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湘云道:“这也是林大人送来的?我还以为是林大姐姐家的山上出的呢。听说林大姐姐新买的山上都是上好的玛瑙玉石。到时候,不要说林大姐姐林姐姐两个了,就是家里上上下下的首饰也都有了。”
林招娣愣了愣。
惜春抢着道:“云姐姐,你这真是的。顶尖的玉石哪里是那么容易得的?不过是偶尔得了那么一块两块的,哪里是漫山遍野都是一等一的玉石?如果那山上随随便便的一块石头都是顶尖的玉石,那么这山早就进了朝廷的眼了,怎么还能留到现在?而且,林大姐姐买山的时候,就在一两个月前。这么短的时日,就是想开采,也没这个时间呀。”
贾宝玉一听,也是连连附和。
惜春不再理会史湘云,反而拉着林招娣的手道:“林大姐姐,你送我的双面绣屏可真是好看,更难得的是,居然是异色双面绣的,人物的脸、手和手上的箜篌,还有边上的帐幔,陈设,居然都是有正反面的,还有两面的明暗光线也都不同。林大姐姐,这是你做的么?”
“抱歉啊,四妹妹,这并不是我做的。”
“耶!二姐姐,我赢了。二姐姐可别忘记了我的画笔!”
“四妹妹,你这是?”
“林大姐姐的绣屏一送过来,我们都在猜是不是林大姐姐亲手做的。二姐姐说是,我说不是。自然是我赢了。”
贾宝玉道:“林大妹妹擅长女红,绣个绣屏给四妹妹也是极正常的啊。”
“二哥哥这话才叫糊涂呢。什么叫正常?二哥哥是不知道做女红的幸苦才这样说的吧?先不要说越是精美的绣品越是讲究绘画的功底,就是做绣屏的时间也是很挑的。大太阳不行,因为太阳太刺,会伤眼睛;太黑了也不行,会分不清楚颜色,太热了也不行,手会出汗,太冷了也不行,因为手会发抖。除去了这些日子,你数数看,这一年里头又有多少日子适合?再数数林大姐姐林姐姐是何时何日回去的,不就知道了么?”
其实屋里几个会做一点针线的女孩子都知道这个,唯一不懂的,大概也就贾宝玉一个了。当然,贾宝玉也不需要懂就是了。
听惜春这样一说,贾宝玉赶紧冲着林招娣长揖:“原来是我疏漏寡闻,错怪了林大妹妹,是我的不是,还请林大妹妹原谅。”
慌得林招娣赶紧避了开去:“二表哥作这个做什么?倒让外人以为我轻狂!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我们闺阁女儿的事儿,还请二表哥多花些心思在功课上吧。自己多学些东西对自己也好,老太太知道了也能开心,二舅舅和二舅母也不会因为表哥的功课而不痛快了。”
贾宝玉听到林招娣说这个,就觉得有些不高兴。他最不喜欢读书了,偏偏身边就是有一堆人会随时提醒他。
“好好的清清白白的姑娘家,怎么又说起了这个来了?”
邢夫人道:“宝玉,你虽然不喜欢读书,喜欢玩耍,可也该知道,你二姐姐和妹妹们也是有功课的,又如何天天陪你玩耍呢?”
“功课?先生不是回去了么?怎么姐妹们还有功课?”
“女红就是功课啊。现在她们还小,只要学些女红针线之类的,将来她们再大一点,诗词什么的也要学起来了。”
“这个我喜欢。大太太,等姐妹们一起读书学诗词的时候,让我也跟着如何?”
则会话招得姐妹们都笑了起来。
106羡慕
106
见姐妹们自顾自的说话,把自己落在了一边,史湘云嘟起了嘴,却不想,自己的神色落进了邢夫人和刚刚带着儿媳庶女进门来的王夫人的眼里。
云丫头到底是让老太太给宠坏了,小小年纪,脾气倒是不小。只是长此以往终非好事,谁家受得了这样的媳妇?
