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炮灰生涯-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招娣和林黛玉对视一眼,心里都浮现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四妹妹。这话儿,你是什么时候,又是在哪里听来的?”
“方才我在会芳园,就是我们宁国府的后花园里听老个人这样说的。只是那两个人的声音也有些奇怪,倒是听不出来到底是哪个。不过,我有听见她们说什么‘上头可容不下这位主儿’这样的话。林大姐姐,我们宁国府会不会有危险?”
惜春到底还小,哥哥嫂子如今对她还不错,自然是在意家人的。
林招娣跟林黛玉对视一眼,这才道:“四妹妹,你且让我想一想,稍后再回答你可使得?”
“嗯。”
得到惜春的点头之后,林招娣坐在桌边上不说话,直到天渐渐发黑,知道惜春都有些坐不住了,第三次张口问她,她才道:“先不说以前珍大哥哥知不知道这事儿,既然现在连妹妹你都知道蓉儿媳妇的身份了,只怕再掩耳盗铃也无济于事。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减少事情的影响力。”
“就跟那些人说的那样,将蓉儿媳妇……”
“不,不能那样做。妹妹要记得,就连妹妹听到的话里头,都注明了珍大哥哥为蓉儿定下她乃是为了攀龙附凤,如果蓉儿媳妇没了,外头只会认为珍大哥哥是墙头草,为了自己的好处,可以不顾忌讳为自己的儿子定下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又为了自己的好处,杀了自己的儿媳妇。妹妹要记得,愚忠和墙头草可是两回事,君王容得下愚忠的臣子,只要这个臣子无关大局,也不会威胁到他。但是君王绝对不会要墙头草的臣子,因为墙头草的臣子很容易在更大的利益的驱使下会出卖他。”
惜春也反映过来了:“林大姐姐的意思是,我们不但不能害了蓉儿媳妇,还要保护她,不能让外人害了她?”
“对。”
“那林大姐姐,除了保护她,我们还要做什么?”
“四妹妹,蓉儿当初定亲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具体的外头只怕也不清楚。那就简单一点,就说蓉儿某次出去踏青,结果遇见了当时还待字闺中的蓉儿媳妇。蓉儿一眼就看中了她,非要闹着娶她。珍大哥哥拗不过儿子,这才依了。记住了么?”
惜春点点头,道:“可是这样有用么?”
林招娣道:“四妹妹,你要记着,这世人那只愿意听自己愿意听的话儿,哪里管那么多的真假。就好比这戏台子上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好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从这屋到那屋,都跟着奶嬷嬷教养嬷嬷和三四个丫头,这还不算领路的婆子呢。那些戏文里的宰相小姐名门千金这排场又哪里会少了?可是明知道这样的故事是假的,可是喜欢的人就是从来都不少。管他外头怎么说呢,如果你们宁国府里上上下下都一口咬定当初是蓉儿自己死活要定了蓉儿媳妇,最多也不过是件成了佳话的风流韵事而已。哪个又会找那么多的事儿去深究呢。”
惜春点点头,道:“可是我怕有人说我们宁国府勾结乱党。”
林招娣道:“什么叫做勾结乱党。妹妹你要记得,义忠亲王老千岁依旧是义忠亲王老千岁,人家和人家的子孙依旧在玉牒上呢。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人家乃是皇族,是我们这样的臣子之家必须依礼而待的。还有,妹妹也要记得,蓉儿媳妇是个女子,无关大局,也无关朝政,她不过是个弱女子而已。我记得当今圣上就收养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作为养女,并册封为公主,养在宫里。不是么?”
惜春一听,露出大大的笑容:“这个我知道。宫里养着两位义忠亲王老千岁府里出来的公主呢。”
林招娣道:“所以,妹妹要记着,只要咬定了两点,蓉儿媳妇是蓉儿自己选的,珍大哥哥心疼儿子没有细查。宁国府知道蓉儿媳妇的身世那是看见蓉儿媳妇的嫁妆以后的事儿了,之前你们完全不知道。对蓉儿媳妇好,一来是蓉儿在乎,二来是因为蓉儿媳妇到底是皇家出来的,不可不礼遇。明白么?”
