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林妹妹养成记-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份。这报纸是免费的,只不过因为免费的新奇事物更容易叫人接受一点。
客人拿到报纸,都默念了一句:“晋江文学报。”然后拿着报纸,笑笑出去。面对这个东西,多半还是觉得新奇,不过是一个人看完就拿去给另一个人,最后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皇上徒衍手里。徒衍笑着把报纸看完,然后去找元春。
“这就是爱妃姊妹们弄出来的东西?”徒衍问。
元春接过来看看,脸上微红,看向徒衍道:“小打小闹的,让皇上见笑了。”
徒衍笑着道:“内容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这纸张和印刷技术甚好,朕还是头一次看到双面印刷。看来,即便是小打小闹,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闲在家无事瞎闹闹罢了,怕是弄上几日嫌烦了,又丢了。”元春接道,徒衍又说了几句,叫身边服侍的太监把这第一份报纸收了起来。
第二天郑青向王夫人汇报情况,只说这报纸反响甚好,新奇,人都喜欢看。王夫人满意,带着黛玉探春惜春又出了一期,三日后照旧发出去。这样不痛不痒地发了三次,京城的达官贵人和百姓都知道了这东西的存在。人都当个新鲜玩意,全想要来瞧。
黛玉探春惜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了成效,听说外头大街小巷人都在说:“你看了今天的晋江报没有?”然后互讲报上的诗词故事,没有不高兴的。她们见得这般,便越发有干劲。以前只是在深院里看书识字做针线等嫁人,根本不知自己还能有作为。如今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就感,才觉出自己的存在价值来。
这样又过些日子,晋江报便被京城多数人都接受了下来。郑青乐得做这个蒙面大管事,觉得面上倍儿有光彩。他留一部分报纸在店里,又拿出一部分,只给了一些毛孩子点铜板,便让他们拿出去散去。这些毛孩子见有钱拿,都干得十分敬业。
当然,晋江报的免费性和温和性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在这报纸差不多被人所接受和需要的时候,就有了价格。若是这么一直赔本做下去,王夫人可就要动自己的老本了,这就是傻子做的事情了。而报纸的温和性,这一日王夫人把黛玉探春惜春叫到屋里,就商量起了这个问题。
王夫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卷起的宣纸,递到了黛玉手中。黛玉展开看罢,眉头拧死,又送到探春手中,探春看完又给惜春。看罢,三人都看向王夫人。王夫人把纸拿回来,看着三人道:“咱们是一个团队,有事得商议,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今儿我问你们,你们觉得这事儿刊得不刊得?”
黛玉探春惜春互相看了一眼,黛玉道:“咱们办报的目的原就不是为了好玩,总归是要走出这一步的,这事儿刊得。”
王夫人看向探春,探春想了一下,“这算是国家大事了,不知会不会……”
“咱们不是有贵妃娘娘和皇上,我倒不觉得会有什么事儿。”惜春接话道。
原这纸上说的也不是什么政/治斗争,只是盱眙县发生了蝗灾。王夫人用神速信鸽,在京城设定文学社的同学,在各地也是设了根据点安插了人的。这蝗灾之事,便是飞鸽带回来的消息。这是晋江报涉政的第一步,其实是必须要走的,王夫人只是说出来让黛玉几人思考,做足心理准备。
报纸印发的那一天果然在京城掀起了很大的轰动,原来人都是拿着晋江报看故事打发时间的。也有一些自认有才华的投诗被选用的,但刊登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况且,盱眙县有了蝗灾,这是一点儿影都没有的事儿,这不瞎扯淡吗?
