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炮灰生涯-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贾赦走了,那么贾母就不再是这荣国府的太夫人,而是一等将军家的太夫人。
如果贾赦走了。那么王夫人就不再是这荣国府的当家太太,而是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当家太太。
如果贾赦走了,贾宝玉就真的只能是一个五品小吏的儿子了。这样的身份,根本就不能结个好亲事。
为了她们自己,也为了她们心中能够给她们带来无上荣耀的贾宝玉。贾母和王夫人只能退缩。
屋顶上的京兆尹的衙役们在上面听着贾母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打着机锋,听着贾赦舌战贾母贾政王夫人,听着邢夫人的帮腔,听着贾赦最后将大房的生活费硬生生地提到了每年三十万两银子,还从老库里拿走了一批摆设。他们也听到了贾赦从贾母王夫人的嘴里硬拗下了十万两的招待费,专门用于招待正在断案的京兆尹的属官们。
让王夫人苛刻人家京兆尹的官吏们的伙食,顺便给自己的儿子添堵?或者让王夫人有机会拉拢京兆尹的属官?贾赦没有这么白目。当然,从林家的行动上,他也得到了启发。
他早就想好了。他手里的庄子就有好些个,距离京师近的也有两个。一个水产丰富,鱼虾什么的很多,另外一个庄子也出产鸡鸭,虽然不多,但是因为靠山,所以这野味也不少。虽然不在通州,好歹都靠近运河,东西送到京师来也方便。就用这两座庄子的出产,再去林家的庄子上采买一点,差不多也够了。
对于京兆尹的官吏们的伙食,贾赦可是很上心的。他决定把君子远庖厨的古话丢在脑后。什么古训,这些东西跟自己的儿子的前程一比,什么都不重要。
回去以后,邢夫人就听说了贾赦的打算以后,就跟贾赦说了:“老爷,这厨房里的事儿,一来是采买上花费大,老爷何不亲自盯着些,免得下面的人学了那边做得太过了?二来,其实厨房里的事儿也不多,只要干净,下面的手脚利索些,基本也就够了。要不,让我来管着厨房,老爷盯着外头?到底老爷是个爷们,不好进厨房的。大家都看着呢。”
“你?可是那边……”
“老爷,我们的新房子又能够有多少事儿呢?不过是个落脚的地方,只要派了个妥当人,将门户看紧了,再养几条狗,害怕出事儿?到底这些官爷们要紧,就是看在琏儿的份儿上,我这个做母亲的也该尽些心。”
贾赦点点头,道:“没错,我们家的奴才都盘根错节的,又是那没眼色的多,大多是捧高踩低的主儿。看见人家衣着简朴还不知道背地里会做什么丑事儿出来呢。你盯着些,我也放心。不过,厨房里的油烟大,你也多加小心。”
邢夫人进门这么多年,很少得贾赦一句软语,听了贾赦这样一句话,自然是满心欢喜,对自己接手的事儿也越发上心。
贾赦邢夫人夫妇开始了新宅子和荣国府两头跑的生活。白天在荣国府这边,晚上就去新宅那边睡觉。
尤其是邢夫人,因为要先给贾母请安,然后才能去做自己的事情,加上她管着那些官差们的伙食,也让原来对贾家的日常起居不是非常关心的人都注意到了贾母这边的请安。
如果贾母这边的请安略微早一点的话。邢夫人可以一到荣国府里,就给贾母请安,然后马上回去给那些差役们准备伙食。虽然晚了一点,但是好歹可以让这些官差们省下一顿早饭钱。可是贾母那里的请安时间太晚了,又讲究排场,邢夫人到了荣国府以后。不能先回原来她们大房的小厨房,必须先给贾母请过安之后才能够走,使得那些官差们的第一顿就拖到了午时初刻。
那些官差们吃着邢夫人让人准备的伙食,自然是感激贾赦邢夫人的,同时。也因为每日的两顿伙食,他们也注意到了贾母那边的作息,自然对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夫妇更加鄙视。
