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林招娣,王熙凤就拉着人家的手,道:“好妹妹,你可别恼了不请自来,只是我有件事情请妹妹帮忙参详参详。”
林招娣便问何事。
王熙凤等平儿带着下面的人都出去了,这才道:“妹妹也知道的,我不曾读过什么书,也不会吟诗作画,更对朝廷律令迷迷糊糊的。今儿个,太太把我叫了过去,发了好一顿火,说你琏二哥哥胳膊肘向外拐,顾着外头不顾自己家,还提到什么水利银子,倒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我想着,我们太太也是个内宅妇人,又不当家,家里这么多姐姐妹妹,对外面的事儿也糊涂,所以,来妹妹这里,想请教嬷嬷们一下这水利银子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太太这么看重。”
林招娣一愣,戴司正上前一步,道:“琏二奶奶说的太太,可是荣禧堂里的二太太?”
“正是。”
戴司正点点头,便向王熙凤解释起这水利银子的有关政策。
王熙凤道:“听司正嬷嬷这样一说,这水利银子岂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的?”
“只要是良民,家家户户都可以申请。只是申请了就要立下军令状,要在规定时间了完成朝廷摊牌的任务。如果完不成,就要以欺君之罪下狱。”
王熙凤吓了一跳,转念一想,道:“可是这银钱这么少,要贴补的又那么多,岂不是说,这项法令完全是个鸡肋?就不怕被人当做敛财的手段么?反正这水利的上的事儿,以次充好、虚报数目什么的一点都不稀奇。”
“琏二奶奶的确是个机灵人,一下子就看中关键。不过,要申请这水利银子,一要在当地有一定的产业,二,不是官宦之家就必须有人作保,三朝廷的巡察御史也不是吃素的。还有,御史台的相关官员及其家眷是不可以申请这水利银子的。别的地方也不好说,但是京畿一带还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王熙凤点点头,又听戴司正道:“琏二奶奶也不要以为,出了京畿就可以对这水利银子动手脚。要知道朝廷特地设立了河务总督,专门管着这一块呢。京畿一带的河务是直接交给京兆尹,由京兆尹报知户部工部的。可是京畿以外的地方,都地方官员报知本省布政使,然后由布政使派人调查,并通知巡察御史进行实地勘察,确认资料是否有误。等批复的下来,更是有数批巡察御史随时调查,调查结果,直接上交御史台。有的人家,时间到了,河堤等水利设施没有做好,被朝廷问了罪,满门抄家;有的人家,报上来闹水灾了,或者闹旱灾了,朝廷马上就会派人去查。哪怕是真的修好了,如果大水一过,损毁超过一成,依旧要被问罪。所以,京畿以外的水利银子,几乎就是索命贴、破家贴,等闲之家更是碰都不敢碰。”
王熙凤大吃一惊,道:“那妹妹家不是也……”
林招娣笑道:“嫂子,我们向朝廷申报的地方,是我们家的祭田,就是我们自己过得再简朴,也不能怠慢了祖宗们去。如今我们家只有我们姐弟几个在家里,父亲留给我们使唤的,也是新人,所以,如果有了巡察御史在边上监督着,这工程反而有保障。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我是不会做的,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而且,我们林家为了祭田那边早就备下了不下十万的银钱,这笔水利银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妹妹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如果将来妹妹遇见了什么困难,尽管张口。虽然嫂子手里的银钱不多,但是私房却有一点。你琏二哥哥也是个会来事儿的,他又管着那一块儿,妹妹有事,尽管让他帮忙跑腿。”
林黛玉在边上笑道:“那当然,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的缘故,我们也不会想着申请这水利银子,也不会想着一口气做到最好呢。”
王熙凤道:“林大妹妹,林妹妹,这京畿的水利好修么?”
