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圣通。

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他认为阴氏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之为后,但阴丽华认为郭氏有子嗣,又生长王家,坚决辞让。结果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幼子刘强为皇太子。但刘秀对阴氏始终念念不忘,一直非常宠爱,这便使得郭皇后对刘秀“数怀怨怼”。这种怨怼之情明显违背了刘秀倡导的“宫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宫内其他妃妾友好相处,也不能很好地抚育其他妃妾的子女。刘秀于建武十七年(41)一纸诏书废除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尽管殿中侍讲郅恽等曾经进言慎待皇后,刘秀仍坚持自己的决定。后来,刘秀又同意了太子刘强的请求,废止刘强太子,而立阴丽华的儿子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刘庄,这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后被称为光烈皇后。

56年,刘秀已经做了30多年的皇帝,他自以为功成业就,可以告慰天地祖宗了。二月,他亲自到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祭拜天地。四月,回到洛阳后立即诏令改元,把这一年改称“建武中元元年”,以志纪念,并表示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之意。想不到第二年刘秀就去世了,时年63岁。

◎刘秀个人小档案

姓名:刘秀

出生: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

属相:兔

卒年:建武中元二年(57)

享年:63岁

谥号:光武

庙号:世祖

陵寝:原陵(今河南孟津)

年号:建武、中元

父亲:刘钦

母亲:樊娴都

初婚:29岁

配偶:阴丽华,郭圣通

子女:11子,5女

继位人:汉明帝刘庄

最得意:昆阳之战

最失意:蓟城之亡

最不幸:父亲早逝

最痛心:兄刘被杀

最擅长:谋略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张启琛:《汉光武帝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2)张鹤泉:《光武帝刘秀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臧嵘:《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4)雷大受:《汉光武帝》,中华书局,1990年

和帝刘肇

◎和帝刘肇简介

和帝刘肇 永元元年(89)——元兴元年(105)

88年,年仅31岁的汉章帝刘炟突然病逝,而太子刘肇这时只有10岁。刘肇生于建初四年(79),生母为梁贵人。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子东汉绿釉陶楼,在他上面有千乘王刘伉(kàng)、平春王刘全、清河王刘庆三个哥哥,下面有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城阳王刘淑、广宗王刘万岁四个弟弟。

正如前面所讲,由于窦皇后从中作祟,废掉太子刘庆,逼死刘庆生母宋贵人,改立刘肇为太子。当时,刘庆5岁,刘肇才4岁。变故与危难可以让人迅速成熟,刘肇似乎也明白政治地位变化所具有的意义,懂得要扶危济困,于是对刘庆格外亲近和爱护,入则同室,出则同车。这也许是出自刘肇善良的天性。但作为皇帝,年仅10岁的刘肇显然无法懂得管理国家事务,于是政权只好交由养他成人、最为亲近的太后来掌管。

东汉从和帝起,每个皇帝都是儿时即位。在幼儿皇帝当朝的时期,外戚与宦官的专权、斗争便不可避免,政治的纷争和社会的动乱将随时发生,东汉政权也就进入了永无宁日的历史阶段。

◎听之任之:窦太后临朝

汉和帝刘肇于章和二年(88)壬辰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改明年为“永元元年”。和帝年幼,窦太后临政,她首先做出了三项重要决定。

封官集权。窦太后封官的原则有二:一是亲属,二是听话。她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宣布解除郡国盐铁之禁。窦太后开盐铁之禁,迎合了豪强的利益,却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减少了税收,壮大了豪强,因而实际上损害了国家。

主张北攻匈奴。北匈奴遭灾受乱,南匈奴单于请求汉廷帮助他趁机扫平北匈奴。对此,朝臣意见并不统一。都乡侯刘畅来京都洛阳吊唁(yàn)章帝,却被窦宪刺杀。为使窦宪免遭处罚,窦太后决定派窦宪为东骑将军,联合南匈奴伐北匈奴。

永元元年(89),双方大战于稽落山,汉军大破北匈奴军,追击余部一直到私渠海。窦宪率军出塞三千余里,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刻石勒功,才班师回朝。

窦宪得胜还朝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不仅前罪无人提起,而且加官封爵,升任大将军,封武阳候,本来大将军职在三公之下,但由于这次是窦宪充任,因此提升到三公以上,仅次于太傅。窦笃升任卫尉,窦景和窦环升任侍中。窦氏兄弟骄纵益盛,于是“朝廷震慑,望风随旨,无敢违者”。

强权政治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对于伐北匈奴,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等东汉绿釉陶水亭

都极力上谏,甚至指责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重创北匈奴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朝臣坚决反对,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而“竟从宪策”。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特务政治窦宪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谋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xū)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窦宪门客徐齮(yì)非常嫉恨他,于是当面威胁他。连尚书府中尚且遭到这样的恐吓,可见一般的官吏该承受着怎样的政治压力。

