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个畜生竟拿着她的肚兜威胁与她,如果她不来见他,就威胁她要把这肚兜挂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府中所有的人观看。
没有奈何,今晚她只好前来见这个畜生。
“现在就给你,给了你,我拿什么请表妹你来呢?”崔三公子特意将那件肚兜伸手晃了晃,他这种人,在折腾女人方面很有一手,就算窦子芳不是个傻得,可发生了那种事情,本就是她占了劣势,更别说,崔三公子还拿走了她的肚兜。
这件事要是传出去,那她在崔家还有什么脸面,恐怕那个贱丫头就要将她笑死了,就算再受崔三公子这个畜生的侮辱,也比那个贱丫头看她笑话好的多。
“那三表哥到底想怎样?”
“想怎样,来,乖乖地,到表哥我这里来,要想拿回你的肚兜,成呀,等表哥我得到了你姐姐,表哥就将这东西还给你。”崔三公子将肚兜往旁边一扔,邪笑道。
其实,崔三公子面对窦子芳,也不过是才吃了一两次,有点新鲜而已,现在拿着窦子芳的肚兜做要挟,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逼得窦子芳尽快帮他把窦子涵搞到手。
窦子芳只能咬着唇乖乖就范,她现在根本就没有与这个畜生对抗的筹码,比起第一次来侮辱来,这第二次至少比第一次感觉好一点了,她面上带了一抹讨好的笑意,心中却将窦子涵恨得要死,她之所以受到这等侮辱,都是那个贱人惹得祸根,她绝不会让那个贱人过的好好的,她要那个贱人日后千倍百倍地领教她所受到的屈辱。
窦子芳将窦子涵恨得肠子都要打结了,可她却不去想,如果不是她死皮赖脸住进了崔家,又怎么会碰到崔三公子这个色鬼,如果不是她刻意引起崔三公子的注意,怎么会被崔三公子占了清白,可以说,今日的一切都是她自找的,一切都是活该。
当一切结束后,窦子芳忍着酸疼的身子打算回房,这次,由于她的主动配合,崔三公子倒是没有撕扯她的衣裙,她身上的衣物倒是完好无损的。
崔三公子得到了满足,并没有马上回他自己的房中去,躺在床的一边,仍用那双淫邪的目光注视着窦子芳的一举一动。
窦子芳可不能在这里久留,穿好了衣裙,目光却投在了崔三公子放在一边的肚兜上。
“想拿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下次,表哥我就直接去你闺房找你好了。”崔三公子这人也不是个彻底的笨蛋,他的心思在女色上时时刻刻阴毒的主意都是一个接一个的。
窦子芳终是收回了目光,她现在想的主意则是,听说那位未来的大姐夫,李三公子可是一个混世乐王,哼,如果那个小贱人被这崔三给糟蹋了,凭着李三公子那性子,还不把崔三公子给折腾死,她只要等事情发生了,给李三公子送个信,借着李三公子的手除了这个畜生,那么,以后还有谁知道这个畜生做的事情,她也能摆脱这个畜生的纠缠。
想到这里,她的心好受了一些,也觉得拿不拿回自己那个肚兜不重要了,就算现在拿了回去,这个畜生也不会放过她。
同样的夜晚,李三公子虽然要参加明天的考试,这时还没有入睡。
“公子,您快休息吧,明日还要考试呢?”小四看着自家公子坐在床上,手中一直拿着窦姑娘那只绣鞋露出白痴般的笑容,却迟迟不睡觉,对着屋梁,翻了一个白眼劝解道。
这窦姑娘的绣鞋,又不是庙里的和尚菩萨,拜拜还有作用,何必做出这样一幅白痴样子来。
“小四呀,你说窦姑娘明日会不会来送本公子进考场?”李三公子的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自顾自地问道。
“公子,窦姑娘不是在回信中都应了你吗,既然答应了,那就一定会来送你的。这个问题您已经问了许多次了。”小四无奈地道,据说参加考试的举子有些人在考试前,的了进场恐惧症,可自家公子得的是窦氏送考恐惧症了。
“可本公子还是不放心呀,窦姑娘要是万一忘了怎么办?”
