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呓獾芯榷裥模床欢洗蚧鳎晃吨炅笔卑傩罩辛鞔党⒆急干本×怪萑耍饩褪剐问品⑸吮浠

董卓的部将李傕(jué)、郭汜等都是凉州人,他们曾派人到长安请求朝廷赦免,王允都没有同意。迫不得已,他们向长安进发,一路上收拾残兵,共达10余万人。

初平三年(192)五月,李傕、郭汜包围长安,吕布率兵扼守,彼此相持8天不下。后来吕布部下发生兵变,李傕等攻入城内。李傕、郭汜杀掉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及兵民死者万余人。吕布率残部,出武关,投奔袁术。王允被杀。

汉献帝又落入李傕、郭汜手中。李傕晋升为车骑校尉,郭汜为后将军,两人共掌朝政。兴平元年(194),献帝行加冕礼,改年号为兴平。

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互相猜忌起来,最后兵刃相向,互相攻击。李傕为取得主动,先派侄子李暹(xiān)率数千人马胁迫汉献帝出宫,然后纵兵入宫,大肆抢劫。之后又放了一把火,把宫阙焚烧殆尽。献帝派太尉杨彪等几位大臣到郭营中调和,郭汜反而扣留了几位大臣。杨彪愤怒地说:“君臣共斗,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这些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也可见献帝的遭遇,他不过是李、郭争斗的一种工具而已。

后来,杨定、杨奉、董承等护卫着献帝逃离李傕、郭汜的围追堵截,其间段煨(wēi)、张洛还曾想方设法劫走献帝。献帝经过千辛万苦,历时近半年,兴平二年(195)十二月逃到安邑,第二年七月,才回到洛阳。这时的洛阳,经董卓的毁灭性破坏,宫室烧尽,满目荆棘,人丁无多,一片荒凉。

汉献帝在李、郭之争中处于最为悲惨的境地之中。他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李、郭争斗的工具,而且在生活上也非常凄惨。有时饮食难以供应,群臣及侍从面有饥色。有一次,献帝便向李傕要五斗米、五具牛骨以解燃眉之急,居然遭李傕拒绝,最后好歹给了一点臭牛排,献帝虽然大怒,但也不能把李傕怎样。献帝使皇甫郦去说和二人,郭汜同意了,李傕坚决不答应,当皇甫郦向献帝复命说:“李傕不肯奉诏,词语不顺。”献帝连怒气都不敢有,而是“恐傕闻之,亟令郦去”。195年,李傕、郭汜表面和好以后,献帝使人晓喻郭汜,要驾幸弘农,郭汜偏不理睬,献帝无计可施,竟然悲愤得一整天不吃饭,以示抗议。献帝虽为一代之君,却迁徙留转于豪强之间,生命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了。

曹操专权:献帝充当“天子”随着军阀混战的愈演愈烈,汉献帝的政治作用似乎越来越大了。建安元年(196),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他,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识。初平二年(191),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192),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

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此言深得曹操之意。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2顶,丝线10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2箱,稗枣(一种青黑色的枣)2箱。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yù)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迎接由于董承等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迁都于许昌。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节”即符节,是古代帝王派遣将相委以重任时,用作凭证的一种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斩杀违犯军令者的权力;“钺”是古代一种象斧的兵器,这里指帝王所专有的、代表征伐之权的一种斧钺,有了它就有了总统内外诸军的大权。“录”即总领诸事之意,“录尚书事”实即总揽朝政。东汉以来,中央政府中号称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义上的首脑,实际权力在中朝的尚书台,皇帝总是挑选亲信大臣“录尚书事”。虽然后来曹操又辞去了大将军一职,而改任司空,但有献帝在许昌,他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汉献帝刘协在许都虽然衣食无忧,却也无所事事。特别是虽然是贵为天子,曹操也还算尊重自己,但他却时时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曹操不断地诛除公卿大臣,不断地集军政大权于一己。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进驻洛阳,立刻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然后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此后,他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其余内外,多见诛戮”;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其结果自然是“百官总己以听”,而汉献帝只是“守位而已”。

