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炮灰生涯-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李纨的院子里出来,走探春那边,正好挨着自己住的院子的小门。
这样想着,薛宝钗就收拾了几件给李纨的首饰,也收拾几样给贾兰的小东西,自己仔细里拢在袖子里,收拾好了,带着莺儿便往贾宝玉的绛芸轩里来。
贾宝玉正在屋里无聊呢,听说薛宝钗来了,更是兴高采烈,连声叫请。一个才留了头的小丫头打起了帘子,让薛宝钗进去了。
薛宝钗急行几步,挨近床前,凑近贾宝玉的脸,好生看了一看,道:“看起来好多了。也许过两天就好了。”
贾宝玉道:“真的?来人,拿西洋玻璃镜子来。”
贾宝玉也是个臭美的,自己拿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没一会儿,就将手里贾母特地让人给他找来的镜子一丢,道:“好什么呀?我早上看的时候,也就这个样子。”
薛宝钗道:“你一天要照好几回镜子,自然是不觉得。不信,你问问莺儿。是不是好多了?”
莺儿见此,赶紧道:“是啊,宝二爷,婢子有些日子没有过来了,倒是觉得二爷比上回见到的要好多了。”
贾宝玉听了两眼放光:“真的?也是呢,我一心想着快点好起来,倒是没有想过这个是急不来的。”
贾宝玉一面招呼薛宝钗坐下,一面仔细打量薛宝钗。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薛宝钗正在变的年纪上,原来珠圆玉润的脸庞越发白里透红。隐隐的,还带着些秦可卿的感觉,那一副杏眼桃腮、欲语还羞的样子。让贾宝玉忍不住想凑上去咬一口。如果不是薛宝钗手里抱着小手炉正好隔开了他,只怕他真的就啃在了薛宝钗的脸颊上了。
因为被小手炉磕了一下,贾宝玉这才注意到薛宝钗戴着昭君套、披着大发烧的斗篷。
贾宝玉道:“姐姐怎么穿着这一身来了?可是外面下雪了?”
薛宝钗自己去了斗篷,坐在莺儿刚刚搬来的绣花墩上,口中道:“是啊。已经飘了半天的雪花了。你还是躺着罢,仔细着凉了。”
贾宝玉不好意思地笼了笼身上的锦被,道:“宝姐姐,这些日子,我一直都闷在屋子里头,姐妹们也不来。就是云妹妹也有一两个月不见了。更不要说林大妹妹林妹妹了。我都一整年都没有见到她们了。如今,也就宝姐姐和三妹妹会来看我。”
薛宝钗愣了愣,道:“宝玉。太太不是每日里都过来的么?还有老太太,即便是老太太自己不便过来,这每日里还不是遣上三四回的丫头么?”
贾宝玉撅起了嘴巴,道:“可是噢还是觉得不好过啊。以前,光我屋里的丫头们就二三十个。结果如今,你看看我屋里。大丫头就只有雨嘉麝月碧痕几个在了,下面的小丫头也不够。屋里冷冷清清的,我心里也难受。”
薛宝钗听了,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回答贾宝玉的话,而是满心的凄凉。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姑娘不想一世一双人、幸福一生?这样捧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真的可以托付终身么?
薛宝钗看着印在床沿上的那把小小的西洋镜子里的自己耳朵上坠着的银杏耳坠子,心里不但凄苦,更多的是讽刺。
薛宝钗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这副道学的样子,至少在家里的时候,她也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女孩子,原来在家里跟着嬷嬷们学习规矩,知道了些许外面的事情的时候,她的心里就是不安的。
啊,原来宫里是那个样子啊?原来规矩这样用可以让我免去这么多被人刁难的可能性啊?