一日之计在于寅。像贾宝玉这样的孩子更应该每日早早地起来读书才对。就因为你们两个一味溺爱,还把请安的时辰也定到了卯时末,让他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误了他自己不说,也误了一家子的事儿。
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官差在荣国府里到处翻检,寻找那位曾经听命与义忠亲王的江洋大盗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寻找上面的密令上的东西。自然就听了不少壁脚。他们对荣国府的事儿知道得越多,自然就越加鄙夷贾母和贾政王夫人,也越发同情大房这边。
当然。贾母年纪老迈,又是妇道人家,所以。那些鄙夷的目光自然是冲着贾政王夫人夫妇去的。
谁说男人们就不八卦的?京兆尹里就有一堆的喜欢听墙角喜欢传播八卦的主儿。因为他们的辛苦努力,京城里但凡家里有个人跟衙门有些瓜葛的都对荣国府侧目了。
自然,周老大人家里也知道了。
其实,作为一个老翰林,这位周老大人也很有些傲骨的,对大多数的勋爵之家也不怎么感冒。当初他们家收到林家转交的信件以后,周老翰林其实是很不高兴的,如果不是林如海的面子,如果不是林家就几个小孩子,只怕他当场就发作了。等八卦传到他们家的时候,周老大人这才转了脸。
怜弱惜贫乃是人的天性。虽然贾赦混到今天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他自找的,可是一个堂堂朝廷正式册封的将军居然被人欺负到这样的地步,自然是让人同情的。而且贾赦这个人从来没有在外人跟前说过自己的母亲弟弟的坏话,自然也让人高看他一眼。
也就因为这样,周老大人终于点了点头,让贾赦带着贾环贾琮两个进了门。
不过,周老大人没有自己收下这两个小学生,而是在考核了贾环贾琮的功课以后,写了一封推荐书,将这两个小孩子交给了自己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京郊办了一处学堂,据说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周老大人没有亲自收下这两个孩子,贾赦依旧很高兴。他可是听过这个学堂的,那里的小学生每年考上官学的就不少,也有小学生在这个学堂读上十年的书,直到考上了秀才,乃至直接考太学考国子监的也不少。只是这个先生的脾气有些古怪,极少收勋爵之家的孩子,所以,当年的贾珠就是慕名也不曾进去读书过。
有了周老大人的推荐书,贾环贾琮两个总算有个读书的地方了。
贾赦根本就不敢耽搁,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儿子侄子去了京郊的惜时学堂。自己的老师的推荐不好拒绝,加上这位先生也是消息灵通的人物,自然也知道了荣国府里的事儿。又见贾环贾琮两个小小年纪基础如此扎实,就允许这两个孩子附学。不过,这位先生也发了话,贾环贾琮要在他们这里附学,就必须住校,还要自己照顾自己。
贾赦虽然不舍得,却也只能点头。
好在贾琏当差,每旬总有那么一次两次地会路过那里,给弟弟和堂弟带点点心,或者远远地看看两个弟弟也是可以的。
贾环贾琮去了惜时学堂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林家。正好,迎春也正跟着林招娣林黛玉一起学中馈呢,听着下面传来的话,迎春也微微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豆角,道:“环儿和琮儿也有地方读书了?还是住在这先生家里?”
