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炮灰生涯-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看您说的。林大姐姐林姐姐又不是宫里的太医,就是去了您那边又有什么用处?难道您把林大姐姐林姐姐当成了灵丹妙药?可是就是灵丹妙药,这药不对症也是要出大事儿的。还请您慎重。”
惜春可是嘴皮子最厉害的。既然知道她父亲就是因为贾母才会变成这个样子,她对贾母自然不那么客气了。而且,无论是林招娣还是林黛玉。在她的心中还是很重要的,就是贾母也比不上。
今天。史湘云是跟着她的两位婶婶一起过来的,也在这天香楼里坐着,听见惜春对贾母这样不客气,忍不住开口道:“四妹妹,老太太毕竟是长辈,你这样说不好吧?难道说你们宁国府就是这样教导你的?”
惜春眯着眼睛,看了史湘云一眼,道:“我说错了么?《礼记》上也说了,在长辈犯错儿的时候,做晚辈的就应该进谏的。还是说,云姐姐认为这圣人的教诲有问题?”
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也是知道史湘云的事儿的。她们本来就对贾母这个出嫁了还对娘家的事儿指指点点的老姑奶奶很有些不满了,更不要说还有史湘云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了。
即便以前是史家的姑娘,出了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到史家来就是客人。哪里有客人对主人家的事儿指指点点的?还有那个小白眼狼也是。自己妯娌两个对她也够好了,什么宴席、什么功课,自己妯娌两个都不曾放松过,就这个不知所谓的玩意儿,被几句好话给勾了去,连是非好歹都不知道,还在外头装腔作势,给家里头抹黑,实在是太不象话了。
这里面以保龄侯夫人为最。她是史家第一个发现史湘云的不对劲的长辈,所以对史湘云的感觉就更加不舒服。
保龄侯夫人道:“你就是四丫头吧?跟你四姑姑还真有几分相似呢。当初你四姑姑小的时候,我们就是好姐妹,也很熟悉,你四姑姑就跟你一样,认准了道理就不放松。当初她父亲就说过,家有诤儿不败家呢。如今看来你也不差。”
说着,就褪下手里的镯子给惜春戴上。
惜春原不敢要,保龄侯夫人就道:“长着赐不敢辞。你可不能推辞哦。”惜春这才收下了。
忠靖侯夫人也很喜欢惜春知礼又善辩的小模样。她将脖子上的璎珞取下,给惜春,又问惜春如今几岁了,跟着嬷嬷们学了哪些东西,会不会幸苦,惜春都一一答了。忠靖侯夫人又问:“女孩子的女红可是极要紧的,你有没有开始学了啊?”
惜春道:“嗯。我从两年前就开始学着打络子了。去年开始学做荷包做香囊,今年已经开始学绣花儿了。不过父亲说,我的年纪还小,这绣花又是最伤眼睛的,所以不喜欢我多做。”
忠靖侯夫人道:“正是这话。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要我们这些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每日里做针线贴补家用。可是该会的还是要会的。你要记得,女孩子的女红就跟脸面一样,都是极要紧的。可不能仗着家里的宠爱就马马虎虎、试图蒙混过关哦。”
惜春脆生生地应了:“嗯。我知道呢。我将来要跟林大姐姐林姐姐一样,做得一手细致又漂亮的好针线。”
忠靖侯夫人更加喜欢了,抱着惜春好一顿摩挲。如果不是北静王侧妃带着人来了,她们还有得闹腾。
这位侧妃娘娘来自甄家,是通过选秀然后被指给北静王做侧妃的。论娘家身份,她也是甄家的嫡系小姐。如果不是父亲的身份低了那么一点,她就是给北静王做正妃也是够格的。
听说是这位侧妃娘娘来了,贾母赶紧领着屋里的这些女眷们出来迎接。大家按照身份互相见礼认识过之后。这才各自归座。
天香楼这边都是贾家的亲眷和故交家的女眷,像四王八公还有同为金陵旧交家的女眷都在这里,至于贾敬的同窗同年们的女眷。自然在别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边的人都是跟四王八公沾亲带故的人家的女眷,自然跟扬州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甄娘娘就是其中之一。
甄侧妃给了惜春见面礼之后,便让贾母介绍起屋里其余的几位小姑娘们了,自然,在认识了林招娣林黛玉之后。便笑道:“我们王爷不止一次说过,林大人当年乃是少年探花,风流潇洒,有当朝潘安之称。如今见了两位县君,可以想象当初的林大人是何等的风采。”
林招娣和林黛玉虽然觉得有些这位侧妃娘娘的话有些奇怪,却还是依照国礼给她见了礼。甄侧妃也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让林家姐妹一直跪着。也早早地给了见面礼,让姐妹两个起来了。
等包括薛宝钗在内的这些女孩子都得了见面礼,这位甄侧妃才道:“说起来。前两天,我娘家来了信件,倒是说起了江南的新闻。听说林大人在江南引起了民怨,被人围了官衙呢。不晓得两位县君知不知道这件事儿?”
林招娣道:“有这样稀奇的事儿?我只知道这两年父亲在江南忙着双季稻的事儿,也听说了江南百姓忙着给我父亲立生祠的事儿。至于这承宣布政使官衙被包围的事儿,我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道侧妃娘娘的消息可靠不可靠?”
