”

杏儿摇头:“小姐,街头那些人都是以讹传讹,反正姑爷是打了大胜仗没错,你要等准确的消息,还是要等老爷下朝。”

“那你到门外去看看老爷有没有下朝?”

杏儿顿时哭笑不得:“小姐,现在巳时还未过,老爷至少要到申时才会回来。”

元清儿哦了一声,抬天看了看天色,太阳还未过中天,只得打消了让杏儿到门外察看的念头,只是接下来杏儿还是不停的被元清儿差出去打听街上有没有更确切的消息。

对于杨天大胜,不但长安老百姓听得象是神话,对突厥人打过交道的大臣们也感觉像神话,只得杨天的奏章不可能作假,否则朝庭一查就清楚,尤其那五千匹突厥良马很快就要进京。如果造假,哪来五千匹良马,许多人忍不住嘀咕,莫非突厥人并非想像中那么可

杨坚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满意,从杨天请求出征时起,杨坚就有一种预感,自己这个儿子恐怕会一飞冲天,才答应让杨天的要求,只是没想到杨天竟然做得比他想像中还要好。不过,杨天立下如此大功,却未免和自己韬光养晦的策略不符。让杨坚有点头痛。

周宣帝得到杨天大胜的捷报也是大为高兴,他昨晚难得的连读了数遍,不停的叫好,今天破天荒的主动从后宫走了出来,召集大臣商量对杨天封赏之事,在他看来,杨天是他小舅子。十四岁就取得如此大的功劳,这也是他慧眼识才。

朝会一开始,周宣帝就让郑译宣读杨天奏章,这份奏章虽然是昨晚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