可是到了这荣国府里,薛宝钗发现,原来自己从嬷嬷们那里知道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女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要经历的苦难远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原来自己的家世根本就是拿不出手的,原来自己要做宫女也要靠走后门的,原来人家家里的仆役,自己也要赔笑脸的,原来自己根本就不够资格被别人尊为小姐,原来那些丫头们叫自己一声姑娘也有那么多的不耐烦。
原来自己一直在坐井观天。
曾经坐井观天的薛宝钗是快乐的。她的世界就那么大,她看到的也就那么多,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她就是大家闺秀,她就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可是现在的薛宝钗是不快乐的。因为被人拿来比较的人是她,因为被人比下去的人是她,因为仅仅是家世,就要对别人极尽奉承的人是她。
知道得越多,薛宝钗就越不开心,了解得越多,薛宝钗就越痛苦。
就跟她吃的冷香丸一样,可不是泡在了苦汁子里了?
以前,放在薛宝钗面前改变命运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进宫被深受薛家信任的王夫人一手斩断,第二条,就只有嫁入豪门,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可是,京师不是金陵。在金陵,的确有不少世家子迎娶了商家女做正妻的,这里面也不乏甄家这样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嫡系少爷。
可是这里是京师。
来到京师的薛宝钗发现,自己的梦想是那么的遥远。
真的太过遥远。
京师里,门阀聚集,等级也格外森严。不要说她们薛家了,就是这荣国府,因为不讲究尊卑,不但上门的客人少,来邀请荣国府女眷过府做客的人家更少。就连邢夫人,原来在荣国府里的时候,几乎就只有蜗居在后花园里的份儿,可是出去了以后,这邀约就不断,反而在荣国府里作威作福、一言九鼎的二太太,从来就没有这种邀约。
薛宝钗忍不住扪心自问。
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这就是自己要的飞上枝头变凤凰?没有爵位、没有官位,也没有别人的认可,这还是自己想要的豪门生活么?薛宝钗再一次地迟疑了。
带着给李纨贾兰的东西,在外面晃荡了一圈,薛宝钗又回去了。 

194回家
薛宝钗终究是薛宝钗,即便是有过迟疑,但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她绝对不会弄错。这一点上来说,她跟林家姐妹的确很像。不同的是,林家姐妹的比较高,所以不需要自己汲汲营营,用尽全部的心力和智慧去争取,而薛宝钗的太低,她想要什么,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不过,薛宝钗的身上到底流着王家的血,也继承了王家人的毛病,远见不够、自私自利,常常明着是帮助别人,其实是损人不利己。
这次也一样。
在贾宝玉那里坐了半天,薛宝钗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向李纨请教的似乎有些不妥当,便直接回去了。晚上,坐在灯下,薛宝钗难掩心跳。不安就像无法散去的乌云,不详的预感始终萦绕在周围,没有散去。这个感觉非常糟糕。薛宝钗进京以后,坏事就一件跟着一件,就是有好事儿,也轮不到她们薛家。薛宝钗如今都有些杯弓蛇影了。
以前,仅仅是不安,她薛宝钗就那样倒霉,现在这心惊肉跳的样子,那岂不是说事情会糟糕到她无法承受的地步?
薛宝钗知道,如果事情真的是那样的话,向李纨求助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就是这荣国府,落井下石,顺势鲸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唯一有可能帮助她的,也只有林家。林黛玉是个心软的,林招娣又是极为傲气的,不会稀罕她们薛家的这一点子东西。
林家要比这荣国府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可靠。
薛宝钗终于提笔,写了一封信,连夜送到了林家。
出乎意料的是,给她回信的人不是林招娣,而是林黛玉。
对于薛家的困境,林黛玉给出了两条建议。不过,也正是因为薛宝钗的身上流着薛家和王家的血,所以。她既不会轻易地放下手里的一切,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跟别人分享自己手里的权力和金钱,更不会愿意便宜了外人。
在薛宝钗的心中,自己的堂兄弟薛蝌就是外人。
薛宝钗直接跳过了林黛玉让她抬举自己的家族里的男丁的提议,直接将目光转移到了后面一条。这不看还犹可,看完了。薛宝钗就一下子站了起来,晃了晃身子,又跌坐了下去。
招兄速归,闭门三年。
这八个大字沉甸甸地压在了薛宝钗的心上。
薛宝钗很清楚,自己母女二人没有被这荣国府扫地出门。跟自己是王夫人的外甥女的关系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高官的舅舅。王子腾。
舅舅是九省统制,一向甚得圣上宠爱。自己的哥哥薛蟠被释放了以后,也没有进京,而是直接去了自己的舅舅那里。林妹妹的信上居然让我尽快把哥哥叫回来,可是舅舅要出什么事情了么?