甄侧妃的话本来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林招娣的话更是让屋里嗡嗡声一片。
甄侧妃道:“原来我也不信的。可是来人形容得绘声绘色的,似乎确有其事的样子。倒叫人难辨是非呢。”
忠靖侯夫人马上就道:“要我说,林大人的双季稻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对朝廷对百姓们的好处,那是人人都看得见的。江南的百姓们每年的收成也就那么一点,缴纳了赋税之后,只怕所剩无几。这双季稻一出,就意味百姓们手里的口粮是原来的两倍,百姓们不对林大人感恩戴德才怪呢。侧妃娘娘的话,实在是太离奇,叫人难以相信。”
甄侧妃对王夫人一使眼色,王夫人就出列道:“这个,我们府里也得了消息。说是这事儿在江南闹得挺大的。老太太听说了以后,就担心得不得了,还专门打发人去南面打听消息呢。”
这一下,屋里的议论声就更加大了。很快,就连理国公家里的人也说,他们也听说了相关的消息。
林招娣道:“那么,请问谁知道这领头的人姓什么么?”
甄侧妃道:“怎么,淳化县君不相信?”
林招娣道:“也许是我想多了。我父亲在扬州巡盐御史上也呆了几年,跟那些盐商们也的确有过过节。在我父亲之前,扬州知府和盐政上面的官儿换人就跟我们姑娘家做衣裳似的,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人落马。如果说都是这些官员们没有操守,未免太稀奇了些。想必朝廷对这些盐商们的手段也清楚得很。”
甄侧妃当即脸色就不好看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儿上的意思啊。”
保龄侯抢在甄侧妃发作之前,道:“我是个妇道人家,对这外面的事儿也不清楚,更不要说这江南的事儿了。我只记得当初两位县君册封之前,我记得那个时候这红苕就在京畿一带种了两年吧?红苕不能缴税,尚且有那么多的百姓听说有人要找林家的麻烦,跑到宫门外请命,想来这江南记得林大人的好的人,应该不止那么一个两个吧?”
忠靖侯夫人道:“可不是,记得那会儿我正好有事回娘家,结果被那数万人的堵住了道路。你可别说,那么多的人,尤其是打头的那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扶持着、抱着万民伞请愿书,一步一步、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地走向宫门。不要说那队伍里的人了,就是我,坐在马车里看着也心潮澎湃。”
保龄侯夫人道:“可不是。这京畿的世家多,自然得了林家的好的人也不多。可是这江南就不一样啊。江南本来就是朝廷赋税最重的地方。这次双季稻一出,就意味着今年江南的赋税有望全收上来了。百姓们也不用卖儿卖女的,筹集赋税。江南百姓们怎么会不感激林大人呢?”
甄侧妃道:“看来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很了解这些事情么。”
忠靖侯夫人道:“不瞒您说,家父当年就曾经在江南做过官儿,对江南的事儿也深有体会。这江南的田地呀,有一多半儿是官田,还有三成左右是民田。江南的人文风气重,读书人也多,有功名的人自然也跟着多了。因此,这三成的民田几乎都是那些读书人手里。因为能够减免赋税啊。这官田就不一样了。因为不能减免赋税,自然这租种的人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缴税。听说缴了税之后的粮食最多也只能坚持到过年后。等过了年,这些百姓就只能举债度日,还不起债务的,就只能卖儿卖女了。所以说,林大人在江南被尊为万家生佛,一点儿都不为过。”
保龄侯夫人道:“虽然不是第一回听说了,可是妾身依旧觉得,百姓们给林大人和两位县君立生祠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呢。” 

188决裂
听了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的维护,甄侧妃心底不知道有多不痛快了。。。她也是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儿。
甄家和贾家的确风光,尤其是甄家,当年先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接驾过四次,光这份荣耀就足以傲视整个朝野上上下下。可是这种荣耀是用银子堆出来的。甄家的底子就在那里摆着,哪里有那么多的家底给他们折腾?还不是向国库举债的。
这事儿就是先帝也是知道的。所以才有了甄家和贾家轮流执掌盐政的事儿。为的,就是让甄家和贾家能够多得些银钱,填补亏空。
可是,朝廷的赋税和百姓们的血汗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先帝的行为其实也是公器私用的一种,而且还是最恶劣的纵容下臣对国家财政伸手。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人一旦过惯了好日子,再叫他们去过苦日子,又有哪个经受得住?
甄家也是如此。他们仗着皇家的宠爱,过上了奢华的日子。可是这奢华的日子一旦享受惯了,他们就受不了以往的清贫。即便是那些家主们有心节俭一二,内宅的女眷和下面的人也都是阳奉阴违的多。身上的衣料子的高低、头上的首饰的档次、饭桌上的菜肴的精美程度、屋里陈设的年代久远,都是他们每一个人的面子,也是他们在家里的实际地位的表现。就是为了面子、为了争一口气,她们也会绞尽脑汁为自己谋取最后的一分利益。
而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缺乏家族底蕴的人家就会将日子越过越奢侈,排场越过越大,这银钱的花销也就越发大了。
当初贾家就接驾了一次,加上这些年来跟国库借贷的总数。再除去以前已经还上的部分,光剩下的那些就把贾赦从祖父、祖母那里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多年的积蓄都给掏空了。甄家接驾四次,再加上这些年跟国库举债的总数,盐政上截留的银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可以说。甄家的亏空总数就是把整个甄家全部给卖了都还不上。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发现了财政危机,打算清理自己的钱袋子了。这不是要断绝了甄家的财路么?
甄侧妃的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才会这么讨厌林如海。对于林如海的两个女儿。自然就更加没有好感了。
美人相忌。
甄侧妃在金陵的时候,就是当地有数的美人儿。加上她是金陵甄家的嫡系嫡小姐,就是父亲的官位不高,可是家世在那里摆着。她又是得宠的,自然受人追捧。数遍了整个金陵,也没有人跟她平起平坐。所以。甄侧妃还是相当自傲的。
但是。她堂堂甄氏一族这一辈最出色的女孩子居然连皇子侧妃的做不了,只能给区区异姓王做侧室,她心里怎么不憋屈?偏偏林家两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就靠着自己的功劳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