小辈们给两位太太见过里,都各自入座之后,才听得王夫人道:“方才你们在说什么呢?叽叽喳喳这般热闹。不过宝玉却是这个样子,就是云丫头也有些不高兴的模样。”
邢夫人道:“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功课的事情。针线是女孩子的功课,自然要抓紧,林大丫头多嘴了一句,让宝玉在自己的功课上多用点心,宝玉就这样了。至于云丫头,那是她在这上面说不上什么话。”
王夫人奇道:“云丫头不是也在学针线了么,怎么反而说不上话?这真要说不上话的,应该是四丫头才是吧。我方才没进来的时候,可是听得清清楚楚呢,四丫头那清脆的嗓音。”
史湘云道:“我哪里有林大姐姐林姐姐的福气,有那么好的师傅教着。”
史湘云这话一出,第一个不舒服的,居然是王夫人。王夫人跟史家两位侯爷夫人也是老交情了,又是老亲,在外面遇见的时候,也会说上两句话,自然知道两位侯爷夫人教导史湘云的难处。史湘云自己不知道长进,还不知道好,更是让两位侯爷夫人难以管教。偏偏史湘云又是打不得骂不得的,叫两位侯爷夫人着实为难。
比起经常做针线的林招娣,比起帮着姐姐照顾弟弟的林黛玉,史湘云真的差了很多。要知道,就是比她小好几岁的惜春,对学针线的事儿都很上心呢。
王夫人也不好说史湘云的不是,那毕竟是贾母的侄孙女儿。是贾家的客人。
王夫人搂过自己的儿子,道:“你也听清楚了。你妹妹们也有功课呢。你是不是该给妹妹们做个好榜样?”
换了其他的孩子,说不定就重重地点头,应下了,说不定还会在母亲的面前说:“您放心,我一定会做个好哥哥。给妹妹们做个好榜样。”
可是贾宝玉这朵奇葩,居然在王夫人的面前说:“太太,上回老太太还说我还小呢,让我不要太累着了。妹妹们更小,太太是不是让她们好好歇着些?小小年纪就天天做针线。仔细把眼睛都沤坏了。”
薛宝钗看了看四周,笑道:“宝兄弟,你这话就错了。无论是你的功课。还是我们这些女孩子的功课,第一,自然是修身养性。宝兄弟也该为自己的将来读书呢。”
贾宝玉一愣,看了看王夫人,没有说话。
修身、齐家、平天下。
这是读书人的志向,也是贾宝玉最反感的事情。不过,林招娣和林黛玉都在,他自然不敢说什么奇奇怪怪的话。怕一个不小心,激怒了林家两位表妹,惹得林家表妹回家去。自己更加见不到她们了。
王夫人见薛宝钗的话贾宝玉居然没有反驳,很是吃惊。这个儿子一向不听别人的劝,如今自己这外甥女儿说了。他尽然没有反驳,让王夫人很是欣喜,觉得自己将这个外甥女儿留在身边的这一步算是做对了。
有这么一个人劝着些,对自己的儿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贾母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王夫人脸上的神色。她一向了解王夫人,就知道王夫人对薛宝钗上了心,心里冷笑了几声,却什么都模样说,直接往上面的榻上坐了,又接受了晚辈们的礼,这才让人传饭。
依旧是贾宝玉、三春、林家姐弟、史湘云薛宝钗跟着贾母坐着,依旧是邢夫人王夫人带着李纨王熙凤在地下伺候着,寂然饭毕,盥手之后,贾母就对邢夫人王夫人道:“罢了,你们还有事儿,都下去吧,留我们在这里说话。”
邢夫人王夫人带着各自的儿媳妇儿向贾母告辞,自有人送她们出去。
贾母道:“方才你们在说什么呢?云丫头的脸上还留着委屈,宝玉又是这一副样子。”
探春道:“老太太,方才我们在说针线的事情,云丫头没见过林大姐姐给四妹妹的针线,所以说不上话。至于宝玉,他在为了自己的功课的事情烦恼呢。”
贾母道:“你们珠大哥哥会走得那么早,就是因为读书太用功,伤了底子的缘故。所以,我不求宝玉跟他哥哥一样,日夜苦读,只求他平平安安就好。”
贾母这话一处,屋子里就有些冷场了,林祈拉了拉贾母的袖子,道:“老太太,为什么老太太跟父亲说的不一样?读书不是为了天下么?”