薛宝钗能够跟林黛玉并列,成为大观园里的双珠,固然是因为她的年纪略大些有关,更重要的是。她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雍容大度、沉静端庄,那是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事情终于轮到她的头上的时候,她也会有大祸临头、方寸大乱的一天。
按理说。王子腾是高官,薛蟠在他的身边应该是极为安全的。因为只要王子腾不倒,就一定会照顾好薛蟠。薛蟠自然也是极为安全的。虽然自己家跟盐商之家的关系不是很近,可是从这些日子冷眼看来,金陵四大家族的其余几家,跟甄家的关系可不浅,甄家又是那些盐商们的后盾。这次盐商们捅出了大纰漏,朝廷下令严查,甄家只怕会跟着浮出水面,就是这府里,一个不好也会栽下去。舅舅家自己也曾细察,该不会,跟那些盐商也有关系吧?
薛宝钗虽然不是非常清楚外面的事情,可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其实是明升暗降,并不是一件好事。
看来这荣国府不能久住了。
薛宝钗瞒着薛姨妈,吩咐下面的人将自己家在京里的宅子收拾出来,又让人给薛蟠送信,说薛姨妈身体不适,让薛蟠快一点回来。
薛蟠是个孝顺的孩子,得到妹妹的信,还以为自己老娘出了什么事情呢,不顾王子腾的挽留,就急急忙忙、日夜兼程地回到了京里。
那天薛姨妈正在跟王夫人说话呢,听见外头的人通报,说她儿子薛蟠回来了,非常吃惊,赶紧出来迎接。才到二门边,就看见薛蟠一路小跑着进来了。大概是走得急,薛蟠头上勒着额头的布巾都松散开了,露出了下面刺字的一角。
见薛姨妈没事儿,薛蟠松了口气,只叫了一声“妈”,就软到在地上。慌得薛姨妈赶紧叫大夫。
少时,大夫过来一把脉,只说薛蟠路途奔波,累着了,好好休息两天就没有事情了。又开了方子。薛姨妈和薛宝钗这才放心,拿着厚厚的礼封谢了大夫,又让小丫头将汤药煎了,这才有空坐下来说话。
“好端端的,你哥哥怎么就回来了呢?”
薛姨妈有些糊涂。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啊。
薛宝钗见屋里没有别人,只得跟薛姨妈明说:“妈,是我把哥哥叫回来的。”
薛姨妈大吃一惊:“好端端的,你把你哥哥叫回来做什么?你哥哥是男子,我一个妇道人家总是管教不了他,他又是个没长性儿的,这些年来,唯有在你舅舅跟前才好一点。有你舅舅在一来也能够镇得住他,二来,你哥哥跟着你舅舅多学一点,将来也有好处。这不是你当初劝说我的话么?原来我也舍不得你哥哥,就是因为你这样说了,我才送走了他。好歹如今你哥哥也有些长进了,我也才略略安心,你怎么忽而巴拉地就把他给叫回来了呢?”
薛宝钗见自己哥哥没有大碍,也略略放心,见薛姨妈这样说,也知道自己擅作主张了。便低了头可不说话。
薛姨妈看着床上躺着的儿子,心里说不出的难受。这个儿子啊,自己可是真正捧在手心儿里,看着他大的。因为就这么一个儿子。就是重一点儿的话都舍不得说他,却谁会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成为那个样子。自己的儿子居然会被刺配了!
孩子总是自己家的好。
无论是薛蟠还是薛宝钗都是薛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