林招娣道:“京畿,自通州过来,靠近京师这边的水利,那是年年有人修的。可是通州过去,就不好说了。而且,我们也问过老人,据说,京畿一带,每隔三五年就会有水灾和旱灾。平均下来,最多三年,就会有一次闹灾荒。这水利做得有一点子的差池,灾年一到,不就露馅了么?那个时候,不要说申请了水利银子的人家,就是相关的官员也有不是呢。”
王熙凤奇道:“既然这水利银子这样麻烦,妹妹家打算怎么做呢?妹妹不妨跟嫂子说一声,嫂子也好跟你琏二哥哥学学,让他有个准备,将来也能够多帮你们一点。”
“修建水利,第一要紧的就是人手。这几年,经常有流民进入京畿,没办法进城的,就滞留在附近的庄子村落里头。我们家的庄子上就收留了不少。琏二哥哥已经说了,他会跟那边管流民的同知打好招呼,让那些流民直接去我们的庄子上,这样一来,人手也会多一点。”
“原来你琏二哥哥已经这样做的。”
“是啊。如果不是琏二哥哥跟我们这样说过,我们还不会想到可以让流民来做这事儿呢。现在正好是枯水季节,流民到了我们的庄子上,正好可以清理河道,顺便也可以多挖一些水池子出来,以防干旱。我听说,有些年份,就是拿着银钱买水,也救不了地里的粮食呢。如果这些蓄水池子修好了,岂不是大功一件?就是寻常年份,这些水池子里也可以养些鱼虾,又是一笔进项。”
王熙凤点点头,道:“还有么?”
林招娣道:“还有,就是粮食。我们家祭田也不算少,出产的粮食也多。丰收季节也卖不出价钱,如果全堆放在库房里头,看着那些粮食白白地霉烂了也可惜。所以,今年我就回了父亲,将祭田出产的粮食留下了,又趁着丰收收购了一些,用粮食代替工钱,也比直接用银钱吸引人。来庄子上找差事的人也多。”
林黛玉补充道:“而且,这次我们买下了石头山和河滩地,这样,很多材料,我们可以不用去外头买。河里挖出来的淤泥还可以养地,河滩边上的芦苇可以编织袋子,石头山上还可以就地取材。我们还打算再那边修个小码头。如果真的需要从外头采买,直接可以用船运过去,倒也省事省力。”
这姐妹两个说一句,王熙凤就点一点头,等她们说完了,王熙凤才道:“难怪两位妹妹会说十成的把握呢。这可不是十成的把握?人手、材料、使费,都算计上了,怎么不能成的。”
“嫂子忘了还有琏二哥哥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管着这一块儿,我们也担心会横生枝节呢。”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088将来
)
作为一个妻子,听见别人奉承自己的丈夫,总归是高兴的。就是王熙凤这样的女强人也不例外。
当王熙凤从梨香院离开的时候,心情极好,就是平儿也发觉了王熙凤的好心情。很快,平儿又发现,王熙凤居然出乎意料之外地往邢夫人的屋子里去了,赶紧跟上。
正在逗孙子孙女们玩耍的邢夫人也觉得奇怪,怎么王熙凤去而复返呢?这个时候,都是午睡的时候了。
虽然满心奇怪,邢夫人还是没有让王熙凤站多久,就让王熙凤进去了。
“凤丫头,有什么事儿回头不好讲,要现在就来这里。你的身子还没有养妥当呢。”
王熙凤上前行了一礼,得了允许,这才起来,在下面的椅子上坐了,对邢夫人道:“太太莫恼了媳妇不知事儿,实在是媳妇遇见了一件为难的事儿,想请太太讨个主意。”
王熙凤就将王夫人派人叫她过去的前前后后的事情都说了,又说了她去了梨香院的事儿,这才道:“太太,林大妹妹林妹妹还没有从老太太那里回梨香院,二太太就知道这事儿了,还把媳妇叫了过去。媳妇虽然粗笨,但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是不敢认的。所以想着请太太讨个示下。”
邢夫人刚听到水利银子的时候,眼底也闪过一丝贪婪,待知道了这水利银子的始末之后,便清楚了这不是自己能够沾染的。邢夫人手里不比王夫人宽裕,加上胆子也没有那么大,自然没有这个底气。