惜春此刻想心情更是难以形容,她欢快地道:“林大姐姐谢谢你,我先回去了,我要把这个告诉哥哥。”
林招娣赶紧拉住了她,道:“等一下,四妹妹,你要记着,越是现在这样,越是要小心。既然有人知道了蓉儿媳妇的事儿,还特地在妹妹的面前闹开,只怕是有人要算计上妹妹家里了。所以,妹妹要记住,第一自己家里不能乱了阵脚,第二,就是不能给人抓到把柄,尤其是朋党的把柄。经过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事儿,只怕这朋党的事儿是朝蚦巯伦钍羌苫涞摹!?
惜春一愣,道:“林大姐姐说的是,我哥哥经常会叫人来家里饮酒取乐,还会请人来家里演练骑射的事儿?”
林招娣点点头。
“那该怎么办?”
“很简单啊,让大老爷,我是说妹妹的父亲从道观了出来,然后把珍大哥哥暴打一顿给世人看,然后珍大哥哥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关上大门过日子了?”
惜春点点头,跑出去了。
林招娣到底不放心,叫了丫头婆子护送惜春回宁国府。
其实贾珍也的确为了秦可卿的事儿再伤脑筋呢。他和尤氏都知道,这事儿是荣国府里的贾母设下的陷阱,他一面感慨贾母的心计,一环套一环,一面又焦头烂额地面对这个烂摊子。
他以为这次他死定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妹子居然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一条路,更是喜出望外。他狠狠地抱住了惜春,道:“好妹妹,你可救了你哥哥我的命了。只是这事儿还要跟父亲打个招呼。一事不烦二主,还是请妹妹往郊外走一趟吧。我会安排好的。”
惜春点点头。
这事儿并不是很难。也不知道贾珍如何游说了贾琏,反正贾琏趁着沐休,送惜春往郊外去了一趟。然后,在世人的眼里,那就是宁国府的沉迷炼丹、很少过问世事的敬大老爷突然从郊外回来了,正好撞见叫了一大堆人在家里饮酒作乐的贾珍搂着姬妾戏子,放荡形骸,很是不堪。
结果贾敬就当着一大群人的面,把贾珍给揍了,又把那一群纨绔子弟都给撵了出去。
反正贾敬古怪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所以倒是没有人怀疑他们父子原来在演戏。 

142后续
鱼饵已经布下了,就等着有人上钩了。
果然,用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就有人拿秦可卿的身份说事儿了。皇帝当然就要过问了。结果,把贾敬贾珍父子叫进宫一问,这对父子居然异口同声地道,他们原来不知道这里头还有猫腻的,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孙子喜欢,这才定下的。至于将秦可卿带到贾家教养,不过是因为贾蓉的妻子注定了是孙冢妇的身份,要辅佐婆婆准备各项祭祀事宜,所以才提早准备的。
各家祭祀先祖的事情都各有各的讲究,就是皇帝也不能对别人家里的祭祀的事儿说三道四。而且,这个理由倒也有些道理。尤氏是填房,宁国府里除了惜春这个奶娃娃就只有她一个正经的女眷,经常忙得连喘气儿的功夫都没有。加上这祭祀的事情又是不能让外人插手的,提早让秦可卿过来学习,为将来进门以后做准备也说得过去。
而且贾敬和嫁妆也没有瞒着他们已经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的事儿,还特别指出了是因为晒嫁妆那天看了秦可卿的嫁妆的才知道的,这个理由也合情合理。就是皇帝也知道,秦可卿的嫁妆里面有好些是当年义忠亲王给他最心爱的侧妃的,有的干脆是御赐之物。
金銮殿上,舌剑唇枪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更有那唱念做打一样的不老少的。
尤其是贾敬,将一个愚忠的读书人的形象演得是入木三分。他原来就一直呆在道观里面,别人也不熟悉他,自然是由着他发挥。至于贾珍,那完全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光他的本色演出,就让人没了话说。