“公子,看窦姑娘的样子,一定不会忘得,您还是早点休息,明天想着怎么参加考试吧。”小四都被自家公子周而复始的重复问题给弄的有些疯了。
“是人都可能会忘记有些事情的,她要是万一忘了怎么办?”李三公子还是不睡觉,不罢休。
“好了,公子,窦姑娘不会忘得,一定不会忘的,您还是乖乖睡觉吧。”话音一落,小四实在没有耐心了,站在李三公子身后一个手刀,就将李三公子给砍得晕了过去,这下,终于安静了。
在这两日内,自家公子重复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足足有四五十遍了,他实在受不了了。明天还要考试呢,还是将自家公子打晕了事,省的明日进了考场,自家公子因为睡眠不足交白卷。
虽然到现在为止,他也摸不清自家公子有几分真材实料,能考出怎样一个成绩来。还有他今日帮自家公子看考场,跑了一天了,累的实在不成了,他也想睡了。
第二日,就是东唐皇朝三年一度的秋闱考试了,窦子涵曾应允过李三公子,今日要送他进考场。
这时的考试可不像后世那样,考一科考完就可以出考场一次,而是进了场,在里面考完了才能出来。
身为女子,窦子涵虽然答应了李三公子要送他进考场,可她现在毕竟还不是李家人,自然也不能去李家送李三公子进场,只好事先派人查清楚,参加考试的举子们的入场时间,好拿捏好时间去考场外边送送李三公子。
整个秋闱考试是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的,李三公子天蒙蒙亮就被小四唤醒,摸着有点发疼的后脖颈,回想起昨晚的遭遇,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窦子涵了,也来不及跟小四算昨晚将自己打晕的帐,当下梳洗起来。
------题外话------
今晚,和出版编辑谈《娘子,到我怀中来》出版的事情,这本也决定出版了,结果聊的时间太长,思路卡住了,字数太少,但答应亲们尽量不断更,就先发上来了。
正文 112,四处寻人,李三欣喜(必看)
李三公子梳洗完毕到了前厅,英国公因为要上朝,也早早的起了,英国公夫人也没有缺席,毕竟,这次,她的亲儿子李四公子也同样要参加考试,她这几日也没空闲着,给自家的儿子准备一切考试所用的东西,当然,也同样给李三公子准备了一套。
在这一点上,英国公夫人绝不会小家子气地留下把柄来,更何况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明着和李三公子对着干,这个继子让她养的无法无天,她也没有本事镇的住这个儿子,只会绕着弯让这个继子的所作所为脱离常规。
李老祖宗虽然年纪大了,往日也不会起这么早,可多少年来,李三公子终于干了一件可以称之为正事的事情,虽然对结果不能报多大希望,可李老祖宗心中还是相当兴奋的,自然要亲自看着宝贝孙子出门参加考试。
“进了考场,休得胡闹,知道吗?”虽然都是自己的儿子,可英国公也不得不承认四儿子要比三儿子这个混世乐王才学好的多,这次考试,自然是死儿子考中的几率比较多,至于三儿子吗?他只希望能安安分分从考场出来就不错了。
“爹,孩儿知道。”李三公子的心思早就飞到窦子涵的身上去了,马上从善如流地应道。
他本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主,脑子和别人不一样,就算被看得很重的秋闱,他也没什么怕的,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个笨蛋,可这么多年,根本就没想过要考试这档子事,既然答应了窦姑娘,男子汉大丈夫,还是要说到做到的,那就进去考吧,至于到底能考个什么样,到时候,成绩出来了再说。
所以说呀,在李三公子心中,这考试就跟他在自家花园摘一朵花送给窦子涵一样,都是为了讨好窦子涵的手段,对考试本身,这家伙根本就不愿去想那么多。
“阳哥儿,祖母等着你的好消息。”就算自欺欺人也罢,李老祖宗总认为自家孙子是好的,压根就不愿去考虑参加考试后的结果。
“四哥儿,你三哥不懂考试的一些规矩,你一定要记得多提点他一些,知道吗?”李老祖宗这时,还特意对李四公子交代了一番。
“祖母,孙儿明白。”李四公子收敛了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总是这样,这么多年来,只要有三哥在的地方,祖母永远都看不到他,不过也罢,他不是早就习惯了吗?只是这个哥哥这次都闹到考场去了,希望到时不要牵连自己才是。
“祖母,父亲,母亲,时辰不早了,儿子和四弟要走了。”李三公子想着马上就要见到窦子涵了,也不想继续在家里磨蹭了,难得正色道。
“小四,公子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没,好好侍候着。”
“老祖宗,都准备好了,您就放心吧。”
然后,李三公子和李四公子终于被送出了门,李三公子和小四上了一辆马车,李四公子和他的随从上了另一辆马车。
等进了马车,李三公子不担心接下来的试怎么考,第一句就道:“小四,要是一会窦姑娘不来送本公子怎么办?”
小四伸手抚了抚自己的额头,有些无奈地道:“公子,您怎么又来了。既然窦姑娘应了,除非出了什么意外,否则的话,她一定会来看着公子您进考场的。”
“要是万一有什么意外呢?”
“公子,您与其在这里担心窦姑娘一会送不送您进考场,还不如担心您考的成绩要是太差,落榜了怎么给窦姑娘交代。”
“切!本公子根本就不担心这个问题。”
“公子,不会吧,难道您胸有成竹,有把握通过这次的考试?”小四将李三公子上下打量个遍,他怎么看,都没看出自家公子有什么状元之才,一下子就能金榜题名,他只希望自家公子不要垫底就好,真不知道自家公子哪里来的这等自信。
“笨,时间有限,本公子也不过才看了那么几日书,本公子什么水平窦姑娘会不知道,窦姑娘提出这个要求呀,不过是——”
“不过是什么?”
“笨,当然是为了考验本公子听不听她的话,有没有男子汉气势罢了。”李三公子不以为然地道。
“公子,真的吗您确信窦姑娘一定是这个意思?这考试和有男子汉气势没关系吧!”
“笨,要是本公子不去参加这次考试,窦姑娘一定会认为本公子是个胆小鬼,连区区的秋闱考试都不敢参加,所以,窦姑娘一说出口,本公子早就看清了这件事的本质,才不会让窦姑娘小看呢。”
“公子,要是您落榜了,同样不是让窦姑娘小看吗?”小四总觉得自家公子的理由有些不对劲,窦姑娘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但扪心自问,他还是希望自家主子能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的。所以,尽量用激将法让自家公子好好参加考试。
“说的也是。”李三公子闻言,一想还真是这回事,要是落榜了,不是更没面子吗?看来,这次为了在自家娘子面前不失面子,他还得好好考一考才是。不过,窦姑娘,今天一定会来送自己进考场的吧。
“公子,贡院快到了,马车过不去了。”赶车的李山头在外边道。
今日是举子们参加秋闱的日子,这些举子们,除了一部分出身于小康之家的外,还有一部分是有权有势的人家,至于那些贫寒的举子,其实占得比例很小,想一想,如果一个温饱都不能保持的家庭,这时代的学费还是很高的,哪里有能力支撑学业。
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权贵,这些人的子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