徒衍拿着这报纸也是看了许久,这报纸说的是前日,前日盱眙县招了蝗灾。昨日……怎么可能?便是跑死几匹马也办不到,盱眙县的事情不可能传到京城,可见这个报纸开始不走正道博风头了。
徒衍虽不信,但也没说什么,也没让元春知道这事儿。其他人拿着报纸上的事情说了许久,大有建议把这报纸封掉的。说这祸乱人心的,不是好事儿。一致怀疑批评的态度,竟没有人让徒衍半信而去派人救灾的。
徒衍没说话,也没表态。这一期报纸引得口水战之后,王夫人就没再出下一期。这样等了一些日子,舆论才稍稍平息下来。
在这一段时间内,受影响的还有大管事郑青。这郑青可没想到过主家会把这报纸搞成这样,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要知道,没人知道他背后有人,只认为书社是他的报纸也是他的。有人上门恐吓,让他关门滚蛋,也有来问怎么没有下一期的。总归,郑青从没预想过他自己要承担这些个风险。
郑青琢磨了好一阵子,才去找王夫人辞工。这事儿风险太大,说不定哪天就把大官引上门了,若是遭了罪,那就不值了。王夫人也没留这郑青,只说让他帮找个不怕死的来,走前再送他二十两银子。郑青原不想再掺这浑水,但稀罕那二十两银子,就去帮王夫人找去了。
说来也是走运,没过两日,郑青居然真的带来了一位小哥来。王夫人把银子给郑青,郑青抱着银子就跑了,那模样怂得就活该潦倒一辈子。
这小哥站于层层布幔外,给王夫人行礼。王夫人稍用外挂瞧见了这小哥的相貌时,还是微微吃惊了一下,长得不错。
“你叫什么名字?”王夫人问。
小哥答:“回夫人,我叫玄参。”
哟,是给警幻妹子秦可卿大美女看过病的人呢。王夫人记得这一茬,自然就出声问了:“可是那悬壶济世的玄神医?怎么愿意到我们小店来当掌事的?”
“夫人知道我的名号,是我的荣幸。医术可医人体,却不可医人心,这是我来的原因。”玄参回答道。
王夫人表示不知道他唧唧歪歪说的这是什么,只说:“来咱们这工作有规矩,嘴巴得严,得担得起风险。若是几天没干就像郑秀才那样抱包跑了,还是不要来的好。”
玄参一笑,“晋江报在京城闹得那么大,在下是知道的。若不是晋江报闹得大,我也不会过来。”
王夫人沉默一会,嘴角有笑意,然后道:“好,便用你。”
郑青抱包滚蛋玄参当了大管事没多一会,就有人递上了盱眙县送来的折子。徒衍在朝堂上打开折子,看一半就怔住了,继而看完看着满朝大臣道:“盱眙县……遭了蝗灾了。”
朝堂中一阵肃静,徒衍继续说:“蝗灾来的第一日,便是晋江报发的那个日期……”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略忙,之前加班现在找房子搬家,待会就要去看房子,我尽量每天更个3000字吧,更新时间不稳定对不起了嘤

☆、第四十六章

这话说完,朝堂内突然爆发出朝臣们交头相谈的嘈杂声。徒衍把折子放到一旁,瞧着底下的人,自己心里也早炸开锅沸腾了。他镇定地,强忍着;半晌开口道:“众爱卿除了救灾一事;有什么要说的?”
无人说话,想来大家一时都蒙了;还没想好说什么。于是徒衍把救灾之事吩咐吩咐下去,也没有其他表示;就下了朝。
众大臣出了朝堂;从朝堂说到宫门口;别处也不去;自找地方坐下来说这事儿。如今这报纸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说得准。该封该禁也没人敢拍案说出来,只能先瞧着先琢磨着。
徒衍靠在御书房的椅背上,手里紧攥着之前的那期报纸;整个人笼罩在说不清道不清的低沉气氛里。一直到太监报贾元春来了;他才松了表情,松了手里的报纸,坐直了身子。元春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进来后照常给徒衍行礼,然后去他桌边磨墨。
徒衍抓了她磨墨的手,看着她道:“坐下,朕有话跟你说。”
“是,皇上。”如此这般,元春便在旁侧的椅子上坐下,心里思量着徒衍这么正式是要跟她说什么。
徒衍也没跟她绕什么弯子,先把手里的那期报纸让她看了。元春看罢报纸,不知何意,又看着徒衍道:“皇上,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徒衍摇头,“这份报纸真的是爱妃的家中姊妹出的?”