“是啊,姑娘。”司棋道,“昨儿个我娘来给我送东西,就是这样跟婢子说的。我还奇怪呢,这学堂有什么好的,大老爷还巴巴地把琮哥儿送了过去。我娘跟我说,这位先生是个厉害的,讲得也好,虽然自己的功名不高,可是教出来的孩子,每年都有不少被白鹿书院这些有名的书院给收了去。就是有两个一直在那里读书的,如今也是秀才了呢。” 

158说梦
“是啊,姑娘。”司棋道,“昨儿个我娘来给我送东西,就是这样跟婢子说的。我还奇怪呢,这学堂有什么好的,大老爷还巴巴地把琮哥儿送了过去。我娘跟我说,这位先生是个厉害的,讲得也好,虽然自己的功名不高,可是教出来的孩子,每年都有不少被白鹿书院这些有名的书院给收了去。就是有两个一直在那里读书的,如今也是秀才了呢。”
“当真?”迎春道,“我可是听说了,‘皓首老童生’,好些人考了一辈子,依旧没有功名,连青衫都穿不上,怎么这位先生就这么厉害,居然教出了两个秀才来?这两位秀才都多大年纪?”
“听说一个考上的时候已经二十三了,另外一个二十七。虽然名次不高,可是人家确实实打实的秀才。”
“二十多岁的秀才?”迎春一愣。她虽然是个女孩子,见识得也少,对科举之事了解的不多,但是对于贾珠的事情,她依稀还记得一些。
虽然贾珠还没有进学之前,迎春的年纪还小,但是因为贾母的偏心和对二房的几个孩子的偏爱,无论是贾珠,还是贾元春,在贾母跟前都是很得宠很有体面的,更不要说后来的贾宝玉了。那个时候的二房很体面,也不像现在这样不堪。贾元春美丽优雅,又接受过供奉嬷嬷们的指点教养,一举手一抬足,都非常地吸引人;而作为她的兄长,贾珠会读书也肯读书,勤奋好学之名在族里是出了名的。
在读书上,贾珠是肯花时间,也肯下苦功,家里又为他请了好先生,原以为科举对贾珠来说,不是什么难题。可惜,贾珠似乎总是少了那么一点运道。每次考秀才都差了那么一点点。一连考了六年,每次都名落孙山。考到最后,贾珠都有些焦躁起来了。没日没夜地读书不说,整个人都有些怪怪的。如果迎春有后世的记忆话,她一定会用神经质这三个字来形容那个时候的贾珠。
迎春还很清楚得记得,那个时候因为贾珠的不对劲。家里非常地紧张,家里的丫头换得极快,以往松散的婆子媳妇们更是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被上面拿住了,丢了差事更丢了几辈子的体面。
虽然那个时候的迎春是个小女孩。知道得也不多,但是她身边的奶嬷嬷就曾经嘀咕过,说就因为贾珠拼命。让贾母觉得不忍,才叫了贾赦贾政过来,将家里这一代的监生的资格给了贾珠,让贾珠去国子监读书。又做了不知道什么事儿,许了什么话,拿着荣国府嫡长子的名头为贾珠定下了李纨。
在贾珠去的前一年,贾珠在国子监里又一次考砸了,为此还吐了血。家里家里乱成一团,贾元春就劝过贾珠,让贾珠不要那么拼命。也就是那一次。迎春第一次知道了科举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什么少年天才,什么天资过人,在科举面前统统都是狗屁。
那种少年显达。小小年纪就高中状元的,也只有小说里会出现。真正的科举,最常见的乃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历数各朝各代,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差不多都是五十岁左右。能够在五十岁之前就中了进士的,那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了。
惜时学堂的先生能够教出两个二十多岁的秀才,这已经是了不起了。贾家的家学,条件在京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可是这些年来,却没有人中过秀才。光这一点,就输了人家惜时学堂不知道多少了去。
见迎春有些愣愣的,只知道出神,司棋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拿着求助的眼光望向林招娣林黛玉。
林招娣没有开口,而是静静地挑着手里的食材。她打算煮一道红豆薏米粥作为晚上的宵夜。这红豆和薏米都要好好清洗好好浸泡才是。还有去年就晒干的莲子,也要去芯泡软了。林招娣现在做的就是给干莲子去芯。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带起片片梅花,从三姐妹的眼前飘过,撒在了三姐妹的头上肩上,也在三姐妹面前铺了薄薄地一层。
迎春这才回过神来,道:“每每看到这些梅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