腐败政治窦太后依靠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满足私欲。永元元年(89),她就下诏为弟弟窦笃、窦景修建豪华住宅,楼馆错落,府第相连,一眼望去,“弥街绝里”。当时正值窦宪征兵北伐匈奴,大兴土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增加了人民负担。

从章帝驾崩,和帝即位,到永元四年(92)上半年,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窦太后一直把持朝政,和帝听之任之,是一个傀儡。而随着窦家权势、欲望的膨胀,窦氏甚至觉得这个傀儡也是多余的了。因而打起了诛杀和帝的算盘。而和帝则趁机斩除外戚,夺回政权。

◎经之营之:汉和帝亲政

其实,窦太后的倒行逆施,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希望把黑暗的政治挽回到清明之中。

群臣之谏当朝群臣的谏诤从“太后临朝”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了。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太后刚刚临朝,就以私情授重权于窦氏兄弟。伐北匈奴,并设北匈奴单于。窦氏兄弟骄横肆虐,侵暴百姓,甚至擅自征调边防部队。

群臣们为窦氏的贪婪与霸权而愤怒不已,为朝廷的纷乱黑暗而痛心疾首,为皇帝的幼弱无奈而呼号流涕。他们呼唤着皇帝的坚强。正如司徒丁鸿上疏所言:“夫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纵横。宜因大变,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永元四年(92)丙辰,13个郡国地裂,大旱、蝗灾发生。上天似乎也在昭示着一场大变革的发生。

夺取政权小皇帝刘肇年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懂事。这对日益膨胀的窦家权势不能不形成威胁。于是窦宪便与女婿郭举及其父郭璜、部下邓叠及其弟邓磊等,共同谋划企图杀害刘肇,篡汉而代之。

这时14岁的和帝暗中得到消息,知道了窦宪的阴谋,他感到必须尽快制定对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满朝廷都是窦家的人。虽然也有如司徒丁鸿、司空任隗、尚书韩棱等可以信赖,但窦氏兄弟已经限制了皇帝不能与内外大臣直接单独接触,只有宦官在身边伺候并内外传递信息。和帝经过观察,觉得只有中常侍钩盾令(负责宫内河池苑囿的宦官)郑众可与商量,一则郑众服侍多年,对皇室一直忠心耿耿,比较可靠;二则此人谨慎机敏,很有心计,可以出谋划策。于是,和帝趁别人不在,与郑众说了自己的想法。郑众早已看不惯外戚势力的横行霸道,也劝和帝早下手为强。

此时,窦宪正镇守凉州,如果京城有变,他必然领兵叛乱。为减少损失,保证成功,和帝下诏令窦宪来京辅政,先行调回窦宪。同时,要参照前朝《外戚传》,试图从文帝诛薄昭、武帝诛窦婴、昭帝诛上官桀、宣帝诛霍禹等事中学习经验。于是密令清河王刘庆从千乘王刘伉处借取《外戚传》,令郑众从中整理勾稽。一切准备停当,窦宪、邓叠等也回到京师。

抓捕窦宪的前一天晚上,和帝亲自御临北宫,命令司徒兼卫尉官丁鸿,严兵守卫,紧闭城门;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郭璜、郭举父子和邓叠、邓磊兄弟,清除了外围。第二天,派谒者仆射直入窦家,宣读诏书,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并限令与其弟窦固、窦景等各回封地。郭璜等人下狱处死,和帝感念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公开处死窦氏兄弟,回到封地后皆迫令自杀。四兄弟中只有窦环没有参与策划谋反,被免了死罪。

一场轰轰烈烈的夺权斗争就这样以和帝的胜利而告终。和帝致胜的原因,概括起来,太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有群众基础。窦氏所为已是天怒人怨,群臣之谏已可见朝廷上下反对窦氏的情绪,同时也为和帝夺回政权做了舆论上的准备。

组织严密。和帝是经过周密观察和细致考虑才选中了郑众,而刘庆则是被窦太后陷害其母废立的皇太子,自然对窦氏深恶痛绝。在“窦氏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的情况下,择人不当,或稍漏口风,后果将不堪设想。

措施得当。把窦宪调回京师收捕,避免造成地方混乱和军事火并。待窦宪回到京师后,一夜间,对几大要员全面出击又分别系捕,既避免了互相串连,又免得夜长梦多。

因此,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并没有引起朝野的极大恐慌与混乱。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14岁的孩子主要策划的!我们不得不感佩于和帝刘肇的机智、敏锐、干练与稳重。

汉代伎乐木俑诛除异已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和帝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时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