元春看着徒衍,瞧不出他是喜还是怒,竟不敢乱说什么。想了半晌,她才小心开口道:“原不是我贾家的人,是表亲关系。那妹妹向来较别人出众些,我才把这个交给她来做着玩。我那个妹妹也是年轻,若是出了什么事儿,还请皇上宽恕。”
“倒没出什么事儿,你这妹妹叫什么,是什么来历?”徒衍继续问,还是没表现出什么。
元春这会儿看徒衍倒不像是发难来的,又继续道:“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家的,学名黛玉。因幼时没了母亲,遂接到了京城来。”
徒衍把元春手里的报纸拿下来,脸上有了温和之色,只道:“既是这般,你安排一下,我要见这位姑娘。”
元春一听这话脸就绿了,原来她是害怕报纸出了问题牵累到她娘家,便耍了个心眼推到了黛玉身上。现在,结果,皇上要亲自见她!
元春呆了半晌,才领了徒衍这话退下去。走出御书房,她咬舌头的心都有了。皇上必须不是谁人都能得见的,皇上这么温和说要见黛玉,必须不可能是坏事,只能是红果果的抬举。元春微失魂地回去,就着手办了这件事情。不管怎么的不愿意,皇上交代的事儿还是要办好的。
却说王夫人黛玉等人是有那么点不踏实,一直等着看这事儿会发展成什么样。没等到别的,先把宫里的太监马车等出来了。贾政等人听得宫里来人,也不知何事,只能殷勤出来行礼相接。
夏太监说:“传皇上口谕,召林黛玉进宫。”
贾母懵了,贾政懵了,王夫人也悬起了一颗心。事件主角黛玉倒是淡定些,只宽慰了王夫人贾母几句,便跟着夏太监进宫去了。进宫是件大事,但是好事还是坏事就没人知道了。探春握着王夫人的手,一直宽心道:“太太,能直接召进宫去,想来不是坏事儿。”
“但愿吧。”王夫人道。
黛玉坐着马车进宫门,后又换轿子被抬去皇上所在的御书房。她坐在轿子里,双手交握,轻轻磨蹭,手心里全是汗意。遭遇这么大的事儿,说不紧张是假的。黛玉也是头一次进宫,又是见的皇上,心里的慌乱劲都是硬压着的。
到了御书房,她在太监的牵引之下进去,站定后跪下给皇上行大礼。
“平身吧。”徒衍看着黛玉说,只瞧得见她的发式和额头。
“谢皇上。”黛玉站起身来,低着头开口道:“不知皇上找民女来有何事?”
“晋江文学报……”徒衍慢慢开口道:“是你一手办的?”
黛玉低着头,眸子轻动。心里想着,是不是上次报盱眙蝗灾的事情出问题了。既然皇上单把她叫来,她就不能把王夫人和探春等人拖下水,便开口道:“是,皇上。”
徒衍从桌案后站起来,走到黛玉面前,站定了瞧了她半晌,开口道:“不需这么拘谨着,随我坐下。”说罢他就去到炕边上了上座,然后叫黛玉过去。黛玉只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并不上炕。徒衍也不强求,把屋里的宫女差出去,然后自己动手倒了杯茶给她。
黛玉忙接了又称谢,徒衍自己也喝了口茶,才又开口道:“女子不准参/政,你知道吗?”
“皇上,三纲五常的规矩,妇德女道的品质,民女都懂。”黛玉不卑不亢接话道。
徒衍轻笑了一下,“一介女流也可有此心有此番作为,朕欣赏你。今儿单独叫你入宫,自然不是为了发难。”
黛玉听得徒衍这般说话,心里的紧张就松了一些,问道:“那不知皇上召民女进来是为何?”
“为朕所用。”徒衍把茶杯放下,看着黛玉,“之前朕对这个东西没做重视,此番倒觉得有点意思。今儿朕叫你来,不是把你当成一介女流之辈,而是一个有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