想了想,邢夫人还是道:“既然这银子不是这么好拿的,我们就不要弄这个。朝廷可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仔细赔了夫人又折兵,把这家里也给搭了进去。如果有了银子,你就给大姐儿多多地攒些嫁妆。二太太那边天天喊穷,当我不知道她中饱私囊,偏偏老太太宠着那边,将来我们接手,只有一个空架子也未必可知。你还是早一点做准备为好。”
“是,太太。”
暂时放下了对金钱的执着的邢夫人终于有心情注意贾母屋子里发生的事情了。虽然此时的迎春惜春已经午睡了,邢夫人舍不得吵醒她们,却可以把她们的丫头叫到跟前问话。
听了司棋入画两个的复述,邢夫人突然很想笑。之前贾母从她这里抱走了迎春的时候,不少人都说贾母有多会教养孩子又是多么地疼爱小孩子,迎春跟在贾母跟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还有不少人在她跟前说迎春养在贾母跟前的种种好处。如今听见一年到头,超过一半时间在贾家呆着的史湘云的话,邢夫人就觉得讽刺。
如果史湘云言行举止样样出挑,邢夫人对迎春被抱走的事儿也不会有什么话。可是看看贾母跟前养的没心没肺、目无尊长的贾宝玉史湘云,再看看懦弱的迎春和冷情又攀附王夫人的探春,邢夫人对贾母教养孩子的能力更是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儿!如果会教孩子,就好好教,如果不会,就换人接手。别不把别人的孩子当人看!
想到被外人压着一头的三春,邢夫人心里也替这三个孩子不值。
林家两个丫头倒也罢了。人家也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出来的,听说自幼得父亲的宠爱,被当成男孩子一般,亲自教养大的,更有宫里的嬷嬷们指点着,出彩是自然的。自己的女儿比不得,那也是家世不如、权势不如、地位不如。
可是,那个薛宝钗是怎么一回事情?不过是王家庶女的女儿,又是出身商家,居然也处处压着自己家的姑娘,这算什么事儿?!
邢夫人不禁鄙夷起王夫人来了。
让自己丈夫的女儿被个商家妇压着一头,还有脸当做看不到,甚至还乐见其成?也不想想这会让外人如何看待贾家,看待贾家的姑娘,看待宫里的那个贾元春。
王熙凤见邢夫人一直坐着发呆,有些不自在。她自认自己的出身比婆婆好,加上进门之前听到的流言大多是贬低邢夫人的;故而自进门以后,就跟这婆婆不亲,反而跟二房那边走动得比较多。虽然如今跟邢夫人的关系也渐渐好起来了,到底也不是那么亲昵。可是邢夫人毕竟是她婆婆。
“太太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嬷嬷的事儿。看看林家两个孩子,再看看云丫头宝丫头,你再看看我们家里的这三个。不是我说,老太太养的孩子也就这样了。可怜云丫头,被老太太养得跟宝玉一个样子,没心没肺,还有我们家的这三个,四丫头是年纪小看不出来,你看看二丫头和三丫头,一个懦弱,一个呢,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要。大家姑娘哪里该是这个样子的?谁家愿意要这样的媳妇!我也知道自己的事情,所以想去外头请一个嬷嬷来教一教。只是,这好嬷嬷难找,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不但二丫头要,就是我们大姐儿也要呢。”
自己的女儿,王熙凤当然宝贝,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了三春这个样子。
听邢夫人这样一说,王熙凤也道:“太太,这事儿媳妇在心里也琢磨了好些日子了,只是妹妹们到底是在老太太跟前养的,当家的又是二太太。这些日子以来,媳妇一直担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