“如果自己都保护不了,又如何帮得了天下人?林大丫头,那日宝玉说的那人,可要我给你料理了?”
林招娣起身回了一礼,道:“老太太,现在那人到底是不是我们林家的人都还不清楚呢。如果现在就动手,倒觉得我们理屈了似的。而且这是我们林家的家事,自然应该由父亲做主。”
“如此,那你们就早一点跟你们父亲说一声吧。这样的事儿,宜早不宜迟。”
“是,老太太。”林招娣低眉顺眼地应了。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贾母提醒,她们姐妹自然会跟林如海说的。
这里,贾母又宽慰起了贾宝玉,让三春都非常着急。如果贾母依了贾宝玉,让贾宝玉继续蹉跎下去的话,那她们也就没上进的机会了。就是迎春,不为自己也为自己是庶弟和新出生的侄儿侄女担心。
薛宝钗在边上想了想,道:“老太太,宝兄弟不是最喜欢诗词的么?听说,当初大姐姐在家的时候,宝兄弟就已经学了好几本书跟几千字在肚子里了,为何不继续学下去呢?外头的贵人们玩乐宴饮,少不了吟诗作对的。如果宝兄弟都不会,只怕外面的邀约也会少了,对宝兄弟的将来也不好。”
贾母听见薛宝钗居然干涉贾宝玉的教养问题,有些不高兴。
你算什么玩意儿,哪里有资格在我面前说这个?
虽然心里很不满,但是贾母的脸上一点端倪都不漏,口中道:“要我说,宝玉在诗词上的天分的确家里没人比得上他。可惜没有遇见一个好先生,生生地吓坏了他。他的身子也弱,我也怕他经受不住。”
贾母这样一说,连林招娣和林黛玉都面面相觑。这也太……
林祈歪着头道:“经受不住?二表哥的身子有这么弱么?二表哥每日里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休息,每日里又看多少书呢?每天抽个一个时辰都不成么?如果坐不住一个时辰,就不能分成三四次么?早上早两刻钟起来,就能读两刻钟的书,在老太太这里请安之后,午睡之前,也可以读两刻钟的书,午睡之后也可以读两刻钟,晚上临睡前,也可以读两刻钟,一天下来,不也读了一个时辰了么?”
林祈压着指头数着,贾宝玉却已经是涨红了脸,在边上坐立不安。
在贾母提出异议之前,林祈就下了结论:“每天抽一个时辰出来,分成四次,不也很容易么?表哥为什么不抽点时间出来?还是说抽不出时间?为什么?难道看到二老爷每次为了表哥的事情焦心,听见二老爷和二太太相敬如冰,听见老太太教训二老爷,表哥很高兴?”
这话有些诛心,却也是实话。就是三春也要想一想,贾宝玉他到底知不知道他的态度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就是贾母,听见林祈这样说,最开始是生气的,可是这气在胸腔里转了一转,却是一股子悲哀。为了这个孙子,自己都跟心爱的小儿子有些冷了,这到底值不值得?为什么林祈这个才刚刚六岁的小孩子都看得明白,反而宝玉这个已经十岁的大孩子看不明白?难道宝玉真的不如林家这个才六岁的走路都不稳当的孩子?
“也是我的不是,没有为宝玉请个好先生。”
林祈道:“老太太,您为什么把事儿都揽在自己身上?父亲曾经说过,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如今都是以死记硬背和练字为主,就是连先生都不用也是可以的。等我们再大一点,找个上好的书院,自然有先生们教导就好了。二表哥连这个都要先生么?”
史湘云道:“可是林大姐姐林姐姐在家的时候,不也请了西席先生么?听说还是一个进士。”
林招娣答道:“父亲给我们请先生,并不是让先生给我们讲书,而是让先生给我们讲外面的事情。世俗风情,人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