曹操的专权行为,引起汉献帝和一些大臣的不满。汉献帝一方面试图削弱曹操的权力,于是在建安四年(199)“以董承为车骑将军”;另一方面,准备除掉曹操,恢复皇权。于是他用鲜血写成了一封诏书,秘密地藏在衣带之中,赐给董承,让他与刘备等谋诛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衣带诏”。这是汉献帝刘协试图收回皇权所做的一次努力,是他对命运所做的一次抗争。但不幸的是,他失败了。第二年春(即建安五年,200年),密谋泄露,刘备先前已借故出走,得免于难。几员主谋董承、王服、种辑等均被处斩,夷灭三族。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这时已怀有身孕,献帝极力保护,最后竟也未能得免。曹操借此杀了一大批忠于献帝的臣子,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亲信,“左右侍卫莫非曹氏之人者”。

这一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取得北方大片土地。此后,曹操相继占领北方州郡,到建安十二年(207年),降服乌桓,统一了北方。次年六月,曹操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七月,曹操南征,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建安十八年,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董贵人被曹操害死后,伏皇后内心不安,她写信给她的哥哥伏完,历数曹操罪恶,请伏完寻找机会,除掉曹操。建安十九年(214),伏皇后给他哥哥伏完的信被伏家的一个仆人偷偷地献给曹操。曹操勃然大怒,进宫胁迫献帝废去伏皇后。献帝犹豫不忍。曹操不等献帝许可,便让尚书令华歆起草废后的诏书,逼献帝盖印。伏皇后得到诏书,正想搬出后宫,忽然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原来是华歆带人来搜捕皇后。伏皇后吓得躲进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发现。华歆揪住伏皇后的头发,将她拖到外殿。献帝正在外殿和御史大夫郗虑坐着,见伏皇后披头散发,赤着双脚,情形十分悲惨,不禁泪流满面。伏皇后对献帝哭泣说:“真的就不能活命了吗?”献帝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华歆不由分说,将伏皇后拉走,关在监狱里,幽闭而死。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被毒死,伏氏家族受株连被处死的有100多人。建安二十年(215)正月,曹操立他的第二个女儿曹节为皇后。

汉献帝虽然9岁就被立为皇帝,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过一天真正的天子。刚即位时,董卓把握朝政;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争斗不已,献帝成了他们争来夺去的战利品;逃到洛阳,又落到曹操手里,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他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也是一个地道的傀儡。

◎东汉之悲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袭爵为魏王。献帝以为曹操一死,自己就可亲政,于是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其实这早已是个美丽的不可实现的梦想。还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孙权在南方称臣,曹操还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一边把孙权的上书传给大家看,在炫耀中也表明了一种心迹,他是在做着舆论上的准备,也是让群臣们做着心理上的准备。果然,侍中陈群立即回应,称“汉祚已终”,劝曹操“宜正大统”。而曹操则早已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如果天命如此,那么就让我做周文王吧!”当初,姬昌反对商朝统治,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他的儿子周武王最后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尊其父姬昌为文王。曹操之意,十分明显。

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算是另眼看待。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到最后也没有摆脱被取代的命运。

十四年之后,即魏青龙二年(234),献帝死去,终年54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献皇帝。

献帝禅让,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汉朝400余年命运的终结。如今,经历了1800年风雨,作为这一历史事件重要见证的受禅坛和“三绝”碑,仍然存世。

受禅坛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境内,距许昌市仅15公里。据介绍,原来的受禅坛有三层,非常高大,十分壮观。当年汉献帝刘协在坛上请魏王曹丕受禅,亲手将玉玺奉上。坛下有400余名大小官僚和30余万禁军将士目睹了这一事件。

如今,这里只留下一个荒草丛生的大土堆。直径300米,高度18米,占地仍有5280平方米。坛顶有块锅盖大小的地方寸草不生,据说那是当年汉献帝跪过的地方,为土坛平添了一点神秘的色彩。

距此不远,有个类似农家小院的建筑。那里摆放着劝进碑和受禅碑。两碑大小基本相当,受禅碑正面有字22行,每行最满49个字,全碑共1359个字。现在碑上文字仅存900多个。

这里平素大门紧锁,很少有人知道,但这里面的两块其貌不扬且损毁严重的石碑,堪称国宝,是举世无双的“三绝”碑!

相传此碑碑文出自大臣王朗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