就是皇帝也不耐烦跟他们这两个已经边缘化了的一年到头几乎见不到两次的人废话,当然,派出人手监视那是要的。
也因为这个,贾敬回到了宁国府。可是了在家里静修的日子,也因为贾敬在家,贾珍也不敢在家里寻欢作乐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林招娣的点子,贾敬也是感激的。对于林招娣的聪慧,贾敬也是佩服的。
事情不多。动作也不大,可是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此番过后,秦可卿就算是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了。哪怕就是没有任何的封赏,也比以前那样如履薄冰来得好,日后再有人算计也不怕。
因为平安到家。贾敬的一颗心就算是落了地。
不过,既然他是在君前说了是不满儿子天天在家花天酒地糟蹋粮食才打了儿子的,自然也要做个样子来。所以,才皇帝得到的奏报里面,贾敬贾珍父子的生活突然变得非常有规律。
贾珍被父亲管着,年纪一大把了,还要拿个小小的脚踏跪在院子里的桃花树下背书。粗粗看去,贾珍是丢脸了。却也就势跟那些世家子们划开了距离,就是有人找他,只要贾敬看不过眼的。就会被贾敬的人打了出去。贾敬的古怪脾气,让人大喊吃不消,却也让贾珍远离了朋党二字。御史台的那些御史们虽然捕风捉影。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做父亲的看不惯儿子花天酒地、天天狐朋狗友地招妓取乐,因此下狠手管教儿子,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而且贾敬不但对自己的儿子管得严,对家里添置祭田的事儿也上心。以前贾珍花天酒地,这些酒席和请戏班子、招妓蚣ф5酱η蹇退屠竦囊泳褪∠吕戳恕>褪怯汉拖t毫礁鲆苍谕低档毓浪阕牛庹饫锿返囊桓鲈戮涂梢允∠律贤蛄揭樱凑丈系忍镆荒端氖嚼此悖部梢蕴砩狭桨儆嗄读恕9庹庖幌罹腿米謇锒约志锤韫λ痰碌娜硕嗔瞬簧佟?
要知道,这祭田里的收成是直接关系到家学里的待遇和对族里老弱的救助金的。
贾敬不但对祭田的事儿上心,对家学的事儿也上心。贾敬虽然没有正式被授过官职,可是他的经历在哪里摆着,当初的同窗同年也都不少,如今混得不得意的人也有。贾敬带着礼物,一一拜访了昔日好友,终于请到了三位先生去了贾家的家学里讲课。同时,在家学里适时优胜劣汰制和考核制,成绩不好的疤炔欢苏模宦赡炝恕?
家学关系到贾氏一族的未来,贾敬也是走科举出来的,更清楚科举的难度。所以,他在家学的事情上花费的心血是最多的。
贾代儒虽然是他的长辈,可是贾敬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不但是族长,也是正经的进士,而且贾家的家学多年来没有任何人考中也是事实。就是贾代儒自己也无话可说。
贾代儒带着孙子回家荣养了,贾敬接手家学,把家学里有些不学无术还祸害别人的家伙打板子的打板子,撵的撵,又立的新的规矩,又请了先生,家学里的风气一变,倒有了几分样子。
贾敬在家学里的动作瞒不过人去,就是荣国府里以贾母为首的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都非常疑惑。
贾敬回来,最不高兴的人当属贾母了。
虽然贾母的辈分要高一辈,但是贾母是女子,而贾敬才是正经的贾家的男丁,又是族长,不是贾母可以倚靠辈分就可以指手画脚、为所欲为的贾珍。而且贾敬能够考中进士,无论是从智商还是情商上面来说,都是不差的,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贾母给算计了?
以前那是因为贾敬还年轻,心高气傲,难免被贾母钻了空子,现在的贾敬却是摩拳擦掌有备而来。
一个是荣国府里辈分最高的人,一个是宁国府里身份最高的人,一个是精于算计的内宅妇人,一个是在花言巧语中过来的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